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质综合练习
姓名()班级()学号()
一、单选题
1.青石棉是一种有害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其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石棉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B.青石棉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
C.1 mol青石棉能使1 mol HNO3被还原
D.青石棉中含有一定量的石英晶体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如下导电性实验,小灯泡的亮度比反应前明显减弱的是
A.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B.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
C.向饱和溶液中通入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3.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常见的供氢原理如下面两个方程式所示:
①
②
其中,中H为-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供氢原理为
B.在①②反应中均既为氧化剂也为还原剂
C.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4:3
D.若反应①中生成3.36L氢气,则有2.7g铝生成
4.以、炭粉、氯化钙等为原料,采用下列流程可制备粉状(一种压电材料)。
已知:①“焙烧”后固体产物有、易溶于水的和微溶于水的;
②“沉淀”步骤中加入的试剂适量,反应生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焙烧”时炭粉作还原剂,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和炭粉
C.“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流程中涉及了过滤操作。实验室中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5.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利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
B.磁铁矿石溶于稀硝酸:
C.通入氯化钡溶液:
D.(标准状况)通入含的溶液: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同学为探究溶液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查阅资料可知:
①可将氧化为S,也可以把氧化为
②电解质可使胶体发生聚沉
③亚铁离子和硫离子在溶液中可生成为黑色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向②后试管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B.根据反应现象分析,①~④的变化中,只有1处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若将溶液滴加到溶液中,产生的现象与图中①、②现象相同
D.若将溶液更换成溶液,可产生相同的现象
7.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0 g 60%的乙酸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0.2
B.常温常压下,15g甲基碳正离子()所含的电子数为8
C.0.5 mol的和混合物中,所含阴离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22.4 L 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
8.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王水的方法,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水蒸气等部分产物已省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操作Ⅰ能够进行,说明硫酸的酸性强于硝酸
C.步骤ⅱ能在铁容器中进行
D.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9.下列离子因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0.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处理某废气中的 H2S,是将废气与空气混合通入 FeCl2,CuCl2、FeCl3的混合液中,其转化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参与循环的离子只有 Cu2+、Fe2+
B.转化过程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S>Fe3+>O2
D.过程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S+2Fe3+=S+2Fe2++Cu2+
11.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通过灼热铁粉:
B.用作抗胃酸药:
C.与反应:
D.通入酸性溶液中:
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变质速率
B.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氯气有杀菌作用
C.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D.碳化硅俗称金刚砂,碳原子与硅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
1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对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内CCl4层溶液和红色花瓣褪色,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BaSO3生成
C.将“某浓度的硫酸”换成“稀硝酸”,实验现象不变
D.干燥管中盛有碱石灰,用于尾气吸收
14.将通入7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均未配平):,,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则该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B. C. D.
15.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可用于各种纤维和某些食品的漂白。马蒂逊(Mathieson)法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的可用代替
B.反应②中作还原剂,被氧化
C.反应①阶段,还原剂和氧化剂的质量之比为64:213
D.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二、填空题
16.Ⅰ.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化学反应原理为:。
(1)NaH中氢元素化合价为 价。
