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物理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53cm=12.53×10﹣2m=0.125m B.12.53cm=12.53cm×10﹣2m=0.125m
C.12.53cm=12.53÷102m=0.125m D.12.53cm=12.53×10﹣2cm=0.125m
2.小强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82.3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教室黑板的长度 D.饮水纸杯的高度
3.下面是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4次记录,其中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17.5cm B.17.50cm C.17.52 D.175.10mm
4.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实现了全球首个数字人点火仪式。在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看到数字火炬手“弄潮儿”跨越整个城市上空向主体育馆快速奔跑,如图所示,但实际上“弄潮儿”始终处在屏幕中央。观众认为“弄潮儿”始终处在屏幕中央,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电视屏幕 B.主体育馆
C.现场的观众 D.城市的楼房
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前后两句中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竹排上的人和青山 B.青山和竹排
C.竹排和河岸上的树 D.河岸上的树和青山
6.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7.深圳地铁匀速行驶的速度为40km/h,对其物理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A.地铁在1小时内的速度为40km B.地铁通过的路程是40km/h
C.地铁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40km D.地铁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40km/h
8.九年级的同学参加了今年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成绩为5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
C.女子400m成绩为10s D.掷实心球成绩为6.5m
9.小丽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36cm、3.37cm、3.38cm、3.41cm,则测量结果应记作( )
A.3.37cm B.3.36cm C.3.38cm D.3.375cm
10.小刚在学校开展的体育运动会800米赛跑中,前400米用时50s,后400米用时75s,则小刚800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8m/s B.5.3m/s C.6.4m/s D.6.7m/s
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丙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B.8s时,甲、乙两车相距24m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D.若乙车先出发了30s,然后甲车去追乙车,经过10s甲车就追上了乙车
12.如图,两物体沿长直轨道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记录了两物体相遇后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通过路程10m所用时长相等
C.在0﹣8s过程中,物体A走的路程比物体B远
D.在0﹣2s过程中,物体A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大
1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枫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来测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的平均速度,把斜面的右端用木块垫起,已知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金属片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B.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斜面右端移动一点
C.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cm/s
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等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
14.学完测量知识后,炎炎进行读数练习。如图所示,为了读数更精确,应该选择 (填“A”或“B”),炎炎正确记录了图中木块长度是4.02cm,可知他是利用了 (填“A”或“B”)刻度尺读数。
15.小琳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图中线圈的圈数是 圈,线圈的长度是 cm,细铜丝的直径是 cm。(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6.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说轻舟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选填“山”或“轻舟”)。
17.如图是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根据它们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相对地面 (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乙火炬相对地面 (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左运动。
18.2023年8月4日,在成都大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中,中国选手吴艳妮以12秒76的成绩获得银牌。比赛中,位于赛道左侧轨道上的同步摄像机全程“紧盯”吴艳妮,记录她飒爽英姿的同时也为赛后的技术动作分析提供了宝贵数据;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观众是 的,以同步摄像机为参照物,吴艳妮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19.(1)一司机驾驶大车在公路上行驶,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由图可知此路段大车限速为60 (填单位),他从此标志牌处到达淄博,至少用 min,若他实际用了80分钟,则他在此路段 (选填“已超速”或“没超速”)。
(2)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3:2,路程之比是2:3时,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20.假期,小明全家去外地游玩,回程途经高速公路,某处竖立了两块交通标志牌,如图甲和乙所示。其中图甲中“100”表示的含义是 ;根据交通标志牌可知,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所乘的大巴车从标志牌处到南京最快需要 h。
2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
22.如图为频闪照相机拍下的甲、乙两个小球运动过程中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甲、乙两个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之比s甲:s乙= ,平均速度之比v甲:v乙= 。
三、实验探究题
23.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铅笔的长度应为 。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2cm、26.03cm、26.03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小闽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向下运动,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分别为:0、3s、5s。
(1)该实验的原理是:公式 ;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陡”或“缓”)一些,减少 的测量误差;
(3)实验中要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4)BC段平均速度vBC= 。
25.小明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停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更长,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3)经测量,AB、BC段长度均为 cm,tAB=3.0s,tAC=5.0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在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5)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C中点时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四、计算题
26.双休日小唐同学随爸爸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1)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2)汽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
(3)当小唐看到路边的标志牌,如图丙所示,汽车保持原来的速度行驶15min后,中途在服务区休息了半小时,然后在不违规的前提下,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到赣州,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7.一列车匀速通过全长7200m的某大桥,车上的小明测得从他自己上桥到下桥的时间为180s,而列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为185s。求:(1)列车过桥的速度;(2)该列车的总长度;(3)列车全部在桥上运动时间。
28.激光的能量很高、平行度非常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激光的这个特点使它可以用来进行精准的测距。(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均近似取为c=3×108m/s)
(1)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大约2.6s接收到返回的信号。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2)如图所示,汽车向激光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射两次激光信号,第一次发射信号后经过0.000008s收到返回信号,第二次发射信号后经过0.000006s收到返回信号,求汽车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分别距测速仪的距离。
(3)在(2)中测速仪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2s,请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在限速80km/h的高速路段行驶时是否超速。(光传播的速度很快,传播时间极短,在计算车速时可忽略其传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