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张PPT)
海
洋
与人类
目录
壹
贰
叁
肆
海洋与人类课堂作业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海洋与人类课前导入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课前导入
海洋与人类课前导入
古代先民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有很多是围绕海洋展开的。记载古希腊时期奥德修斯海上十年漂泊历程的《荷马史诗》里,充满了关于狂风巨浪、船毁人亡的描述。
海洋与人类课前导入
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尚书》等古籍,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早期探索。《海经》则主要表现"海外"世界,大多描写神话、西域方国,虚无缥缈却又瑰丽璀璨。
古代先民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有很多是围绕海洋展开的。浩瀚的大洋,奔腾的浪涛,涨落的潮汐,深邃的海底,引发人们诸多的遐想,唤起人们探索的激情。记载古希腊时期奥德修斯海上十年漂泊历程的《荷马史诗》里,充满了关于狂风巨浪、船毁人亡的描述。我国浙江沿海居民 7 000 年前已能驾驶独木舟出海探险,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尚书》等古籍,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早期探索和认识。
1.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事例。
提示:海洋渔业、海上石油开采、海水制盐、潮汐发电、 填海造陆、海洋航行等。
[探究】
2. 海洋学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重要性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有人认为,人类正从“黄色陆地文明”向“蓝色海洋文明”转变,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目前,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陆地资源已不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因而逐渐把目光转向海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越来越深入,从最初的海洋渔业、运输业,到现在的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等新兴工业,预示着人类正从陆地的“黄色文明”向海洋的“蓝色文明”转变。
海洋与人类课前导入
我国海洋疆域面积
近300万平方公里
我国有大陆海岸线
1.8万公里,1.4万
多公里长的岛屿海
岸线,海岸线总长
是3.2万多公里。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海水养殖、石油开采、填海造陆等产业活动,让人类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提供资源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课堂素材
目前海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妈祖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林默娘的“里中巫”身份,是妈祖信仰的原始形态。妈祖信仰产生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之下,与海洋渔业生产及其海事活动密切相关。渔民因海难生者不可计数,所以希望有海上守护神庇佑安全。妈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适应了人们的希求。她的能言人间祸福,济困扶危、治病消灾顺应了人们的愿望,所以在她死后立庙祭祀。此后,她的一个个神迹才接踵而至,并将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所以民间对巫术的信仰是妈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
东海神话-妈祖娘娘
云端地理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舟山渔场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北部湾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
舟山渔场
黄渤海渔场
中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界已开发大陆架渔场面积的1/4。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中国的四大渔场。
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渔场形成有利条件:
1.宽浅大陆架,水温适宜。
2.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海洋中除了鱼类资源还有那些生物资源?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海洋生物约有 20 万种,其中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此外,从海洋生物中还可以提取各种药品和保健品
小科普:海洋牧场---“耕海”的新时代
“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内,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养鱼场。它有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海洋牧场是一个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建立起来的,完全服从人的意志的鱼的王国,一个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的井井有条的生物世界。
中国人未来的“蓝色”粮仓!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问题:
①过度捕捞
②沿海滩涂围垦和人填海造陆
③海洋污染
对策:
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加强
海洋管理
②合理捕捞,捕养结合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从海底喷溢出的流体,温度明显高于周围海水的,称为热液;温度与周围海水接近的,则称为冷泉。
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不依靠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生化作用生产有机质,所以这样的食物链又被称为“黑暗食物链”。
深海热液和冷泉活动区域是海底生命活跃的地方,热液生态系统与冷泉生态系统并称为“深海绿洲”。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课堂素材
据说,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父亲炎帝将她视为掌上名珠。有一天,女娃没有告诉父亲,一个人偷偷驾着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一个接一个海浪向着女娃扑来,女娃在小船在颠簸中,终于抓不住小船,掉进了海水里,女娃再也没有回来。
女娃死后,她的灵魂化作小鸟在海上盘旋、悲鸣。人们便称此鸟为“精卫”。精卫发誓要把大海填平。精卫填海的事惊动了天神。水神共工很佩服精卫的精神,于是就降下洪水,把高原上的泥沙冲进大海,把海水都搅黄了。于是,人们把东海北部发黄的海域叫做“黄海”。
黄海神话-精卫填海
云端地理
海洋与人类课前导入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水神共工很佩服精卫的精神,于是就降下洪水,把高原上的泥沙冲进大海,把海水都搅黄了。海洋成为了沉积矿物的积累地。
思考:1、海洋矿产资源包括那些类型。
2、读图找出中国近海有哪些石油沉
