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FeCl2溶液时,应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铁粉
B.焰色反应时,铂丝需用稀硫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C.蒸馏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暴沸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得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2.配制100mL 1.0mol L﹣1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28.6 g Na2CO3 10H2O,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 28.6 g Na2CO3 10H2O,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时将烧杯中溶液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3.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的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
①天平②温度计③坩埚④分液漏斗⑤容量瓶⑥烧杯⑦滴定管⑧酒精灯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
4.硫酸镁和硫酸铝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铝离子浓度为0.1mol/L,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3mol/L,则溶液中镁离子的浓度为 ( )
A.0.3mol·L-1 B.0.45mol·L-1 C.0.15mol·L-1 D.0.2mol·L-1
5.实验室用NaOH固体和蒸馏水准确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以下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 )
A.烧瓶 B.烧杯 C.容量瓶 D.玻璃棒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能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
A.定容时俯视液面 B.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容量瓶未干燥 D.转移溶液前溶液未冷却至室温
7.下列所得溶液中,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的是( )
A.将20 g NaOH溶解在500m水中
B.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
C.将62.5g胆矾(CuSO4·5H2O)溶解在适量水中,再加入蒸馏水至溶液的体积为250mL
D.将100mL10mol·L-的硫酸加入900mL水中
8.下列溶液中,与200mL 0.5mol/L Na2SO4溶液所含的Na+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200 mL 0.25 mol/L NaCl溶液 B.200 mL 1 mol/L NaCl溶液
C.100 mL 0.5 mol/L NaOH溶液 D.100 mL 2 mol/L NaOH溶液
9.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 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
C.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以防水解
D.用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mL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H+的数量为0.01NA
B.标准状况下,22.4L一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A
C.9NA个羟基和10NA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相等
D.标准状况下,22.4L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其原子总数是2.5NA
11.某溶液经分析,其中只含有Na+、K+、Ca2+、Cl-、NO3-,已知其中Na+、K+、Ca2+、NO 的浓度均为0.1 mol·L-1,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mol·L-1 B.0.3mol·L-1 C.0.2mol·L-1 D.0.4mol·L-1
12.将4.0 g NaOH和5.3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0.5 mol/L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体积(标况下)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13.关于1 mol·L-1 K2SO4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1 mol K2SO4
B.可由1mol K2SO4溶于1L水中得到
C.溶液中c(K+)=2 mol·L-1
D.1 L溶液中含2 mol K+,2 mol SO42-
14.欲配制100mL 1.0mol L﹣1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①将7.1g Na2SO4溶于50mL水中
②将32.2g Na2SO4 10H2O晶体溶于少量水中,然后再用水稀释至100mL
③将25mL4.0mol L﹣1Na2SO4溶液溶于75mL水中
④将50mL2.0mol L﹣1Na2SO4溶液加入到40mL水中,然后再用水稀释至100mL.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是( )
A.含4 g NaOH的溶液1 L B.将2.24LNH3溶于1 L水中
C.含0.2 mol H2SO4的溶液0.5 L D.将98 g的H2SO4倒入1 L水中
16.将5mol·L-1盐酸10mL稀释到100m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5mol·L-1 B.0.5mol·L-1 C.0.1mol·L-1 D.0.25mol·L-1
二、综合题
17.
(1)0.5molCH4的质量是 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含有约 个氢原子。
(2)将标准状况下22.4 L的HCl溶于水配成200 m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某化学小组进行硫酸酸性实验探究时,需要240mL.4.6mol.L﹣l的稀硫酸,则在配制时需要取上述浓硫酸 mL.
(3)叙述将上述浓硫酸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 .
(4)在配制4.6mol L﹣l稀硫酸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量筒刻度线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②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
③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 ;
④移液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滴在容量瓶外面: ;
(5)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应如何处理?
①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应 .
②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容量瓶颈刻度线,应 .