(2)反应中NaH作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3)每生成1个分子,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个。
Ⅱ.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中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4)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实验室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如下反应:(未配平)。与反应生成,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6)溶液能与Cu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其制作原理可用表示。↑
①上式中X的化学式为 。
②若有32g铜参与反应,则参与反应的的质量为 g。
③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已知反应方程式:。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17.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诸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其电子式为 ,采用空气和Na为原料可直接制备Na2O2.空气与熔融的金属Na反应前需依次通过的试剂为 、 (填序号)。
a.浓硫酸 b.饱和食盐水 c.NaOH溶液 d.KMnO4溶液
(3)NaCl的熔点为800.8℃。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的NaCl和CaCl2混合盐制备金属Na,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l)2Na(1)+Cl2(g),加入CaCl2的目的是 。
(4)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观察到溶液褪色,发生如下反应。
+____ H++_____ Na2O2=____ Mn2++_____ Na+_____ O2↑+____H2O
①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 。
②该反应说明Na2O2具有 (选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漂白性”)。
(5)在密闭容器中,将a mol Na2O2和b mol NaHCO3固体混合物加热至250℃,充分反应后,若剩余固体为Na2CO3和NaOH,排出气体为O2和H2O时,a:b的取值范围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8.二氧化氯()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熔点为,沸点为,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甚至爆炸,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稀释,则爆炸性降低。用干燥的氯气与亚氯酸钠()固体制备二氧化氯并探究其性质,装置如图:
(1)装置A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为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氯化氢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②用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所得氯气___________(填字母)。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3)装置D中通入干燥空气的作用是 。
(4)探究性质:
①通过 法,确认冰水浴槽收集到的液态为黄绿色。
②将二氧化氯泡腾片放入品红溶液中,红色溶液变为无色,微热无色溶液,不变色。由此推知,具有 性。
③将二氧化氯通入含的废水中,产生两种对环境友好的气体,氯被还原成最低价离子。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为 。
19.Cl2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小组模拟工业制漂白粉,设计如图实验装置。
已知:①Cl2和碱反应放出热量。②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
(1)甲装置中,若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Cl2,则被氧化的n(HCl)为 ,转移的电子数为 。
(2)装置乙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3)①丙中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提高Ca(ClO)2的含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种即可)。
(4)丁装置在温度较高时会发生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若向25.0mL4.0mol L-1NaOH溶液中通入Cl2,当NaOH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含0.07molNaCl,则溶液中NaClO与NaClO3物质的量比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四、无机推断题
20.下图为各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单质及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均为常见的短周期元素。请回答:
(1)若沉淀丁不溶于过量的盐酸,单质A为 。若沉淀丁能溶于过量的盐酸,化合物甲为 。
(2)单质B的化学式为 ,丙的电子式为 。
(3)若沉淀丁不溶于过量的盐酸,写出A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KMnO4是重要的氧化剂,在双氧水中滴加少量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溶液迅速变为无色,同时生成单质B。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单质B的同素异体与Na2FeO4同是良好的消毒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作用巨大。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氧化硝酸铁,制得Na2FeO4,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1.化合物X由4种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
(1)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 ,B的物质的量为 。
(2)根据C→D→E的现象,溶液C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 (用化学式表示);
(3)根据溶液G后续的操作可知,溶液G中没有 离子;经检测固体纯净物H为单质铁,则组成X的元素有 、 、 、 ,X的化学式为 。
(4)设计实验确定溶液G中阴离子:用玻璃棒蘸取溶液G,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若变蓝,说明 ;取少量溶液G,加入足量,用盐酸酸化,再加入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 。