积盆地,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是一个专有名词,又名海底矿产资源,是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的总称。
主要分为海洋能源资源、海洋固结资源、海洋砂矿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矿物燃料属于非可再生能源,越用数量越少,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加大,陆地能源日趋紧张,开发海洋能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7年
(二)海洋矿产资源
1、海洋石油和天然气:
----储量、开发状况、主要分布及占比、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
海面
大陆架
石油天然气
大陆坡
海底
我国:沿海广阔的大陆架,很有希望成为未来的“石油之海”
开发利用特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可燃冰
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2、可燃冰:
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
①储量大; (海中)
②清洁无污染;
问: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锰结核
锰结核多分布在海深 4 000 米以下,全球海洋以 1 000 万吨 / 年的速度在洋底不断堆积。
4、滨海砂矿
课堂素材
悟空闯入东海龙宫,向龙王索取镇海神针——如意金箍棒。美猴王借宝时,明确要求越重越好,龙王除了数千斤的武器,也“委实”找不出更重的来。这猴子居然还看不在眼里,这心比天高,眼光也比天还高啊。直到这时,才有那龙婆献计,才请出这“天河镇底的神珍”,这一万三千五百均、已经被遗忘的超级神器。东海龙宫是东海龙王敖广的宫殿,在西游记中东海龙宫曾多次出现,东海龙王真可以说是海底空间资源开发的先驱者啊。
东海龙宫夺宝
云端地理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陆地
29%
海洋
71%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1900
1950
2000
0
20
40
60
80
100
人口(亿)
(年)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人类为什么要开发利用海洋空间
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人类为什么要开发利用海洋空间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陆地空间日益拥挤,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广泛关注。当今海洋建筑工程水平不断提升,许多技术难题得以解决。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运输空间: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如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其他空间: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
(三)海洋空间资源
①、运输空间:
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港珠澳跨海大桥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马累国际机场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胶州湾海底隧道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人工岛是人工建造的岛屿,有时也在小岛和暗礁上建造。通过海堤、栈桥、海底隧道等,将人工岛与海岸相连。日本建造了大量的人工岛,如神户港岛。规模宏大的大阪机场,就建设在大阪湾人工岛上。美国、荷兰、法国、中国等相继修建了大量的人工岛。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海上风电工厂
目前世界上正在兴建的海上工厂主要有:发电厂、液化天然气厂、炼油厂、海水淡化厂、造纸厂和垃圾处理厂等。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海底光纤
海上养殖
垃圾处理
海底贮藏
②、海上生产生活空间:
如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海底通信
阅读:海上人工岛
人工岛是人工建造的岛屿,有时也在小岛和暗礁上建造。通过海堤、栈桥、海底隧道等,将人工岛与海岸相连。日本建造了大量的人工岛,如神户港岛。规模宏大的大阪机场,就建设在大阪湾人工岛上。美国、荷兰、法国、中国等相继修建了大量的人工岛。人工岛可作为深水港,修建城市、机场、公园、工厂等。
问题探究:
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人工岛是规模宏大的海洋工程项目,现已建成现代化的海上城市。查阅资料,了解迪拜棕榈岛的建设过程及其利用情况,讨论其优缺点。
提示:迪拜棕榈岛是建立在迪拜海岸的一个人工岛。棕榈岛于2001年开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改造项目之一,由沙子、岩石搭建成型。人们填海造地,把原有的海域通过人工技术手段转变为陆地,拓展了空间,既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也能够促进当地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棕榈岛的建设有可能会破坏海湾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如为鱼类和海龟提供食物的珊瑚礁、牡蛎栖息地、海藻等将被埋在岛下。同时,棕榈岛有可能阻止和改变自然洋流,迪拜著名的天然沙滩将面临被侵蚀的风险。(旅游)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优点:人们通过填海造陆,拓展了空间,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也能促进当地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缺点:可能破坏海湾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如为鱼类和海龟提供食物的珊瑚礁、牡蛎栖息地、海藻等将被埋在岛下。同时,棕榈岛有可能阻止和改变洋流,迪拜著名的沙滩将面临被侵蚀的风险
4、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优缺点:
空间广阔,
立体利用,
地价便宜,
不迁人口,
隐蔽性好,等。
环境复杂,
气象多变,
海水腐蚀性强,
海冰破坏性大,
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等。
优点:
优点
缺点: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每年有超过10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其实,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还不到全球海洋塑料总量的1%。99%的失踪塑料被认为藏在深海。
影响海洋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一)海洋生态破坏:
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二)海洋环境污染:
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海洋生态破坏与污染
海洋原油泄漏
渔网困住海豹
海洋放射污染
海洋塑料颗粒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①1979年6月3日,墨西哥湾克斯托克1号探测油井发生井喷,约1.4亿加仑原油泄漏入海。
②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阿尔迪兹”号在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岛海岸触礁搁浅,原油泄漏量达1100万加仑,8600公里海岸线受污染,30万只海鸟和5000多头海獭、海豹死亡,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
