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北师大版)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北师大版)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17 20:57: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23张PPT。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北方人口的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通过此学习,认识到不同地区之
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
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检查预习1、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 ) A 西北 B 西南 C 南方 D 北方 2从( )起,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A 东汉末年 B 西汉
C 秦朝 D 西周
3、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 ,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新课导入提问:目前我国北方与南方哪里经济发展状况突出一些? 学生回答后老师提出:在我国历史上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与南方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由此引出:南方经济的发展。 合作探究一.人口南迁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1、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躲避战乱2、北方人口南迁的时间?东汉末年、西晋后期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提问:东汉末年出现了一种怎
样的政治格局?军阀混战和三国鼎立,中国进入长达300多年的政权分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隋朝西晋魏蜀 吴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六朝的来历
都城都在南京东汉魏汉吴东汉至隋朝政权分立示意图西晋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隋(建业)(建邺)(建康)宋、齐、梁、陈一、人口南迁1、南迁前南方地区的情况
2、南迁的原因
3、南迁的范围及方向农业落后于北方、劳动力短缺、生产力水平较低
躲避战乱
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西线进巴蜀地区、东线进江浙地区、
中线进两湖和江西地区4、人口南移的意义 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使本来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积极影响:促进城市和东部经济的发展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负面影响:农村和城市、东部和西部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解决办法:农村和西部资源浪费国家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人口流动;加大对西部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思考: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动现象?
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总结:
1、战乱时期为了逃避战乱会出现人口流动。
2、和平时期为了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人口流动。
3、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学生展示,教师明确淝水之战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请同学看书,了解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并找出相关的成语 淝水之战淝水之战1、战斗双方:
前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东晋(汉族政权)
2、结果——东晋以少胜多
3、意义——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的经济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学生展示,教师明确江南经济的发展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3、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 江南经济的发展1、农业——湖田、麦稻兼作、双季稻
2、手工业
(1)纺织业——织锦业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迅速发展起来
(2)冶铸业——“灌钢法”
3、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建康人口百万三个先进农业经济区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商品化2、手工业:1、农业丝织业重心南移3、商业:商业城市海外贸易港口4、海外贸易:南方商人的船队远航南方经济发展概况学生展示,教师明确总结提升本课我们学习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知道了北方人口的大举南迁和淝水之战是促进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但是,这时的南方经济仍然未能超过北方,这种发展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南方才全面的超过了北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当堂训练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 ,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C作业布置一、作业:想一想 材料阅读
二、预学指导: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