19.“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使人愉悦身心。如表是5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成分 质量(g)
蔗糖(C12H22O11) 25.000
硫酸钾 0.870
阿司匹林 0.180
高锰酸钾 0.316
硝酸银 0.075
(1)“鲜花保鲜剂”的下列成分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
A.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银
(2)计算,500mL“鲜花保鲜剂”中硫酸钾的物质的量是 ,其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溶液中含 个SO。
(3)写出“鲜花保鲜剂”中高锰酸钾的电离方程式 。
(4)鉴定“鲜花保鲜剂”中含有K+的实验方法为____。
A.显色法 B.沉淀法 C.气体法 D.焰色反应
(5)某同学在配制500mL“鲜花保鲜剂”溶液时,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的两处不正确。
① ;② 。
(6)本实验中,会用到胶头滴管,作用是 。
(7)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造成所得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溶液由烧杯转移到容量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到瓶外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未做处理
20.为维持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在给病人输液时,通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是医院病人输液使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6%的葡萄糖(C6H12O6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注射液标签,
请认真观察标签上所列内容后计算:
(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
(2)该溶液的密度为 g mL﹣1(精确到0.1g).
(3)如果从该瓶中取出75g葡萄糖注射液,将其变为15%的注射液,需要加入 g葡萄糖固体(精确到0.1g).
21.以下方法常用于对废水中的苯酚进行定量测定:取含苯酚废水,加过量溴水使苯酚完全反应,煮沸,再加入过量溶液生成三溴苯酚,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已知(三溴苯酚).和溶液颜色均为无色.
(1)消耗的物质的量为 .
(2)废水中苯酚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写出简要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配制FeCl2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不挥发,会干扰实验,应选稀盐酸洗涤铂丝,故B符合题意;
C.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合溶液加热剧烈暴沸,故C不符合题意;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溶液浓度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亚铁离子容易被氧化,可以加入铁粉防止被氧化;
B、焰色反应时铂丝要注意用稀盐酸洗净;
C、沸石、碎瓷片都可以防止暴沸;
D、仰视时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配制溶液时,固体的溶解要在烧杯中进行,容量瓶是精密仪器,不能用容量瓶溶解,故A错误;
B.配制溶液时,体积指的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不是加入100 mL蒸馏水,而是配制成100mL溶液,故B错误;
C.移液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导致浓度偏小,故C错误;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使溶液均匀,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配制溶液时,固体的溶解要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用容量瓶溶解;
B.配制溶液时,体积指的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C.移液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使溶液均匀.
3.【答案】D
【解析】【解答】由粗盐提纯并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主要分为过滤、蒸发、称量、一定物质的量浓度配置几个过程,需要实验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蒸发皿、酒精灯、天平、钥匙、容量瓶、胶体滴管等,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弄清楚实验步骤,思考每一个步骤需要的仪器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设混合溶液体积为V L,列式为:3c(Al3+)×V+2c(Mg2+)×V=2c(SO42-)×V,所以3c(Al3+)+2c(Mg2+)=2c(SO42-),代入已知数据得:3×0.1mol·L-1+2c(Mg2+)=2×0.3mol·L-1,解得c(Mg2+)=0.15mol·L-1,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任何电解质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经常会用到电荷守恒,要掌握好这种方法。
5.【答案】A
【解析】【解答】用用NaOH固体和蒸馏水配制稀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不需要的仪器为:烧瓶,
故选A.
【分析】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选择合适的仪器,据此解答.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定容时俯视液面,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 可知溶液浓度偏高,故A不选;
B.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依据C= 可知溶液浓度偏低,故B选;
C.容量瓶未干燥,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体积V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受影响,故C不选;
D.转移溶液前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冷却后,液面下降,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 可知溶液浓度偏高,故D不选;
故选:B.
【分析】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体积V的影响,依据C= 进行误差分析,反应使n偏小或使V偏大的操作,溶液浓度都偏低,凡是使n偏达或使V偏小的操作,溶液浓度都偏高,据此分析解答.
7.【答案】C
【解析】【解答】A.将NaOH固体溶解在500mL水中,形成溶液后所得溶液的体积不等于0.5L,A不符合题意;
B.未给出气体所处的状态,无法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B不符合题意;
C.62.5gCuSO4·5H2O的物质的量,形成250mL溶液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符合题意;
D.100mL的硫酸溶液加入900m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000m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考查,结合、、进行计算即可。
8.【答案】B
【解析】【解答】0.5mol/L Na2SO4溶液所含的Na+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2=1mol/L,
A.0.25 mol/L NaCl溶液中Na+ 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1=0.25mol/L,故A不符合题意;
B.200 mL 1 mol/L NaCl溶液中Na+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1mol/L,故B符合题意;
C.100 mL 0.5 mol/L NaOH溶液中Na+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0.5mol/L,故C不符合题意;
D.100 mL 2 mol/L NaOH溶液中Na+ 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2mol/L,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进行,故A错误;
B、若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通常使用量筒和烧杯即可,不需要使用容量瓶,故B错误;
C、NH4Fe(SO4)2溶液中铁离子部分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氢离子,加入稀硫酸可以抑制铁离子水解,故C正确;
D、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必须使用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如量筒或者酸式滴定管,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溶解或者稀释溶液;
B、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不需要使用容量瓶,可以直接使用烧杯和量筒即可;
C、铁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发生水解,配制时加入稀硫酸可以抑制铁离子水解;
D、还需要量取盐酸体积容器量筒或酸式滴定管滴定管,否则无法配制该溶液.
