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六章 物质的构成 1. 构成物质的微粒2. 元素B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在化学发展史上,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拥有“原子之父”的美誉。在他的学说中有下述三个主要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中不确切的是( )
A.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下列是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⑤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⑥一般化学计算中采用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⑤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E>C B.A、D同族 C.A、B同周期 D.C、F化学性质不相似
4.下列有关原子模型,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5.在原子中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质子数=电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核电荷数=质子数 D.电子数=核电荷数
6.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如图所示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氯化钾的结构与氯化钠相似,则氯化钾是由氯离子和钾离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H2O2 B.空气 C.HCl D.自然界中的水
9.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指定轨道运行已一年多,每天传送回500万个粒子信息,粒子包括原子、电子、中子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B.原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故原子不可再分
D.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0.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相对稳定
B.氧化汞、双氧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分子中都含氧原子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碳酸钠、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碳酸根离子
1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运用微粒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异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
C.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氢气和液氢都能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分子中一定含有原子
1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水、苯由分子构成,汞、硅由原子构成
B.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14.上海复旦附中16岁小姑娘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一举夺冠,凭借不俗的实力和沉着稳定的心态给观众留下极深印象,更成为网络内外的热议焦点.下面诗句有关分子、原子运动的是( )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白玉为床,金作马
15.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9
B.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氟原子、氯原子和硫原子在反应过程中均容易失去电子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6.请从“构成物质微粒”的角度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氢气、水、硫酸铜、汞、氯化钠、氦气(写化学式)。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
17.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钙原子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3)2个镁离子 。
(4)四氧化三铁 。
18.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群山环抱,碧水如玉,芳草鲜美,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走进湖南省植物园樱花园景区,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 。
(2)灵性的水本来就是一首歌,好的歌谣都会醉人心扉,那么水是由 构成的。
19.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名称)
(2)氢气燃烧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3)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 。
20.宏观—微观—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条从图①中获得的信息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元素和氯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1.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精彩纷呈,如图是王亚平制作蓝色大水球的实验场景。
(1)她用手挤压颜料瓶,瓶子变扁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2)她将适量蓝色颜料缓慢注入水球中,不久后,整个水球都变蓝了,这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 。
22.根据下图,回答与铁有关的问题。
(1)A为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B为铁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 ;
(3)C为地壳中某些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 。
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3.(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如图所示)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玻璃仪器中的现象是 ,说明 .
(2)继续向玻璃仪器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玻璃仪器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玻璃仪器中的现象为 ,说明 .仪器细颈部分的作用是 .
24.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 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结合上题中的示意图,断定原子中的 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大多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 会”)发生大 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又 可分为 (结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2的 。卢瑟福在分析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2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填字母序号)。
A.Na、Cl B.O、S C.F、Cl 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
(4)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Al3+和O2-
四.简答题(共4小题,共21分)
26.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宁在实验室将两个铅柱接触面削平后紧压在一起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10N,两个铅柱接触面积为3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5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宁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甬提出质疑,他认为此现象是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已知数据,判断小宁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并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实验室的大气压约为1×105Pa)
27.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 ,说明分子间存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2)图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图丙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说明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如图丁,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在离开水面时比离开水面后 ,说明分子间存在 。
28.有核电荷数一次增大且都小于20的物种元素:V、W、X、Y、Z。其中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只有一个,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元素原子第2层电子数是第1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推知:
