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温州市八上科学第四单元电路探秘拔高培优训练卷(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温州市八上科学第四单元电路探秘拔高培优训练卷(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6 07:53:11

文档简介

2023年温州市八上科学第四单元电路探秘拔高培优训练卷(浙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3八上·东阳期末)学完电路知识后,用心观察的小明发现:汽车的副驾驶位无人,安全带未系上,指示灯不会亮;如果副驾驶位有人乘坐,安全带不系,指示灯会发光,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小明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汽车主、副驾驶位下方均有一个压力感应开关,有人就坐相当于闭合开关S1,系上安全带相当于闭合开关S2。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2023八上·南浔期末)为了减少碳排放,国家大力推行电动汽车。小浔设计的电动汽车的模拟电路,向下踩“油门”踏板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3.(2023八上·东阳期末)新型PTC发热材料可以自动调节电路的电流,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图甲是PTC调试工作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RT是PTC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温度从20℃升高到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定值电阻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不变
C.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先变小后变大
4.(2023八上·德清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实验观测到的电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下,则以下物质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食盐水 酱油 食醋 花生油
电流/安 0.18 0.15 0.10 0
发光情况 亮 较亮 暗 不亮
A.食盐水 B.酱油 C.食醋 D.花生油
5.(2023八上·杭州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仪器自制了简易测温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0为定值电阻,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关于此测温仪,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R与R0是串联
B.显示仪是由电压表改装成的
C.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也会变大
D.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测相同温度时显示仪示数会变小
6.(2023八上·上虞期末)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闭合开关,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仅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1、4、5,但漏记了单位。关于所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4V2Ω B.5V1Ω C.4V1Ω D.2V2Ω
7.(2022八上·临海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2的阻值为10Ω,合开关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5V
B.电阻R1的阻值为15Ω
C.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
D.若断开开关S2,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8.(2023八上·嘉兴期末)电吹风消耗电能的器件主要有电动机()和电热丝(R)。其中只闭合S1吹冷风,S1、S2均闭合吹热风。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9.(2023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向右移动,则(  )
A.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
B.灯泡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10.(2023八上·椒江期末)电水壶加热水至沸腾后,水蒸气推动蒸汽开关S1断开,指示灯熄灭,电热丝停止工作。为防止蒸汽开关失效时出现安全隐患,位于发热盘底部还有一个温控开关S2,在一定温度下断开,停止加热,指示灯熄灭。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11.(2023八上·青田期末)小红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R的电阻大于导体L的电阻
B.若把R和L串联,电路电流为0.1安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15欧
C.若把R和L并联,电源电压为2伏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5安
D.导体R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12.(2023八上·义乌期末)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异种电荷
B.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同种电荷
C.摩擦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电
D.两只气球所带的电子数小于毛皮所带正电荷数
13.(2023八上·温州期末)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与电路图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14.(2023八上·温州期末)如图为小明在科技馆中接触静电金属球后的现象。下列泡沫小球间的相互作用模型能解释该现象的是(  )
A. B.
C. D.
15.(2023八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16.(2023八上·长兴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动感单车扶手的示意图,显示屏能显示有关骑行数据。正常骑行中,只有按压显示屏的“开始”按钮(相当于开关S1闭合),且将双手握住“手握感应片”(相当于开关S2闭合)时,显示屏才能接通电源,显示骑行数据。下列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  )
A. B.
C. D.
17.(2023八上·长兴期末)某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高度显示计”,用于粗略测量山峰的海拔高度。以下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中R是气压传感器,其阻值会随所受气压的增大而增大,R0是定值电阻,高度显示屏由电压表或电流表改装而成。设计要求:海拔越高,电表的示数越大,则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18.(2023八上·杭州期末)车站“云防疫”闸机可以自动实现防疫码、身份证查验功能。当旅客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L亮起报警。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9.(2023八上·杭州期末)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图像的是( )
A.人体血液中血糖浓度与胰岛素含量的关系
B.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
C.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D.导体电阻大小与该导体长度的关系
20.(2023八上·德清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由于电阻R或小灯泡L可能出现了故障,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有示数且示数不变。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阻R断路 B.电阻R短路 C.小灯泡L断路 D.小灯泡L短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2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20Ω,R2=10Ω,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源电压为   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A。
22.(2023八下·余姚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5A,电阻R=   Ω。此时断开S1,电流表示数变为0.6A,则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   Ω。
23.(2023·鹿城模拟)如图甲是小科设计的一种新型潜水自救气囊的部分电路原理图,使用时需先闭合开关S、S1,随着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变化,电路中的指示灯颜色会发生改变。当电路中通过的电流较小时,指示灯颜色为绿色;当电路中通过的电流较大时,指示灯颜色变为红色进行报警。该电路的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为力敏电阻。当潜水人员在水下发生危险时,通过断开S1来接通装置内部起燦电路即可实现自救。
(1)要实现到达一定深度时红灯亮报警,则应选择图甲中的力敏电阻   。(选填“A”或“B”)
(2)请解释S1可以控制电爆器工作的原因   。
24.(2023·西湖模拟)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A”,电源电压3伏恒定不变。在AB间分别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R,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实验组次 1 2 3
电阻R/欧 5 10 20
电流I/安 0.4 0.2 0.1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应该   ,再多测几组数据,AB间允许接入电阻R的取值范围是   欧。
