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28 07:4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题附答案
人教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16题)
1、图中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以下光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
A.毕业合影 B.海市蜃楼
C.穿衣镜中的“自己” D.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3、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4、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光屏上得到图所示的缩小、倒立清晰的实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蜡烛与光屛的位置互换,光屛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B.蜡烛燃烧变短后,可以将透镜在原来的位置向上移动,使像仍然处在光屛中央
C.移走光屛,蜡烛通过透镜成的像也不存在了
D.实验时手指不小心碰到透镜靠近蜡烛的一侧,光屛上会出现手指的像
6、人的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来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7、利用在离地面约为60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来探索宇宙奥秘的意义主要在于人类(  )
A. 能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而进入宇宙 B. 观察天体时的距离变近
C. 观察地球表面的清晰度得以提高 D. 观察天体时不受地球大气层的干扰
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9、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11、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12、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13、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14、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 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
B. 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 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 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15、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甲、乙都是凸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
16、如图所示,人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 B.实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虚像,能用光屏承接 D.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二、填空题。
17、取一个装满水的圆筒形透明玻璃杯,盖上杯盖后横放在书上,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放大了的“字”,看到的“字”实质上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18、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 __、__ 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__ __度.
19、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 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 __(填“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_ __(填“物距”或“像距”).
20、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__ __,可配戴__ __透镜矫正.
2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分别称为目镜和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 像,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成放大的________ 像,这样就可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22、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所使用的简易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目镜是________透镜,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透镜。(均选填“凸”或“凹”)
三、作图题。
23、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线图。
四、实验题。
24、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   (选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   的关系”。
25、吴江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一个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光源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吴江小组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是第一次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40 13 △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3 4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无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 吴江小组忘了记录第1次像的性质,表格中标有“△”的位置像的性质是 ;
② 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③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在透镜的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
的 (选填“左”或“右”)侧。
五、计算题。
26、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题附答案
人教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16题)
1、图中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2、以下光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
A.毕业合影 B.海市蜃楼
C.穿衣镜中的“自己” D.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答案】A
3、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答案】C
4、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答案】A
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光屏上得到图所示的缩小、倒立清晰的实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蜡烛与光屛的位置互换,光屛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B.蜡烛燃烧变短后,可以将透镜在原来的位置向上移动,使像仍然处在光屛中央
C.移走光屛,蜡烛通过透镜成的像也不存在了
D.实验时手指不小心碰到透镜靠近蜡烛的一侧,光屛上会出现手指的像
【答案】A
6、人的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来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C 
7、利用在离地面约为60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来探索宇宙奥秘的意义主要在于人类(  )
A. 能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而进入宇宙 B. 观察天体时的距离变近
C. 观察地球表面的清晰度得以提高 D. 观察天体时不受地球大气层的干扰
【答案】D
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答案】C
9、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10、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答案】C
11、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答案】A
12、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答案】D
13、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答案】C
14、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 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
B. 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 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 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答案】D
15、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甲、乙都是凸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
【答案】A。
16、如图所示,人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 B.实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虚像,能用光屏承接 D.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答案】D
二、填空题。
17、取一个装满水的圆筒形透明玻璃杯,盖上杯盖后横放在书上,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放大了的“字”,看到的“字”实质上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答案】虚;折射
18、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 __、__ 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__ __度.
【答案】正立 放大 5
19、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 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 __(填“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_ __(填“物距”或“像距”).
【答案】凸透 实 物距
20、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__ __,可配戴__ __透镜矫正.
【答案】前 凹
2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分别称为目镜和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 像,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成放大的________ 像,这样就可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答案】实;虚
22、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所使用的简易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目镜是________透镜,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透镜。(均选填“凸”或“凹”)
【答案】凸 凸
三、作图题。
23、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线图。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4、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   (选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   的关系”。
【答案】(1)A、C;小 (2)材料
25、吴江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一个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光源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吴江小组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是第一次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40 13 △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3 4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无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 吴江小组忘了记录第1次像的性质,表格中标有“△”的位置像的性质是 ;
② 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③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在透镜的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
的 (选填“左”或“右”)侧。
【答案】(1)10.0 (2) 同一高度
(3) ①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 远离 ③ 左
五、计算题。
26、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答案及解析】(1)在三角形AOB和COD中,
AB=CD,∠AOB=∠COD;则OB=OD,
即u=v;因为=+,化简得:u=2f;
(2)投影线能成放大的实像,v>u,>1,可得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