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业 综 合 素 养 监 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或涂写在答题卡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创造了世界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成熟的水稻高度约1.2m,即( )
A.1.2×10-2cm B.1.2×10-3mm C.1.2×106μm D.1.2×10-9nm
2.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D.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测量误差越小
3.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竹排 B.江岸 C.房屋 D.青山
4.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4,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1:2 B.2:1 C.8:9 D.9:8
5.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声音在大地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6.如图是几个关于声现象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悬挂在细线下的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图乙: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紧压在桌边的刻度尺,观测者听见声音的音调不同
C.图丙:玻璃罩中的空气被逐渐抽出,观测者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变
D.图丁: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扩音器前的蜡烛烛焰摆动,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7.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8.如图所示,在8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10.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11.下列图中的自然现象,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冰凌消融 B.霜满枝头 C.晶莹露珠 D.大雪纷飞
12.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吃上远方的新鲜食品,人们为了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因为(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吸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吸热
13.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影子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14.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时,会发现水坑处和干燥的地面亮度不一样。结合光的反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发生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干燥的地面发生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干燥的地面比较暗,主要是因为月光不够亮
D.水坑处比较亮,主要是因为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5.小明按如图所示方法测得硬币的直径为 cm。若三位同学用该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值分别为:3.10cm、3.34cm、3.3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如图所示,秒表的大表盘的分度值为 s,此时秒表读数是 s。
17.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时,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同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18.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
19.在学校走廊里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让学生保持肃静的做法是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某种昆虫在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为400Hz,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昆虫所发出的声。
20.如图所示的温度计都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的原理制成的。中国科兴疫苗须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来反映贮存环境的最高温度,进而判断环境温度是否达标。
21.常用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 的方法装入其中的(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当打开阀门,会发生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时需要吸热,所以手不要握住瓶身,以防冻伤。
22.寒冬,小轿车里常开空调取暖,前面挡风玻璃上会出现一层“雾气”,影响司机观察前方路况,“雾气”出现在挡风玻璃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内、外侧”);打开“除雾”装置,挡风玻璃上“雾气”消失又变清晰了,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3.小金在学习光学知识时知道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通过查资料又知道了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是1.5×1011m,聪明的小金算出了从太阳发出的光大约需要经 s才能传播到地球上来。
2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 。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作图5分,实验题每空1分,共23分)
25.“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图中M点表示青蛙。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温馨提示: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26.如图所示,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保留作图痕迹)。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7.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 ;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2)为了方便测量 并减小误差,在实验中应减小斜面倾斜程度。
(3)在测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平均速度偏 。
(4)若如图所示的秒表每格为1s,实验中秒表指针转动不足一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为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分析可知v1 (选填“>”、“=”或“<”)v2。
28.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
(1)在安装如图甲铁圈B的高度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甲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
(3)同学们根据正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为 ℃。
(4)如图丙所示是同学们记录的水加热过程中的两幅图片,其中 表示水沸腾时的情景。
(5)烧杯和试管内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当用酒精灯不断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最终发现烧杯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则烧杯中液体的沸点比试管中液体的沸点 (选填“高”或“低”)。
29.如图是小南和小聪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小南同学把硬纸板B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硬纸板的 (选填“上”或“下”)半部分看不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选填“不在”或“在”)同一平面内。
(2)若在甲图中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看到了反射光线恰好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反射光,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3)图甲中,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通过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光反射时, 。
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4)实验结束后,小南和小聪都想从平面镜中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又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也没有成功,是因为光路是 的。
四、计算题(30题6分,31题9分,共15分)
30.如图是历史上测量水中声速的实验,水面上两船相距14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光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问:
(1)请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2)若水面船只的声呐向海底发出声波,2s后接收到回波,则海底深度是多少米?
31.如图所示,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7km的大桥,若火车完全通过该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1h。求:
(1)火车的长度为多少米?
(2)火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为多少秒?(温馨提醒:将速度值换算为m/s为单位的数值后再进行计算)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或涂写在答题卡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A D A A D A B D C C D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5.2.10;3.35 16.0.1;228.7 17.音调;空气 18.响度;甲、乙19.声源;能 20.热胀冷缩;乙 21.压缩体积;汽化22.内侧;汽化 23.3×108;500 24.50°;0°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作图5分,实验题每空1分,共23分)
25.如图所示(2分) 26.如图所示(3分)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7.(1);刻度尺;(2)时间;(3)大;(4)0.2;<
28.(1)需要;(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缩短加热时间(3)97;(4)C;(5)高
29.(1)上;在;(2)可逆;漫;(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可逆
四、计算题(30题6分,31题9分,共15分)
30.解:(1)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2分)
(2)超声波从海面传播到海底所用的时间:
.........................................................................................................(2分)
则海底深度:h=vt′=1400m/s×1s=1400m........................................................................(2分)
31.解:(1)............................................................(2分)
则............................................................(2分)
(2)火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为:..............(2分)
则火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为:...............(3分)学业综合素养监测
7,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八年级物理试题
8.如图所示,在8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
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
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或涂写在答题卡上)
↑温度/℃
题号1
2
45
6
7
8
9
o
11
答案
1.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创造了世界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成熟的
)1020300
a
b c d e
g h
时间/min
乙
水稻高度约1.2m,即()
第8题图
第9题图
A.1.2×102cmB.1.2×103mmC.1.2×10°um
D.1.2×109nm
9.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
2.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间变化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测量误差越小
D.该物质属于非品体
3.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
10.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③把洗过的衣服晾
A.竹排
,B.江岸
C.房屋
D.青山
晒在通风处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⑤将收制的小麦摊开晾晒
4.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4,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4
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11.下列图中的自然现象,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1:2
B.2:1
C.8:9
D.9:8
5.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
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A.声音在大地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6.如图是几个关于声现象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凌消融
B.霜满枝头
C.晶莹露珠D.大雪纷飞
12.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吃上远方的新鲜食品,人们为了
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因为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吸热
甲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吸热
A.图甲:悬挂在细线下的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13.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
B.图乙: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紧压在桌边的刻度尺,观测者听见声音的音调不同
这些光斑是()
C.图丙:玻璃罩中的空气被逐渐抽出,观测者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变
A.树叶的影子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
D.图丁: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音器前的蜡烛烛焰摆动,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八年级物理成题第1页共6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