25.(2023·舟山模拟)如图是小梅同学设计的风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弹簧A端固定,B端可以自由滑动且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连接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无风时滑片位于R2最右端,当风吹来时,使B向左移动,风力减小时,弹簧又把B推向右端。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为4V,R1=1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
(1)则为安全起见,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不能超过   Ω;
(2)若将电表改装为风力表,要求风力越大,电表的示数也越大,则应将   改装为风力表。
26.(2023·宁波模拟)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2R1。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0,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的示数变为零。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当用R3(R3=R2)替换R1时,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则说明R2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   (用 U0表示),则说明R1短路。
27.(2023八上·青田期末)如图所示,硬质弹簧右端固定,左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R1的右端。闭合开关,拉力F增大时,会使金属滑片P向左移动。
(1)拉力F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若将电路中的某一电表改装成一个可以显示拉力大小的测力计,应该选用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28.(2023八上·义乌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某款气敏“电阻型”酒精测试仪的工作电路,气敏电阻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电源电压为9V,R1是阻值为25Ω的定值电阻,R2是气敏电阻,其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酒精浓度(n)表示每100mL气体中含有酒精的质量。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压表示数为5V,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    毫克。
29.用电流表测两个小灯泡并联后的总电流,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路出现   ,导致两灯不亮。将第2根导线或第   根导线的某一接线端改接到另一接线柱上,便可以避免该故障。
30.(2023八下·镇海期末)小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装置,它能在电压表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P恰好处于a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1牛重的钩码时,电压表读数比1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 引起的(填字母)。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31.(2023八下·海曙期末)项目学习小组利用气敏电阻自制一个烟雾浓度检测仪,气敏元件R的阻值随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图是小曙设计的电路图,R0为定值电阻。
(1)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2)排除故障后,当烟雾浓度变大时,电流表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电压表示数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32.(2022·椒江模拟)小明想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用长方体水槽、浓度一定的食盐水、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及电流表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实验电路连接如图所示(水槽中有食盐水),将电极M、N分别固定在水槽左右两侧底部。
(1)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再向水槽中添加一定质量的相同浓度的食盐水,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了,可以得出容器中食盐水的电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
(2)小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降低容器内食盐水的浓度,结果发现容器内食盐水的电阻减小了,由此得出结论:食盐水的浓度越低,电阻越小。你认为这个结论应该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   。
(3)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电极M、N的距离,小明还能够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
3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伏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1A”。依次将阻值为5欧、10欧、20欧的定值电阻接入AB之间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1 2 3
电阻R(欧) 5 10 20
电流I(安) 0.4 0.2 0.1
请回答:
(1)完成第一组实验,断开开关,拆下5欧的电阻,改接10欧的电阻。继续操作有以下四步:
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   
(2)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   
(3)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下列图像,其中正确的有   。
(4)为使结论更有说服力,该同学又用3002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可行的有 (可多选)
A.将电源电压调至2.5V B.将要实验的30Ω电阻换成20
C.将滑动变阻器换为“20Ω 1A” D.串联一个10Ω定值电阻
34.(2023八下·海曙期末)据史料记载,欧姆曾用如图甲电路来研究电流的影响因素,该电路中温差电源的电压与温差成正比。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偏转,转动手柄,使小磁针回到原位置,记录手柄转过角度。改变电源温差,利用同一铁丝多次实验得出表1数据;控制电源温差不变,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铁丝多次实验得出表2。已知:手柄转过角度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粗细相同的铁丝电阻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表1
实验组别 1 2 3 4
电源温差(摄氏度) 20 40 60 80
手柄转过角度(度) 50 100 150 200
表2
实验组别 1 2 3 4
铁丝长度(英寸) 2 4 6 10
手柄转过角度(度) 305 281.5 259 224
(1)分析图甲和图乙,图甲虚线框内的结构相当于图乙中   (选填“电流表”“电压表”或“滑动变阻器”);
(2)分析表1中数据,欧姆获得的实验证据是   ,从而得出当电阻相同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3)某同学对表2中数据分析后发现:并不能得出通过铁丝的电流与铁丝电阻成反比,请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
四、解答题(第36题第3小题1分,其他均2分,共11分)
35.(2023八下·黄岩期末)图甲为加湿器装置示意图,R0是电磁铁线圈的电阻,R1是探测空气湿度的湿敏电阻,置于加湿器表面,其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某一数值时,衔铁被吸引下来,加湿装置电路断开;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到某一数值时,衔铁被拉回,加湿装置电路闭合并开始工作。已知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0为6V且保持不变。
(1)若房间湿度增大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2)当空气湿度降至30%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A,衔铁被拉回,加湿装置开始工作,求电磁铁线圈的电阻阻值是多少?
(3)若要在室内湿度降低至40%时,加湿器就开始工作,对该控制电路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可多选)。
A.串联一个电阻
B.减少控制电路电压
C.将衔铁适当远离电磁铁
36.(2023八下·吴兴期末)小科设计的“火灾报警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所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磁铁(线圈阻值R0=18Ω)、电源U=6V、开关等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电铃、导线等组成。小科的设计思想:当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接通,电铃报警。
已知该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之间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光强”表示光强弱的程度,符号为E,单位为cd。)
光强E/cd 1.0 2.0 3.0 4.0 5.0 6.0
光敏电阻R/Ω 36.0 18.0 12.0 9.0 7.2 6.0
(1)分析上表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关系式为R=   。
(2)闭合开关S,如果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5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则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需要在多少cd以上?