(1)写出元素符号:V是______.W是______.X是______.Y是______.Z是______. (2)写出W和Y组成的一个常见原子团与X的离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29.2022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成为迄今为止首个“碳中和”冬奥会,科技与创新在这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新技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CO2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其技术原理简化为图甲所示,其中压缩机压缩CO2气体示意如图乙所示。CO2气体经压缩机时,压缩机对其做功,CO2气体的内能______;经冷凝器后变成液态CO2,此过程为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情况);经膨胀阀和蒸发器后再次变成CO2气体,CO2分子间的间隙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新材料: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原料检测、聚乳酸生产加工,制成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餐盒,供北京冬奥会选手使用。这些餐盒可还田变为肥料,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餐盒变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田生态系统里的______(填写生态系统的成分)。
(3)新创意:开幕式上,奥运主火炬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火,充分体现低碳环保,实现了一次点火创新。已知奥运火炬的燃料是氢气,从“绿色办奥”角度分析,氢气做燃料的优点:______。(写出1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物质的构成1.构成物质的微粒2.元素A卷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3.答:
24.答:
25.答:
四.简答题(共4小题,共21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6.答:
27.答:
28.答:
29.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六章 物质的构成 1. 构成物质的微粒2. 元素B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在化学发展史上,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拥有“原子之父”的美誉。在他的学说中有下述三个主要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中不确切的是( )
A.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①说法错误;
一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同一类原子只能说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即原子的质量也不一定相同;所以②说法错误;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在核外空间中绕核做高速运动,所以③说法错误。
故选:D。
2.下列是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⑤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⑥一般化学计算中采用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⑤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答案】C
【解答】解: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错误;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故错误;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故正确;
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正确;
⑥一般化学计算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正确。
故③⑤⑥说法正确。
故选:C。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E>C B.A、D同族 C.A、B同周期 D.C、F化学性质不相似
【答案】D
【解答】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原子序数E>C,故选项说法正确。
B、A、D位于同一纵行,则A、D同族,故选项说法正确。
C、A、B位于同一横行,位于同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同一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下列有关原子模型,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答案】C
【解答】解: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即“西瓜模型”正电荷是西瓜肉,电子是西瓜籽,故A错误;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是发现原子核,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随意动转,故B错误;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故C正确;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云模型,不是分层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5.在原子中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质子数=电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核电荷数=质子数 D.电子数=核电荷数
【答案】B
【解答】: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而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在氚原子中,质子数是1,而中子数是2。
故选:B。
6.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如图所示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答案】B
【解答】解:A.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以表示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故A正确;
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中的文字是移走原子后所形成的,此图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却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故B不正确;
C.食盐晶体模型图片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而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可表示物质由分子构成;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则可以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故C正确;
D.水受热蒸发前后相比,加热后扩散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明显增加,可说明受热能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B。
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氯化钾的结构与氯化钠相似,则氯化钾是由氯离子和钾离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C
【解答】解:A、原子中一定有质子、核外电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但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钾的结构与氯化钠相似,氯化钾是由氯离子和钾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H2O2 B.空气 C.HCl D.自然界中的水
【答案】B
【解答】解:A、过氧化氢(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O2)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
C、HCl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D、水(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指定轨道运行已一年多,每天传送回500万个粒子信息,粒子包括原子、电子、中子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B.原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故原子不可再分
D.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答案】D
【解答】解:A.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选项说法错误;
B.原子变成离子后,质子数没有改变,所以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但是原子仍然可以分为质子、中子和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相对稳定
B.氧化汞、双氧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分子中都含氧原子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碳酸钠、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碳酸根离子
【答案】C
【解答】解: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D、碳酸钠、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碳酸根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1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运用微粒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异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
C.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氢气和液氢都能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B
【解答】解:A、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异味,是因为异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异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石油气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氢气和液氢都能做燃料,是因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分子中一定含有原子
【答案】C