(5)X与足量反应生成固体F的化学方程式是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青石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但不是新型材料,故A错误;
B.正确的表示应该为:,故B错误
C.1mol青石棉中有3mol的+2价铁,能失去3mol电子,将1mol硝酸还原为一氧化氮,故C正确
D.青石棉改写的时候可以写成由氧化物组成的,但不一定含有石英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硫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Na2S+Cl2=2NaCl+S↓,Na2S、NaCl均为可溶的盐,离子浓度变化不明显,反应前后,导电能力几乎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化氢,发生AgNO3+HCl=AgCl↓+HNO3,AgNO3、HNO3均为可溶的强电解质,反应前后,导电能力几乎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向HI中溶液氧气,发生4HI+O2=2H2O+2I2,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明显减弱,故C符合题意;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2NaOH+Cl2=NaCl+NaClO+H2O,NaOH、NaCl、NaClO均为可溶的强电解质,反应前后离子浓度变化不明显,即反应前后导电能力变化不明显,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3.A
【详解】A.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LiH与H2O反应生成氢气,则原理为,故A正确;
B.反应②中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H2O是氧化剂,LiAlH4是还原剂,而LiAlH4在①反应中既为氧化剂也为还原剂,故B错误;
C.①中,生成3molH2转移6mol电子,②,生成4molH2转移4mol电子,则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2:1,故C错误;
D.没有说明是否是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计算生成Al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A。
4.A
【分析】由流程和题中信息可知,BaSO4与过量的碳粉及过量的氯化钙在高温下焙烧得到CO、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烧渣经水浸取后过滤,滤渣中碳粉和CaS,滤液中有BaS和BaCl2;滤液经酸化后浓缩结晶得到BaCl2晶体;BaCl2晶体溶于水后,加入TiCl4和(NH4)2C2O4将钡离子充分沉淀得到BaTiO(C2O4)2;BaTiO(C2O4)2经热分解得到BaTiO3;
【详解】A. “焙烧”步骤中C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价,中S的化合价从价降到价,因此炭粉作还原剂,作氧化剂,CO是氧化产物,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选项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和炭粉,选项B正确;
C.“沉淀”步骤为BaCl2晶体溶于水后,加入TiCl4和(NH4)2C2O4将钡离子充分沉淀得到BaTiO(C2O4)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C正确;
D.流程中浸取后及浓缩结晶后均涉及了过滤操作。实验室中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5.D
【详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是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醋酸应保留化学式,A错误;
B.硝酸会将氧化为,B错误;
C.与溶液不反应,C错误;
D.的还原性强于,先与反应,由于过量,故只与反应,D正确;
故选D。
6.B
【分析】①中发生反应:,②中发生反应,③中发生反应为,④中继续发生反应;
【详解】A.根据分析,②中产生FeS沉淀,不溶于酸,A错误;
B.由分析可知,①~④的变化中,只有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有1处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若将FeCl3溶液滴加到Na2S溶液中,则直接发生反应2Fe3++3S2-=2FeS↓+S↓,产生的现象与图中①、②现象不同,C错误;
D.若用Na2SO3代替Na2CO3进行实验,则发生反应,所以溶液变成淡绿色,现象不同,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A.未考虑水中的氧原子,氧原子总数大于0.2,故A错误;
B.15g甲基碳正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电子数为8,故B正确;
C.过氧根为一个阴离子,0.5mol和中阴离子物质的量为0.5mol即0.5 ,故C错误;
D.在氯气和水的反应中,标况下22.4L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由题意,Fe元素化合价升高,故部分硫元素化合价降低,X的化学式应为SO2,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A正确;
B.操作1后得到硝酸,该过程中制取硝酸是利用了硝酸易挥发的性质,无法说明硫酸的酸性强于硝酸,B错误;
C.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会腐蚀铁容器,步骤ⅱ不能在铁容器中进行,C错误;
D.步骤i中煅烧绿矾生成的SO3与水生成硫酸的反应,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氢离子会与亚硫酸根离子结合成亚硫酸,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该组离子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和在存在下发生价态归中反应生成单质硫,因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铁离子、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A.由图示知Cu2+、Fe2+、Fe3+均参与转化过程的循环,A错误;
B.转化过程有O、Fe、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错误;
C.由过程I知氧气的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离子,由过程III知三价铁的氧化性强于硫,C错误;
D.过程Ⅲ为硫化铜与铁离子反应生成硫单质,亚铁离子和铜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S+2Fe3+=S+2Fe2++Cu2+,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A.通过灼热铁粉:,A错误;
B.用作抗胃酸药,实际上是与胃酸中的HCl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与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
