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武汉市高一期中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愿,每小题3分,共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4
1
2
3
答案
D
C
B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商周时期萌茅:作为骑兵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匹开始用于军事,虽然仅作驾战车使用。
战国至泰朝形成:骑兵兵种出现,但不是主力。
汉朝至北胡发展成熟:成为独立战斗单元,是战阵主力:骑兵兵种完备。
(1点2分,共6分,如学生有其他阶段划分方式,言之有理亦可的情给分)
(2)从俑的形象上看,东周时期俑的造型弱化身份反映了奴隶制的崩清:从俩的材质上看,
反映了南北方地理环境不同:套俑多兵马俑,是秦“尚成”文化的体现(反映秦国军事力量
的强大):东汉我装循的发现,是庄园经济的反映:(1点2分,4点8分)
17.(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江淮成为全国的财赋重心):经济重心和军事政治重心分高
(军事政治中心仍旧留在北方)。(1点2分,2点4分)
(2)不同之处:河道截弯取直:成为商贸和南北交通的主干:物资毕达京师(大都、
北京)(我洛阳不再是大运河的框纽和中心)。(1点2分,任答2点4分)
历史价值:置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沿河城市发展:巩固了多氏族因家的
统一:有利于国计民生;是我国势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1点2
分,任答3点6分)
18.(1)特点:历史悠久:交通便利:丝织业发达:经济地位高。(1点2分,3点5分)
(2)新现象:农业多种经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中新的经管方式出现(座佣
关系产生、资本主义萌茅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长途贸易发展。(1点
2分,任答3点6分)
彩响:经济方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文化方面,
推动文学艺术的世俗化,思想领城出现新变化。(经济文化一个方面2分,共4分)
19.【示例】
论题:宋元时期政治与思想文化交义影响,推动“中国”的发展
宋代推行崇文抑武政策,大力提倡文治。宋代科举制的限制逐渐取消,取士的范國不断
扩大,这推动宋代教有的紫荣,也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加速。宋代思想家在思想领城复兴儒
学,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强化社会伦理,树立基本价值观,提出的“为天地立心】
问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以及“天理”和“格物致知”的理念,
形成中华文化新的精种内福。宋代中华文明的高度发展,也影响了过夏金元的文化发展。辽
夏会元求用汉制,模仿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牛,这些都粮动了“中国”这一共同体不断发辰。
宋代在政治制度上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推动了思趣领城的发展和教育率业的紫象,丰富
了的“中图”的内汤。受其衫响,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实现了从“小中国”
到“大中国”的转变。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3.秦朝颁布了名日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但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很少。1975年,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慕出土了1000余条有关泰律的竹简,大部分都是秦的法律条文与相
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一年级期中调研考试
关解释。这表明
A.出土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不同史料对秦法记载有差异
历史试卷
C.出土文物可以补充传世文献
D.不同立场影响对法律的解释
4.表1是《汉志》中有关水道流经行政区域的相关记载,这证明了汉朝实行
2023.11.16
水道名
流经的行政区城
本试题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狼汤渠
河南郡、陈留那、淮阳国
★祝考试硕利★
颖水
颍川郡、汝南郡、淮阳国、沛郡
注意事项:
淮水
南阳郡、江夏郡、汝南郡、六安国、沛郡、九江郡、临淮郡、泗水国
1.答题前,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
表1
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推恩令”
D.三公九卿制
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
5.《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当时南方经济发展主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要得益于
A.北民南迁
B.政治清明
C.民族交融
D.交通便利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6.敦煌莫高窟第249窟(西魏)北壁说法图(如图1)中,同时出现了中原式和西域式的两
项符合题目要求。
种飞天。中原式飞天面目清秀,身穿红色汉服;西域式飞天,“小”字脸,裸露上身,双脚
1.考古发现,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墓葬规模可依据墓坑的大小、深度以及石棺的有无划分
倒垂头上。壁画中出现两种飞天形象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为三个层级,陪葬玉器的比例随墓葬等级下降逐渐减少。这一发现可以用于佐证当时
A.贵族垄断祭祀权力
B.社会存在贫富分化
C.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D.神权具有至高地位
2.《诗经·商颂·殷武》中所言“背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日商是
常”。孔子也曾言:“蛮爽、诸夏虽衣冠不同,言语不合,莫不来至,朝觐于王。”据此可
知,此时
A.国家统一趋势出现
B.礼崩乐坏局面形成
A.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B.绘画反映市民需求
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D.中华文化领先世界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