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内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8 10:52:13

文档简介

内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满分 5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
①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用来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至细胞体②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辅助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③神经元的长轴突称为神经④神经元是可以接受刺激,产生信号并传递信号的神经细胞⑤多数神经元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⑥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 S 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研究发现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屏障:血-脑屏障,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较容易通过,而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脑脊液是脑和脊髓的内环境 B.脑脊液可由脑毛细血管中的血浆渗出C.脑脊液与组织液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D.与血浆相比,脑脊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4.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 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胰腺分泌胰液
①与②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①与②对照说明盐酸刺激小肠后能使胰腺分泌促胰液素
①②③④组成的实验说明胰液的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经血液运输来调节D.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与机体交感神经的活跃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组成自主神经系统,两者一般不受意识支配B.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机体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活动增强 C.交感神经激活后兴奋性增强可引起机体血压升高、胃肠蠕动增强D.研究自主神经的功能可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提供新思路
幽门螺杆菌(简称 Hp)是可以生存在人体胃内的需氧菌,其可引发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临床上常用尿素呼气实验诊断 Hp 感染,受试者口服 13C 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在 Hp 产生的脲酶作用下水解为 NH3 和 13CO2,通过测定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13C 作出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在人的胃内生存是因为不适应强酸环境
脲酶可降低尿素水解反应的活化能,该酶在 Hp 细胞外无催化活性
尿素在 Hp 产生的脲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 13CO2 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呼出体外
人体胃部不存在分解尿素的酶,也不存在其他可产生脲酶的微生物是本诊断方法可行的前提条件
泪液分泌不足引起的眼球干燥会诱发干眼症,该病还会诱发角膜损伤风险,严重时可能会使视力明显下降。研究发现角膜上皮干细胞(LSCs)产生的蛋白质可能是治疗和预防角膜损伤的新靶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与人体眼泪成分相似的滴眼液可缓解干眼症症状B.LSCs 移植有可能治疗干眼症引起的严重视力下降
C.LSCs 增殖、分化形成角膜上皮细胞过程中基因表达情况发生了变化
D.泪液经泪腺导管排出,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因此干眼症为内环境失调症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肌肉细胞释放 CO2 的量明显多于吸收 O2 的量B.骑行中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呼吸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 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骑行的进行D.骑行时细胞产生大量的 CO2 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有研究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 ACTH 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通过与现有常用治疗脑水肿药物地塞米松进行临床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解释不恰当的是( )
编号 使用药物 治疗时间 治疗前水肿指数 治疗后水肿指数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A 组 ACTH(79 例) 3 个月 4.1-9.6 1.1-2.9 1.1-2.9
B 组 地塞米松(79 例) 3 个月 5.1-7.1 3.3-4.9 5.1-9.8
注:水肿指数越高,水肿越严重
A.脑水肿产生可能与脑中局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有关B.分析 A 组或 B 组的实验数据,治疗前、后可形成对照C.ACTH 和地塞米松的不同用量也是该临床实验的自变量D.ACTH 治疗脑水肿的效果,比地塞米松更显著、更持久
如图是人胃的壁细胞“分泌”胃酸(HCl)的机制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l-逆浓度梯度从组织液进入壁细胞 B.C1---HCO3--反向转运体转运离子时不消耗 ATP C.Cl-和 K+通过载体蛋白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 D.抑制 H+-K+泵活性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实例的是( ) A.夏天户外工作人员中暑
体内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某人登上雪山后出现胸闷头晕
D.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实验小组将某动物激素 X 均分为两份,一份饲喂甲组小鼠,一份注射给乙组小鼠,两组小鼠的起始生理状态等相同。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若激素 X 是甲状腺激素,则两组小鼠都会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若激素 X 是胰岛素,则甲组小鼠肝糖原的积累量少于乙组小鼠的
若激素 X 是肾上腺素,则肾上腺素能定向运输到心脏、肝脏、肌肉等部位发挥作用
若甲组小鼠无明显变化,乙组小鼠生长加快,则激素 X 可能是生长激素(多肽)
有氧呼吸会产生少量超氧化物,超氧化物积累会氧化生物分子引发细胞损伤。将生理指标接近的青年志愿者按吸烟与否分为两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体力消耗测试,受试者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如右图。基于此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氧化物主要在血浆中产生 B.烟草中的尼古丁导致超氧化物含量增加C.与不吸烟者比,蛋白质能为吸烟者提供更多能量 D.本实验为“吸烟有害健康”提供了证据
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
血糖胰岛素
)血 血
糖 糖
补 消
充 耗
速 速
率 率
A.曲线①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B.随着曲线②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变慢
当胰岛素浓度为 40 单位时,血糖浓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
在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 A 细胞分泌活动的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
