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8 08: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新课导入 从十六国后期混乱至北魏建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知道淝水之战的背景、时间、经过及影响。
2.了解北魏的建立、统一北方及北魏时期黄河流域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
3.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
4.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探究一 淝水之战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一、淝水之战
1.背景
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材料:苻坚具有较深的汉文化修养,继位后重用王猛,加强中央集权,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提倡儒学。国势强盛后,苻坚开始扫荡北方的割据政权,先后攻灭了前燕、前凉和鲜卑拓跋部所建的代国,统一了北方地区。他又大举进攻东晋,夺取益州。
时间:
地点:
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典故:
383年
淝水(今安徽寿县)
前秦87万 VS 东晋8万
以少胜多
东晋大败前秦
前秦很快瓦解,北方陷入混乱;东晋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2.时间、经过及影响
东晋:
①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②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
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前秦:
①骄傲轻敌。
②军队内部有很多其它少数民族的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
③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淝水之战苻坚拥兵80多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
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
有30万人。
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本,
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
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
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知识拓展
探究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386-534年)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建国,后定国号为“魏”,定都城于平城(山西大同),与南朝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三个时期南北对峙。
1.北魏的建立
北魏前期官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掳掠与赏赐战利品的办法,统一北方后,战争与掠夺的机会少了,官员开始搜刮百姓。霸占农民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
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人为先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并任意践踏汉人。
2.改革背景
阶级矛盾激化
民族矛盾激化
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材料: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卷十九
3.改革措施
(1)迁都洛阳
→加强了与汉族的联系;促进了洛阳的繁荣。
(2)推行汉化政策: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
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穿汉服);
③改鲜卑姓为汉姓(改汉姓);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与汉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制度、法律(习汉制)。
  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据《洛阳伽蓝记》译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改革影响
(1)改革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2)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最主要的原因);
(3)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统治者的支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5.成功原因
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异同
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不同点 内容
目的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都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实现富国强兵
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局面
侧重于法制创新
侧重于汉化
知识拓展
探究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背景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
民族交融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下的服饰
2.表现
(1)生产生活:各民族相互学习
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汉人胡食画像砖
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
胡床、方凳、椅子
(2)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北魏经典拓碑
2.表现
(3)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敦煌飞天乐舞壁画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2.表现
(4)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汉族妇女蒸馍与烙饼砖画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犁地图》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2.表现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3.影响
背景: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经过:南下进攻东晋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
措施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淝水
之战
意义: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方式
迁都洛阳
推行汉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影响: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生产生活:各民族相互学习
政治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民族心理: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课堂小结
1.“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相关的这次战役是( )
A. 楚汉之争 B. 官渡之战 C. 长平之战 D. 淝水之战
2.《魏书·任城王传》记载:“但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
A.平城文化落后 B.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
C.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 D.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
D
B
课堂达标
3.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晋以8万精兵打败了号称有百万大军的前秦。东晋获胜的根本原因是( )
A. 前秦将士无心恋战,有意想输掉战争
B.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经济发展快
C. 前秦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怕水忙逃跑
D. 东晋将领指挥得当,火烧连营建奇功
B
4.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国家以汉语为正音,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官员,强令改说汉语,禁说鲜卑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孝文帝推行的这类措施(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沿袭了鲜卑习俗 D.实现了南北统一
5.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为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C.政权分立的加剧 D.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
A
A
6.研究发现,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慕容部从辽西主动迁到中原地区。后来,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这一现象表明南北朝时期( )
A. 民族交融加强
B. 南北发展平衡
C. 经济破坏严重
D. 文学艺术繁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