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基础检测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钢铁厂燃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以减少SO2的排放
C.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更易燃烧
D.光导纤维、水泥、玻璃等都属于硅酸盐材料
2.酸雨对环境危害巨大,下列关于酸雨及防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等于5.6
B.酸雨能直接损伤农作物,使土壤酸化,加速建筑腐蚀
C.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因
D.将含硫的煤和石灰石混合后燃烧,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3.传统意义上的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下列能源:①太阳能②风能③石油④煤⑤潮汐能⑥木炭,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4.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提出了“创新、可持续、低碳”的办会理念,下列做法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违背的是
A.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和柴油作发动机燃料 B.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
C.向海洋中排放未经处理的核废水 D.推广使用煤炭、石油脱硫技术
5.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应是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6.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D.用煤火取暖是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7.“绿色商品”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商品,下列属于“绿色商品”的是
A.含氟冰箱 B.含碘食盐 C.含磷洗涤剂 D.含铅汽油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工工程师主要工作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工艺流程,监控生产过程并及时解决技术问题
B.石墨烯可看作单层石墨,具有电阻率低、导热率高的特点,还具有很高的强度
C.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D.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氢能和可燃冰等
9.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的有机物会造成水体污染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会造成居室污染
C.SO2、NO2、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CO2和CH4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10.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11.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利用SO2与反应制备 B.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取四氯化碳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科制取硝酸铜 D.一定条件下,用乙烯与水反应制取乙醇
12.“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A.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乙醇:
B.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溶液制胶体:
13.谋划能源长远发展,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北京冬奥会颁奖礼服内添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位素
C.氢能是可再生能源
D.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标志:
B.农谚“雷雨肥庄稼”中固氮过程属于人工固氮
C.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D.可使用SO2对馒头等食品进行熏蒸加白处理
15.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夏季游泳场馆的池水可加少量漂白粉消毒 B.用可燃冰替代燃煤作燃料可减少大气污染
C.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D.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比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16.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臭氧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之一,因为它杀菌能力强且不影响水质
B.合理生产和使用农药和化肥,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C.新冠病毒可以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进行消毒
D.食品加工、消毒、防腐常使用福尔马林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化工生产实现“绿色化”。下列能源的使用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煤 B.天然气 C.氢气 D.石油
18.“碳中和”是指排放总量与吸收处理总量相等。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加强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
B.加强植树造林和荒漠绿化
C.加大风、光、水电的投资
D.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
19.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冬天调低空调使用温度 B.聚乙烯塑料袋代替布袋
C.出行时尽量使用私家车 D.废旧电池集中深埋处理
20.液态太阳燃料技术路线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B.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为H2-2e-=2H+
C.H2O和CO2可循环利用
D.该技术的关键是氢气如何安全、高效储存及转移
21.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A.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减少的排放量
B.“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是光学现象,它们的形成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C.“水滴石穿”的主要原因是溶有的雨水与作用生成了可溶性
D.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并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22.我国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如下图所示),内部封装了特定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在温和条件下(3MPa,240℃)二氧化碳近100%高效稳定的转化。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反应后,能保证生成的水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氧元素
C.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O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
D.该技术的研发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增强的问题
23.下列有关废弃物的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卫生填埋.焚烧等,但这些处理方法各有利弊
