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一)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小明很喜欢喝糖水,在配置糖水的过程中他发现无论如何搅拌都无法使剩下的白糖溶解,这是因为( )。
A.搅拌的速度不够快 B.搅拌的时间不够久
C.白糖在水中溶解能力有限
2.烧杯中的水沸腾了,下面他几个特征与水的沸腾不符的是( )
A.水会上下翻滚
B.烧杯内出现许多气泡
C.沸腾的过程是一个释放热量的过程
3.在水加热实验中,水沸腾时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A. B. C.
4.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B. C.
5.新冠肺炎的主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主要原因是( )。
A.空气是无色的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很轻
6.我们在做吹泡泡游戏时,吹出来的肥皂泡里面装的是( )
A.空气 B.肥皂 C.水
7.惯惯用打气筒向玻璃瓶中打入一些空气,瓶中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不变,体积不变
B.质量变大,体积变小
C.体积不变,空气微粒间的距离变小
8.科科做实验时,先让天平左边的皮球和右边的绿豆处于平衡状态,往左边的皮球中再充入20筒空气后,下面哪个现象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 )
A. B. C.
9.1月10日24小时降雨量为9毫米,根据雨量等级表,该天的降雨量属于( )。
A.大雨 B.中雨 C.小雨
10.在学校里,适合我们去测量气温的地点是( )。
A.教室内 B.室外树荫下 C.室外操场上
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1.利用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观测天气。( )
12.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是西北风。( )
13.气温计在读数时,眼睛需要平视液柱。( )
14.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容易变化,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易变化。 ( )
15.游泳圈是利用空气质量小的特点制成的,能帮助我们在水中不下沉。( )
16.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仅仅是为了美观。( )
17.“热气球”会上升主要是因为用来制作“热气球”的材料比较轻。( )
18.做溶解实验时,若发现烧杯底有少量食盐未溶解,则这一份不能计算在内。( )
19.妈妈在晾晒衣服时,把衣服放在通风和向阳的地方更容易干。 ( )
20.锅里放入水和鸡蛋,水烧开后鸡蛋会溶解在水中。( )
三、填空题(共11题;共27分)
21.烧杯里的水加热后会明显减少,这些消失了的水已经变成 进人空气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需要 。
22.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 后,才能读数,读数时用眼睛看温度计液面应 (填“俯视”“平视”或“仰视”)。
23.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填“继续上升”或“保持不变”)。
24.水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 ,但有一定的 。
25.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迹消失了,这是因为水变成 从黑板上跑到空气中了,变成了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
26.海边海浪滚滚而来,像海水这样的物体属于 ,具有 性,没有固定的形状:像鹅卵石这样的物体属于 ,把它放入鱼缸,发现鱼缸的水面 了,说明鹅卵石占据了 ;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 ,密闭注射器内的空气可被压缩,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 。
27.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地倒扣在水槽中,纸团 (填“会”或“不会”)湿,说明 占据空间。
28.冰雹 降水,刮风 降水。(均填“属于”或“不属于”)
29.人们常常根据 的多少,来区分晴天、 和阴天。
30.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 ,渗透、流失而积聚的深度,通常以 为单位。
31.同一时间,小科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温度是 8℃,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 12℃.他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时。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
32.将下列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
塑料瓶内的气球吹不大 热空气会上升
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
热气球升到高空 空气可以被压缩
给足球充的气越多球越重 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拍皮球球会弹跳起来 空气有质量
33.请将下列物品与其对应的原理进行连线。
篮球 热空气会上升
灭火器 空气可压缩并占据空间
热气球 空气会流动
红旗飘动 隔绝空气熄灭火焰
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0分)
34.小科同学进行“混合与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所选用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将含有沙的食盐,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用过滤装置甲进行过滤,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食盐 B.沙 C.水
(2)蒸发装置乙中,a仪器的名称是( )。
A.石棉网 B.三脚架 C.蒸发皿
(3)蒸发装置乙中,加热时应用酒精的( )。
A.焰心 B.内焰. C.外焰
(4)蒸发装置乙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 。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B.防止蒸发皿底部变黑
C.加热得更快
(5)在蒸发食盐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
B.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C.食盐水沸腾了就熄灭酒精灯
六、综合题(共1题;共14分)
35.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存在于我们周围,人们离开空气就无法生存。让我们一起跟着惯惯的脚步来公园探索空气的奥秘吧!