D.通入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A。
12.B
【详解】A.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中的油脂、蛋白质等被氧化变质,从而减缓食品变质速率,A正确;
B.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利用的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杀菌作用,B不正确;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并起到漂白作用,二氧化硫能杀死细菌、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C正确;
D.金刚砂是碳化硅的俗称,在晶体中,碳原子与硅原子通过共价单键连接,共价键能大,具有很大的硬度,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D正确;
故选B。
13.D
【详解】A.反应生成SO2,试管内CCl4层溶液褪色,说明Br2将SO2氧化,则SO2具有还原性,故A错误;
B.SO2被Br2氧化生成SO3,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试管内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BaSO4生成,故B错误;
C.硫酸换成稀硝酸,与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3,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故C错误;
D.装置Ⅲ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可以盛放碱石灰,故D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则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共1×5+2×5=15,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氯元素化合价也会降低15,则生成-1价的氯化钠的系数为15,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溶液中,D正确。
15.C
【分析】由流程图可知,反应①为NaClO3和SO2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和NaHSO4;反应②是ClO2在氢氧化钠存在条件下和H2O2发生反应生成产品NaClO2,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解答。
【详解】A.反应②中作还原剂,不能用高氯酸钠代替,A项错误;
B.在反应②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项错误;
C.根据流程图反应①中氧化剂是NaClO3,还原剂是SO2,还原产物是ClO2,氧化产物是NaHSO4,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可得NaClO3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1×64:2×106.5=64:213,C项正确;
D.硫酸氢根离子在水溶液中电离要拆写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D项错误;
故选C。
16.(1)-1
(2)还原剂
(3)1
(4)C
(5)氧化
(6) FeCl2 162.5 Cu+2Fe3+=Cu2++2Fe2+
(7)
【详解】(1)已知NaH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故答案为:-1;
(2)由题干方程式可知,反应中NaH中H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H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NaH作还原剂,故答案为:还原剂;
(3)反应中NaH中H由-1价升高到0价,H2O中有1个H由+1价降低到0价,故每生成1个分子,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个,故答案为:1;
(4)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合题意;
B.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合题意;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
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与反应生成,则Mn的化合价降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有降必有升的规律可知,的化合价升高,故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氧化;
(6)表示。
①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FeCl2,故答案为:FeCl2;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故若有32g铜即=0.5mol参与反应,则参与反应的FeCl3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质量为1mol×162.5g/mol=162.5g,故答案为:162.5;
③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故答案为:Cu+2Fe3+=Cu2++2Fe2+;
(7)已知反应方程式:中KClO3中+5价的Cl降低到Cl2中的0价,HCl中-1价的Cl升高到Cl2中的0价,则该反应的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
17.(1)A
(2) c a
(3)做助熔剂,降低氯化钠的熔点,降低能耗
(4) 还原性
(5)
【详解】(1)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大比煤油小,金属钠会出现在水油分界线位置,出现A中情形。答案为A;
(2)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过氧根离子中有共价键:;采用空气和Na为原料可直接制备Na2O2需要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故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故答案为:、c、a;
(3)NaCl的熔点为800.8℃,该反应中在580℃就熔融了,因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做助熔剂,降低氯化钠的熔点,降低能耗,答案为:做助熔剂,降低氯化钠的熔点,降低能耗;
(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配平:,过氧化钠在这个反应中氧元素全部被氧化,故过氧化钠体现还原性。答案为:、还原性;
(5)2NaHCO3~H2O~CO2,b mol NaHCO3可以生成0.5bmol水和0.5bmol二氧化碳,最终固体剩余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气体为氧气和水蒸气,故二氧化碳全部反应完,水反应了一部分为mol,则有,得到,故答案为:。
18.(1) 分液漏斗
(2)B
(3)释降低ClO2的浓度,减少其爆炸的可能性
(4) 观察 漂白 CO2、N2