B.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回收其中的各种金属及石墨电极
C.填埋垃圾不需处理,只要深埋就可
D.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宜大力推广
24.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
①乙烷与氯气制备一氯乙烷
②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③苯和硝酸反应制备硝基苯
④2CH2=CH2+O2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5.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取得新进展,其合成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了取代反应
B.中间产物M的结构简式为
C.利用相同原理以及相同原料,也能合成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
D.该合成路线原子利用率为100%,最终得到的产物易分离
二、填空题
26.(1)当前,环境治理已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①2014年1月,教育部规定在学校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下同)。
A.吸烟会对室内和公共场所造成污染
B.吸入焦油、尼古丁及颗粒物可导致多种病变
C.N2、 CO2、CO和尼古丁都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
②下列做法可能会加重“雾霾”的是 。
A.大量焚烧秸秆
B.在汽车尾气系统装置催化转化器
C.发展煤的气化和液化等洁净煤技术
③下列处理垃圾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利用废纸
B.回收利用易拉罐
C.填埋废旧电池
④垃圾处理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垃圾分类收集是实观上述原则的措施之—。贴有下图标示,表示为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其他垃圾
⑤我国城市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中,下列物质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试管、烧杯和烧瓶等化学仪器的主要材质是 (填字母代号)。
A.玻璃 B.陶瓷
②钢铁是目前用最大的铁合金。钢铁接触海水发生电化学腐蚀,其负极反应式为 ;因此,为防止轮船船体被腐蚀,可在船体上安装一定量的 (填“锌”成“铜”)。
27.(1)调查表明,嘉陵江大桥锈蚀速度每年为0.16mm,远远超过瑞典斯德尔哥尔摩大桥每年0.03mm的锈蚀速率。1982年6月8日,重庆市下了一场大雨,市郊1300多公顷水稻突然枯黄,好像火烧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上述材料中出现的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污染问题,在我国,形成该污染的气体主要是 。
(2)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CO2和N2。请回答:
① 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 (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 d.带呼吸面具
(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某住宅小区清理出以下垃圾:a.废纸 b.剩菜剩饭、瓜果皮 c.废旧电池 d.废玻璃瓶 e.废橡胶手套 f.一次性塑料饭盒。请用相应的字母填空。
① 其中可投入有 标志垃圾箱的是 ;
② 其中适宜堆肥处理的垃圾是 ;
③ 将垃圾按组成材料分类,其中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
④随意丢弃 ,会造成白色污染。
28.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煤做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做燃料简单燃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
B.煤是发热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成本低,用煤做燃料实惠
C.煤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
D.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乌克兰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 。
(3)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2.0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 kJ的热量,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除去悬浮性杂质,不能使海水淡化,A错误;
B.燃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可以固硫以减少SO2的排放,减少酸雨形成,有利于保护环境,B正确;
C.水玻璃是硅酸盐的水溶液,其不燃烧也不受腐蚀,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燃烧时当水分蒸发后不易燃烧,所以具有防腐蚀性且不易燃烧,C错误;
D.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A.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二氧化碳,pH约为5.6, 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A错误;
B.酸雨能直接损伤农作物,破坏森林,加速桥梁的腐蚀,B正确;
C.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错误;
D.将含硫的煤和石灰石混合后燃烧生成难分解的硫酸钙,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不会造成污染,属于绿色能源,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不属于绿色能源,答案选A。
4.C
【详解】A.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和柴油作发动机燃料,有利于可持续发展,A不选;
B.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有利于改善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宗旨,B不选;
C.向海洋中排放未经处理的核废水会引起核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选;
D.推广使用煤炭、石油脱硫技术,有助于减少污染,利于可持续发展,D不选;
故选C。
5.B
【详解】根据公共标志中的包装制品回收标志可知:图所示的标志为可回收物,综上所述,故选B。
6.A
【详解】A.古代书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A说法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是因为他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故选项C说法正确。
D.煤不完全燃烧能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所以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A。
7.B
【详解】A.氟利昂进入大气层会破坏臭氧层,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误;
B.适量碘元素对人体防止甲状腺肿大有很大作用,属于绿色食品,故B正确;
C.含磷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富营养化,导致水华或赤潮现象,造成环境污染,故C错误;
D,铅是一种有毒金属元素,对人体伤害大,造成环境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化工工程师主要工作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工艺流程,监控生产过程并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环境、产量、速率等一些实际的问题等,A正确;
B.石墨烯可看作单层石墨,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所以电阻率低、导热率高,还具有很高的强度,B正确;
C.六大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C正确;
D.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和天然气等,D错误;
故选D。
9.C
【详解】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A正确;