(3)按小科的设计,当室内烟雾增大时,光照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时,衔铁与   (“上方”或“下方” )的M、N接触,电铃工作报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路中开关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如果两个开关串联后再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则需要两个开关都闭合,用电器才能工作;如果两个开关并联后再与用电器串联,则只要闭合其中一个开关,用电器就能工作。
【解答】A. 副驾驶位有人乘坐,S1闭合,未系上安全带,S2断开,指示灯不会发光,A不符合题意
B. S1和S2并联后与指示灯串联,因此只要闭合其中一个开关,指示灯均能发光,B不符合题意
C. 当S2闭合时,电路短路,C不符合题意
D. 车的副驾驶位无人,S1断开,安全带未系上,S2断开,指示灯不发光;副驾驶位有人乘坐,S1闭合,未系上安全带,S2断开,指示灯能发光;副驾驶位有人乘坐,S1闭合,且系上安全带,S2闭合,指示灯被短路,指示灯不发光,且电路中有电阻R保护,电路不短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
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滑动变阻器有效阻值减小,电路中总电阻减小,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总电流增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动机的电阻不变,通过的电流增大,所以电压表读数也增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②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即用电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③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④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3.【答案】B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通过电路图分析,R0和RT是串联的,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RT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俩电阻进行分压,电阻越大,其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解答】A. RT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RT阻值变的较小时,电路中电流较大,可能会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因此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A正确
B. 从乙图可以看出当温度从20℃升高到60℃的过程中,RT的阻值先变小后变大,因此其两端的电压先变小后变大,B错误
C. 温度为40℃时,RT的阻值最小,故其两端的电压最小,C正确
D.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就是RT的阻值,RT阻值是先变小后变大,D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导电能力越强,则电阻越小,而通过它的电流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其它条件相同时,食盐水中电流更大,灯泡更亮,则说明食盐水的电阻最小,导电能力最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为并联;
(2)电流表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
(3)根据温度变化确定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然后根据分析总电流的变化,最后根据U=IR分析显示仪的示数变化;
(4)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分析R0两端的电压变化即可。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热敏电阻与R0首尾相连,应该为串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显示仪与R0并联,应该为电压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根据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增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显示仪的示数变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相同温度时,热敏电阻阻值不变,当R0变大时,此时二者的比值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此时显示仪的示数会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对电流表A1的示数进行假设,根据U=IR计算出电压,再与其它两个数字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数据和电表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电阻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干路的总电流。
如果A1的示数为1A,那么R2的电压为:U2=I2R2=1A×4Ω=4V,正好与其中的“4”匹配,
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为4V,电流表A2的示数为5A;
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则U总=U2=U1=4V;
通过R1的电流为:I1=I总-I2=5A-1A=4A;
则R1的阻值:。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确定电流表所测的电流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总电流,A2测电阻R2的电流。
A.电源电压U总=U2=I2R2=10Ω×0.3A=3V,故A错误;
BC.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I总-I2=0.5A-0.3A=0.2A,则电阻R1的阻值:,故B正确,C错误;
D.若断开开关S2,则电流表A1只测R1的电流,因此它的示数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电路图,哪个电路图符合题目的要求,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电阻与电动机串联,当只闭合S1时,电动机没有电流经过,即不会吹冷风,故A不合题意;
B.只闭合开关S1时,电动机被短路,此时不会吹冷风,故B不合题意;
C.只闭合开关S1时,会有电流经过电阻R,没有电流经过电动机,即此时没有风吹出,故C不合题意;
D.电阻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S2只控制电阻R。当只闭合开关S1时,有电流经过电动机,即此时吹冷风。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阻和电动机都工作,即此时吹热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电阻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测量的物理量,结合欧姆定律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与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它的阻值增大,则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由于灯泡两端的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因此灯泡的电压保持不变,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变,那么灯泡亮度不变。根据I总=IL+I变可知,通过干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0.【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据此分析灯泡与电热丝的串并联关系,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①根据题意可知,任意一个开关断开,即使另一个闭合,此时灯泡与电热丝也不会工作,即二者相互影响,则两个开关为串联。
②根据题意可知,指示灯熄灭时电热丝停止工作;指示灯发光时,电热丝加热,因此二者相互影响,应该为串联;
③最终应该是:两个开关串联后,再与灯泡和电热丝串联,如下图所示:
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比较两个电阻的阻值大小;
(2)首先根据图像确定0.1A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再根据U总=U1+U2计算出总电压,最后根据计算出总电阻;
(3)根据图像确定电压为2V时通过二者的电流,然后根据I总=I1+I2计算总电流;
(4)根据电阻的性质判断。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R的图像为一条斜线,那么R的阻值一定。而L的图像为一条曲线,则L的阻值不断改变,因此无法比较二者阻值的大小,故A错误;
B.当电流为0.1A时,R的电压为1V,L的电压为0.5V,则总电压为U总=U1+U2=1V+0.5V=1.5V:
总电阻为:,故B正确;
C.当电压为2V时,通过R的电流为0.2A,通过L的电流为0.25A,那么并联时的总电流为:I总=I1+I2=0.2A+0.25A=0.45A,故C错误;
D.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只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原理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则两个球要么失去电子,要么得到电子,无论怎样,它们都带同种电荷,因此会产生排斥力,因此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跳舞,故A错误,B正确;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C错误;
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而两只气球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前者失去电子的个数等于后者得到电子的个数,即两只气球所带的电子数之和等于毛皮所带正电荷数,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滑动变阻器下面的接线柱接在左边,而上面的接线柱任意选择,此时使用的是滑片左边的部分电阻丝,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小明接触静电金属球后,头发竖起相互分开,则头发之间表现为排斥力,应该是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致,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5.【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解析】【分析】R1、R2并联,所以两者互不影响。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R2电阻变大,所以通过R2的电流变小,总电流变小,所以电流变示数变小。
【解答】A.电流表示数应该变小,故A错误;
B.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16.【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显示屏才能启动,而只有一个开关闭合时显示屏不能启动,那么两个开关相互影响,应该为串联,再与显示屏串联,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7.【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对各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定值电阻R0与气压传感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海拔高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故A不合题意;
B.定值电阻R0与气压传感器R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当海拔高度增大时,大气压强减小,则R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B不合题意;
C.定值电阻R0与气压传感器R串联,电压表测R0的电压。当海拔高度增大时,大气压强减小,则R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R的电压变小。根据U总=U0+U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符合题意;
D.定值电阻R0与气压传感器R串联,电流表将R短路。当海拔高度增大时,大气压强减小,则R的阻值减小,但是对总电阻没有影响,即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8.【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灯泡报警时电机不能启动,电机启动时灯泡不能报警,但是其中任何一个坏了,不影响另一个工作,即二者不相互影响,那么电机和灯泡并联;
