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学设计(表格式)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学设计(表格式)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9 07:58:12

文档简介

课题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上)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了解从古至今中国货币演进的历程,分析不同时期货币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影 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中国货币发展的特点;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和设置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分析、概括材料的能 力;形成根据史实得出认识以及历史解释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认识到一个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主要来自于当时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货币制度的演变也会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 发展。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中国货币的发展演变,从而使 学生理解货币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尤其是人民币的发行与使用 教学难点:概括中国货币的发展特点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以 2012 年央视制作的十集纪录片《货币》开篇对货币的定义,导入 本课
1.夏商:海贝 思考 1:货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什么? 通过考古学发掘成果和中国汉字的特点,直接和间接佐证上古时期 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事实 2.春秋战国:多种铜铸币并行 思考 2:观察图片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货币形状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 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形状各异的货币大多来源于生产生活工具,诸侯 国长期并立造成各国经济相对独立, 因此发展出不同的货币体系。
一、中国古 代货币的 发展 3. 秦朝:半两 思考 3:为何秦中央政府要向地方下发“半两 ”钱母范? 秦政府使用统一标准的“母范 ”大量铸币,首先利于货币统一;其 次体现中央的权威,说明是国家铸造,严禁私铸。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是 巩固国家统一和管理经济的必要前提。而半两钱圆形方孔的形制,也是 中国货币史上由杂乱形制向规范形制的一次重大演变,一直延续 2000 多 年。 4.汉朝:五铢 强调五铢钱是中国货币史上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掌管,五铢钱是我国货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 的钱币。 5.唐朝:通宝、元宝钱 强调通宝钱标志着纪重钱币时代的终结,开创中国货币史上以“通 宝 ”、“元宝 ”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 6.宋朝:交子 思考 4:分析交子产生的背景?指出交子发行使用的变化趋势? 引导学生认识到纸币的产生得益于北宋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纸币 的发行经历了从民间自由发行到政府收归官办的过程。 7.元朝:宝钞 强调元代第一次将纸币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 流通。 8.明清: 白银 思考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明中叶后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认识到白银货币化的根源于仍是明中期商品经济的迅猛发 展,政府的赋税改革、新航路的开辟都是加速白银货币化进程的条件。 明中叶后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直至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 展的需要,反过来也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特点:历史悠久、独立发展、多种并行
二、中国近 代货币的 发行 1.晚清:开始铸造银元 晚清政府自道光年间开始铸造银元,直至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 洞创办广东官银钱局,从英国购买机器制造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机制银元 “光绪元宝 ”,此后相继在各省推广实行,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 寿终正寝。 自铸银元后,晚清政府也没有驱逐外国银元,而是一起流通, 币制比较混乱。 2.民国:货币发行较为紊乱 1912 年民国政府以银元为法定货币;1935 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行法币, 禁止银元流通;1948 年发行金圆券,1949 年又发行银圆券,均告失败。 出示:100 元法币购买力变化表,引出法币贬值造成物价飞涨。国民 党统治时期, 因过量发行法币和金圆券、银圆券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历 时 12 年,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也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三、人民币 的发行和 使用 1.人民币的发行: 解放战争后期,华北人民政府于 1948 年 12 月 1 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 中国人民银行, 开始统 一发行人民币, 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各个解放区。
2.人民币的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 从最初发 行到 1999 年 10 月 1 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正反面 图案的变化, 反映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 目前已形成纸币与金属币 、 普 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 、 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思考 6: 阅读教材结合所学, 人民币能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 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政局长期稳定, 经济改革与发展与国家对人民 币的严格管控, 并颁布相关法律强化人民币的地位 ,使得人民币长期保 持稳定, 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本课小结 教师总结: 回顾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特点:历史悠久、独立发展,多种并行(一 铜二辅三时期); 直至鸦片战争后,外国金融势力侵入,才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 济下的近代货币。从货币形制来看,晚清和民国政府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1935 年后国民政府以纸币为主;从发行使用来看,货币发行较为紊乱, 外币与国内货币长期通行,法币、金圆券、银圆券恶性通货膨胀,直至 人民币诞生; 而人民币的诞生和成长,真正做到中国历史上的货币统一,结束了 两千多年的多元化货币流通状态,确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货币制度。 并且形成完整的货币体系;货币制度逐渐完善;地位长期稳定。对国民 经济作出巨大贡献,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题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下)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道 19 世纪以来世界货币体系演进的历程,分析不同时期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背景及 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的阶段性特征;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和设置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分析、概括材料的能 力;注意培养学生重视历史证据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强化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世界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程,认识到世界货币体系是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对 货币支付需求的反应。世界货币体系的不断演进,是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国际货币 霸权转移的过程。而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世界货币体系,反过来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从而增强 学生对当今中国货币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世界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程 教学难点:不同时期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背景及影响,概括其阶段性特征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回顾上节课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引出货币究竟以何种方式影响了 整个世界的发展?导入本课
