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中国历史川教版上册(教学课件+教学案+素材):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中国历史川教版上册(教学课件+教学案+素材):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18 20:45:57

文档简介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
设计制作:陈代富
【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孔子的姓名、生活时代及集中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理解孔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记住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适当背诵春秋战国思想家的名言名句。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二、能力和方法:学习从历史人物的言论中提取有用信息、认识其思想的方法。学习评价思想家的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和提高历史人物评价能力。培养和提高阅读和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崇敬孔子等文化名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祖国优秀文化遗产;通过认识孔子等文化名人及其成就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及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贡献。“百家争鸣”的含义及代表性思想家。
难点:1、孔子的政治思想。2、“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3、战国各学派的基本观点。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孔子与诸子的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学术思想,群星璀璨,光耀千古。西方社会学家称,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有长足的发展,还得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去寻找智慧。引入。
燃起学生的热情
二、孔子
1、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世界公认的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指导学生观察书上关于孔子的介绍。然后叫学生介绍孔子的生平及事迹
2、要求学生读书,找出“历史上怎么样评价孔子?”后叫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再说为什么这样评价他呢?
3、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论语”中的话,理解“仁”的含义。然后教师简介后来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时代,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一些情况
4、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关于教育的作法的意义所在。并引导学生阅读小字,以理解因材施教。
5、关于孔子的这些评价是如何得出的呢?引导学生引出“论语”。然后问学生是否是孔子所著?
学生看书、认真思考、寻找、发现
形成整体认识
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问:战国时期的社会发生着什么深刻的变化?你怎么看这个时期的变化呢?
2、得出结论形成了多种观点,即百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哪些?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
3、小结: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情况如何?
4、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了解战国时百家争鸣的争鸣情况。然后问学生几个问题:战国时期,适合哪一种学派的学说来治理国家?商鞅、秦始皇他们治国采用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后来汉武帝采用的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你怎么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根据你的理解,该采用什么学派的观点来治理今天的国家?
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拓展思路
五、小结:孔子的地位。战国争鸣的意义。
认真听。
【教学后记】
课件50张PPT。第5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孔子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堂小结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设计制作:陈代富导入北京孔庙 变化急剧而深刻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当中,影响最大的是孔子。在国内,各地都有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文庙。在国外,美英等国的众多学者公认孔子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孔子在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了解孔子。孔子孔子《论语》书影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道(导)之以德,齐(约束)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和人民互相尊重体贴,天下安定。
孔子政治思想倾向于保守,看不惯春秋时期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希望复古。
孔子的思想理念被继承下来,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绵延长达2千年之久,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孔子讲学图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孔子编订《诗》、《书》、《春秋》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古代文化。
孔子在教学中,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学生的特长。《诗经》书影《尚书》书影《周礼》书影《春秋》集传大全杏坛 孔庙前的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现存建筑为后世所建。二十四孝——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论语》 孔子辞世后,他的学生们将他的言论汇集编为《论语》。这本书是记录孔子言行思想最权威的资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曰:“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民国时期孔子邮票孔子邮票孔子杏坛讲学(邮票)孔子周游列国(邮票)返 回返 回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对于社会变化,不同的学者各自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思想家,形成众多学派,号称“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还有纵横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各学派之间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 墨子墨子故里(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北部)《墨子》书影 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墨子·鲁问》墨子(邮票)墨子止楚攻宋(连环画)孟子孟子故居(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孟子》书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荀子《荀子》书影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庄子《庄子》书影韩非《韩非子》书影孙膑山东临沂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竹简《孙膑兵法》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简表返 回返 回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创立的儒家学派
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主要贡献
《论语》的价值孔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形成原因
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战国时期
的百家争鸣课堂小结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编演历史短剧学习测评 1.解答多项选择题:
(1)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A.政治家 B.思想家 C.外交家 D.教育家
(2)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2.很多成语的来历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有关,请任举两个并略加说明。BDABC因材施教——孔子拔苗助长——孟子守株待兔——韩非子史海拾贝曲阜“三孔”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庙杏坛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庙汉石人亭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庙大成门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府大门 门上悬“圣府”匾,中柱悬挂金字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府大堂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府三堂内景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府贪奎楼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林享殿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林洙水桥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林孔令贻墓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林于氏坊史海拾贝山东曲阜孔林至圣林坊史海拾贝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