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8 08: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八年级期末考点大串讲
目 录
1
课标要求
2
单元知识结构
3
知识点梳理
4
难点突破
课标要求
1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单元知识结构
2
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知识结构
知识点梳理
3
类型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划分依据
特征
举例
合理利用
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 ,或者可以 使用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 ,用一点就少一点
注意 和培育,实现可 利用
应当珍惜和 使用
土地资源
阳光
生物资源
风能
水资源
水能资源
天然气
煤炭
石油
铁矿
再生
循环
再生
保护
节约
持续
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考点一:自然资源概况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考点一:自然资源概况
(2)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
①开源:开发新材料和新 (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 渠道
②节流: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 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 利用;加强针对资源的立法工作,依法保护自然资源。
能源
进口
利用
循环
(1)总量 ,人均 。
丰富
不足
典例突破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上的命脉在林和草”,人与自然息息相关。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是(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
2.下列行为没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是( )
A.自带购物袋,绿色购物节能源 B.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
C.出门骑自行车,绿色环保出行 D.使用一次性餐具,卫生又方便
B
D
典例突破
位于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有我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如图),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层为太阳能发电;最下层发展水产养殖,实现了能源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风光渔”电站利用的主要自然资源为( )
A.生物资源 B.土地资源
C.气候资源 D.矿产资源
4.“风光渔”一体化设计有利于( )
A.降低当地土地利用率 B.完全解决当地用电量
C.减少当地养殖业收入 D.缓解当地的大气污染
C
D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考点二:中国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2)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地形图
中国干湿地区图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土地利用类型 方位 主要地形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耕地 水田 东部 平原、盆地、丘陵 湿润区
旱地
草地
林地
难以利用土地
平原、丘陵
半湿润区
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
东北、西南、东南
西部、北部
西部
高原、山地
山地、丘陵
高原、山地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区分布
考点二:中国的土地资源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考点二:中国的土地资源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典例突破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旱地 B.②—草地
C.③—林地 D.④—水田
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B.山地高原多,耕地少
C.难以利用土地较多 D.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C
D
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考点三:中国的水资源
时间分布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解决措施
兴修水库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考点三:中国的水资源
空间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解决措施
跨流域调水
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作用:把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失地区的用水不足。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中线工程:目前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天津。
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2.南水北调工程
考点三:中国的水资源
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点三:中国的水资源
空间分布不均
南丰
北缺
东多
西少
时间分布特点
季节分布不均
年际变化大
夏秋多
冬春少
水田
旱地
东耕
西牧
水旱灾害频发
农业生产不稳定
水污染 防治水 污染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减少使用洗涤剂或清洁剂
水资源 浪费 节约 用水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浇花或冲厕所,用完水及时关掉水龙头等
4.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考点三:中国的水资源
典例突破
读“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
B.我国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C.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D.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
2.为解决上述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C
C
典例突破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其开发利用上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理念。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一库净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 )
①缓解北方缺水状况 ②提高北方河流航运能力
③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减轻南方洪涝灾害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4.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是( )
①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 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
③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 ④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B
难点突破
4
西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核心突破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自然原因
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核心突破
①降水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
②春季蒸发量大,春旱严重。
③人口分布与水资源、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
自然原因
人文原因
①城市和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②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
③水资源污染与浪费严重。
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核心突破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季节分布不均
①城市和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②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
③水资源污染与浪费严重。
自然原因
人文原因
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核心突破
读懂漫画所揭示的土地资源问题。
核心突破
飞来的山峰
小草的哀求
土地的辛酸
水土的怒吼
乱占耕地
过度放牧
土地污染
滥砍乱伐
典例突破
北京属重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人口众多 B.降水量较少
C.经济发达 D.全年干旱,河流稀少
2.北京属重度缺水地区,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下列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可行的是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人工降雨 ③增强节约意识 ④开采地下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C
典例突破
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读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华北平原大量开采地下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农业灌溉用水多 B.城市密集,需水量大
C.冬春季降水少,水资源短缺 D.地表水系发达
4.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出台节约用水奖励条例
②促进河湖地下水回补措施
③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
④加强地下水位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