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4课
望海潮
扬州慢
学段一
文本前置学习
一、诵读全词,感受词韵
第 4 课
望海潮
1.诵读课文,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这首词的韵脚。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答案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二、把握内容,深入理解
2.下图是一位教师讲授本词时所用的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该教师总结了四方面“夸”的内容,现隐去其中两处,请补充出来。
答案 自然风光 民生安乐
(2)示意图指出本词属于“干谒”题材,而孙何则是当时的两浙转运使。请问“干谒”是什么意思?由此推断柳永极力铺陈杭州景象的缘由是什么?
答案 “干谒”是指为某种目的而求见。柳永极力铺陈杭州城市之景,夸赞孙何治理杭州的政绩,从而打动孙何,使他接见并提携自己。
3.联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开头,说说柳永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几句的作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苏、辛二词的开头都气象非凡,雄浑壮阔之气扑面而来,主旨鲜明,情势饱满而博大。与本词开头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词开头,作者以大开大合、直起直落的手笔,凸显杭州的显赫时空优势:地理位置上,它是东南的重镇;历史传统上,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市。开篇点出“繁华”,总摄全篇。
4.朗读上片,思考:作者是如何描绘市井生活富美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 作者先用“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四个意象,把“参差十万人家”具体化,再用“珠玑、罗绮”两个意象来凸显市井的“豪奢”,极尽写出了“都会”的“承平气象”,表达了作者的艳羡之情。
5.朗读下片,思考:作者栩栩如生地描写了西湖“人家”怎样的生活,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 一是渔家乐。渔翁吹“羌管”,采莲姑娘唱“菱歌”。“嬉嬉”一词把渔翁与世无争的闲雅和采莲少女无忧无虑的欢乐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弄晴”“泛夜”二词,互文见义,说明无论白天或夜晚,湖面上都弥漫着优美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好一幅其乐融融的渔家生活画卷。
二是达官乐。“拥”字,写出了人物出游时随从的众多,点明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威势。“醉听”,写宴酣之乐。杭州的达官们经常携酒宴游西湖,开怀畅饮,酩酊大醉,醉后还要听音乐,把饮宴之乐推向了极点。“吟赏”,写山水之乐。以“烟霞”二字诠释景物之美,使人情不自禁地吟咏、啸歌。这既表现了达官的儒雅风流,更衬托出了湖山的美丽。
作者生动地描写了渔家与达官的生活之乐,呈现出一个政通人和的杭州。这既表达了作者对杭州、对西湖由衷的赞美与艳羡之情,又呼应上片的“繁华”主旨。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政通人和的杭州胜状来称颂“达官”的政绩,归美“达官”,就是想博得孙何的赏识和奖掖。
三、比较阅读,体会“点染”
6.作者从城内转向城外,寻找杭州美景,自然而然地想到“钱塘江潮”与“西湖山水”,呼应“东南形胜”,展开铺叙描写。“钱塘江”与“西湖”都是杭州的胜景,各有其独特之美。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都是抓住特有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各自的“好”。
景物 遣词(炼字) 手法 层次 意境 情感
钱塘江 云树、堤沙、怒涛、霜雪 绕、卷 视听、动静比喻、夸张 分总 雄浑壮阔 惊叹
西湖 重湖、叠 、桂子、荷花 三秋、十里 夸张 总分 清嘉 赞美
参考下面的表格,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两处胜景的?
答案 (1)“景物”比较。
钱塘江与西湖的景物描写各有神韵。描写钱塘江,作者选择“云树、堤沙、怒涛、霜雪”四种典型景物,营造出“天堑无涯”的雄浑博大的意境。四种景物层次分明,具有画面感,彼此呼应、烘托,极尽表现江潮的力度,令人望而生畏生寒,凸显江潮“吞天沃日”的宏大气势。钱塘八月观潮,历来是盛举,所以作者取其意,作“望海潮”一词牌。
描写西湖,作者选取两种常见的不同时令的景物——桂子、荷花,将其并举,在“重湖、叠 ”的湖光山色中,西湖分外“清嘉”,具有立体的时空感。作者选“桂子”与“荷花”入词,除了体现西湖美的特点外,还与其自身的象征意义有关。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桂花”象征着品德高洁、崇高等,“荷花”象征着品行圣洁、清纯等。它们虽然时令不同,却都有“香远益清”的特点。这为下文写人做了很好的铺垫,作者的用意不言而自明。
(2)“炼字”比较。
作者描绘钱塘江与西湖的胜景,遣词各有不同。
写钱塘江,用的是动词“绕”“卷”。绕,缠绕。蜿蜒远长的长堤,在高大繁密树木的掩映中,如云如雾,别是一番壮景。卷,高扬之势,写出了江潮的雄浑壮观。使钱塘江动态十足。
写西湖,作者却用了数量词“重”“叠”“三秋”“十里”。如“十里”,意味耐人咀嚼。杜牧有“春风十里扬州路”,用“十里”来写扬州的繁华,而柳永却用它来形容西湖的“清嘉”,以至于“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林玉露》),这传说虽非可信,但也足见“十里”的魅力。除此之外,词中还有“三吴”“十万”“千骑”等,或实写,或泛指,近于夸张,颇为雄奇!