10.【答案】B
【解析】【解答】A、100mL0.1mol·L-1 的CH3COOH溶液中,H+不能完全电离,故其数量小于0.01NA,故A不符合题意;
B、标准状况下,一氯甲烷为气体,一个一氯甲烷分子中有四个极性键,故22.4L一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A,故B符合题意;
C、一个羟基有9个电子,一个氢氧根离子有10个电子,9NA个羟基和10NA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分别为81NA、100NA,故C不符合题意;
D、标准状况下,22.4LO2和O3的混合气体相当于1mol O原子,故原子总数为NA,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
B.一氯甲烷中的共价键数与甲烷中的共价键数相等;
C.羟基不带电,氢氧根离子是带电微粒;
D.氧气与臭氧的比例不确定,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不确定。
11.【答案】B
【解析】【解答】溶液呈电中性,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 ,所以 =(0.1+0.1+2×0.1-0.1)mol L-1=
0.3 mol L-1,故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可以计算出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12.【答案】D
【解析】【解答】将4.0 g NaOH和5.3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二者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0g÷40g/mol=0.1mol、5.3g÷106g/mol=0.05mol,向溶液中滴加0.5 mol/L稀盐酸,盐酸先与NaOH反应,此时要消耗0.1molHCl,然后发生反应HCl+Na2CO3=NaHCO3+NaCl,又需要消耗HCl0.05mol,都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此时用去的盐酸体积为0.15mol÷0.5 mol/L=0.3L。最后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再用去0.05molHCl,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计算,解题时注意利用题中信息,明确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答】A.没有告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K2SO4的物质的量,故A不符合题意;
B.1 mol K2SO4溶于1L水中,溶液体积不是1L,溶液浓度不是1mol/L,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c(K+)=2c(K2SO4)=2mol L-1,故C符合题意;
D.1L 1 mol L-1 K2SO4溶液中含有1molK2SO4,含有2 mol K+、1mol SO42-,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有关
B.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D.离子与溶质浓度关系
14.【答案】D
【解析】【解答】①7.1g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0.05mol硫酸钠溶于50m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50mL,溶于浓度不是1.0mol/L,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32.2g Na2SO4 10H2O晶体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所得溶液的浓度为: =1mol/L,故②符合题意;
③25mL4.0mol L﹣1Na2SO4溶液中含有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4.0mol/L×0.025L=0.1mol,0.1mol硫酸钠溶于75m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知,无法计算溶于浓度,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将50mL2.0mol L﹣1Na2SO4溶液加入到40mL水中,然后再用水稀释至100mL,稀释过程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判断配制的溶液浓度是否为1mol/L,注意不同浓度的溶液体积之和不等于溶液总体积.
15.【答案】A
【解析】【解答】A.4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液体积为1L,浓度c=0.1mol/1L=0.1mol·L-1,故A符合题意;
B、2.24LNH3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B不符合题意;
C、c=0.2mol/0.5L=0.4mol·L-1,故C 不符合题意,
D、98 gH2SO4的物质的量=98 g/98g·mol-1=1mol,溶液的体积末知,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cB=nB/V
V表示的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16.【答案】B
【解析】【解答】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取出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是0.5mol·L-1,B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求出稀释后盐酸的浓度,取出5mL溶液物质的量不变。
17.【答案】(1)8;11.2;1.204×1024
(2)5 mol·L-1
【解析】【解答】(1)0.5molCH4的质量为:m(CH4)=0.5mol 16g/mol=8g,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0.5mol 22.4L/mol=11.2L,所含的氢原子个数约为:0.5 4 =1.204×1024个;
本题答案为:8 , 11.2 ,1.204×1024。(2)标准状况下22.4 L的HCl的物质的量为:n(HCl)=22.4L/22.4L/mol=1mol,将HCl溶于水,配成200 m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Cl)=1mol/0.2L=5mol/L;本题答案为:5mol/L。
【分析】(1)依据n=m/M、n=V/22.4及CH4的组成解答;(2)依据c=n/v计算。
18.【答案】(1)18.4
(2)62.5
(3)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倒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偏低;偏高;偏低;偏低
(5)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重新配制
【解析】【解答】解:(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18.4mol/L;
故答案为:18.4;(2)需要240mL.4.6mol.L﹣l的稀硫酸,应选择250mL容量瓶,实际配制250mL溶液,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V×18.4mol/L=4.6mol/L×250mL,解得V=62.5mL;
故答案为:62.5;(3)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为: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倒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故答案为: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倒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量筒刻度线,导致量取浓硫酸体积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②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③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④移液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滴在容量瓶外面,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5)①定容的正确操作: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②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容量瓶颈刻度线,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需要重新配制;故答案为:①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②重新配制.
