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水与水溶液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需NaOH物质的量不相等
C.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INaOH溶液和氨水各稀释到原浓度的,二者的c(OH-)均减少到原来的
D.纯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会出现如图所示情况
2.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 B.氯水 C.双氧水 D.医用酒精
3.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NaOH C.NaCl D.H2SO4
4.25℃时,加水稀释氨水,下列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其电离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电解质是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C.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导电性强,而弱电解质难溶于水导电性弱
6.下列属于强酸的是
A. B. C. D.苯酚
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性质中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0.1 mol·L-1CH3COONa的pH>7
B.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c(H+)约为0.01 mol·L-1
C.25℃时,将pH=3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5
D.25℃时,10 mL 1 mol·L-1醋酸恰好与10 mL 1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
9.“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时,可发生反应使人中毒,若发生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
A.理论上,上述反应生成的1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40
B.“84”消毒液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
C.理论上,每转移1电子,参与反应的氧化剂比还原剂少2g
D.为提高氯水中的浓度,可加过量固体
10.常温下,在10mL0.1MOH溶液中滴加pH=1的盐酸,溶液AG()与盐酸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MOH的电离常数约为
B.F点溶液中:
C.滴加盐酸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P点最大
D.Q点溶液中:
11.15℃时,CuCl2溶液存在平衡:[Cu(H2O)4]2++4Cl-[CuCl4]2-(黄色)+4H2O,如图是CuCl2溶液中加入NaCl(Na+对反应无影响)调节c(Cl-),随c(Cl-)变化的曲线,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c(Cl-),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变大
B.15℃时,平衡常数K=10000
C.加热时,溶液变黄,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维持15℃不变,加水稀释溶液,平衡逆向移动
12.下列不能证明是弱电解质的是
A.用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B.等pH等体积的盐酸、溶液和足量锌反应,放出的氢气较多
C.0.1mol/L的溶液的
D.的溶液稀释100倍,
13.下列关于电解质分类的组合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强电解质 NaCl H2SO4 HClO HNO3
弱电解质 HF BaSO4 CaCO3 CH3COOH
非电解质 Cl2 CO2 C2H5OH SO2
A.A B.B C.C D.D
14.常温下,草酸(H2C2O4)的电离常数K1=5.0×10﹣2,K2=5.4×10﹣5;碳酸(H2CO3)的电离常数K1=4.3×10﹣7,K2=5.6×10﹣11。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C2O4+CO= HCO+HC2O
B.H2C2O4+CO= H2O+CO2↑+C2O
C.H2O+CO2+2C2O= 2HC2O+CO
D.H2O+CO2+C2O= HCO+HC2O
15.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KNO3 胆矾 BaSO4 HClO4
弱电解质 HF CaCO3 HClO NH3
非电解质 SO2 金属Al H2O C2H5OH
A.A B.B C.C D.D
16.常温下,一元酸HA的。有两种[溶液中]相同,pH分别为7和4的溶液Ⅰ和Ⅱ。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Ⅰ中 (填“>”“=”或“<”),判断理由是 。
(2)已知HA的电离度,溶液Ⅱ中 。
(3)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与等离子不能穿过隔膜,只有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隔膜。
当达到平衡时,溶液Ⅰ和Ⅱ中的pH分别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说明理由: 。
17.已知醋酸和盐酸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酸,在一定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ΔH>0
(1)25℃时,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两溶液的pH相同
②两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③由水电离出的c(OH-)相同
④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消耗两溶液的体积相同
(2)25℃时,向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水,随加水量的增多,两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盐酸pH变化的曲线是 ;
(3)25℃时,向体积为Va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Vb mL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Va Vb(填“>”、“<”或“=”),请写出此时电荷守恒关系式: ;
18.现有下列物质:①晶体,②铜丝,③,④二氧化硫,⑤固体,⑥固体,⑦水,⑧稀硝酸,⑨蔗糖。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序号):
分类标准 能导电的物质 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2)某学习小组为证实溶液和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把该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原理】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电荷数决定,观察 ,据此判断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证明反应是离子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与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mL一定浓度的溶液和2滴酚酞溶液,逐滴滴加一定浓度的溶液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 (填写支持实验结论的证据) 溶液和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3)书写下列两种情况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
②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
19.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部分0.1 mol·L-1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电离平衡常数(25 ℃)
HClO K=2.98×10-8
H2CO3 K1=4.3×10-7 K2=5.6×10-11
H2SO3 K1=1.54×10-2 K2=1.02×10-7
①当弱酸的浓度一定时,降低温度,K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下列离子方程式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少量的C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2ClO-+H2O+CO2=2HClO+
b.少量的SO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SO2+H2O+2=2+
c.相同温度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弱酸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的体积为V(H2CO3)>V(H2SO3)>V(HClO)
(2)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和,它们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会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
在废水中存在平衡:2 (黄色)+2H+ (橙色)+H2O。若改变条件使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K值可以不改变
b.达到新平衡的消耗速率等于的消耗速率
c.达到新平衡后,溶液pH一定增大
d.再达平衡前逆反应速率一定大于正反应速率
(3)已知:①2CH3OH(g)CH3OCH3(g)+H2O(g)
②CO(g)+2H2(g)CH3OH(g)
③CO(g)+H2O(g)CO2(g)+H2(g)
某温度下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依次为K1、K2、K3,则该温度下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化学平衡常数K= (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20.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以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的影响.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导电能力
加水稀释
加入少量冰醋酸
通入
加
加
升高温度
参考答案:
1.D2.A3.A4.D5.A6.B7.A8.D9.B10.B11.D12.A13.D14.B15.A
16.(1) > 时,,,故,(合理即可)
(2)0.5
(3) 减小 增大 因为两种溶液的相同,由pH可知,,溶液Ⅱ中的HA分子穿过隔膜进入溶液Ⅰ中,使溶液Ⅰ中pH减小,溶液Ⅱ中pH增大
17. ④ A < c(H+)+ c(Na+)= c(OH-)+ c(CH3COO-)
18.(1) ②⑧ ①③⑤⑥ ③⑦ ④⑨ ②⑧
(2) 灯泡的明暗程度 灯泡由明变暗,直至熄灭,然后又逐渐变亮
(3) OH-+H++Ba2++=H2O+BaSO4↓ 2OH-+2H++Ba2++=2H2O+BaSO4↓
19.(1) 变小 ac
(2)ad
(3)K1KK3
20. 向右 增大 减小 减弱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强 向左 增大 增大 增强 向右 减小 减小 增强 向左 减小 减小 增强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