(2)开关S1只能控制灯泡,因此二者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3)只有开关S2和S3都闭合时,电机才能启动,即两个开关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三者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故选C。
19.【答案】A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阿基米德原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血糖和胰岛素的关系判断;
(2)根据U=IR判断;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判断;
(4)根据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判断。
【解答】A.人体血液中血糖浓度越高。则胰岛素含量越高,但是二者不存在正比关系,故A符合题意;
B.根据U=IR可知,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两端电压成正比,故B不合题意;
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成正比,故C不合题意;
D.导体电阻大小与该导体长度成正比,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0.【答案】B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电阻R断路时,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没有示数,故A不合题意;
B.电阻R短路时,电路里只有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里还是只有灯泡,因此电流表有示数且示数不变,故B正确;
C.小灯泡L断路时,电流表没有示数,故C不合题意;
D.小灯泡L短路时,开关S断开,则只有电阻R工作;开关S闭合时,则没有电阻工作,此时发生短路,因此电流表的示数不同,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1.【答案】6;0.2;0.9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2,此时R2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根据U=I2R2计算电源电压。
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和R2串联,根据R总=R1+R2计算总电阻,根据计算电流表的示数;
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和R2并联,此时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I1=计算通过R1的电流,根据I'=I1+I2计算电流表的示数。
【解答】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2,电源电压U=I2R2=0.6A×10Ω=6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和R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0.2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和R2并联,通过R1的电流I==0.3A,电路中的总电流I'=I1+I2=0.3A+0.6A=0.9A。
22.【答案】8;24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当开关S、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中点时,此时变阻器被短路,只有R,根据公式计算R的阻值;
(2) 此时断开S1, R与变阻器串联,根据U总=I总R总列方程计算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解答】(1)当开关S、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中点时,此时变阻器被短路,只有R,
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
(2)此时断开S1, R与变阻器串联,
根据U总=I总R总得到:12V=0.6A×(8Ω+R滑);
解得:R滑=24Ω。
23.【答案】(1)A
(2)S1闭合时,电爆器被短路不工作;当 S1断开,电爆器与电源串联,电流流过电爆器使其工作。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1)深度越大,液体对其压力越大,此时需电流变大,故应电阻变小;
(2)用电器与导线并联时会导致用电器短路;
【解答】(1)度越大,液体对其压力越大,此时为电流较大时,故为电阻较小时,即压力越大,电阻越小,故为A;
(2) S1可以控制电爆器工作的原因为: S1闭合时,电爆器被短路不工作;当 S1断开,电爆器与电源串联,电流流过电爆器使其工作。
24.【答案】(1)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保持AB间电压2V不变;3.3~100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将电流和电阻相乘,再比较乘积的大小,据此确定电流与电阻的数量关系;
(2)电路中电流最大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都最小,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定值电阻的最小值;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50Ω,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时,定值电阻阻值也最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算出定值电阻的最大值。【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知,电压表的示数U=IR=5Ω×0.4A=10Ω×0.2A=20Ω×0.1A=2V,为一定值,故可以得出:当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因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此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都最小,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最小为:;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2V不变,
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滑=U-UV=3V-2V=1V,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

解得:R=100Ω。
故AB间允许接入电阻R的取值范围是3.3~100Ω。
25.【答案】(1)30
(2)电流表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R2的电压。当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此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即可。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规律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R2的电压。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U总-U2=4V-3V=1V;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得到:;

解得:R2=30Ω。
(2)根据图片可知,当风力增大时,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此时变阻器R2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根据R总=R1+R2可知,总电阻减小,而总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应该将电流表改装为风力表。
26.【答案】断路;1.5U0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求出电源电压;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短路,或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断路了,据此分析解答。【解答】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
由题知,电阻R2=2R1,由于“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0,电路正常工作”,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
电源电压:U总=U0+2U0=3U0,
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的示数变为零,又因为“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
所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R1短路或R2断路。
用一个完好的电阻R3(R3=R2=2R1)来替换图示电路中的R1,
此时R3、R2串联,此时电压表与R3并联,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则说明电路里没有电流经过,即R2断路。
如果R1短路,那么换用R3后,R3、R2串联,
因为二者电阻相等,那么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
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应该为总电压的一半,即U总=1.5U0。
27.【答案】(1)不变
(2)电压表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分析即可;
(2)根据图片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随拉力增大时的变化规律即可。
【解答】(1)根据图可知,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则定值电阻R0始终与R1串联,且R1始终全部接入电路。当拉力F增大时,虽然滑片向左一定,但是电路的总电阻保持不变。
(2)当拉力增大时,滑片向左移动,则电压表并联部分的阻值增大。由于总电阻保持不变,因此总电流保持不变,即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那么:若将电路中的某一电表改装成一个可以显示拉力大小的测力计,应该选用电压表。
28.【答案】3;40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时R2的阻值,由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1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
(2)当电压表示数为5V时,由欧姆定律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算出R2的电阻,由图乙判断出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中每100mL中含有酒精的质量。【解答】(1)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
由图乙知,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即酒精浓度为0,此时气敏电阻R2的阻值为50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此时R1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
(2)当电压表示数为5V时,电路的电流为:,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此时R2的阻值为:R2′=R-R1=45Ω-25Ω=20Ω,
由图乙知,此时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40毫克。
29.【答案】短路;5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1)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由电源正极直接流回负极叫短路;
(2)根据图片确定并联时通过灯泡的电流路径,据此对需要调整的导线进行判断。
【解答】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依次通过导线6、5、4、2、1 ,到电源负极,不经过任何一个小灯泡,电路短路。将导线2的右端改接到C接线柱,或将导线5的下端改接到A接线柱,都可以避免电路短路。
30.【答案】(1)增大
(2)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此电路为R1和R2始终串联在一起,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不发生变化,电压表测的是Pa两端的电压。
【解答】(1) 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 ,电压表所并联的电阻增大,故其示数增大;
(2)电压表示数偏大的原因为其获得的电压过多,故R1短路时出现这种情形。
31.【答案】(1)R0断路
(2)增大;增大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当定值电阻R0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此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它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2)当烟雾浓度增大时,确定气敏元件的阻值变化,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确定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根据U=IR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解答】(1)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R0断路;