B、甲醛有毒,装饰材料中的甲醛会造成居室污染,B正确;
C、酸雨的形成是由于SO2、NO2引起的,与CO2无关,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C错误;
D、CO2和CH4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D正确;
答案选C。
10.B
【详解】①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污染,所以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故①正确;
②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回收再利用,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故②正确;
③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所以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是错误的,故③错误;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④正确;
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的农药、化肥随水流入江河,能造成水污染,故⑤错误;
⑥氟里昂能产生氯原子,它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购买不含“氟里昂”的绿色环保冰箱,这样做能保护臭氧层,故⑥正确;
综上分析,①②④⑥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1.D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特征: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即生成物质只有一种,据此判断。
【详解】A.利用SO2与反应制备,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A错误;
B.甲烷与氯气制备四氯化碳:产物有多种,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B错误;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生成硝酸铜、水、二氧化氮,有污染,故C错误;
D.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取乙醇: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产物,且产物只有一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A.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乙醇,除了乙醇外还有副产物NaBr,不符合原子利用率100%,A项错误:
B.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所有反应物均变成产物,原子利用率100%,B项正确;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会有副产物NO2和H2O,C项错误
D..溶液制胶体,有副产物HCl,D项错误;
答案选B。
13.B
【详解】A.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正确;
B.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均为碳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错误;
C.氢能可以通过电解水、制水煤气来制取氢气,因此氢能是可再生能源,C正确;
D.煤中含有S元素,燃烧会产生SO2,SO2会形成硫酸型酸雨,加入CaO可以与SO2反应,减少酸雨的形成,D正确;
故答案选B。
14.C
【详解】A.垃圾分类中表示垃圾分类中的其他垃圾标志 故A错误;
B.闪电时,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属于自然固氮,故B错误;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能污染后再治理,故C正确;
D. SO2是有毒气体,不能用SO2对馒头等食品进行熏蒸加白处理,故D错误;
答案:C。
15.C
【详解】A.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夏季游泳场馆的池水可加少量漂白粉消毒,A正确;
B.可燃冰属于清洁能源,用可燃冰替代燃煤作燃料可减少大气污染,B正确;
C.明矾只能净水,不能把海水淡化,C错误;
D.在电池容量相等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比镍氢电池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所以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比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D正确;
答案选C。
16.D
【详解】A.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与水不反应且无残留,不影响水质,A正确;
B.化肥中的N、P、K等元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农药可减少病虫害,合理生产和使用农药和化肥,可提高粮食的产量,B正确;
C.体积分数75%的酒精杀菌消毒效果较好,新冠病毒可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进行消毒,C正确;
D.福尔马林主要成分为甲醛,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结构,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D错误;
故答案选D。
17.C
【详解】A.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还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错误;
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形成温室效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B错误;
C.氢气燃烧生成水,没有污染,并且水通过化学方法有可以生成氢气,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C正确;
D.大量使用石油,会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错误;
故选:C。
18.A
【详解】A.加强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会产生更多的CO2,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A选;
B.加强植树造林和荒漠绿化,能吸收大气中的CO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B不选;
C.加大风、光、水电的投资,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CO2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C不选;
D.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D不选;
故选:A。
19.A
【详解】A.冬天时应尽可能的调低空调使用温度,节约能源,A项正确;
B.为了方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间接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污染物,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项错误;
C.出行时应少使用私家车,尽量使用自行车,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项错误;
D.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应尽可能回收,不能集中深埋,D项错误;
答案选A。
20.B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光伏发电,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水在电能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最后氢气和氧气生成水,所以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化学能,故A正确;
B.氢气-氧气燃料电池的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O2+4e-+2H2O=4OH-,故B错误;
C.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最后氢气和氧气又生成水,故水可以循环使用;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甲醇,水和甲醇又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也可以循环利用,故C正确;
