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总结课:梳理议论性文章的基本行文思路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总结课:梳理议论性文章的基本行文思路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8 10: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单元总结课:
梳理议论性文章的基本行文思路
提出中心论点(1):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要有业(2-5):“有业 ”是做人之本
什么是“敬 ”
要敬业 为什么“敬 ”
(6.7) 怎样做到“敬 ”
要乐业 批驳“做工好苦呀 ”
(8)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升华主旨(9):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
分 析 论 证
敬业与乐业
初中语文
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能概括段落内容的中心 句
表现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如过渡句 、 总结句等。
探究全文论证思路
关键句
观 点
初中语文
探究全文论证思路
《敬业与乐业》
第1段: 我确信“ 敬业乐业 ” 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2段: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 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 …
第3段: 孔子说 … …
第4段: 唐朝有 一位名僧百丈禅师 … …
第5段: 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 … … "百 行业为先, 万恶懒为首 。 "
初中语文
《敬业与乐业》
第6段: 第 一要敬业 … … 朱子解得最好, 他说" 主 一无适便是敬。 " … … 做 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便是天地间第 一 等人。
第7段: 怎样才能把 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惟 一 的秘诀就是忠 实……
第8段: 第 二要乐业 。 "做工好苦呀!" … …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 。 "
第9段: 今天所讲, 敬业即是责任心, 乐业即是趣味 。 我深信 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 …
初中语文
小 结 探究全文论证思路
论证过程的梳理方法:
勾画关键句
概括内容
建立段间关系
初中语文
探究全文论证思路
《论教养》
第1段: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 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第2段: 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 …
第3段: 有关教养的“ 处方 ” … … 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第4段: 是不是真正有教养 … … 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第5段: … … 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初中语文
探究全文论证思路
第6段: … … 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
第7段: … … 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第8段: … … 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第9段: … … 这个人缺乏教养
第10段: … … 这样的人简直蠢到极点!
第11段: 一 个有教养的人, 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 … …
第12段: 有教养的人 … …
初中语文
探究全文论证思路
第13段: 有些人有 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 … …
第14段: 优雅风度 … … 变得更高尚, 渴望生活更优越 、 更美好 … …
第15段: 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 … …
第16段: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 一种关照态度 … …
第17段: 一切都要有分寸, … … 优雅 … … 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第18段: 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初中语文
引出论题(1):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论 教养是愿意、善于(2-12): 无教养的例子
尊重别人
有教养的例子
教 教养的重要表现(13-17):批驳错误观点
优雅的风度 优雅风度是美好渴望
优雅风度的基础表现
养 教养的根本(18):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初中语文
议论性文章的 一般论证思路:
提出观点(提出论题)
分析论证
总结升华
初中语文
探究全文论证思路
小 结
探究全文论证思路
全文论证过程的梳理方法:
勾画关键句
概括内容
建立段间关系
初中语文
探究段落论证思路
《敬业与乐业》6段
第 一要敬业。
朱子解得最好 … … 他说:“ 主 一无适便是敬 。 ”
业有什么可敬呢 为什么该敬呢 … … 凡可以名为 一件 事的, 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 … … 拉黄包车 … … 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 的 。 … … 做 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便是天地间第 一 等人。
初中语文
《敬业与乐业》6段
提出分论点:要敬业
阐释什么是“敬”:引朱子语证明
凡事可敬 ,职业神圣
为什么“敬”:
举地位殊异的人的例子证明
为 什 么 敬
初中语文
探究段落论证思路
《敬业与乐业》7段
怎样才能把 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惟 一 的秘诀就是忠实 … …
《庄子》 … … 凡做 一件事, 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 … …
当木匠 … … 当政治家 … …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 … … 所以我做这事 的时候, 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 … … 比较英法两国国民性质 … … 所以敬业主义, 于人生 最为必要, 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 … … 孔子 … …
初中语文
《敬业与乐业》7段
怎样做到敬业: 忠实
阐释怎样做到: 引庄子语
举地位殊异人的例子证明
曾文正语, 分析不敬业的危害
引用庄子和孔子语强调
7

样 做
初中语文
探究段落论证思路
段落的 一般论证思路:
提出观点
分析论证
初中语文
探究段落论证思路
段落论证过程的梳理方法:
勾画关键句 、 明确观点
概括内容
建立句间关系
初中语文
牛刀小试
1. 阅读文章《谈骨气》 ,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提出论点(1):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阐释论点(2-4):用孟子的话阐释“骨气”的含义
阐释中心论点
阐释不同时代“骨气” 的含义
论证论点(5-9):文天祥、古代穷人、闻一多
发出号召(10):无产阶级有骨气
初中语文
牛刀小试
2. 阅读文段, 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是维护社会公德 、 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 ”展开论证的。
就日常生活来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维护社会公德、
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 。 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 推及他人, 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 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 比如, 你不愿被 人嘲笑, 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 你不愿被人非议, 那你就不要非议 他人; 你不愿被人欺骗, 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 。 这就是“ 己所不欲,
初中语文
勿 施于人 ” 。 如果只想“ 我高兴就好 ”“ 我便利就行 ”, 不顾及他 人的感受, 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 社会也难以和 谐 。 人们 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 在早晚高峰堵车时, 总有这样的司机, 只图 自己的 一 时便利而不顾他人, 左穿右插, 随意变线加塞儿 。 这种做 法, 轻则会惊吓对方, 进而引发纠纷, 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 甚至 危及生命 。 不论出现哪种结果, 都是损人不利己 。 可见, 只有遵守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 一 准则, 人们才会相互理解 、 减少矛盾, 社会才能和谐。
初中语文
牛刀小试
2. 阅读文段, 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是维护社会公德 、 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 ”展开论观证点的。
就日常生活来说,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维护社会公德 、 促 进社会和谐的准则 。 //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 推及他人 , 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 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 比如, 你不愿被人 嘲笑, 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 你不愿被人非议, 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
你不愿被人欺骗, 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 。 这就是“ 己所不欲, 勿施于
正面论证
初中语文
牛刀小试
人 ” 。 /如果只想“ 我高兴就好 ” , 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那人与人之 间就必然失去友善, 社会也难以和谐 。 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 在早晚高峰堵车时 总有这样的司机 只图自己的 时便利而不顾 他人 吓对方 , 进而 论出现哪 种结果, 都是损人不利己 。 //可见, 只有遵守“ 己所不欲, 勿施于 人 ”这 一 准则, 人们才会相互理解 、 减少矛盾, 社会才能和谐。
首先提出观点,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最后点明 遵守“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准则的社会意义。
总结升华
反面论证
初中语文
议论性文章基本行文思路:
提出观点(提出论题)
分析论证(阐释观点)
总结升华
初中语文
小 结
论述过程的梳理方法:
勾画关键句
概括内容
建立段间 、 句间关系
初中语文
小 结
我的思考 我的新发现
我的整理
请同学们把我们总结的方法在任务单上整理出来。
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