(2)当烟雾浓度变大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则总电阻减小,根据可知,总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根据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32.【答案】(1)变小;横截面积
(2)不可靠;没有控制导体(食盐水)的横截面积不变
(3)长度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分析影响电阻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当加入清水后,食盐水的浓度和食盐水的横截面积都变化了,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3)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影响电阻的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1)向水槽中添加一定质量的相同浓度的食盐水,水槽内食盐水的液面升高,使得食盐水的横截面积变大,食盐水的电阻减小,这表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3)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电极M、N的距离,改变了食盐水接入电路中的长度,电流表示数也会发生改变,能够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33.【答案】(1)2143
(2)电压表示数为2V
(3)A
(4)A;C;D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每次闭合开关前,为了避免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要求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只改变电阻,再记下对应的电流,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电压表保持不变的示数即可;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流与电阻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图像形状。
(4)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根据欧姆定律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记录电流表示数,即②①④③;
(2)由表中数据知,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之积为:U=IR=0.4A×5Ω=0.2A×10Ω=0.1A×20Ω=2V。
则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电压表示数2V不变;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组数据中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相等,那么得到: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选A;
(4)A.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得到:;

故电源电压最大为:U总≈2.67V;
仅将电源电压调至2.5V,故A符合题意;
B.该同学又用30Ω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仅将要实验的30Ω电阻换成2Ω,不符合实验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3V-2V=1V。此时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5倍,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0.5×30Ω=15Ω,
仅将滑动变阻器换为“20Ω 1A“,故C符合题意;
D.根据C中的分析可知,此时需要变阻器的阻值变为15Ω,那么还需串联电阻的阻值R'=15Ω-10Ω=5Ω<10Ω,因此串联一个10Ω的电阻可以,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34.【答案】(1)电流表
(2)手柄转过角度与电源温差的比值相等或电源温差增大手柄转过角度随之成倍增大
(3)电路中铜丝、水银也会分走一部分电压,没有控制铁丝两端电压相同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虚线部分的作用,然后再与乙图进行比较即可;
(2)手柄转过角度可以反映电流的大小,而电源温差可以反映电源电压大小,因此二者的变化关系就反映了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关系;
(3)在电路中,铜丝和水银都存在电阻,因此它们也会分去部分电压,从而使铁丝两端的电压发生改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甲图虚线框的手柄是用来反映电流大小的装置,和图乙中的电流表作用相同。
(2)分析表1数据可知:手柄转过角度与电源温差的比值相等或电源温差增大手柄转过角度随之成倍增大,进而得出当电阻相同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某同学对表2中数据分析后发现:并不能得出通过铁丝的电流与铁丝电阻成反比,这其中可能的原因为:电路中铜丝、水银也会分走一部分电压,没有控制铁丝两端电压相同。
35.【答案】(1)电流变大。房间湿度增大时,湿敏电阻阻值变小,Ro不变,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I=U/R.控制电路的电压不变,故电流变大;
(2)解:当空气湿度为30%时,查图可得,
湿敏电阻R1=150Ω,R总 =U/I=6V/0.03A=200Ω,R0=200Ω-150Ω=50Ω;
(3)A;B;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当房间湿度增大时,根据图乙确定湿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根据R总=R0+R1分析总电阻的变化,根据分析总电流的变化即可;
(2)首先根据乙图确定空气湿度为30%时湿敏电阻的阻值,根据计算总电阻,根据R0=R总-R1计算电磁铁的线圈电阻。
(3)电磁铁吸合时需要的电磁力大小不变,可从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和杠杆平衡条件等角度分析改进措施。
【解答】(3)根据图乙可知,当空气湿度降低至40%时,湿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电磁铁吸合时需要的电磁力不变,即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不变,那么电路的总电阻不变。根据R总=R1+R0可知,此时要增大电路里的电阻,即可串联一个电阻,故A正确;
当总电阻减小时,如果总电流不变,根据U=IR可知,此时可以减小控制电路的电压,故B正确;
根据图片可知,弹簧和支架,电磁铁构成一个杠杆。湿敏电阻阻值减小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则电磁铁的吸引力增大。为了保证吸引效果相同,此时可以将衔铁适当远离电磁铁就行,故C正确。
故选ABC。
36.【答案】(1)R=
(2)解:R总= =24Ω
R= R总- R0 =24Ω-18Ω=6Ω
查表得E最小=6.0 cd
或解:U0=I R0=0.25×18Ω=4.5V
UR=6V-4.5V=1.5V
R= =6Ω
查表得E最小=6.0 cd
(3)上方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将表格中每组对应的光强和光敏电阻阻值相乘,根据乘积大小确定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
(2)①首先根据 计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R= R总- R0 计算光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表格确定光照强度;
②首先根据 U0=IR0 欧姆定律计算出R0两端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UR=U-U0计算出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接下来根据 计算光敏电阻的阻值,根据表格确定光照强度。
(3)根据图像确定光照减弱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从而确定控制电路部分电流变化,弄清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确定衔铁的位置变化即可。
【解答】(1)将表格中对应的光强和光敏电阻相乘,乘积都是36,那么二者应该成反比关系,因此变化关系式为: 。
(2)当室内烟雾增大时,光照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减小,则电磁铁的磁场减弱,衔铁不能被吸下来,在上方与M、N接触,此时电铃报警。
1 / 12023年温州市八上科学第四单元电路探秘拔高培优训练卷(浙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3八上·东阳期末)学完电路知识后,用心观察的小明发现:汽车的副驾驶位无人,安全带未系上,指示灯不会亮;如果副驾驶位有人乘坐,安全带不系,指示灯会发光,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小明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汽车主、副驾驶位下方均有一个压力感应开关,有人就坐相当于闭合开关S1,系上安全带相当于闭合开关S2。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路中开关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如果两个开关串联后再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则需要两个开关都闭合,用电器才能工作;如果两个开关并联后再与用电器串联,则只要闭合其中一个开关,用电器就能工作。
【解答】A. 副驾驶位有人乘坐,S1闭合,未系上安全带,S2断开,指示灯不会发光,A不符合题意
B. S1和S2并联后与指示灯串联,因此只要闭合其中一个开关,指示灯均能发光,B不符合题意
C. 当S2闭合时,电路短路,C不符合题意
D. 车的副驾驶位无人,S1断开,安全带未系上,S2断开,指示灯不发光;副驾驶位有人乘坐,S1闭合,未系上安全带,S2断开,指示灯能发光;副驾驶位有人乘坐,S1闭合,且系上安全带,S2闭合,指示灯被短路,指示灯不发光,且电路中有电阻R保护,电路不短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23八上·南浔期末)为了减少碳排放,国家大力推行电动汽车。小浔设计的电动汽车的模拟电路,向下踩“油门”踏板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
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滑动变阻器有效阻值减小,电路中总电阻减小,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总电流增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动机的电阻不变,通过的电流增大,所以电压表读数也增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②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即用电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③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④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3.(2023八上·东阳期末)新型PTC发热材料可以自动调节电路的电流,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图甲是PTC调试工作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RT是PTC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温度从20℃升高到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定值电阻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不变
C.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B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通过电路图分析,R0和RT是串联的,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RT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俩电阻进行分压,电阻越大,其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解答】A. RT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RT阻值变的较小时,电路中电流较大,可能会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因此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A正确
B. 从乙图可以看出当温度从20℃升高到60℃的过程中,RT的阻值先变小后变大,因此其两端的电压先变小后变大,B错误
C. 温度为40℃时,RT的阻值最小,故其两端的电压最小,C正确