【解答】: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的定义;故正确;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故正确;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错误;
D、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中一定含有原子;故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故答案为:C。
1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水、苯由分子构成,汞、硅由原子构成
B.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答案】D
【解答】解:A、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水、苯分别由水分子、苯分子构成,汞、硅分别属于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在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也可能是由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上海复旦附中16岁小姑娘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一举夺冠,凭借不俗的实力和沉着稳定的心态给观众留下极深印象,更成为网络内外的热议焦点.下面诗句有关分子、原子运动的是( )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白玉为床,金作马
【答案】A
【解答】解:莲花、春蚕、蜡烛、白玉和黄金都是分子或原子的集合体,是宏观颗粒,它们的运动不能代表分子或原子的运动,用分子的观点能解释现象应该是大量单个分子造成的现象,如闻到香味,就是因为具有香味的分子不断地运动,进入了人的鼻孔。
故选:A。
15.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9
B.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氟原子、氯原子和硫原子在反应过程中均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解答】:A、根据氟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表示原子序数为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相对原子质量为19,其中子数为19-9=10,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硫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6,表示原子序数为1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氟原子、氯原子和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9、17、16。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在反应过程中均容易得到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6.请从“构成物质微粒”的角度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氢气、水、硫酸铜、汞、氯化钠、氦气(写化学式)。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
【答案】(1)Hg、He;(2)H2、H2O;(3)CuSO4、NaCl。
【解答】解:(1)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分别是Hg、He。
(2)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式分别是H2、H2O。
(3)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化学式分别是CuSO4、NaCl。
故答案为:(1)Hg、He;(2)H2、H2O;(3)CuSO4、NaCl。
17.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钙原子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3)2个镁离子 。
(4)四氧化三铁 。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钙原子表示为:3Ca。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
(4)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
故答案为:(1)3Ca;(2)N;(3)2Mg2+;(4)Fe3O4。
18.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群山环抱,碧水如玉,芳草鲜美,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走进湖南省植物园樱花园景区,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 。
(2)灵性的水本来就是一首歌,好的歌谣都会醉人心扉,那么水是由 构成的。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2)水分子。
【解答】解:(1)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水分子。
19.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名称)
(2)氢气燃烧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3)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 。
【答案】(1)水分子;(2)H、O;(3)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答】解:(1)水由水分子构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2)氢气燃烧过程中,氢分子分为氢原子,氧分子分为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为水分子,故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
故答案为:(1)水分子;(2)H、O;(3)分子在不断运动。
20.宏观—微观—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条从图①中获得的信息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元素和氯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答案】(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合理即可);
(2)BC;(3)最外层电子数;(4)离子。
【解答】解:(1)从图①中获得的信息有: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等;故答案为: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合理即可);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B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故答案为:BC;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最外层电子数;
(4)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离子。
21.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精彩纷呈,如图是王亚平制作蓝色大水球的实验场景。
(1)她用手挤压颜料瓶,瓶子变扁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2)她将适量蓝色颜料缓慢注入水球中,不久后,整个水球都变蓝了,这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 。
【答案】形状 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1)她用手挤压颜料瓶,瓶子变扁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将蓝颜料滴入水中,由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过一会儿水会变蓝了,属于扩散现象。
22.根据下图,回答与铁有关的问题。
(1)A为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B为铁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 ;
(3)C为地壳中某些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 。
【答案】55.85 2 FeO(或或)
【解析】(1)A中元素名称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x为2;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其与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O或或。
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3.(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如图所示)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玻璃仪器中的现象是 ,说明 .
(2)继续向玻璃仪器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玻璃仪器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玻璃仪器中的现象为 ,说明 .仪器细颈部分的作用是 .
【解答】解:(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如图所示)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玻璃仪器中的现象是液体变成红色,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故填:液体变成红色;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继续向玻璃仪器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玻璃仪器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玻璃仪器中的现象为凹液面最低处低于刻线,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仪器细颈部分的作用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故填:凹液面最低处低于刻线;微粒之间有间隔;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4.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 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结合上题中的示意图,断定原子中的 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大多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 会”)发生大 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又 可分为 (结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2的 。卢瑟福在分析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答案】(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会;质子和中子;(3)C;A。
