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 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和产物:
C H O +O → CO +H O+ 能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学
(主要)
葡萄糖的燃烧
高中生物学
体外燃烧和有氧呼吸的区别
高中生物学
A组
细胞质基质
A
05101520
C组
细胞匀浆
C
1015 20时|间/h
>细胞质基质可以分解葡萄糖; >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 >线粒体促进了葡萄糖的分解。
B组
线粒体
加入等量葡萄糖
有氧呼吸场所分析
12'
10'
8
6
05
高中生物学
12'
10
6
葡 萄 糖 含 量
0 7
/ m
05101520
P 2 2
12
10
≤
B
9 4
…
…
…
-
>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
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先由细 胞质基质完成葡萄糖的初步分解,之后由线粒体完成剩 下的部分。
有氧呼吸场所分析
高中生物学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细胞质基质为葡萄糖的 分解提供了什么物质
科学家发现酵母汁液(主要成分是细胞质 基质)能够发酵(分解)葡萄糖,但将酵母汁 液加热到50℃以上,便会失效。酵母汁液经过 透析(除去小分子物质)以后,也失去了发酵 能力。
提供了酶和小分子物质
高中生物学
NAD+ NADH NAD+
通常将NADH简化为[H], 读作还原氢
高中生物学
H
+
NAD NAD
A
小分子NAD+是电子和H+的载体
NAD
H
NADH ([H])
-ADP+Pi
ATP (少量)
葡萄糖 (C H O )
NAD+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概览
2×丙酮酸 (C H O )
细 胞 质 基质
高中生物学
多种酶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外膜
内膜
基质
线粒体电镜照片
分析:线粒体的结构有哪些适于其功能的特点
高中生物学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分析
资料:丙酮酸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生成CO 和H O 。 20世纪30年代,克雷布斯等科学家发现,向鸽子胸
肌悬浮液中加入少量草酰乙酸 (C H O ) 或苹果酸 (C H O ), 都能大大提高丙酮酸的氧化分解速率。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草酰乙酸或苹果酸是否是 丙酮酸分解的中间产物
高中生物学
有 氧 呼 吸 第 二 阶 段
高中生物学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概括
丙酮酸
CO
少量ATP
线 粒 体 基 质
高中生物学
H O
H
1. 线粒体内膜两侧有H+浓度差;
2. 有一种能破坏这种浓度差的药物,可以使线粒体 产生大量热,也消耗氧气,但不生成ATP。
高中生物学
线粒体电镜照片
特点:
>[H] 和O 参与反应 > 产 生 大 量ATP
>场所:
线粒体内膜
资料: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能量转移路径: 电子势能→H+浓度势能→ATP
高中生物学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的[H]
第二阶段产生的[H]
高中生物学
线粒体内膜
大量ATP
C H O +O +H O酶CO +H O+ 能量 请配平上述总反应式
酶
C H O +6O +6H O→6CO +12H O*+能量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高中生物学
1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可放出2870 kJ 的能量, 但其中只有977.28kJ 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其余的则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思考:这种散失对生物体有何意义
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特点
高中生物学
小结
尝试在下图画中出有氧呼吸简要过程
高中生物学
细胞质基质
O
H ,O
大量ATP
葡萄糖
丙酮酸
H O-
CO
[H]
[H]
高中生物学
少量ATP
小结
少量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