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教学设计(表格式)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教学设计(表格式)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9 07:44:41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梳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了解不同阶段选官制度的特征; 分析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变化背后的历史因素,习得辩证、发展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意识 和方法,理解时代背景与官员选拔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认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理解其服务于中央集权和皇权统治的出发点,感受中国 政治制度文明的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 梳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更迭。 教学难点: 分析官员选拔方式变化背后的时代因素,理解其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文物导入 走进西周 提出问题:西周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呢?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材料: 文王子孙,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诗 大雅 文王》 教师回应: 以血缘为选官标准的世卿世禄制。据考古发现,金文中 保存的周代世官制的材料多不胜举。像善鼎、牧簋等青铜器的铭文中, 都有王命令大臣继任父祖旧职的记载。
春秋战国 教师出示材料: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战国策 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史记·赵世家》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商君列传》 提出问题:概括战国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回应:从标准上看,从依据血缘,变成了依据才能、军功授予 官职;从范围上看,选官的范围增大。
教师出示材料: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王者不却众庶,故 能明其德……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史记 李斯列传》 提出问题:李斯从什么角度劝说秦王嬴政的呢?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回应:李斯说到“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逐客以资敌国 ” 就是“损民以益仇 ”。可见,李斯分析了引进人才对秦国统一大业的影响。 最后,嬴政改变了主张。秦国也正是借助了选官、用人之利,为其统一 六国建立霸业,提供了保障。
秦汉至魏晋 南北朝 教师出示材料: 始皇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 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隳(毁坏)名城,杀豪杰,民 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 ——【宋】苏轼《论养士》 提出问题:秦朝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 ”以法为教 ” “ 以吏为师 ”制度,也就 是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教师出示材料: 今天下贤者智能, 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结交)故也,士 奚由进(从什么途径进身为官)?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 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周昌,人名)下(下达) 相国,相国酂侯(萧何的爵号)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 称明德(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到)相国府, ……有而弗 言(不举荐),觉免(发现后免官)。 ——《汉书 高帝纪》 提出问题:依据材料,概括汉朝的选官标准和途径。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回应:这种选官方式,是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 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位官或提拔任用。当然,这一思 想真正形成一种制度——察举制,应该从文帝时算起。 教师出示材料: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以匡朕之不逮。——《汉书 文帝纪》 提出问题: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为何会在文帝统治时期确立察举制 呢? 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教师回应:通过恢复生产,此时的西汉国力逐步恢复,一切走上正 轨。西汉建国已近三十年,此时恰逢政治官吏新旧交替之际。在此背景 下,察举制便应运而生了。察举制度发展成一种完备的取仕之途,则是 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也有了固定的标准,常科(就是有具体时间、标 准、人数规定的举荐)包括孝廉、茂才等,还有特科(就是无固定时间),
秦汉至魏晋 南北朝 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等。察举制也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内涵。 教师出示材料: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抱朴子 审举》 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 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晋书 卫瓘传》 提问:曹丕为什么要推行九品中正制? 提出问题:与此前的选官制度相比,大家还发现九品中正制有什么 特点了吗? 学生对比此前的选人方式,回答问题。 教师回应:将选官权力收回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教师出示材料: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 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提出问题:依据材料,概括作者对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回应:作者描述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因为,到了西晋时期, 家世已经成为品第高下的主要依据,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势族 ”的局面。 小结: “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是秦汉至魏晋南北 朝时期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
