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人美版下册(教学案):
第7课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第七课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7、《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教学设计
????????????????????????????? ?????????
?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用笔墨来说话》是人教版初中美术第三册“造型·表现”单元的第一部分。教材内容主要是介绍水墨画的绘画语言——“笔墨”,以及运用“笔墨”来表达思想感情、“传达心灵的絮语”。
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要求是:“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教材中水墨画的笔墨技法知识篇幅较少,而用大量的作品来让学生欣赏、分析,以让学生懂得笔墨是用来营造画境、表达情感的。其中沈周的《东庄图》和凡·高的《麦田上的群鸦》是让学生对比欣赏、分析东西方绘画的异同;两幅人物画《钟馗》和《山居快乐》是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用笔特点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山水册页》、《夏日山居图》等作品是让学生理解通过笔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水墨画的绘画语言“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和特点,理解用“笔墨”来表达情感。
能力目标:临摹或创作一幅水墨画作品,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水墨画的艺术美,提高学生有个性地运用笔墨表达情感的表现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水墨画工具
教学时间:2课时
?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学习水墨画有较浓厚的兴趣,已掌握一定的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和初步的水墨画表现能力。但学生水墨画技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够均衡,运用笔墨表达情感的能力还有欠缺,因此本课教学中应着力提高学生运用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水墨画特点,采用演示法、欣赏分析法、展示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另外,运用了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观察总结法、欣赏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自评互评的评价法等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作品欣赏”展示几幅水墨画作品让学生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新授
1、看一看
先介绍水墨画的绘画语言称作“笔墨”。即“运笔”和“用墨”
(1)?? 运笔
a、介绍运笔的基本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
b、教师运用视频展示台示范,学生观察思考:几种运笔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表现效果上各有什么特点?
c、学生讨论发言。
d、教师总结。
(2)用墨
a、介绍墨分“六彩”——干、湿、浓、淡、墨、白。
b、教师运用视频展示台示范,学生观察思考:“六彩”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c、学生讨论发言
d、教师总结
设计思路:
①教师运用视频展示台示范可以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更仔细。
②教师演示时让学生分别观察思考“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及特点,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学生获得新知识更真切、更深刻。
③教师总结并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将知识条理化,使知识掌握更深刻、更牢固。
?
2、试一试
让学生分别尝试用笔和用墨的方法。
设计思路:
通过实践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体验笔墨情趣,将“所学”转化为“所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
3、赏一赏
(1)作品赏析
“赏一赏”分为“作品赏析”和“作品欣赏”两部分。
《双清图》让学生欣赏分析作品中各部分的用笔和用墨特点。
《钟馗》、《山居快乐》让学生比较两幅作品中塑造人物的线条各有什么特点以及对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山水册页》让学生欣赏讨论画面给学生的感觉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东庄图》、《麦田上的群鸦》让学生对比欣赏、思考、讨论东西方绘画的异同。
设计思路:
①作品赏析由浅入深、各有侧重。《双清图》让学生分析作品的用笔方法和墨色变化;《钟馗》和《山居快乐》让学生理解运用笔墨来塑造人物性格和表达主题;《山水册页》让学生理解通过绘画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东庄图》和《麦田上的群鸦》让学生体会东西方绘画的艺术特点,体验水墨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②采用对比欣赏法和教师引导,让学生理解作品艺术特点,学习对水墨画审美方法。
③让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审美思维、创设愉悦、活泼的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到的审美感受才是真切的审美体验,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及时予以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创造性。
?
(2)作品欣赏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大量的水墨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设计思路:①提供大量的审美素材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
②欣赏时配以中国传统的音乐,创设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氛围。
?
(三)学生作业(练一练)
学生临摹或创作一幅水墨画作品。
设计思路: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差异,采取作业(临摹或创作)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
(四)作业评价(评一评)
作业评价采用“作品发布会”的形式,分两个步骤:1、介绍自己的作品。2、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
?
设计思路:
①运用“自评”和“互评”的方法,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强调了参与和互动。
②通过自我介绍和自评,让同学了解自己的创作思路、表现形式、思想主题以及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创作思路条理化;鼓励学生“评头论足”发现别人的作品的优点、提出建设性意见,培养学生艺术评价、鉴赏能力,从而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
(五)延伸与拓展
课外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某一画家或某一时期的艺术特点。
设计思路:通过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
六、教学反思
?
1、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1)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创设了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自己去探究、体验,自己去评价,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符合现代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3)尊重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水墨画的学习和审美方法的掌握。
2、存在的不足
(1)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仅是学生学习和审美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还未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审美活动中去,“参与者“的角色做的不够。
(2)从学生作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能表达一定的主题和情感,但用笔较单一,墨色不够丰富,说明学生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不够,在今后教学中需加以改进。
课件19张PPT。中国画的
笔墨情趣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第十四册 第7课我们来看一段中国的动画片这个动画片中的画面有什么特点?点击连接播放梁楷《泼墨仙人图》 一、早期的中国写意画 李苦禅 《双鸡图》潘天寿 《露气》二、名家作品欣赏 郑板桥的《兰竹图》潘天寿 《 兰 》二、名家作品欣赏 齐白石的《杂画册》张大千《荷花》二、名家作品欣赏 二、中国画的笔法中锋
侧锋
逆锋
拖笔 中锋
侧锋
逆锋
拖笔二、中国画的笔法二、中国画的笔法中锋
侧锋
逆锋
拖笔二、中国画的笔法中锋
侧锋
逆锋
拖笔 三、中国画墨法学习 焦、 浓、 重、 淡、 清 三、中国画墨法学习 泼墨法:
大笔挥洒,好像往纸上泼墨,所画的形象面积较大,形体表现自由度较大。画荷叶、山水等,用泼墨较多。 三、中国画墨法学习 破墨法
第一层墨没干时,接着画第二层,让不同的墨色相互渗化,形成丰富的墨色变化。 浓破淡淡破浓墨破色色泼墨积墨法:
墨色层层积加,一层干后再加一层,最后达到理想效果。 三、中国画墨法学习 如何用墨?四、分析名家用笔用墨 如何用笔?四、分析名家用笔用墨 如何用笔?如何用墨?四、分析名家用笔用墨 如何用墨?四、分析名家用笔用墨 设计制作:陈代富
课件24张PPT。中
国
画
的
笔
墨
情
趣人美版美术 七年级下
第七课中国画讲究 融为一体,画家通过
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形成独特的艺术
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
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 ,
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意境又
必需通过 来表达!
