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设计制作:陈代富
【课程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了解孙吴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记住魏温船队到达夷洲,知道诸葛亮治理蜀国,西南地区得到开发。简要了解三国到南朝政权更迭的基本情况;了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记住健康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城市。理解南方初步开发的含义及开发的原因条件。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原因的探讨和,表现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民群众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念。认识社会安定、地区交流和民族团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认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和突出表现。
难点:南方开发的原因和突出表现的史实较多,容易混淆。理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新发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谈话导入新课
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学生归纳回答。
讲授新课
一、三国时期南方的开发
1、教材主要介绍了三国时期那两个政权的经济发展情况?这两个政权分别位于祖国的哪个位置?这两个地区在之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怎样?
2、教材就吴国经济的发展讲了几个问题?(原因和表现)
3、孙吴经济发展的原因有那些?
结合辅栏87页,介绍为南方开发作出贡献的三部分人
4、孙吴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手工业两个方面四个要点
结合教材辅栏88页讲吴国造船业发达的原因
请学生看课后“史海拾贝”
5、诸葛亮治蜀:措施和结果,讲解七擒七纵、南中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二、东晋南朝江南经济的发展
1、老师介绍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迭情况。从北方五胡十六国的动荡,南方东晋南朝的相对稳定导入
2、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读教材,看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找出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教师提问: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同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何异同?
4、教师问:东晋南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教师总结,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
结合今天的环境问题,讲围湖造田
5、问:从三国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发,给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
点
讨论课堂,加深理解,进一步熟悉教材。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小结
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后记】
课件39张PPT。第2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
■课堂小结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设计制作:陈代富导入南朝陵墓石雕(江苏南京) 北方种麦,南方种稻。北方人吃面食,南方人吃米饭。南方和北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当一批又一批北方人带着麦种,带着种麦的技术和制作面食的手艺迁居南方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三国时期吴国对南方的开发太湖(江苏省南部)青瓷羊 青瓷羊,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1958年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吴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三国时期吴国对南方的开发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三国时期吴国对南方的开发吴·瓷灯吴·青瓷瓶三国时期吴国对南方的开发神兽纹铜镜永安五年三国时期吴国, 直径12厘米,铜镜的镜背以神人和兽形象作装饰。三国时期吴国对南方的开发蒙冲(模型)斗舰(模型)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很发达。三国时期吴国对南方的开发 (吴大帝(孙权)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三国时期吴国对南方的开发三国时期蜀国对南方的开发刘禅像 诸葛亮像都江堰宝瓶口和离堆 位于四川灌县城西。三国时期,蜀国曾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三国时期蜀国对南方的开发 (诸葛亮率军南征时)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言。
——《资治通鉴》卷七十三国时期蜀国对南方的开发 七纵七擒而(诸葛)亮犹遣(孟)获, 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
——《资治通鉴》第七十卷 珠江源头
(位于今云南省沾益县,诸葛亮擒孟获故事发生的地方) 三国时期蜀国对南方的开发蜀锦三国时期蜀国对南方的开发成都武侯祠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郊 现存庙宇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 返 回返 回三国时期蜀国对南方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从西晋到南朝西晋建立者司马炎东晋建立者司马睿南朝·宋建立者刘裕南朝·齐建立者萧道成从西晋到南朝南朝·梁建立者萧衍南朝·陈建立者陈霸先从西晋到南朝两晋、南朝简表从西晋到南朝南方的开发南朝陶牛车太湖南方的开发南方的开发鄱阳湖,从石钟山上远眺洞庭湖南方的开发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南方的开发东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南方的开发东晋·青釉褐斑镂空薰南方的开发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南方的开发南朝·四双复系罐南方的开发南朝·青釉灯南方的开发三国吴石头城遗址(今江苏南京)南方的开发南京秦淮河今貌 秦淮河是东晋、南朝建康对外的交通要道。由苏、杭供应建康的粮食都由此运送。返 回返 回南方的开发1.南方得以开发的原因
2.吴国时南方的开发
3.诸葛亮治蜀吴蜀时期
南方的开发1.西晋统一和东晋南朝统治南方
2.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的原因
3.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4.南方商业的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课堂小结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小调查调查主题:家乡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学习测评1.三国时期的“南中”是( )。
A.今台湾地区 B.今广东 、广西一带
C.今海南岛 D.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一带
2.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DB史海拾贝孙吴船队到夷洲《三国志》《三国志·吴志》中关于卫温去台湾的记载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