(1)惯惯发现公园里的人们都戴着口罩,这是因为空气( ),感冒病毒等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A.有质量 B.能被压缩 C.可以流动
(2)有人把充气的长条气球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右图),说明空气( )。
A.无固定形状 B.无色 C.无味
(3)有人在给轮胎打气,说明空气具有 (填“能被压缩”或“能被扩张”) 的特点。
(4)惯惯看到公园里有人在卖孔明灯,就上前阻止,并跟他说了制作“热气球”时的发现。
点燃蜡烛,用手贴住塑料袋外壁,过一会儿观察到( )。
A.外壁变热,袋子变鼓
B.外壁变热,袋子变瘪
C.外壁与袋子都没有变化
(5)当“热气球”上升时,里面的空气与外面的空气相比,( )。
A.里面的空气比外面的重
B.里面的空气比外面的轻
C.轻重一样
(6)上升的“热气球”最终还是落下来了,是因为( )。
A.袋子中的空气跑了
B.袋子中的空气变冷了
C.袋子变重了
(7)孔明灯升空原理和热气球相同,燃放孔明灯会( )。
A.飘到危险的地方 B.引发火灾 C.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在配置糖水的过程中他发现无论如何搅拌都无法使剩下的白糖溶解,说明糖水中已经达到了溶解最大能力。
2.【答案】C
【解析】A:水会上下翻滚,正确;
B:烧杯内出现许多气泡,正确;
C:沸腾的过程是一个释放热量的过程,错误;沸腾的过程是一个吸收热量的过程。
3.【答案】B
【解析】 水沸腾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水蒸气遇冷发生凝结现象,也就是水面上的白气。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不会继续升高。
4.【答案】C
【解析】酒精灯的操作注意事项中,需要用火柴去点燃,在点燃过程当中不能用酒精灯对着酒精灯。使用时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去加热,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去吹灭,C是错误的操作,故选C。
5.【答案】B
【解析】 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主要原因是空气会流动。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被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手触摸被污染的物品表面,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6.【答案】A
【解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的作用有很多,比如我们在做吹泡泡游戏时,吹出来的肥皂泡里面装的是空气。
7.【答案】C
【解析】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重量,有质量,能够流动,能被压缩等,压缩空气有弹性所以用打气筒往一个装满空气的有封口的厚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8.【答案】A
【解析】科科做实验时,先让天平左边的皮球和右边的绿豆处于平衡状态,往左边的皮球中再冲入20桶空气后,皮球那边就增加了空气的重量,所以天平会往皮球那边倾斜,由此可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故选A。
9.【答案】C
【解析】人们根据某地24小时降雨量制定了降雨量等级表。1月10日24小时降雨量为九毫米,根据降雨量等级表,该天的降雨属于小雨,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的气温最合适最准确,所以在学校里适合我们去测量气温的地点是室外树荫下,故选B。
11.【答案】(1)正确
【解析】科学家可以利用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更加准确的去观测天气。题目说法正确。
12.【答案】(1)正确
【解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从西北吹来就是西北风。所以题目描述正确。
13.【答案】(1)正确
【解析】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用温度计测水温时,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面,不能接触水银部分。
14.【答案】(1)正确
【解析】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所以占据空间的大小容易变化;而水作为液体,有固定的体积,所以占据空间的大小不易变化。
15.【答案】(1)正确
【解析】我们在水中用的游泳圈里面充满空气,游泳圈是利用空气质量小的特点制成的,能够浮在水面上,帮助我们在水中不下沉。题目说法正确。
16.【答案】(1)错误
【解析】根据对热空气上升的认识,暖气片一般安装在室内窗户的下面主要是为了热空气上升,能够让屋子尽快暖和起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7.【答案】(1)错误
【解析】根据热空气上升的认识,我们制作的“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是利用了热空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会上升。
18.【答案】(1)正确
【解析】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做溶解实验时,若发现烧杯底有少量食盐未溶解,则这一份不能计算在内。
19.【答案】(1)正确
【解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所以妈妈在晾晒衣服时,把衣服放在通风和向阳的地方更容易干。
20.【答案】(1)错误
【解析】鸡蛋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锅里放入水和鸡蛋,即使水烧开后鸡蛋也不会溶解在水中。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1.【答案】水蒸气;吸热/加热
【解析】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烧杯里的水加热后会明显减少,这些消失了的水已经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去了,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需要吸收热量。
22.【答案】稳定;平视
【解析】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3.【答案】100℃;保持不变
【解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同时是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4.【答案】形状;体积
