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物质的构成1.构成物质的微粒2.元素A卷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9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3.答:
24.答:
25.答:
四.简答题(共5小题,共21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6.答:
27.答:
28.答:
29.答:
30.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六章 物质的构成 1. 构成物质的微粒2. 元素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大,原子小
D.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铪元素的一种原子。已知铪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2个质子和113个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2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13个电子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5
3.长沙地铁已进入“地铁网时代”。地铁上不允许乘客携带臭豆腐等食品进入地铁车厢。从微观角度分析,主要是因为(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从而气味会弥漫车厢
C.分子间存在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
4.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一定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质子数相同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铜是由铜分子构成的
5.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由示意图和上述发现推出的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一些假设,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原子核体积很小,电子均匀的分布在原子核外
B.电子的质量很小
C.原子核与α粒子带同种电荷
D.原子内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6.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中有( )
A.6个中子 B.8个质子 C.6个电子 D.6个原子核
7.铝土矿和石灰石都是百色丰富的矿产资源。铝土矿中的铝元素(Al)和石灰石中的钙元素(Ca)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8.为纪念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钔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钔原子的中子数为157
B.钔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1
C.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g
D.钔原子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
9.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氧气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H2O 和H2O2组成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11.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
A.含有2个质子 B.核电荷数为1
C.核外有3个电子 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2.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C.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3.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氧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金属阳离子
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4.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15.由于波音飞机的两起重大事故,我国的C919大型客机迎来了发展的机遇。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9分)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1﹣18号元素中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属于阳离子的是 (用粒子符号表示),A和D两种粒子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探究钠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甲同学猜想生成物为NaOH和H2;乙同学猜想生成物为NaOH和O2,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从化合价的角度解释原因 。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若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第2周期第ⅠA族”,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 。
(2)锗元素是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其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若该粒子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原子的符号为 ;若该粒子为+1价阳离子,则x= ;若该粒子为﹣1价的阴离子,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
(4)钙是人体内重要的金属元素,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图3是氟元素和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钙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钙元素和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8.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群山环抱,碧水如玉,芳草鲜美,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走进湖南省植物园樱花园景区,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 。
(2)灵性的水本来就是一首歌,好的歌谣都会醉人心扉,那么水是由 构成的。
19.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中都含有相同的 ;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2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元素。
(2)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原因是 。
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
21.在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请画出图1中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图2中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3)图2中与图1中的X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
(4)构成物质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甲所代表的微粒是 ,在氧气、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3.“化学观念”是一种化学学科素养。
(1)观察如图1实验,回答: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30mL(填“>”“=”或“<”)。该实验说明 。
(2)“天宫二号”使用的冷原子钟精度居于世界最高,三千万年误差小于1秒,制作该冷原子钟应用了铷原子。图2为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图3为铷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 ,n= 。
②铷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两者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③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不会发生改变的有 (多选,填字母)。
A.质子数 B.中子数 C.微粒的化学性质 D.微粒的电性
(3)2021年4月日本宣布向海洋倾倒被福岛H﹣3核污染的废水,此举将长期严重污染太平洋,威胁生命安全,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具有放射性的氢原子。如图4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H﹣3、H﹣2与H﹣1(即普通氢原子)都属于氢元素
B.H﹣3与普通氢原子相比,原子核外都有1个电子,但含有不同的中子数
C.H﹣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24.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名称:①氦 ,②Na 。
(2)如图为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A烧杯中为少量浓氨水,B烧杯中为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B的现象: 。
②此实验说明了分子 的性质。
25.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一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 。
(2)实验二中,可以观察到品红在 (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说明 。
(3)实验三中,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 。
四.简答题(共5小题,共21分)
26.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是二者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27.人类对原子的内部结构认识永无止境,通过科学家不断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实验中思考探索完成。
(1)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则α粒子带2个单位 (填“正”或“负”)电荷。
(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于是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序号)。
(3)金(元素符号为Au)是由金原子构成的,3个金原子的符号表示为 。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填“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或“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4)卢瑟福提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中的结构为 。
(5)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至少一点) 。
(6)已知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97,请描述金原子的内部结构: 。
28.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 。
(3)质子数1、8、11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4)在这一周期元素里,所有原子都有 个电子层,并且自左至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29.请阅读以下文字信息,回答第下列小题。
119号元素,也被称为类钫,是暂未合成的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119。
2019年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19号元素。发现者分析,从质量上看,第119号元素是氢元素的299倍,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99。截至到2018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发布的最后一版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种元素是位于第七周期的第118号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第119号元素有望成为第八周期的第一元素。
