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掌握本文内容,把握文章线索,了解作者与项脊轩之间“多可喜,多可悲”的生活往事;
2、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诵读—鉴赏—总结—拓展;
3、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品味语言,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
4、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触摸民族文化血脉,增进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文内容,把握文章线索,了解作者与项脊轩之间“多可喜,多可悲”的生活往事;
2、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展示一张橘子的照片。“看到这张照片,你们会想到什么?”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背影》朱自清
我们对《背影》如此深刻的原因,不外乎于其中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好文章应有真情其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项脊轩志》,一起去了解一株枇杷树背后的故事。
二、听读文章知整体
1、播放名家诵读,听准字音,并标注在课文中;听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行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作者在项脊轩中生活的感受?
围绕项脊轩,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文中哪一个场景或者哪一句话最能打动你?
2、整体感知
三、此情可待成追忆
探究活动:文中哪一个场景或者哪一句话最能打动你?
活动流程:
当一名小作家,写出触动心灵的场景;(要求:请以归有光的身份,以“忘不了——忘不了——”的句式,写一段文字,内容忠于原文,抓住细节描绘,50字左右。)
做一名朗读者,读出琐事中的深情;
做一名评论员,品析细微处的深意。
四、平常微事见真情(做一名评论员,品析细微处的深意。)
1、《项脊轩志》写母亲: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①“先妣抚之甚厚”:(宽厚善良,却不幸早逝,令人唏嘘)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那扇门边站立过一个疼爱孩子的年轻母亲,而现在此地再无母亲)
③“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忧心孩子饥寒,而又轻叩门扉生怕惊扰孩子,慈爱而周到)
2、《项脊轩志》写祖母: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①“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表面责备,实则怜爱、亲昵、心疼孩子苦读)
②“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动作轻微,怕打扰孙儿;期待,寄予厚望)
③““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鼓励,希望孙儿能光耀门楣)
n思考:归有光在怀念母亲时是“语未毕,余泣”,在追忆祖母时却是“令人长号不自禁”,他的反应为何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知人论世,深味悲情):归有光自幼苦读,8岁丧母,15岁束发读书于项脊轩中,16岁祖母去世,18岁写成《项脊轩志》前四段,20岁中秀才,23岁娶妻魏氏,29岁丧妻,35岁中举人,后连续八次考进士不第。后迁居至上海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世称震川先生。60岁中进士,授县令职,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归有光《家谱记》
【明确】母亲去世太早,对于年幼的归有光来说,印象并不深刻;祖母与归有光朝夕相处十六载,感情更深厚。祖母对归有光寄予厚望,从言语励志到赠象笏,都是对孙儿光耀门楣的期待与鞭策。但是归有光并没有实现祖母的愿望,所以“长号不自禁”中有对祖母的深深怀念,也有人生失意、功业未就之悲,因而情感更深厚更强烈。
3、《项脊轩志》写妻子: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①“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往日夫唱妇随的快乐,“可容一人居”的项脊轩里有两个人而更添亲密美好。)
②“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侧面描写了夫妻二人琴瑟和鸣的生活,曾经的时光是美好的)
n思考:庭中的枇杷树是何人所植?其中蕴含着什么情感?
(展示):枇杷是一种文化隐喻。枇杷作为嘉果入祀庙堂在《周礼》就有记载,隐喻读书人庙堂之志。因其岁寒开花,古人认为它媲美松柏。苏轼邀刘景文赏枇杷,所作诗盛赞枇杷岁寒开花,初夏结果,以为偃蹇文人风骨写照。
【明确】
①睹物思人,寄情于物。
②枇杷树亭亭如盖,妻子离去多年,令人感伤。
③枇杷树寄托着对丈夫的深远祝福。
4、小结
祖母、母亲、妻子,寥寥数语,作者既写下了至亲的音容笑貌,更写下了她们给自己的关爱、陪伴、期许、鼓励和祝福。读来全是细小琐事,每一句话、每个画面都令人动容。她们,或许正是作者苦读多年的精神支撑,是他几十年屡试不中的昏暗岁月里的光。
五、结语:《情归项脊轩》
老屋很小,却长大了我的童年;老屋很破,却安放了我的理想,老屋很老,却簇新了家的温暖。思念中,归去一轮明月,圆满的日子,永远悬在老屋的树头。怎能忘记,斑驳树影下的挑灯夜读;怎能忘记,脚步声声中的担忧关切;怎能忘记,烛影摇红中的伛偻身姿;怎能忘记,那亭亭如立的相思枇杷。然而,半生已过,岁月华发,踉跄虚掷。先祖兴隆何望?慈母地下何慰?亡妻魂魄怎应?那泪花凝结的浑浊,那扑面而来的沧桑,项脊轩遥远着我的生痛和情殇。从彼端到此端,从已来到未来。睡梦里,风浪飘摇着一条小船。扬帆的方向,永远朝着我的项脊轩。
六、执笔书我情
“平成微事见真情”,生命中,有哪些平凡小事打动了你,让你至今难忘?请围绕亲情,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要求:
1、围绕某一位亲人写一件小事;
2、运用细节描写;
3、语言简洁生动、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