【分析】(1)依据C= 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需要240mL.4.6mol.L﹣l的稀硫酸,应选择250mL容量瓶,实际配制250mL溶液,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3)依据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解答;(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 进行误差分析;(5)①依据定容的正确操作解答;②不当操作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的,需要重新配制.
19.【答案】(1)A
(2)0.005mol;0.024mol/L;0.005NA
(3)
(4)D
(5)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选用500 mL容量瓶
(6)定容作用——加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7)C
【解析】【解答】(1)A. 蔗糖等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
B. 硫酸钾属于盐、属于电解质;
C. 高锰酸钾属于盐、属于电解质;
D. 硝酸银属于盐、属于电解质;
选A。
(2)5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硫酸钾0.870g,则硫酸钾的物质的量是,含高锰酸钾0.316g、即,则其中K+共,K+物质的量浓度是,硫酸钾提供硫酸根离子,则溶液中含0.005mol SO、数目为0.005NA。
(3)高锰酸钾电离为钾离子和高猛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4)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容易被黄光影响,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才能观察到,则鉴定K+的实验方法为焰色反应,选D。
(5)图中两处不正确:
①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未用玻璃棒引流;②所选容量瓶不是500 mL容量瓶。
(6)本实验中,会用到胶头滴管,作用是:定容作用——加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7)A.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大;
B. 容量瓶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影响溶液体积,溶液浓度无影响;
C. 溶液由烧杯转移到容量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到瓶外,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
D.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而未做处理,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影响溶液体积,溶液浓度无影响;
选C。
【分析】(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有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
(2)结合公式n=c·V判断;
(3)高锰酸钾电离为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
(4)钾离子的检验需要通过焰色试验;
(5)溶液的配制应该用玻璃杯引流,且根据溶液体积选择相应的容量瓶;
(6)液面距离可先1-2cm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7)结果偏大:砝码生锈,溶解后没有恢复到室温,读数时俯视刻线;
结果偏小:烧杯没有洗涤,读数时仰视刻线,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继续加水,定容后发现液面超过刻线吸掉多余的部分,转移时由部分液体溅出;
无影响:容量瓶没有干燥。
20.【答案】(1)0.5
(2)1.5
(3)7.9
【解析】【解答】解:(1)由图片信息可知,1L溶液中含有90g葡萄糖,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 =0.5mol,则葡萄糖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故答案为:0.5;(2)1L溶液质量为 =1500g,则溶液密度= =1.5g/mL,故答案为:1.5;(3)设需要加入葡萄糖质量为mg,则:
75g×6%+mg=(m+75)g×15%
解得:m=7.9
故答案为:7.9.
【分析】(1)由图片信息可知,1L溶液中含有90g葡萄糖,根据n= 计算葡萄糖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 计算葡萄糖物质的量浓度;(2)结合葡萄糖质量分数计算1L溶液质量再根据ρ= 计算溶液密度;(3)设需要加入葡萄糖质量为mg,根据质量分数表示出葡萄糖的质量,加入葡萄糖的质量+原溶液中葡萄糖质量=15%的注射液中葡萄糖的质量.
21.【答案】(1)
(2)
【解析】【解答】(1)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溶液,的浓度为,则消耗的物质的量为;
(2)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则,即苯酚的物质的量为,其体积为,则其浓度为。
【分析】(1)根据n=cV求出物质量,注意单位的统一;
(2)由n=cV变形,得c=,注意单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