【解答】:(1)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所以卢瑟福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根据实验结果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可知,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大多数α粒子就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原子核,原子核可分为质子和中子。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可知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所以原子结构为图2的C。卢瑟福在分析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所以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
故答案为:(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会;质子和中子;(3)C;A。
2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填字母序号)。
A.Na、Cl B.O、S C.F、Cl 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
(4)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Al3+和O2-
【解答】:(1)A.Na和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不相似,说法错误;
B.O和S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化学性质相似,说法正确;
C.F和Cl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化学性质相似,说法正确;
D.Cl和Ar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不相似,说法错误;
故填:B、C;
(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递增,故填: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递增。
(3)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y=8即x=8+y,而图示中是多了2个电子,表明是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则y=8,故x=16,是硫元素,带有2个单位到的负电荷,故该粒子的符号为S2-,故填:S2-。
(4)A.NO和O2的一个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相等,电子数分别是7+8=15,8×2=16,电子数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
B.CO和N2的一个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相等,电子数分别是6+8=14,7×2=14,故是等电子体;
C.SO2和CO2的一个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相等,电子数分别是16+8×2=32,6+8×2=22,电子数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
D.Al3+和O2-的一个离子中含有原子个数相等,电子数分别是13-3=10,8+2=10,电子数相等,是等电子体;
故填:BD。
四.简答题(共4小题,共21分)
26.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宁在实验室将两个铅柱接触面削平后紧压在一起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10N,两个铅柱接触面积为3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5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宁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甬提出质疑,他认为此现象是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已知数据,判断小宁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并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实验室的大气压约为1×105Pa)
【答案】能说明;根据p=可知,铅柱B的底面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105Pa×3×10-4m2=30N,方向竖直向上,铅柱B和悬挂重物G总=GB+G物=10N+25N=35N,又因为F<G总,如果是大气压力作用,则物体把铅块拉开了,实验中没有拉开,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解答】解:根据p=可知,铅柱B的底面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105Pa×3×10-4m2=30N,方向竖直向上,铅柱B和悬挂重物G总=GB+G物=10N+25N=35N,又因为F<G总,如果是大气压力作用,则物体把铅块拉开了,实验中没有拉开,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7.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 ,说明分子间存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2)图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图丙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说明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如图丁,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在离开水面时比离开水面后 ,说明分子间存在 。
【解答】:(1)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2)图乙中,能闻到气味,是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图丙中,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1)小;间隙;斥力;(2)扩散;(3)温度越高;(4)大;引力。
28.有核电荷数一次增大且都小于20的物种元素:V、W、X、Y、Z。其中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只有一个,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元素原子第2层电子数是第1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推知:
(1)写出元素符号:V是______.W是______.X是______.Y是______.Z是______. (2)写出W和Y组成的一个常见原子团与X的离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1)H O Al S K (2)Al2(SO4)3
【解析】(1)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W原子2层电子数是1层电子数的3倍,W原子2层电子数为6,则W为氧元素,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者处于同主族,故Y为S元素;只有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只有一个,处于ⅠA族,由原子序数可知,Z为K元素、V为H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S)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而X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X为Al,
根据分析可知:V是H元素、W是O元素、X是Al元素、Y是S元素,Z为K元素;
故填:H;O;Al;S;K;
(2)由(1)可知W、Y、X分别是O、S、Al;氧和硫组成的一个常见的原子团是硫酸根离子,为-2价,铝的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为+3价,所以它们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SO4)3。故填:Al2(SO4)3。
29.2022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成为迄今为止首个“碳中和”冬奥会,科技与创新在这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新技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CO2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其技术原理简化为图甲所示,其中压缩机压缩CO2气体示意如图乙所示。CO2气体经压缩机时,压缩机对其做功,CO2气体的内能______;经冷凝器后变成液态CO2,此过程为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情况);经膨胀阀和蒸发器后再次变成CO2气体,CO2分子间的间隙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新材料: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原料检测、聚乳酸生产加工,制成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餐盒,供北京冬奥会选手使用。这些餐盒可还田变为肥料,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餐盒变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田生态系统里的______(填写生态系统的成分)。
(3)新创意:开幕式上,奥运主火炬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火,充分体现低碳环保,实现了一次点火创新。已知奥运火炬的燃料是氢气,从“绿色办奥”角度分析,氢气做燃料的优点:______。(写出1条)
【答案】(1)增加;液化放热;变大(2)分解者
(3)燃烧产物无污染(或燃烧不产生CO2)(合理即可)
【解析】(1)压缩气体时,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经冷凝器后变成液态CO2,此过程为液化放热;经膨胀阀和蒸发器后再次变成CO2气体,由于气体的间隔比液体大,CO2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2)分解者能将秸秆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此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餐盒变肥料”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田生态系统里的分解者。
(3)氢气做燃料的优点有:氢气燃烧生成水,燃烧产物无污染(或燃烧不产生CO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