(3)“手法与意境”比较。
写钱塘江,作者运用多种手法进行描写。静是江堤,动是江潮,动静结合;视是“云树”“堤沙”,听是“怒涛”,视听结合,加以比喻、夸张,表现了钱塘江潮的澎湃浩荡、雄浑壮阔,令人惊叹不已。
写西湖,简洁的两组数量词对举,一实一虚,铺叙渲染,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清嘉”之境令人心驰神往。
(4)“层次结构”比较。
作者描写钱塘江、西湖两处美景时,有略有详,跌宕有致,营造出了一幅山河壮美图。写钱塘江,先写江堤,再写江潮,结于“天堑无涯”,是“分总”结构。写西湖以“总分”结构先点明其清嘉,再分别描写“重湖叠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不同景物,运用了“点染”手法。
7.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请在本词中再找一找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答案 上片点笔为“繁华”,下片点笔为“清嘉”。
上片总写“繁华”,以“自古”形容,便显出孳蘖不息的意味。然后从各个方面铺写:以“烟”饰柳,有烟笼之朦胧感;以“画”谓桥,自有精美的雕花;“风”指出“帘”的功用,“翠”写出“幕”的颜色;“参差”是住宅高低之态,“十万”叙数,写出户口之多。以“云”喻树,见茂密;以“怒”拟涛,闻潮声;“绕”写长堤的迤逦曲折;“卷”写江水的澎湃浩荡。“列”字写出珠玑只是平常之物,“盈”字写出丝绸自是各家必备,“竞”反映杭州的穷奢极欲。
下片作者先点明西湖“清嘉”的总体意境特征,以“重湖叠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种不同时空的景物来烘托,描摹出西湖的无限美景,这是一重渲染。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来体现西湖“人家”的生活情趣、精神风貌,烘托西湖的景美人乐,这是又一重渲染。这样,先点明总体特征,后用景物、人事两重渲染,使内容更加丰富,意蕴更加深厚。
1.走近作者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
变,排行第七,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
郎,因此世称柳七、柳屯田,崇安(今属福建)人。柳
永生于“太平时,朝野多欢”的年代,但是,他碰
上了号称“留意儒雅,务本向道”的宋仁宗,宋仁
宗认为他“好为淫冶讴歌之曲”,只能去“填词”,从此柳永便打出“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招牌,无所顾忌地“纵游娼馆酒楼间”,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柳永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他通晓音律,其词多为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之作,“尤工于羁旅行役”之题。
附:助读资源
柳永创作的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而风行天下,所谓“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的《乐章集》存词二百一十多首。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2.背景展示
《望海潮》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旧交两浙转运使孙何,写了这首词赠给他。所以,有人说这是投赠之作(在宋代以长调来写景物投赠之作,当以柳永青年时期所写的这一首词为较早),但词中描写景物多于写投赠之意,我们也不妨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的作品。柳永用铺叙的手法,由都会而重湖,由十万人家而钓叟莲娃,层层展开,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北宋前期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富庶的太平景象。
3.《望海潮》轶事
柳永和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到杭州时,孙何正担任两浙转运使,柳永就前去拜访。但是孙府门禁太严,柳永根本进不去。于是,柳永写了这首《望海潮》,托当地名伎楚楚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歌唱这首词。孙何果真被词曲吸引,当他得知是老朋友柳永创作,就将柳永请过来参加宴会。从词的作用来看,这是一首干谒词,铺叙了杭州风景人物的富美。这首词流播一百多年后,传到金主完颜亮的耳朵里,他完全被词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吸引了,就兴起了投鞭渡江、立马吴山的念头,为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带来了一场存亡危机。
4.文学常识
(1)婉约派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2)“望海潮”词牌的来历
“望海潮”,北宋新声,属仙吕调,柳词为创调之作。此为宋人通用之正体。其他宋人所作往往后段结两句之句式有异。柳永写《望海潮》一词,其创作缘起已无从考察,但杨湜《古今词话》载:“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之词,往谒名伎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可见这首词本是柳永想用来打动旧知的,没想到却轰动了当时的词坛。《望海潮》一词是柳永将观潮时的感受谱入律吕而创制的新声。而在柳永之后,此词牌的作词者则多未沿用柳永的本意。
这在词史上亦是一种规律,即词牌名在产生之时,往往词作的内容会与之相联系,但是在词的发展过程中,便逐渐与词作内容相乖离。柳永之后宋代的《望海潮》词作内容可分为歌颂升平、酬和朝寿、吟咏江南风物、伤春归思、写男女艳情、抒怀泄愤这几类。
文化常识
(1)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今浙江湖州)、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三吴”。词中泛指江、浙一带。
(2)高牙:牙旗,将军之旗。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3)三秋:①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②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③“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北周庾信《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附:积累卡片
(4)凤池:凤凰池的简称,本为皇帝禁苑中的池沼,因魏晋时中书省掌管机要而接近皇帝,故以凤凰池称中书省,后凡中书省中机要的位置,均称“凤凰池”。词中代指朝廷。古代外任者不如京官,故以“凤池”贺其升迁。
返 回
扬州慢
一、诵读全词,感受词韵
1.诵读课文,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这首词的韵脚。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第 4 课
答案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诵读提示:
本词善于用领字。所谓领字,也称“一字逗”,就是位于句子最前面,用来带领句子的字。如《沁园春·长沙》上片中“看”字领起后面七句。领字要单独成拍,稍作停顿。本词中的“过”“尽” “自”“渐”“纵”“念”皆是领字,诵读时需格外注意。
二、把握内容,深入理解
2.右面是这首词的结构
思维导图,请将图中空
缺处填写完整。
答案 ①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②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
③目睹今日凄凉
3.阅读小序,思考问题:
(1)小序的开头“淳熙丙申至日”中的三个词分别指称什么?