隋唐至两宋 教师出示材料: 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 必归吏部。 ——刘秩《通典 选举五》引 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隋书 刘炫传》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以什么为标准选官,影响如何? 回应: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 皇帝自设科目选人。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 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这种考试选官的方式打破了 门第的限制,扩大了选官范围,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使官员选拔更加 公开、公平。 教师出示材料: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 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 以可否进退,尽 革前弊矣。”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 ”,允许工商业者 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 ——摘自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 提问:到了宋朝,科举制又有哪些发展呢? 教师回应:有材料可知,宋太祖希望能够革除此前选官制度的弊端, 选拔有才干的贫寒士子充实官员队伍。宋太宗时,允许工商业者和奇才 异行、卓然不群者进入仕进之途,放宽了考试资格的限制。除此之外, 考试中还增加了封弥、眷录之法。
小结:从隋唐至两宋,科举制不断发展,才学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 标准,实现了“取士不问家世 ”“一切以程文去留 ”。就国家管理而言, 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用人范围,对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 作用。
元明清 教师出示材料: 自国家混一以来,凡言科举者,闻者莫不笑其迂阔以为不急之务。 ——《西岩集》卷一二《议科举》 讲述:元代开国者多为马上得天下,倚重蒙古贵族和军功吏才。因 此,在在官员选拔上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虽然元世祖自己也说科举制 “ 良法 ”,但是“ 自国家混一以来,凡言科举者,闻者莫不笑其迂阔以为 不急之务。” 看来恢复科举最初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随着上层统治者汉 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国家人才选拔的需要,1313 年,颁布科 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从考试内容上看,将儒家经书作 为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考试形式上分为 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但是,元朝的科举考试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 多,科举出身的官员的比例也不高。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会有哪些发 展和变化呢? 讲述: 明清时期,科举与学校完全合流。参加科举考试的主要是国 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考试也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形成了“学校 —科举 ”培养选拔人才的模式。考试也是分为三等。乡试每三年在各省 的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的第二年的春 天举行,考中之后称为贡士。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够选拔出不同地域的 优秀人才,从 1427 年开始,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后来,又逐渐演变为 南北中卷,各地的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殿试在会试之后,名义上由皇 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 教师出示材料:明代阁臣出身分类表 提问:科举制的影响。 教师回应:我们以明代阁臣出身分类统计来看一下科举制的巨大影 响。从表中的阁臣的出身来看,大家可以看到刚刚我们提到的生员、进 士、贡生,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这些都显示出绝大 多数阁臣是科举出身。可见,科举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非常大,可以说 是“卿相皆由此出 ”。 教师出示材料:元明清进士题名碑 讲述:这些进士题名碑就反映了元明清阶段科举制的发展,共记载 了元明清三代 5 万多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 教师出示材料: 命题范围狭窄,士子揣摩试题,读时文选本,模拟仿作,而束书不 观,不务新知。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 解读: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明朝以后, 以经学策问为主体的考试内 容, 以八股为形式的考试方法,使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形式僵化。正如 材料所言,考试内容与时代需求脱轨,士子们醉心于揣摩试题、模拟仿 作、不务新知,不能适应近代以来国家治理的新需求而显得暮气沉沉。 小结:元明清时期,科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但是已经无法适 应近代以来国家治理的新需求。
总结 教师出示图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提出问题: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更迭的特点。课题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下)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梳理中国古代官员管理方式的变化,了解不同阶段选官制度的特征; 分析官员管理制度变化背后的历史因素,习得辩证、发展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理解时代背景与官员选拔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的特点,感受其中的政治智慧,理解其服务于皇权的本质。 教学重点: 梳理中国古代官员管理方式的阶段特征和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分析官员管理方式变化背后的时代因素,理解其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情境导入 出示材料:二年,遣使廉察诸道长吏,得八人莅事公正、惠爱及民, 皆 降玺书奖谕。——《宋史》卷一百六十《选举六》 提问:《宋史》记载,宋太宗在至道二年,派人对各道长官进行考察,发 现有八名长官“事公正、惠爱及民 ”,于是“ 皆降玺书奖谕 ”,给每个人 颁发改由朝廷大印的奖状。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夏商周:萌 芽状态 出示材料: 每岁孟春,遒人(天子派出了解民情的使臣)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 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尚书 夏书 胤征》 提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回应:首先,请大家阅读一段材料。