一、国际金 本位制的 建立与崩 溃 出示:陈彪如《国际货币体系》中对世界货币体系的定义 思考 1: 为什么在 19 世纪形成世界货币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世界货币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 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对货币支付需求变化的结果 。 自 19 世纪 形成发展至今, 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两个阶段。 1.金本位制的内容及特点 思考 2: 什么是金本位制? 它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出示金本位制的定义, 并根据材料引导学生概括其自由铸造 、 自由 兑换 、 自由流通三大特点 阅读材料, 引导学生分析: 17 世纪中期, 英国近代金融体系已具备 雏形; 18 世纪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成为“ 世界工厂 ”和世界贸易中心 , 通过殖民扩张拥有庞大的黄金储备, 为金本位制的建立提供基础。 2.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过程 利用时间轴梳理:19 世纪 70 年代,形成了 一种以英镑为中心 、 以金 币或者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 金本位制从英国 一 国范围发展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历程。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分析国际金本位的影响 3.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思考 3: 结合所学, 导致国际金本位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材料, 得出 20 世纪 30 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彻底崩溃, 货币 金融领域日益陷于动荡和混乱。结合所学认识到 1929-1933 年世界性经济 危机是造成金本位制彻底崩溃的原因。 利用知识结构图总结本目内容,概括国际金本位制的阶段性特征
二、布雷顿 森林体系 的建立与 瓦解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 思考 4: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得出: 以英镑为中心国际金本制崩溃,造 成世界经济的混乱和动荡,最终将人类拖入二战。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 和恢复发展经济,需要重建战后世界货币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个国 际金融机构,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 林体系 ”。 思考 5: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何以美元为中心?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 1937 年与 1948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 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变化的表格和美国黄金储备在世界所占比重变 化的饼图,使学生认识到: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企 图建立以美国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3.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引导学生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异同的表格和“双挂钩- 固定 ”原则,使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4.评价布雷顿森林的瓦解 出示 1948 至 1971 年期间美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及对外流动负债 的变化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思考 6:表中数据变化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什么影响?结合所学, 分析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认识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元的黄金 基础动摇,影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进而结合所学,指导学生分 析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和外部西欧、 日本的崛起,70 年代 初经济危机的打击,加上朝鲜、越南战争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 解成为必然。 20 世纪 70 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固定汇率制完全垮台,标志着战后
以美元为中心、建立在黄金基础上的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利用示意图总结本目内容,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阶段性特征。
知识拓展 《牙买加 协定》 1.《牙买加协定》 教材中并未对现行世界货币体系展开讲述, 为联系现实构建完整的 时空框架, 简单增补了《牙买加协定》 的有关内容 。 掌握现行国际货币 制度的两大变化: 一是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二 是实行浮动汇率制 。 但结合所学使学生认识到: 协定内容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的 发展趋势 ,但美国和美元的霸权地位仍无法动摇。 2.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 开放竞争是牙买加协定的特点, 这对人民币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 是挑战 。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 中国政府抓住此机遇, 从 2009 年 开始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尤其 2015 年 12 月亚投行的成立,为 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本课小结 利用示意图梳理世界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程 教师总结:19 世纪以来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固定汇率 制的国际金本位制,到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 系,再到当今逐渐形成以美元为主浮动汇率制的多元货币格局。世界货 币体系的出现是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对货币支付需求的反应,它的不断 演进是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国际货币霸权转移的过程。适应经 济发展需求的世界货币体系,反过来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秦义虎在《金融的历史》一书中写道:“货币的兴衰是一个国家经济 政治实力深刻的体现……一只主权货币的崛起,除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外, 还应该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坚定清晰的国家意志, 以及一个良好的信用 环境和完善的金融体系。”简言之,国家综合实力越强,主权信用越高, 货币的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就越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 基础;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国际流通中的信誉, 推动人民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