D.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就是RT的阻值,RT阻值是先变小后变大,D正确
故答案为:B
4.(2023八上·德清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实验观测到的电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下,则以下物质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食盐水 酱油 食醋 花生油
电流/安 0.18 0.15 0.10 0
发光情况 亮 较亮 暗 不亮
A.食盐水 B.酱油 C.食醋 D.花生油
【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导电能力越强,则电阻越小,而通过它的电流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其它条件相同时,食盐水中电流更大,灯泡更亮,则说明食盐水的电阻最小,导电能力最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2023八上·杭州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仪器自制了简易测温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0为定值电阻,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关于此测温仪,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R与R0是串联
B.显示仪是由电压表改装成的
C.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也会变大
D.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测相同温度时显示仪示数会变小
【答案】D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为并联;
(2)电流表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
(3)根据温度变化确定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然后根据分析总电流的变化,最后根据U=IR分析显示仪的示数变化;
(4)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分析R0两端的电压变化即可。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热敏电阻与R0首尾相连,应该为串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显示仪与R0并联,应该为电压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根据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增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显示仪的示数变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相同温度时,热敏电阻阻值不变,当R0变大时,此时二者的比值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此时显示仪的示数会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3八上·上虞期末)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闭合开关,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仅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1、4、5,但漏记了单位。关于所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4V2Ω B.5V1Ω C.4V1Ω D.2V2Ω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对电流表A1的示数进行假设,根据U=IR计算出电压,再与其它两个数字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数据和电表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电阻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干路的总电流。
如果A1的示数为1A,那么R2的电压为:U2=I2R2=1A×4Ω=4V,正好与其中的“4”匹配,
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为4V,电流表A2的示数为5A;
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则U总=U2=U1=4V;
通过R1的电流为:I1=I总-I2=5A-1A=4A;
则R1的阻值:。
故选C。
7.(2022八上·临海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2的阻值为10Ω,合开关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5V
B.电阻R1的阻值为15Ω
C.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
D.若断开开关S2,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确定电流表所测的电流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总电流,A2测电阻R2的电流。
A.电源电压U总=U2=I2R2=10Ω×0.3A=3V,故A错误;
BC.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I总-I2=0.5A-0.3A=0.2A,则电阻R1的阻值:,故B正确,C错误;
D.若断开开关S2,则电流表A1只测R1的电流,因此它的示数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8.(2023八上·嘉兴期末)电吹风消耗电能的器件主要有电动机()和电热丝(R)。其中只闭合S1吹冷风,S1、S2均闭合吹热风。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电路图,哪个电路图符合题目的要求,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电阻与电动机串联,当只闭合S1时,电动机没有电流经过,即不会吹冷风,故A不合题意;
B.只闭合开关S1时,电动机被短路,此时不会吹冷风,故B不合题意;
C.只闭合开关S1时,会有电流经过电阻R,没有电流经过电动机,即此时没有风吹出,故C不合题意;
D.电阻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S2只控制电阻R。当只闭合开关S1时,有电流经过电动机,即此时吹冷风。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阻和电动机都工作,即此时吹热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3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向右移动,则(  )
A.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
B.灯泡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电阻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测量的物理量,结合欧姆定律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与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它的阻值增大,则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由于灯泡两端的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因此灯泡的电压保持不变,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变,那么灯泡亮度不变。根据I总=IL+I变可知,通过干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0.(2023八上·椒江期末)电水壶加热水至沸腾后,水蒸气推动蒸汽开关S1断开,指示灯熄灭,电热丝停止工作。为防止蒸汽开关失效时出现安全隐患,位于发热盘底部还有一个温控开关S2,在一定温度下断开,停止加热,指示灯熄灭。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据此分析灯泡与电热丝的串并联关系,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①根据题意可知,任意一个开关断开,即使另一个闭合,此时灯泡与电热丝也不会工作,即二者相互影响,则两个开关为串联。
②根据题意可知,指示灯熄灭时电热丝停止工作;指示灯发光时,电热丝加热,因此二者相互影响,应该为串联;
③最终应该是:两个开关串联后,再与灯泡和电热丝串联,如下图所示:
故选A。
11.(2023八上·青田期末)小红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R的电阻大于导体L的电阻
B.若把R和L串联,电路电流为0.1安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15欧
C.若把R和L并联,电源电压为2伏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5安
D.导体R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比较两个电阻的阻值大小;
(2)首先根据图像确定0.1A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再根据U总=U1+U2计算出总电压,最后根据计算出总电阻;
(3)根据图像确定电压为2V时通过二者的电流,然后根据I总=I1+I2计算总电流;
(4)根据电阻的性质判断。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R的图像为一条斜线,那么R的阻值一定。而L的图像为一条曲线,则L的阻值不断改变,因此无法比较二者阻值的大小,故A错误;
B.当电流为0.1A时,R的电压为1V,L的电压为0.5V,则总电压为U总=U1+U2=1V+0.5V=1.5V:
总电阻为:,故B正确;
C.当电压为2V时,通过R的电流为0.2A,通过L的电流为0.25A,那么并联时的总电流为:I总=I1+I2=0.2A+0.25A=0.45A,故C错误;
D.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只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2.(2023八上·义乌期末)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异种电荷
B.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同种电荷
C.摩擦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电
D.两只气球所带的电子数小于毛皮所带正电荷数
【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原理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则两个球要么失去电子,要么得到电子,无论怎样,它们都带同种电荷,因此会产生排斥力,因此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跳舞,故A错误,B正确;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C错误;
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而两只气球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前者失去电子的个数等于后者得到电子的个数,即两只气球所带的电子数之和等于毛皮所带正电荷数,故D错误。
故选B。
13.(2023八上·温州期末)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与电路图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滑动变阻器下面的接线柱接在左边,而上面的接线柱任意选择,此时使用的是滑片左边的部分电阻丝,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2023八上·温州期末)如图为小明在科技馆中接触静电金属球后的现象。下列泡沫小球间的相互作用模型能解释该现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小明接触静电金属球后,头发竖起相互分开,则头发之间表现为排斥力,应该是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致,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5.(2023八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解析】【分析】R1、R2并联,所以两者互不影响。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R2电阻变大,所以通过R2的电流变小,总电流变小,所以电流变示数变小。
【解答】A.电流表示数应该变小,故A错误;
