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 5.1浮和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 5.1浮和沉(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7 23: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浮和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足球浮在水面上为线索,探究浮的特点,然后延伸到浮与沉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浮与沉是怎么回事。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足球落入坑中通过把水倒入坑中足球能浮在水面上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气球、回形针、象棋子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并通过实验得出浮力的感性认识,再研究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得出结论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不但浮在水面的物体(部分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而且浸入水中的物体(全部在水中)同样受到水的浮力。再研究生活中浮力的应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制作一个浮沉子。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课标分析
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本课的课标内容为:课标摘录:〖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与要求〗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①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5.1 3-4 年级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学业质量描述〗能说明有些力是通过接触物体施加的,能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常见的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能在好奇心驱使下,表现出对日常生活中力与运动的关系的探究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了两年的科学,对科学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对浮沉常识也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他们有着强烈表述自己经历和体验的愿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再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浮沉现象探究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本节课着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动手操作、交流汇报、获得结论”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水有浮力并知道所有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2.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
3.能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2.养成细致观察、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水中的所有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学生分组材料:水、水槽、气球、橡皮、钩码、直尺、回形针、象棋子、毛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老师听说你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今天,老师把动画片带到了课堂上,我们一起看看吧(播放动画片)
师:动画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捡到球的?如果换成铅球还能用这种方法吗?为什么?
师: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认识浮和沉
1.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浮沉现象?小纸船、树叶、鸭子浮在水面上.....
师:老师也带来几张图片(课件出示)白鹅浮在水面上,石头沉在水底等等,边出示课件边总结什么是浮什么是沉。
活动一: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和沉
师:为了研究浮和沉,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物品,(教师出示 PPT)这些物品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请在小组完成你们的请在小组完成你们的猜想。
2.小组猜想,学生汇报小组的猜想。
(1)哪位同学来汇报你们组的猜想?
(2)(针对举手的同学),你有不同的看法?指生回答。
师小结:谁的猜想正确呢?不能确定的那些物品到底是浮还是沉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怎样做实验?要做好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什么?老师也有几点要求(课件出示)逐条读出。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实验结果?你们组的实验结果和他们组的一样吗?看来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的结果没有争议了。
(二)感知浮力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会沉在水里。活动二:感知浮力
师:我们先来研究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得怎么办?(做实验)请操作员把选择上浮的气球放在在水面上,用手轻轻按压,体会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交流感受。
师总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这种向上托起的力,在科学上就叫做浮力。(板书:浮力:向上托起的力 方向:↑)。(课件出示什么是水的浮力)
活动三: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1.提出问题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物体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水的浮力,那沉到水底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了水的浮力呢?
2.学生猜想。
师:你为什么说,沉下去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同学们说的都是自己的猜测,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测呢?(做实验)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实验材料(课件出示),能不能自己动脑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第一步:将钩码挂在橡皮筋上,为了方便实验,我在橡皮筋上挂了一个曲别针。第二步用直尺先量一量钩码在空气中橡皮筋的长度是 厘米,第三步把钩码放在水里后,再用尺子量一量橡皮筋的长度。看看会发生变化吗?做这个实验还要注意什么?学生做实验,师巡视。
3.全班汇报,生汇报数据,师板书引导观察:仔细观察我们的实验得出的几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说:在水中皮筋变短了。师:说明了什么?引出结论,钩码在水中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在水中上浮的物体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吗
总结:在水中所有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三、浮力的应用
师:浮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人们对它的应用也特别广泛。你知道哪些人们应用浮力的例子?学生先说一说。老师再课件出示。四、全课总结: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学生畅谈收获。
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发现,老师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遇事多思考,相信你们将会收获的更多!
五、拓展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自己搜集资料,做一个可以自由沉浮的浮沉子。下课
《浮和沉》课后反思
《浮和沉》这节课是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的第一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能对物体的沉浮提出猜想和假设,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是否正确。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奇心是培养科学兴趣最好的心理基础。学生有兴趣才会好好学习,这节课我通过动画片导入,亲自动手实验、小组讨论交流,激发起学生科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的结论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2、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与探究的主人。
在本节教学中,我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自创性与创造性,提供宽松的时间与空间,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提问,猜想,实验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与探究的主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顺着学生的思路,抓住学生的矛盾,水到渠成地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陪伴学生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没有完全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在实际教学中,总怕时间超过 35分,还没有给学生充分研究的时间。
2.还过于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做的还不够。本节课教学中,我还是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学生充分发挥的还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