③1999年12月12日,“埃里卡”号发生断裂事故,法国西海岸被300万加仑石油污染,20多万只海鸟死亡,当地渔业资源遭到致命打击。
④2002年11月19日,装载着7.7万吨燃油的巴哈马籍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海域沉没,石油泄漏污染的海岸长达400公里,随船体沉入3600米深海底的约6万吨燃油只能任其慢慢泄漏,可谓全球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
⑤2010年4月21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处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1人失踪。该钻井平台4月22日沉没,泄漏大量原油。
事件发生近3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15日宣布成功封住墨西哥湾漏油。
近20年来世界主要石油泄漏事故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附近的水俣镇渔村中陆续出现怪现象:海面上,不时泛起一片片白肚子死鱼;海鸥飞着飞着,忽然坠落水中;镇上的猫儿, 集体狂奔跳入大海;病人口齿不清,面部痴呆,步态不稳,接着耳聋眼瞎,全身麻木,进而精神失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最终导致100多人先后死亡。
日本氮肥公司将含汞污水大量排入海湾,然后汞被水中微生物转化为甲基汞而进入浮游生物体内,再经过“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食物链的富集,使大鱼中有机汞浓度达到海水汞浓度的几万倍!人吃了这种鱼,便发生甲基汞中毒。也称“水俣病”。
2010 年 4 月 20 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号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导致石油大量泄漏。事故高峰期,每天漏油多达 3 万桶,引发美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石油污染。墨西哥湾生态环境遭受灭顶之灾,生物群落和沿岸渔业损毁严重。为了处置这次事故,英国石油公司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但环境灾难后果迄今尚未消除。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石油污染进入海洋环境后,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石油污染会抑制海藻等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海洋中氧气的含量,从而破坏海洋生物正常的生理机能,使被石油污染的海洋资源逐步衰退。会导致大量海洋养殖鱼类、贝类的死亡,存活下来的会产生异味,无法食用。少量石油污染可能在生物体内长期积累,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是由沉降到海底后,会危及底栖生物和甲壳类生物的正常发育。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常规的做法是应用围油设施将是由污染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然后在应用其他技术将其清除。清除方法按性质可分为3类: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海洋虽然远离人类活动的主场所,但是人类在陆地上任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而且最终也会危及自身的生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 4-33 中信息,阐述该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人类在陆地上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随河流进入海洋,或随大气运动到达海洋上空并沉降在海洋,从而导致海水性质变差,引起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遭到危害,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从而危及人类健康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应当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议一议,试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建设性意见。
答案:加大海洋教育,增强海洋意识,普及海洋安全知识,使人们充分了解海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大力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的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压力,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保护区管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大海洋科学技术的研发能力,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水平,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依靠先进的海洋科学技术,增加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促使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建立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有利于取得相关经验推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此基础上完成本节课的作业。
课堂作业
海洋与人类课堂作业
海洋水域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假如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 藻类 B. 虾类
C. 鱼类 D. 哺乳类
2.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 )
①丰富多样的食品 ②生活用品
③工业原料 ④化学药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海洋与人类课堂作业
3 .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D.开发滩涂,发展海水养殖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
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观像冰。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
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 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①开采技术要求和成本高 ②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
③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 ④分布不集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海洋与人类课堂作业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 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
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6. 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