B.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16.(2023八上·长兴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动感单车扶手的示意图,显示屏能显示有关骑行数据。正常骑行中,只有按压显示屏的“开始”按钮(相当于开关S1闭合),且将双手握住“手握感应片”(相当于开关S2闭合)时,显示屏才能接通电源,显示骑行数据。下列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显示屏才能启动,而只有一个开关闭合时显示屏不能启动,那么两个开关相互影响,应该为串联,再与显示屏串联,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7.(2023八上·长兴期末)某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高度显示计”,用于粗略测量山峰的海拔高度。以下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中R是气压传感器,其阻值会随所受气压的增大而增大,R0是定值电阻,高度显示屏由电压表或电流表改装而成。设计要求:海拔越高,电表的示数越大,则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对各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定值电阻R0与气压传感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海拔高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故A不合题意;
B.定值电阻R0与气压传感器R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当海拔高度增大时,大气压强减小,则R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B不合题意;
C.定值电阻R0与气压传感器R串联,电压表测R0的电压。当海拔高度增大时,大气压强减小,则R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R的电压变小。根据U总=U0+U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符合题意;
D.定值电阻R0与气压传感器R串联,电流表将R短路。当海拔高度增大时,大气压强减小,则R的阻值减小,但是对总电阻没有影响,即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8.(2023八上·杭州期末)车站“云防疫”闸机可以自动实现防疫码、身份证查验功能。当旅客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L亮起报警。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灯泡报警时电机不能启动,电机启动时灯泡不能报警,但是其中任何一个坏了,不影响另一个工作,即二者不相互影响,那么电机和灯泡并联;
(2)开关S1只能控制灯泡,因此二者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3)只有开关S2和S3都闭合时,电机才能启动,即两个开关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三者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故选C。
19.(2023八上·杭州期末)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图像的是( )
A.人体血液中血糖浓度与胰岛素含量的关系
B.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
C.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D.导体电阻大小与该导体长度的关系
【答案】A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阿基米德原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血糖和胰岛素的关系判断;
(2)根据U=IR判断;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判断;
(4)根据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判断。
【解答】A.人体血液中血糖浓度越高。则胰岛素含量越高,但是二者不存在正比关系,故A符合题意;
B.根据U=IR可知,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两端电压成正比,故B不合题意;
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成正比,故C不合题意;
D.导体电阻大小与该导体长度成正比,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0.(2023八上·德清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由于电阻R或小灯泡L可能出现了故障,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有示数且示数不变。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阻R断路 B.电阻R短路 C.小灯泡L断路 D.小灯泡L短路
【答案】B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电阻R断路时,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没有示数,故A不合题意;
B.电阻R短路时,电路里只有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里还是只有灯泡,因此电流表有示数且示数不变,故B正确;
C.小灯泡L断路时,电流表没有示数,故C不合题意;
D.小灯泡L短路时,开关S断开,则只有电阻R工作;开关S闭合时,则没有电阻工作,此时发生短路,因此电流表的示数不同,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2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20Ω,R2=10Ω,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源电压为   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A。
【答案】6;0.2;0.9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2,此时R2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根据U=I2R2计算电源电压。
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和R2串联,根据R总=R1+R2计算总电阻,根据计算电流表的示数;
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和R2并联,此时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I1=计算通过R1的电流,根据I'=I1+I2计算电流表的示数。
【解答】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2,电源电压U=I2R2=0.6A×10Ω=6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和R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0.2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和R2并联,通过R1的电流I==0.3A,电路中的总电流I'=I1+I2=0.3A+0.6A=0.9A。
22.(2023八下·余姚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5A,电阻R=   Ω。此时断开S1,电流表示数变为0.6A,则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   Ω。
【答案】8;24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当开关S、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中点时,此时变阻器被短路,只有R,根据公式计算R的阻值;
(2) 此时断开S1, R与变阻器串联,根据U总=I总R总列方程计算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解答】(1)当开关S、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中点时,此时变阻器被短路,只有R,
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
(2)此时断开S1, R与变阻器串联,
根据U总=I总R总得到:12V=0.6A×(8Ω+R滑);
解得:R滑=24Ω。
23.(2023·鹿城模拟)如图甲是小科设计的一种新型潜水自救气囊的部分电路原理图,使用时需先闭合开关S、S1,随着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变化,电路中的指示灯颜色会发生改变。当电路中通过的电流较小时,指示灯颜色为绿色;当电路中通过的电流较大时,指示灯颜色变为红色进行报警。该电路的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为力敏电阻。当潜水人员在水下发生危险时,通过断开S1来接通装置内部起燦电路即可实现自救。
(1)要实现到达一定深度时红灯亮报警,则应选择图甲中的力敏电阻   。(选填“A”或“B”)
(2)请解释S1可以控制电爆器工作的原因   。
【答案】(1)A
(2)S1闭合时,电爆器被短路不工作;当 S1断开,电爆器与电源串联,电流流过电爆器使其工作。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1)深度越大,液体对其压力越大,此时需电流变大,故应电阻变小;
(2)用电器与导线并联时会导致用电器短路;
【解答】(1)度越大,液体对其压力越大,此时为电流较大时,故为电阻较小时,即压力越大,电阻越小,故为A;
(2) S1可以控制电爆器工作的原因为: S1闭合时,电爆器被短路不工作;当 S1断开,电爆器与电源串联,电流流过电爆器使其工作。
24.(2023·西湖模拟)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A”,电源电压3伏恒定不变。在AB间分别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R,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实验组次 1 2 3
电阻R/欧 5 10 20
电流I/安 0.4 0.2 0.1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应该   ,再多测几组数据,AB间允许接入电阻R的取值范围是   欧。
【答案】(1)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保持AB间电压2V不变;3.3~100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将电流和电阻相乘,再比较乘积的大小,据此确定电流与电阻的数量关系;
(2)电路中电流最大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都最小,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定值电阻的最小值;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50Ω,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时,定值电阻阻值也最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算出定值电阻的最大值。【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知,电压表的示数U=IR=5Ω×0.4A=10Ω×0.2A=20Ω×0.1A=2V,为一定值,故可以得出:当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因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此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都最小,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最小为:;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2V不变,
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滑=U-UV=3V-2V=1V,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

解得:R=100Ω。
故AB间允许接入电阻R的取值范围是3.3~100Ω。
25.(2023·舟山模拟)如图是小梅同学设计的风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弹簧A端固定,B端可以自由滑动且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连接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无风时滑片位于R2最右端,当风吹来时,使B向左移动,风力减小时,弹簧又把B推向右端。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为4V,R1=1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
(1)则为安全起见,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不能超过   Ω;
(2)若将电表改装为风力表,要求风力越大,电表的示数也越大,则应将   改装为风力表。
【答案】(1)30
(2)电流表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R2的电压。当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此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即可。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规律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R2的电压。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U总-U2=4V-3V=1V;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得到:;

解得:R2=30Ω。