答案 “淳熙”,年号;“丙申”,干支纪年;“至日”,冬至。
(2)小序中说“入其城则四顾萧条”,你觉得上片哪几句最能体现“萧条”之意?请说说理由。
答案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走在曾经繁华的扬州道上,作者所见到的全部是长得旺盛的荠麦,大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意。
4.很多诗词作品前面都会附有简短的序言,或述背景,或说缘由,或点题旨,或传感情。一则说明写作的缘由,二则与正文相映成趣。据此分析《扬州慢》词前的小序有何作用。
答案 主要交代了写作这首词的时间、地点——丙申、维扬,当时的情景——四顾萧条,诗人的心境——怆然、感慨,词的主题——黍离之悲。
三、艺术手法,品读赏析
5.请赏析本词的对比反衬手法。
答案 对比反衬手法贯通全词。上片用昔日“名都”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春风十里”的繁华反衬今日“尽荠麦青青”的荒凉。下片以昔日“杜郎俊赏”“青楼梦好”的风流繁华,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以昔日“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下片化实为虚,借“杜郎”史实,反衬“难赋”之苦。“波心荡,冷月无声”既有俯视,也有仰视。以“波心荡”之动,映衬“冷月无声”之静。“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作者用悬念之疑问结尾,移情入景,今昔对比,更催人泪下。
6.用典是古典诗歌常用手法之一,分为事典与语典。所谓语典,就是化用前人诗句。下面是本词所化用的杜牧诗句。读后思考(1)~(2)题。
①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其一)]
②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③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1)默写出这首词中相关的句子。
答案 ①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②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2)作者为什么要化用这么多杜牧的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杜牧的诗代表了昔日扬州城的繁华,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把扬州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清幽冷寂相融,今昔对比,催人泪下。且杜牧语言的微妙精当与姜夔清雅空灵的词风相应。
1.走近作者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
(今属江西)人,后寓居武康(今浙江德清)。南宋文学
家、音乐家。早年随父宦游,居汉阳。后过着游士式
的生活,屡试不第,布衣终身。姜夔为人清高,不汲
汲于功名,一生困顿;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
借此谋取生计。其书法精湛,诗负盛名,尤以词著称。词作或感慨时世、抒写恋情,或写景咏物、记述交游。琢句精工,韵律谐婉,格调高旷,寄意幽邃,艺术造诣较高。有“词中之圣”之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开创了风雅词派,即格律派,对于南宋后期词坛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白石道人歌曲》等书传世。
附:助读资源
2.背景展示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当时作者21岁。这时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15年,距符离之败(1163)亦有13年,但扬州城依然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景象。作为一个身世孤寒、流落江湖的旅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当他征途小驻,这座想象之中昔年歌吹极盛的名城,却以残破凄凉的姿态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目击心伤,就在沉重的叹息声中抒发对战后荒城的伤悼之情,以及由此而生的无限哀时伤乱之感。
文化常识
(1)慢词。慢词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慢,古书上写作“曼”,就是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词分小令、中调、长调三种,“长调”就属于慢词,“扬州慢”中的“慢”就是慢词之意。
(2)维扬:扬州的别称。《尚书·禹贡》有“淮海维扬州”,后来借此称扬州。除此以外,扬州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作广陵、江都等。
附:积累卡片
(3)黍离之悲:国家沦亡的悲痛。《黍离》,《诗经·王风》中的一首诗,历来被视为悲悼故国的代表作。《毛诗序》称,周大夫见故都的宗庙宫室倾覆,遗址上长满了茂盛的黍子,于是写了《黍离》一诗表达自己的忧伤。诗歌描述了当一个人看到心中的理想大厦坍塌埋没于荒草中时的难受心情,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