失温症是指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 35℃时出现的各种症状。失温症的症状取决于体温下降幅度,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抖与意识混浊;中度失温时发抖症状消失,但精神错乱的状况会加剧。在重度失温的情况下,会有反常脱衣现象,也就是患者开始脱去衣物,这也同时增加了心搏停止的风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寒冷是引发失温症的主要原因,夏季运动不会发生失温现象
B.成人中度失温时发抖症状消失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的调节功能增强所致 C.重度失温时,人意识模糊感到热,此时皮肤毛细血管中血流量上升
D.轻度和中度失温时,可通过不断加大运动量抵御寒冷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人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即“苦味胜过甜味”。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舌面和上颚表皮上的味蕾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 CeA 和 GCbt 区域,产生甜味和苦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味蕾 TRC ②
脑干 大脑皮层
注:浅色 TRC 感应苦味分子;深色 TRC 感应甜味分子; 代表增强, 代表减弱
①为传入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脊髓中
“苦味胜过甜味”是由于在大脑皮层中,苦味信号得到强化,甜味信号被减弱C.“苦味胜过甜味”属于反馈调节
D.苦味分子与 TRC 结合后,在②处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信号转变
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器官为骨骼肌,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若该器官为肝脏,则①可能是胰岛素,②可表示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
C.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该器官为胰腺,则①可能是促胰液素,②可能是胰液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其控制的躯体相应部位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B.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还能控制生物节律
C.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与其控制的躯体相应部位的位置关系通常是倒置的 D.大脑皮层 W 区受损伤,病人不能写字,当 V 区受损伤时,病人看不懂文字
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参与了激素调节
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
c 表示胰岛 A 细胞,d、e 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
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增多,激素①⑤⑥分泌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睡配“碎片化”。研究表明,老年期 Hcrt 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是导致“睡眠碎片化”的关键。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 Hcrt 神经元的 KCNQ2/3(钾离子通道)的表达量下降,导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crt 神经元的树突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
Hcrt 神经元发生 Na+内流时不利于觉醒向睡眠转化
老年人 Hcrt 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与 K+外流减少有关
阻断 Hcrt 神经元的 KCNQ2/3 的基因表达可治疗睡眠障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阿米替林为较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其药理作用为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肾上腺素和 5-HT 的再摄取,提高受体部位递质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阿米替林还可以阻滞乙酰胆碱 M 受体,引起不良反应如记忆功能障碍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时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5-HT 的作用效果是使兴奋传递中的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抑郁可能与突触间隙中肾上腺素和 5-HT 含量过高有关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受到抑制可能会导致记忆功能障碍
22.2022 年 8 月初,Amit 团队和 Schwartz 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症(AD)中发现了一类“疾病相关的神经胶质细胞(DOLs)”,并比较了不同年龄段野生型和 AD 模型小鼠中的 DOLs 的占比,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患者受到刺激导致大脑皮层产痛觉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B.神经系统中多数为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到辅助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DOLs 在 AD 模型小鼠细胞中的占比随年龄增大面上升
通过鉴定 DOLs 的特征基因产物,可能为 AD 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
研究发现,低强度电针通过刺激小鼠后肢“足三里”穴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细胞外 Ca2+对 Na+存在“膜屏障”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迷走神经是从延髓(属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低,导致抗炎功能降低,使针灸抗炎疗效甚微
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可能是腹部不存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 Prokr2 神经元
去除蛙的大脑,暴露脊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 a 和 b,反射弧示意图如下。用 0.5%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左后肢趾皮肤,使脊蛙出现屈腿反射,反射过程电位计 a 和 b 均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脊蛙受刺激后仍能屈腿,说明屈腿反射不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B.若有效刺激 c 处,则电位计 a 和 b 的指针分别偏转 1 次和 0 次
若刺激电位计 a 和皮肤之间的传入神经,则脊蛙出现屈腿反射
刺激电位计 b 和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适宜刺激条件下坐骨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由于 Na+、K+的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图 1 所示(外向电流是指阳离子由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内向电流则相反)。用 TTX 和 TEA 两种物质处理细胞后,得到的跨膜电流如图 2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1 中,c 点时坐骨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大于 0mV
图 1 中,ab 段正离子内流需要消耗 ATP C.TTX 物质可能作用于 K+通道,抑制 K+的外流D.内向电流与外向电流是同种离子跨膜流动的结果
第Ⅱ卷 非选择题(满分 50 分)
26.(除标注外 1 分/个,共 8 分)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 1~2 周内不能饮酒。
(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3 分)。
①水、无机盐、纤维蛋白原(成纤维蛋白促进止血)②血红蛋白、钾离子通道蛋白、胃蛋白酶③葡萄糖、 CO2、胰岛素受体④尿素、激素⑤食物中的淀粉消化为麦芽糖⑥丙酮酸和水反应生产 CO2 和[H]⑦乳酸与NaHCO3 反应