诗书画印意境笔墨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
情
画
意元 王冕《墨梅图》
想一想:
你能给作品配上怎样的诗句呢?明 徐渭《墨葡萄图》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诗
情
画
意
想一想:
你能给作品配上怎样的诗句呢?石涛 清 ︽松石图︾诗
情
画
意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定
任你东西南北风想一想:
你能给作品配上怎样的诗句呢?读了以上诗与画,你有什么感受?
诗与画结合是中国画的一个主要特征,画家
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运用笔墨的独特魅力,
使画面有了新的意韵和生命力,并给观众以
画外的余想与回味。1、你能感受到画与诗的意境吗?
2、画家是用什么来表达意境的呢?
托物言志猜一猜:
画家想通过这些植物表达怎样的志向?《四君子》托物言志猜一猜:
画家想通过这些植物表达怎样的志向?
︽岁寒三友︾托物言志猜一猜:画家想通过这些植物表达怎样的志向?
《四时花木》思考讨论:中国画家借山川树木花鸟蔬果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品格的追求,寄语笔墨,赋予作品崇高的精神气质,正是这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使中国画作品意趣盎然,充满勃勃生机.
1.你能举出生活中能够托物言志的其它事物吗?
2.画家是通过什么方法来传情达意的?
用笔和用墨是中国画独立于世界画坛的重要
因素,经历代中国画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积累,
创造了勾、勒、皴、点等多种技法,加之笔法
墨法以及用水的灵活与多变,更兼利用宣纸自
由渗化的特性,使画作呈现出随性挥洒,浓淡相
宜,妙趣天成的艺术效果。笔墨传达情趣执笔●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推、押、钩、格、托五个字。
●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后,再学运腕。用五字执笔法还要做到“指实掌虚”,掌不仅要虚还
要竖起来,“掌竖才能腕平”,“腕平才能悬肘”。
●画工笔人物或者是细微处,必须枕腕来画,即把手腕靠在桌面上或另一只手背上,这样
指头也得以稳定,便于描绘其精细处。顺锋:是指笔从怀内至怀外(由左向右),由上向下,这样的笔锋呈顺势。
逆锋:是与顺锋相反的方向行笔,笔锋也采用逆势。正用和倒用都可以逆行笔,
于笔锋推进中,受阻散开自然形成飞白效果。按笔的轻重,行笔的快慢,
画出的效果也不相同。 用笔●中锋:是将笔管垂直,笔尖正好留在墨线中间,画出的
线条挺拔流畅,中锋也叫正锋,或叫正用笔。用
中锋画的线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画时提、按用
力比较 均匀,行笔较稳。若用力不匀,有轻有重
,则线条会有粗细变化。
●侧锋:是笔管与纸面不垂直,笔管倾斜,行笔时笔管所指
的方向和所画的线条方向也有一定的角度,笔尖不
在墨 线中间, 笔尖的一边光,笔腹的一边毛,并
有飞白的效果,侧锋线条一边轻、一边重,有一种
切削感。 用笔●赏析: 你能说出作品中用了那些笔法吗?
你能说出作品中用了那些笔法吗?
●赏析:用墨:
中国画的用墨法,一般是浓研淡用.墨的干湿浓淡,由墨中水分比例来决定. 根据水分的不同,墨又分五彩:焦 浓 重 淡 清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研好的墨,经放置一段时间,待水分蒸发一部分,剩下的墨黑
焦浓重
研好的墨,不加水直接用黑色浓墨
墨中稍加水调,虽仍显得墨色较重,却比浓墨稍浅
水多墨少,墨色透明浅淡以水调极少一点墨,能看见一点点磨痕
几种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宿墨法
你能说出作品中用了那些墨法吗?宋 梁楷 ︽泼墨仙人图︾●赏析:
清 张大千︽荷︾
白雪石︽秋山白雪︾
你能说出作品中用了那些墨法吗?●赏析: 综合分析
结合本课所学笔墨知识,分析齐白石《虾》
1.画家的虾和你见到的虾一样吗?
2.画家的用笔有你夸赞的地方吗?
3.画家是如何表达虾壳的透明感呢?
4.画家为什么能画这样生动虾呢?
现代 齐白石 ︽虾︾王震 <墨荷图>
1.荷花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2.你能说出画面中有哪些笔法吗?
3.荷叶又运用了怎样的墨法吗?
4.你能看到画面中的水吗?
综合分析
结合本课所学笔墨知识,分析王震《墨荷图》
学生作业:
1.根据本课内容做笔墨练习,熟悉笔墨和水,
了解生宣的性能
2.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作品,用简短文字分析一
下它的笔墨情趣课件制作:陈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