(1)俄罗斯科学家发现第119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
A.119 B.180 C.299 D.418
(2)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布规律和科学家预测分析,下列元素与第119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Na B.S C.Cl D.Ar
30.资料:人类对原子的认识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曾指出: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构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指出:“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意思是说“不能分成两半的东西是不能砍开的,也就对它不能有所动作,它便是端了”;1803年,英国科学道尔顿借用“原子”概念,创立原子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创立分子学说,指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原子核;191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在实验中发现了质子;1932年,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实验发现了中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
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钠 B.铜 C.氢气
(2)材料中能够纠正道尔顿的原子论中“原子不可再分”这一观点的科学事实是 。
(3)下列有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
B.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
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六章 物质的构成 1. 构成物质的微粒2. 元素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大,原子小
D.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答案】C
【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A说法正确;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故B说法正确;
C、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故C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都可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铪元素的一种原子。已知铪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2个质子和113个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2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13个电子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5
【答案】C
【解答】解: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已知铪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2个质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2,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铪带“钅”字旁,该元素是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已知铪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2个质子,则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7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已知铪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2个质子和113个中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113=18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长沙地铁已进入“地铁网时代”。地铁上不允许乘客携带臭豆腐等食品进入地铁车厢。从微观角度分析,主要是因为(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从而气味会弥漫车厢
C.分子间存在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B
【解答】解:地铁上不允许乘客带臭豆腐进入地铁车厢,是因为臭豆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使气味会弥漫车厢。
故选:B。
4.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一定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质子数相同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铜是由铜分子构成的
【答案】C
【解答】解:A、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A错;
B、镁原子和镁离子的区别,核外电子数不同,核内质子数相同,故B错;
C、质子数相同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C正确;
D、铜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构成的,不存在铜分子,故D错。
故选:C。
5.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由示意图和上述发现推出的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一些假设,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原子核体积很小,电子均匀的分布在原子核外
B.电子的质量很小
C.原子核与α粒子带同种电荷
D.原子内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答案】A
【解答】解:A、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均匀的分布在原子核外,故A符合题意;
B、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了电子的质量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含有带正电荷的微粒,α粒子带正电荷;故C不符合题意;
D、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中有( )
A.6个中子 B.8个质子 C.6个电子 D.6个原子核
【答案】C
【解答】解: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为6;根据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为6;核内中子数为8.
A、核内中子数为8,不是6,故错误;
B、核内质子数为6,不是8,故错误;
C、核外电子数为6,故正确.
D、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故错误.
故选:C。
7.铝土矿和石灰石都是百色丰富的矿产资源。铝土矿中的铝元素(Al)和石灰石中的钙元素(Ca)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A
【解答】解: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即:铝元素(Al)和钙元素(Ca)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A。
8.为纪念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钔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钔原子的中子数为157
B.钔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1
C.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g
D.钔原子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
【答案】C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01,表示原子序数为10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01;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中子数=258﹣101=157,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01,表示原子序数为10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钔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1,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01,中子数是157,钔原子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氧气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答案】B
【解答】解: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解释正确;
B、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隙增大,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解释错误;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解释正确;
D、氧气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解释正确。
故选:B。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H2O 和H2O2组成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答案】A
【解答】解:A.由于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所以,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故正确;
B.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不存在空气分子,故错误;
C.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元素种类相同,但由于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错误。
故选:A。
11.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
A.含有2个质子 B.核电荷数为1
C.核外有3个电子 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答案】B
【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则核电荷数为1,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2.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C.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答案】C
【解答】:A、由图示可知,电子走开,则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示可知,氯原子需要电子,在反应中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钠原子不显电性,钠离子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示可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氯化钠,则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氧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金属阳离子
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C
【解答】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故氧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质子数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C、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氢氧根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答案】A
【解答】解:由示意图可知,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则a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b是原子核,c是核外电子。
故选:A。