【解析】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引起水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水是液态、冰是固态、水蒸气是气态,它们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但是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但是有一定的体积。
25.【答案】水蒸气;蒸发
【解析】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液态的水会蒸发为气态的水。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黑板上的水通过蒸发变成了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了。
26.【答案】液体;流动;固体;上升;空间;气体;形状
【解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像海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像鹅卵石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把它放入鱼缸,发现鱼缸的水面上升了,说明鹅卵石占据了空间;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密闭注射器内的空气可被压缩,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27.【答案】不会;空气
【解析】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让水没有接触纸,因此杯底的纸团没有湿;纸团不会湿,说明了空气占据空间。
28.【答案】属于;不属于
【解析】降水是大气中落到地面的固体或液体形式的水。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降水有许多种形式,除降雨、降雪外,有时还会降冰雹。刮风不属于降水。
29.【答案】云量;多云
【解析】 我们可以根据云量的多少将天气分为晴、多云、阴等。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30.【答案】蒸发;毫米
【解析】降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31.【答案】8℃;14
【解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同一天的同一时间,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温度是8℃,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12℃。实际气温应该是8℃。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32.【答案】
【解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塑料瓶内的气球吹不大,体现了空气占据空间,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现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热气球升到高空,体现了热空气上升,给足球充的气越多球越重,体现了空气有质量,拍皮球球会弹跳起来,体现了压缩空气有弹性。
33.【答案】
【解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很多事情有很多,比如人们根据空气可压缩并占据空间的性质发明了篮球;利用隔绝空气熄灭火焰发明了灭火器;热气球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红旗飘动是因为空气会流动。
34.【答案】(1)B
(2)C
(3)C
(4)A
(5)B
【解析】根据混合物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分离沙子和食盐,就利用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而食盐可以溶解的特性。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由于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所以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沙;
(2)蒸发装置乙中a仪器的名称是蒸发皿,用来盛放盐水;
(3)由于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应用酒精的外焰;
(4)蒸发现象液体温度低于沸点时,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湿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等。在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能使蒸发皿均匀受热。
(5)在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中,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剩余水分蒸发掉。
35.【答案】(1)C
(2)A
(3)能被压缩
(4)A
(5)B
(6)B
(7)C
【解析】 (1)空气的性质:空气有质量,但是很轻,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具有流动性。人们需要佩戴口罩预防流感,主要是因为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会流动的特点传播的。可见C符合题意。
(2)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占空间、可压缩、有质量,有人把充气的长条气球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右图),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3)有人在给轮胎打气,说明空气具有能够被压缩的特点。
(4)制作热气球时,点燃蜡烛,用手贴着塑料袋外壁一会儿,能够发现袋子外壁变热,袋子变鼓,因为空气受热膨胀。
(5)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当“热气球”上升时,热气球里面的空气与外面的空气相比较,里面的空气体积膨胀,比外面的空气轻,因此,热气球会上升运动。故B选项符合题意。
(6)袋子中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由于没有持续加热空气,袋子内的空气会降温至与环境空气一样,由于袋子自身有重量,就会落下来。
(7)孔明灯升空原理和热气球相同,燃放孔明灯,孔明灯会升空,不受人控制,飘到危险的地方,引发火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