夏朝时,每年孟春,天子都会派出 宣令官员用木铎在路上宣布教令,告诉大家,官员之间互相规劝。如果 他们有不服从的,国家将会有相应的刑罚。看来,在夏朝就已经出现了 对官员管理的意识和方法。此后,虽然西周出现了“纠察令 ”,确定了对 官吏进行监察的内容和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也相继制定了惩 官条文。但是,从整体上讲,秦朝之前对官员的管理是比较简单的,既 没有制定专门的监察法规,也没有专门的监察机构和官员,作为一种严 格意义上的官员管理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秦汉时期: 体系初建 1.考核 出示材料:《集簿》及其内容介绍 问题:基于以上信息,你觉得《集簿》做什么用的呢? 回应:主要是向上级汇报东海郡的政治、经济情况, 以便上级知道此地 的这一年的治理效果。汉墓中还出土了《东海郡吏员簿》、《东海郡吏员 考绩簿》等,这些史料都与对官员的考核相关。每年岁末,各县、侯国 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 国汇总,制成集簿,也称计簿,上报中央,这就被称为“上计 ”。因此, 秦汉时期考核官员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上计制。 出示表格:汉朝的官员管理表 提问:如果这个集簿作假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种问题呢? 回应:我们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时学习过汉初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 ——“汉承秦制 ”,因此汉朝负责监察的是御史大夫。因此御史负责审查 上计的真伪虚实。上计的考核结果就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监察 出示材料:秦朝政府组织中的监察系统 提问:秦朝建立起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 集权的统治措施。这幅示意图反映了秦朝的政府组织。官员日多、如何 保证各级官员是否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呢? 回应:请同学们从监察制度的角度再看这张图。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 度的核心,监察制度当然也是为维持君权。中央设立御史大夫,虽然位 居副丞相,地位还是很高的,辅佐丞相之职,但其本职“典正法度 ”“举 劾非法 ”也就是对官员进行监察。地方设有监御史。这里的“监 ”就是 监郡御史,代表朝廷监察地方官吏。萧何在秦朝当县吏时,与监御史一 起办事,因为他很称职,被选到郡府任职。监御史还想向皇帝推荐,把 萧何调往中央,最终因萧何推辞作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监御史的权力 很大。 提问:汉朝建立后,最初也在地方设置了监御史,但是,后来废止。到 了汉武帝时期,监察制度有了新的发展。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汉代的选官
制度是察举制。推举做官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地方长官手中,导致地方势 力的膨胀。因此,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十分必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此背景下,汉武帝设置了什么官职 呢? 出示材料:汉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秩六百石。 职责是定期巡视所部郡国, 以六条监察地方郡守、尉、诸侯相等二千石 官和强宗豪右,六条以外不问。六条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越制度, 以 强凌弱, 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不遵守典制, 以权谋私,侵渔百 姓,聚敛为奸;二千石不恤疑案,教唆杀人……二千石包庇罪犯,勾结 豪强,收受贿赂,损害国家法令。——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 》 解读:“汉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 ”。刺史有什么权 力呢?我们看材料中的“定期巡视所部郡国 ”,可知刺史代表皇帝巡行、 监督地方的官职。 提问:刺史地位如何呢? 回应:材料中说的很清楚,刺史“秩六百石 ”监察的却是“二千石官和 强宗豪右 ”。这说明刺史位卑权重。 提问:汉武帝还制定了《六条问事》,我们来看一下其中的部分内容,说 一说刺史主要监察哪些内容呢? 回应:第一条就是要纠举地方豪强的不法行为。再看第二条刺史依据朝 廷规定监察地方官员的不法行为。最后一条则是要防止地方官员与豪强 勾结。很明显刺史侧重维护地方稳定,保持地方服从中央政令。 由此加 强了中央集权。此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可见,秦汉时期的 官员管理逐渐走向了系统化,也颇具开创性。 讲述:东汉末年,刺史逐步转化为地方行政长官,御史台成为皇帝直接 领导下的独立的监察机构,言谏监督得到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门阀士族实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针对官员管理也 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是大都流于形式。
隋唐两宋: 日臻完善 1.考核 提问: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官僚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对官员的 管理也日益完备。请你结合隋唐的官制,说一说隋唐官员的考核应该归 属哪个部门负责呢? 回应: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 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因此, 尚书省的吏部负责官员考核。隋朝九品以 上官员每年都要接受考核,地方官每年向中央报告,或者由皇帝遣使到 州县巡行考察。 出示材料:《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 除了郎中之外,考功司员外郎、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等 40 余位职 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 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 ”。“四 善 ”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二十七最 ”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