15.由于波音飞机的两起重大事故,我国的C919大型客机迎来了发展的机遇。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答案】C
【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9分)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1﹣18号元素中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属于阳离子的是 (用粒子符号表示),A和D两种粒子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探究钠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甲同学猜想生成物为NaOH和H2;乙同学猜想生成物为NaOH和O2,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从化合价的角度解释原因 。
【答案】(1)AE;质子数相同;Al3+;Al2O3;
(2)若生成NaOH和O2,该反应中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十l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解答】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是质子数相同,AE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l3+。A和D两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13,分别是氧元素、铝元素,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探究钠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甲同学猜想生成物为NaOH和H2;乙同学猜想生成物为NaOH和O2,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是因为若生成NaOH和O2,则该反应中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l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故答案为:(1)AE;质子数相同;Al3+;Al2O3;
(2)若生成NaOH和O2,该反应中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十l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若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第2周期第ⅠA族”,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 。
(2)锗元素是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其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若该粒子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原子的符号为 ;若该粒子为+1价阳离子,则x= ;若该粒子为﹣1价的阴离子,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
(4)钙是人体内重要的金属元素,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图3是氟元素和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钙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钙元素和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第2周期第ⅥA族;(2)32;金属;(3)Ne;11;19.00;(4)失去;CaF2。
【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氧原子的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因此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第2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2周期第ⅥA族;
(2)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锗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2,则其原子核内有32个质子,其名称的偏旁是“钅”字,属于金属元素;故答案为:32;金属;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核外有10个电子,若该粒子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原子是氖原子,符号为Ne;若该粒子为+1价阳离子,则x=11;若该粒子为﹣1价的阴离子,则其质子数为9,是氟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答案为:Ne;11;19.00;
(4)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钙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则钙元素与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失去;CaF2。
18.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群山环抱,碧水如玉,芳草鲜美,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走进湖南省植物园樱花园景区,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 。
(2)灵性的水本来就是一首歌,好的歌谣都会醉人心扉,那么水是由 构成的。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2)水分子。
【解答】解:(1)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水分子。
19.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中都含有相同的 ;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答案】氧元素;a﹣m﹣n。
【解答】解: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中都含有相同的氧元素;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有外电子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x,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a﹣m=x+n,x=a﹣m﹣n。
故答案为:氧元素;a﹣m﹣n。
2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元素。
(2)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原因是 。
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
【答案】(1)氮气或N2;氧或O;
(2)分子在不断运动;小于;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答】解:(1)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组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地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8.60%,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
故答案为:(1)氮气或N2;氧或O;(2)分子在不断运动;小于;分子之间有间隔。
21.在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答案】氮气;铝。
【解答】解: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故答案为:氮气;铝。
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请画出图1中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图2中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3)图2中与图1中的X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
(4)构成物质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甲所代表的微粒是 ,在氧气、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答案】(1);(2)3;(3)C;(4)原子;氯化钠。
【解答】解:(1)X是17号元素,即氯元素,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有17个电子,分成三层排布,依次为2、8、7,则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2)图2中所示粒子中的质子数共有三种,因此共表示三种元素;故答案为:3;
(3)X是17号元素,即氯元素,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C粒子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二者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C;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因此甲是原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汞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原子;氯化钠。
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3.“化学观念”是一种化学学科素养。
(1)观察如图1实验,回答: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30mL(填“>”“=”或“<”)。该实验说明 。
(2)“天宫二号”使用的冷原子钟精度居于世界最高,三千万年误差小于1秒,制作该冷原子钟应用了铷原子。图2为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图3为铷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 ,n= 。
②铷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两者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③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不会发生改变的有 (多选,填字母)。
A.质子数 B.中子数 C.微粒的化学性质 D.微粒的电性
(3)2021年4月日本宣布向海洋倾倒被福岛H﹣3核污染的废水,此举将长期严重污染太平洋,威胁生命安全,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具有放射性的氢原子。如图4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H﹣3、H﹣2与H﹣1(即普通氢原子)都属于氢元素
B.H﹣3与普通氢原子相比,原子核外都有1个电子,但含有不同的中子数
C.H﹣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答案】(1)<;分子之间有间隔。(2)①85.47;37;1。
②核内质子数不同;相似;失去。③AB。(3)C。
【解答】:(1)观察如图1实验,回答: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30mL。该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故答案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2)①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m=37,n=37﹣2﹣8﹣18﹣8=1。
故答案为:85.47;37;1。
②铷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两者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故答案为:核内质子数不同;相似;失去。
③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不会发生改变的有质子数、中子数。
故答案为:AB。
(3)A.H﹣3、H﹣2与H﹣1(即普通氢原子)都属于氢元素,该选项正确。
B.H﹣3与普通氢原子相比,原子核外都有1个电子,但含有不同的中子数,该选项正确。
C.H﹣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该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24.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名称:①氦 ,②Na 。
(2)如图为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A烧杯中为少量浓氨水,B烧杯中为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B的现象: 。
②此实验说明了分子 的性质。
【答案】(1)He;钠;(2)溶液变红色;在不断地运动。
【解答】解:(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氦的元素符号为He,Na的名称为钠;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分子运动到烧杯B中,遇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滴有酚酞试剂的溶液变红;