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经毛细血管壁进入 ,再以 运输方式进入肝细胞被解毒;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 层膜结构。
27.(除标注外 2 分/个,共 11 分)科学家沃泰默、斯塔林和贝里斯等对促胰液素的发现有突出的贡献,后来科学家又发现哺乳动物体内的胰腺中有腺泡组织(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和胰岛组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胰液的分泌只由神经调节引起 A.电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 少量胰液分泌
B.把适量稀盐酸从小鼠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腔内 大量分泌胰液
C.直接将稀盐酸注入小鼠的胰腺静脉血液中 不会分泌胰液
D.切断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经,把与 B 组等量的稀盐酸从小鼠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腔内 大量分泌胰液
实验结果表明:胰液的分泌 。
当人们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小鼠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 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激素调节,激素调节 的特点有 (写出 3 点即可)(3 分)。
研究发现,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该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 , 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 (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28.(除标注外 1 分/个,共 12 分)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人体的大脑皮层中有使人产生尿意并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脊髓灰质中有能调节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的低级中枢,完成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人体直接完成“排尿”反映的排尿中枢位于 (填“大脑”“小脑”或“脊髓”)中,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排尿属于不受控制的非条件反射,但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可以适当“憋尿”,环境适当时才去排尿,若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角度分析“憋尿”的实例,说明 (2 分)。
当膀胱壁牵张感受器受到尿液压力刺激产生冲动,冲动到达 b 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在 c 处,b 神经元末梢将兴奋传递给a 神经元时,突触前膜通过 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它与 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发生 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兴奋)。
正常成年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便能受到意识支配完成排尿过程。请据图提示,用字母表示健康成年人尿意的产生 (2 分);并结合题意写出婴儿排尿反射反射弧 (2 分)。
某成年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虽能产生尿意,但却出现“尿失禁”(排尿不受控制),推测其受损的部位 最可能是图中的 (填字母)部位。
29.(1 分/个,共 7 分)痒觉是一种区别于痛觉、触觉、嗅觉、温觉等的感觉。当机体大量出汗招来蚊子叮咬后,机体有关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了被叮咬部位的反应,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同时痒觉信号通过一系列中间神经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痒觉,并产生抓挠行为。“抓挠止痒”的神经机制(部分)如图所示。
蚊子叮咬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现象,其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血管壁通透性 ,液体和
(选填“血红蛋白”或“血浆蛋白”)渗出,导致组织间隙液体增多。
皮肤痒觉神经元的轴突处于静息状态时,主要靠 维持外正内负的膜电位。若给予皮肤痒觉感受 器适宜有效的刺激,a、b 两个神经元上检测到的膜电位变化的是 。
疼痛可以抑制痒觉。据图分析,痛觉神经元释放的 Glu(谷氨酸)是一种 (填“兴奋”或“抑制”) 性神经递质,“抓挠止痒”的原理:痛觉感受器接受疼痛信号产生的冲动传递到中间神经元 时,会抑制中间神经元 兴奋,进而抑制痒觉信号的传递。(填图中字母)
30.(除标注外 2 分/个,共 12 分)尿酸是人和猿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具有抗氧化功能。人体内的嘌呤
80%来源于自身代谢产生,还有 20%来源于食物,嘌呤在肝脏中被代谢转化为尿酸进入内环境。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其次是通过消化道排出。当人体尿酸生成过多,或通过肾脏排出尿酸出现障碍,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回答下列问题: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减少 (1 分)的摄入,以控制尿酸来源;增加 (1 分)的摄入,以增加尿酸排泄。
已知在其他哺乳动物(除人和猿类外)体内,尿酸可在尿酸酶的催化下生成更容易排出体外的尿囊素。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此结论。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生理状态相同的大鼠若干只,溶解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氧嗪酸(抑制尿酸酶活性的一种氨基酸)等。
实验设计思路:
① 。
②将其中一组大鼠灌胃 作为实验组,另一组大鼠灌胃 作为对照组
③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大鼠尿液中 。预期实验结果:
若 ,则可验证此结论。内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答案
一、选择题(总分50分,每个2分)
1-5 CADBC 6-10 BDDCC 11-15 BCDCC 16-20 BCBAD 21-25 DADDA
二、非选择题(总分50分)
26.(除标注外1分/个,共8分)
(1)组织液、血浆
(2)无机盐和蛋白质
(3)①④⑦(3分)
(4) 组织液 自由扩散 4
(除标注外2分/个,共11分)
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还可能与盐酸刺激后小肠产生的分泌物有关(或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还有体液调节)。
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将胰岛素分解(或磨碎的胰腺组织中,有胰泡组织细胞释放出的蛋白酶,会水解胰岛素)。
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为信使传递信息,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3分)
等量生理盐水 稍低
28.(除标注外1分/个,共12分)
脊髓 低级中枢的调节活动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2分)
外负内正
胞吐 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电位 bcef(2分)
膀胱内牵张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传出神经 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2分) d
29.(1分/个,共7分)
(1) 增加 血浆蛋白
(2) K+外流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 兴奋 c b
30.(除标注外2分/个,共12分)
(1) 高嘌呤食物(1分) 水(1分)
(2)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大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
适量溶解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氧嗪酸 等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尿囊素的含量(尿酸的含量)
实验组大鼠尿液中尿囊素含量低于对照组的(实验组大鼠尿液中尿酸含量高于对照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