不同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 成“考薄 ”,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 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 变动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提问:你发现唐代官员考核的哪些特点了吗? 回应:从材料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职官参与了官员的考核,考核机构健 全,分工明确;考核内容广泛,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作为标准考核官员, 而且标准详细、系统;从流程上看,考核程序严密;而且考核结果与官 员奖惩相结合,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升降。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 准考核官员。 2.监察 出示材料:始,至忠为御史,而李承嘉为大夫,尝让诸御史曰:“弹事有 不咨大夫,可乎? ”众不敢对,至忠独曰:“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请 奏当专达,若大夫许而后论,即劾大夫者,又谁白哉? ”承嘉惭。 ——《新唐书》 讲述:唐朝时多次规定“御史随事纠弹 ”“御史台所欲弹事,不须先进状 ”。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李承嘉为御史大夫时, 曾规定诸御史弹奏必须 先察报御史大夫。萧至忠任御史时,李承嘉任大夫,曾斥责各位御史说: “弹劾上奏有人不向大夫请示,这样做合适吗 ” 萧至忠说:“御史,是 天子的耳目,他们的上奏应当独自上达,如果要经过大夫允许以后论奏, 那么弹劾大夫时,又该报告给谁呢 ”。 提问:从中你发现了御史监察的特点了吗? 回应:为方便行使监察权力,御史工作相对独立,即使直属长官也不能 约束,可以说是上下相维,权力制衡。除此之外,唐太宗将全国分为 10 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对地方产生威慑作用。因此,我们会发 现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看,监察机构独立, 自上而下垂直监察,形成比 较严密的监察网。为了使监察机构具有震慑百僚的权威,给了监察机构 很高的地位,就像《旧唐书 韦思谦传》记载的那样,“御史出都,若不动 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出示材料: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 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 闻风弹人 ”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 称“月课 ”;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 名为“辱台钱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提问:到了宋朝,监察制度有何发展呢?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回答这个 问题。 回应:宋朝承唐制,但是对担任御史的资格有了更为严格、明确的规定, 增加了对御史的任职资格限制; 同时规定御史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
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这些规定强化了御史的监察职责。 提问:除此之外,宋朝的监察制度还有一个重要变化,请大家阅读教材, 找到答案。 回应: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找到了答案。从秦朝到宋,御史和谏官一直是 分工明确、相互独立的。到了宋朝,变成了“ 台谏所以纠绳执政之不法 ”。 “ 台谏 ”指的就是御史台和谏官。此时,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 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也就是二合一了。台谏合一就是宋朝监察制度 的重要变化。 提问:“台谏合一 ”这一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回应:我们联系《纲要》 中的学习内容就会发现,北宋统治者在开国之 初,就深知君弱臣强的严重后果。北宋以此方式,抑制相权维护统治, 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 中将台谏权力对宰相权力的制约形容为“养猫 所以去鼠 ”。 讲述:对于地方官员的管理,宋朝采取了以下措施。将地方划分路作为 监察区,设通判负责监督, 由此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
元明清: 更趋严密 1.监察 讲述:到了元朝,监察机构更加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 史台、肃正廉访司。从而使中央与地方在监察机构上浑然一体。 出示表格:明清时期官员监察表 提问:此后的明清时期,可以说在官僚制度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 变化是什么呢? 回应:废了中书省、废除丞相。这一变化, 自然带来了官员监察的变化。 提问:到了明清时期,官僚制度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 呢? 回应: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这一变化, 自然带来了官员监察的变 化。很多同学可能会想到明朝的司礼监,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 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除此之外,为适应封建专制的发展,明代调整 了监察机构的设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了谏院,设六科,成为六 部的独立监察机构,这两个机构合称“科道 ”;地方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和 各省提刑按察司,加上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顾炎武在《日知 录》 中对明代监察官的评价颇高,认为明中叶以来,在内忧外患迭至, 权奸权阉屡起的情况下明王朝仍无瓦解之势,其原因之一就是监察系统 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沿明制,督察院为其中央监察机关,后将六科并入 都察院地方监察仍沿用明制,但是停派御史巡按各省。听起来好像清朝 对各级官员的监察力度不如明朝。其实不然。 提问:请你结合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想一想清朝在加强对官员监察方面 还有什么特殊的办法吗? 回应:奏折制度。它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强化了对官 僚机构的控制。 2.考核
提问: 以上是明清时期监察方面的变化。接下来,请你阅读材料“学习 拓展 ”栏目中的材料,概括张居正的诉求。 回应:张居正认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 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即“天下大事,困难之处不在于立法,而在于 有法必行;不在于说些什么,而在于说出来就一定要有效果。” 很明显, 他希望加大对于官员政绩的考核。 讲述: 明朝对官员的考核分为有考满和考察之分。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 满的考核,官员任职满三年称“初考 ”,满六年称“再考 ”,满九年称“通 考 ”。考核结果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由此作为官员升迁、降、 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 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讲述:鉴于明朝灭亡的教训,清朝入关后对官员的考核更加严格,制度 变动也多。整体看,最主要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 京察指的是对京官的考核,大计是指考核外省文官。
梳理脉络 明晰特点 提出问题:对官员的考核是管理人才、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与监察呈现出哪些特点呢? 学生分析图示、结合所学,回答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