【分析】A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Cl2,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促进挥发,生成的Cl2中含有HCl、水蒸气,B中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中浓硫酸干燥Cl2,D中Cl2、NaClO2反应生成ClO2,D中反应方程式为;氯气有毒,装置E为尾气吸收装置;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图示,盛放浓盐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A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Cl2;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根据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理论上,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则①产生的气体小于1mol,②中产生的气体为1mol;
故答案为:B;
(3)由题意可知,二氧化氯极易爆炸分解,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则降低,则向装置D中通入干燥空气能稀释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减少其爆炸的可能性;
故答案为:稀释降低ClO2的浓度,减少其爆炸的可能性;
(4)①研究物质的颜色、状态,采用观察法,故通过观察法,确认低温浴槽收集到的液态为黄绿色;
②二氧化氯能使品红溶液永久褪色,表现漂白性;
③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氧化氰根离子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本身被还原成氯离子;
故答案为:观察;漂白;CO2 、N2。
19.(1) 1mol NA
(2)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3)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将丙装置浸在盛有冷水的水槽中或控制氯气产生速率
(4)n(NaClO)+n(NaClO3)=(0.025×4-0.07)mol=0.03mol,n(NaClO)+5n(NaClO3)=0.07mol,求得:n(NaClO)=0.02mol、n(NaClO3)=0.01mol,n(NaClO):n(NaClO3)=2:1
【分析】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过程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易溶,而氯气难溶,通过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氯气和丙中石灰乳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尾气有毒使用碱液氢氧化钠吸收;
【详解】(1)甲装置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4分子HCl中2分子HCl被氧化生成1分子氯气,故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Cl2(为0.5mol),则被氧化的n(HCl)为1mol,转移的电子1mol,数目为NA;
(2)装置乙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3)①氯气和丙中石灰乳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水,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用冰水或冷水冷却,或控制氯气产生速率,通过控制反应速率,避免反应放热瞬时升高;
(4)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n(NaClO)+n(NaClO3)=(0.025×4-0.07)mol=0.03mol;反应中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部分由0变为-1,部分由0变为+1、+5,根据电子守恒可知:n(NaClO)+5n(NaClO3)=0.07mol,求得:n(NaClO)=0.02mol、n(NaClO3)=0.01mol,n(NaClO):n(NaClO3)=2:1。
20.(1) Si Al2O3
(2) O2
(3)Si+2NaOH+H2O=Na2SiO3+2H2↑
(4)
(5)
【分析】常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有Si和Al,且生成的化合物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沉淀,如沉淀丁不溶于过量的盐酸,单质A为则A应为Si,乙为Na2SiO3,丁为H2SiO3,化合物甲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则应为SiO2,则可知丙为H2O,B为O2;如沉淀丁溶于过量盐酸时,A应为Al,乙为NaAlO2,丁为Al(OH)3,甲为Al2O3。
【详解】(1)根据分析,若沉淀丁不溶于过量的盐酸,单质A为Si;若沉淀丁能溶于过量的盐酸,化合物甲为Al2O3;
(2)单质B的化学式为O2;H2O的电子式为;
(3)若沉淀丁不溶于过量的盐酸,单质A为Si,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
(4)在双氧水中滴加少量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反应生成锰离子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
(5)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氧化硝酸铁,制得Na2FeO4,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1.(1) 0.02
(2)
(3) Fe O S H
(4) 存在 有或
(5)或
【分析】X形成水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沉淀为硫酸钡,X中还有硫酸根离子,溶液中加入KSCN变化说明还有铁离子,B为4.66g则为0.02mol硫酸钡,H中为Fe单质,即为0.01mol,X中含有0.01molFe、0.02mol硫酸根离子。
【详解】(1)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B为BaSO4,物质的量为mol=0.02mol。
(2)黄色溶液加硫氰化铁变成血红色溶液,再加氢氧化钠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说明C中含有Fe3+,溶质的化学式为FeCl3。
(3)溶液G加盐酸酸化后加氯化钡溶液,说明X与Na反应后得到的固体F中没有硫酸根离子。H为单质铁,则X中含有Fe、S、O。根据质量守恒,剩下一种元素的质量为=0.01g,铁和硫酸根的物质的之比为1:2,X中Fe化合价为+3价,可以推测最后一种元素为H,且为0.01mol。 X的化学式为FeH(SO4)2。
(4)G溶液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溶液呈碱性,存在OH-;被过氧化氢氧化后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不溶于HCl的硫酸钡沉淀,说明G溶液中存在亚硫酸根离子或硫离子。
(5)由分析和(4)可知,FeH(SO4)2与Na反应生成Fe单质、硫元素也被还原为亚硫酸钠或硫化钠,固体F溶于水呈碱性,产物还可能有氧化钠,氢离子也会被钠还原为H2,化学方程式为: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