D.氢气易燃易爆,使用氢气时如何安全、高效储存及转移是关键,故D正确;
故选B。
21.A
【详解】A.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减少SO2的排放量,故A错误;
B.“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是光学现象,它们的形成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故B正确;
C.“水滴石穿”的主要原因是溶有的雨水与作用生成了可溶性,故C正确;
D.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并没有在“通风橱”中得到转化或吸收,只是把实验产生的气体排出实验室,故D正确;
选A。
22.D
【详解】A.该反应中除了有乙醇还有水生成,不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
B.乙醇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B错误;
C.由题意可知,该催化剂能实现在温和条件下(3Mpa,240℃)二氧化碳近100%高效稳定的转化,并非温度越高,越有利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C错误;
D.该技术的研发消耗了二氧化碳,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增强的问题,D正确;
故答案选D。
23.A
【详解】A.垃圾处理除了回收利用外,还有卫生填埋、生化堆肥、焚烧等,但各有利弊,如卫生填埋法,优点是操作简单、处理量大等,但需要占用土地资源,且污染地下水、土壤、空气等,故A正确;
B.废旧电池一般不能继续充电使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回收的价值不大,但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如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必须进行集中处理,故B错误;
C.为减少或杜绝环境污染,填埋垃圾要先处理,再进行深埋,故C错误;
D.焚烧垃圾释放出大量恶臭、含硫等有毒气体,以及粉尘和细小颗粒物,故D错误。
24.B
【详解】①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乙烷,同时生成HCl,原子利用率不是100%,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
②乙烯发生聚合生成聚乙烯,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
③苯和硝酸反应制备硝基苯,同时生成水,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
④2CH2=CH2+O2,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
则②和④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故答案为B。
25.B
【详解】A.过程①中异戊二烯与丙烯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M,故A错误;
B.由M的球棍模型知,M的结构简式为,故B正确;
C.异戊二烯与丙烯醛发生加成反应也能生成,经过程②得到间二甲苯,但由相同原料、相同原理不能合成邻二甲苯,故C错误;
D.过程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但过程②除生成对二甲苯外,还生成了水,原子利用率小于100%,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6. C A C A B A Fe-2e-=Fe2+ 锌
【详解】(1)①A.室内吸烟容易造成空气不流畅,公共场所吸烟会影响环境卫生,影响自身身体健康,也会无形当中伤害别人吸进二手烟,A项不符合题意;B.烟草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等,B项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和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C项符合题意,本题选C;
②A.大量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从而加重雾霾,A项符合题意;B. 在汽车尾气系统装置催化转化器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以及烟尘的排放,降低雾霾的发生,B不项符合题意;C.煤的气化和液化等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烟尘,降低雾霾的发生,C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③A.将废纸收集起来,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A项不符合题意;B.回收易拉罐,无论从节约资源,还是从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B项不符合题意;C.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不能填埋处理,要回收利用,C项符合题意,本题选C;
④ ,其中的箭头方向相同,代表可回收利用,本题选A;
⑤空气质量日报中的空气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本题选B;
(2) ①试管、烧杯和烧瓶等化学仪器属于玻璃仪器,本题选A;
②负极,失去电子,负极方程式为:Fe-2e-=Fe2+;保护船体,可以采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通过和较活泼金属相连,从而保护船体,因此可在船体上安装一定量的锌,答案为:Fe-2e-=Fe2+,锌。
27. 酸雨 硫氧化物 2CO + 2NO N2 + 2CO2 abc b b d f
【详解】(1)根据上述材料中出现的现象可判断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酸雨污染问题,在我国,形成该污染的气体主要是硫氧化物。(2)①CO与NO反应生成CO2和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②a.开发新能源可以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a正确;b.使用电动车可以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b正确;c.植树造林可以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c正确;d.带呼吸面具不能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d错误,答案选abc;(3)①剩菜剩饭、瓜果皮属于其他垃圾,故可投入有标志垃圾箱的,答案选b;②剩菜剩饭、瓜果皮腐烂变质会变成肥料,适宜堆肥处理,答案选b;③其中废玻璃瓶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选d;④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答案选f。
28. B 使煤油雾化,增大煤油与助燃剂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36.89 kJ/mol
【分析】(1)煤可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且燃烧效率较低,可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多孔金属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3)先计算2.0g乙醇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反应物呈正比,计算1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可得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1)煤可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且燃烧效率较低,可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如用煤直接做燃料,可导致环境污染,造成较大浪费,因此ACD正确,B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
(2)物质气态时燃烧时更充分,因此煤油燃料雾化器能将煤油由液态雾化为气态,增大接触面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3) 2.0g乙醇的物质的量是n(C2H5OH)=2.0g÷46g/mol=mol,mol乙醇完全燃烧产生CO2气体和液体水放出热量是59.43 kJ,则1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热量是Q=59.43 kJ÷=1366.89kJ,所以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36.89 kJ/mol。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