①烧杯B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②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性质。
故答案为:(1)He;钠;(2)溶液变红色;在不断地运动。
25.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一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 。
(2)实验二中,可以观察到品红在 (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说明 。
(3)实验三中,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 。
【答案】(1)甲烧杯溶液变红;与甲烧杯对照;(2)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解答】:(1)实验一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能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与其中的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则能观察甲烧杯溶液变红;
其中烧杯乙中不变色,可证明空气不能使酚酞变色,因此烧杯乙的作用是与甲烧杯对照;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则可观察到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
(3)酒精和红墨水混合后,体积变小,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彼此进入对方分子之间的间隔中。
答案:(1)甲烧杯溶液变红;与甲烧杯对照;(2)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四.简答题(共5小题,共21分)
26.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是二者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解答】解:(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是二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7.人类对原子的内部结构认识永无止境,通过科学家不断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实验中思考探索完成。
(1)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则α粒子带2个单位 (填“正”或“负”)电荷。
(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于是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序号)。
(3)金(元素符号为Au)是由金原子构成的,3个金原子的符号表示为 。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填“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或“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4)卢瑟福提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中的结构为 。
(5)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至少一点) 。
(6)已知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97,请描述金原子的内部结构: 。
【解答】解:(1)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所以α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填:正;
(2)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是在原子内部存在着一个带正电,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核的外面存在着很大的空间,所以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少数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了偏转,极少数的α粒子原路返回,即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D;故填:D;
(3)原子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表示多个原子就需要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适当的数字,所以3个金原子表示为3Au;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填:3Au;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卢瑟福提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中的结构就是原子核;故填:原子核;
(5)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认识到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或人类借助建立模型,认识原子结构逐渐接近本质等;故填: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6)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即金原子的核内有79个质子,核外有79个电子,又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金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97﹣79=118个,即金原子中由79个质子和11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79个电子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这样就构成了金原子;故填:金原子中由79个质子和11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79个电子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这样就构成了金原子。
28.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 。
(3)质子数1、8、11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4)在这一周期元素里,所有原子都有 个电子层,并且自左至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答案】(1)15;(2)Ar;(3)NaOH;(4)3;依次增大。
【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因此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或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x=15;
(2)原子最外层有8电子的结构(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为稳定结构;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
(3)质子数1、8、11三种元素分别为H、O、Na,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4)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核外的曲线表示电子层数,因此在这一周期元素里,所有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并且自左至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故答案为:(1)15;(2)Ar;(3)NaOH;(4)3;依次增大。
29.请阅读以下文字信息,回答第下列小题。
119号元素,也被称为类钫,是暂未合成的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119。
2019年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19号元素。发现者分析,从质量上看,第119号元素是氢元素的299倍,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99。截至到2018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发布的最后一版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种元素是位于第七周期的第118号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第119号元素有望成为第八周期的第一元素。
(1)俄罗斯科学家发现第119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
A.119 B.180 C.299 D.418
(2)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布规律和科学家预测分析,下列元素与第119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Na B.S C.Cl D.Ar
【答案】(1)B;(2)A。
【解答】解:(1)第119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1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19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119,由题干信息可知,119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9,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第119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299-119=180;
(2)第119号元素为第八周期的第一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与之化学性质相似的为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一个电子的钠原子;
故答案为:(1)B;(2)A。
30.资料:人类对原子的认识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曾指出: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构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指出:“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意思是说“不能分成两半的东西是不能砍开的,也就对它不能有所动作,它便是端了”;1803年,英国科学道尔顿借用“原子”概念,创立原子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创立分子学说,指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原子核;191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在实验中发现了质子;1932年,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实验发现了中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
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钠 B.铜 C.氢气
(2)材料中能够纠正道尔顿的原子论中“原子不可再分”这一观点的科学事实是 。
(3)下列有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
B.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
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答案】(1)B;(2)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原子核;
(3)ACD。
【解答】:(1)A.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铜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构成,此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气是一种气态非金属有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2)材料中能够纠正道尔顿的原子论中“原子不可再分”这一观点的科学事实是: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原子核。
(3)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此选项正确;
B.扫描隧道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只能确定原子可再分,此选项错误;
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此选项正确;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此选项正确。
答案:(1)B;(2)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原子核;(3)AC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