(2)根据图片可知,当风力增大时,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此时变阻器R2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根据R总=R1+R2可知,总电阻减小,而总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应该将电流表改装为风力表。
26.(2023·宁波模拟)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2R1。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0,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的示数变为零。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当用R3(R3=R2)替换R1时,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则说明R2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   (用 U0表示),则说明R1短路。
【答案】断路;1.5U0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求出电源电压;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短路,或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断路了,据此分析解答。【解答】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
由题知,电阻R2=2R1,由于“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0,电路正常工作”,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
电源电压:U总=U0+2U0=3U0,
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的示数变为零,又因为“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
所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R1短路或R2断路。
用一个完好的电阻R3(R3=R2=2R1)来替换图示电路中的R1,
此时R3、R2串联,此时电压表与R3并联,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则说明电路里没有电流经过,即R2断路。
如果R1短路,那么换用R3后,R3、R2串联,
因为二者电阻相等,那么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
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应该为总电压的一半,即U总=1.5U0。
27.(2023八上·青田期末)如图所示,硬质弹簧右端固定,左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R1的右端。闭合开关,拉力F增大时,会使金属滑片P向左移动。
(1)拉力F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若将电路中的某一电表改装成一个可以显示拉力大小的测力计,应该选用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答案】(1)不变
(2)电压表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分析即可;
(2)根据图片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随拉力增大时的变化规律即可。
【解答】(1)根据图可知,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则定值电阻R0始终与R1串联,且R1始终全部接入电路。当拉力F增大时,虽然滑片向左一定,但是电路的总电阻保持不变。
(2)当拉力增大时,滑片向左移动,则电压表并联部分的阻值增大。由于总电阻保持不变,因此总电流保持不变,即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那么:若将电路中的某一电表改装成一个可以显示拉力大小的测力计,应该选用电压表。
28.(2023八上·义乌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某款气敏“电阻型”酒精测试仪的工作电路,气敏电阻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电源电压为9V,R1是阻值为25Ω的定值电阻,R2是气敏电阻,其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酒精浓度(n)表示每100mL气体中含有酒精的质量。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压表示数为5V,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    毫克。
【答案】3;40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时R2的阻值,由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1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
(2)当电压表示数为5V时,由欧姆定律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算出R2的电阻,由图乙判断出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中每100mL中含有酒精的质量。【解答】(1)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
由图乙知,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即酒精浓度为0,此时气敏电阻R2的阻值为50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此时R1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
(2)当电压表示数为5V时,电路的电流为:,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此时R2的阻值为:R2′=R-R1=45Ω-25Ω=20Ω,
由图乙知,此时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40毫克。
29.用电流表测两个小灯泡并联后的总电流,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路出现   ,导致两灯不亮。将第2根导线或第   根导线的某一接线端改接到另一接线柱上,便可以避免该故障。
【答案】短路;5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1)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由电源正极直接流回负极叫短路;
(2)根据图片确定并联时通过灯泡的电流路径,据此对需要调整的导线进行判断。
【解答】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依次通过导线6、5、4、2、1 ,到电源负极,不经过任何一个小灯泡,电路短路。将导线2的右端改接到C接线柱,或将导线5的下端改接到A接线柱,都可以避免电路短路。
30.(2023八下·镇海期末)小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装置,它能在电压表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P恰好处于a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1牛重的钩码时,电压表读数比1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 引起的(填字母)。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答案】(1)增大
(2)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此电路为R1和R2始终串联在一起,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不发生变化,电压表测的是Pa两端的电压。
【解答】(1) 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 ,电压表所并联的电阻增大,故其示数增大;
(2)电压表示数偏大的原因为其获得的电压过多,故R1短路时出现这种情形。
31.(2023八下·海曙期末)项目学习小组利用气敏电阻自制一个烟雾浓度检测仪,气敏元件R的阻值随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图是小曙设计的电路图,R0为定值电阻。
(1)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2)排除故障后,当烟雾浓度变大时,电流表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电压表示数   。
【答案】(1)R0断路
(2)增大;增大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当定值电阻R0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此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它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2)当烟雾浓度增大时,确定气敏元件的阻值变化,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确定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根据U=IR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解答】(1)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R0断路;
(2)当烟雾浓度变大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则总电阻减小,根据可知,总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根据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32.(2022·椒江模拟)小明想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用长方体水槽、浓度一定的食盐水、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及电流表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实验电路连接如图所示(水槽中有食盐水),将电极M、N分别固定在水槽左右两侧底部。
(1)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再向水槽中添加一定质量的相同浓度的食盐水,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了,可以得出容器中食盐水的电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
(2)小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降低容器内食盐水的浓度,结果发现容器内食盐水的电阻减小了,由此得出结论:食盐水的浓度越低,电阻越小。你认为这个结论应该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   。
(3)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电极M、N的距离,小明还能够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
【答案】(1)变小;横截面积
(2)不可靠;没有控制导体(食盐水)的横截面积不变
(3)长度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分析影响电阻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当加入清水后,食盐水的浓度和食盐水的横截面积都变化了,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3)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影响电阻的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1)向水槽中添加一定质量的相同浓度的食盐水,水槽内食盐水的液面升高,使得食盐水的横截面积变大,食盐水的电阻减小,这表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3)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电极M、N的距离,改变了食盐水接入电路中的长度,电流表示数也会发生改变,能够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3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伏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1A”。依次将阻值为5欧、10欧、20欧的定值电阻接入AB之间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1 2 3
电阻R(欧) 5 10 20
电流I(安) 0.4 0.2 0.1
请回答:
(1)完成第一组实验,断开开关,拆下5欧的电阻,改接10欧的电阻。继续操作有以下四步:
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   
(2)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   
(3)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下列图像,其中正确的有   。
(4)为使结论更有说服力,该同学又用3002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可行的有 (可多选)
A.将电源电压调至2.5V B.将要实验的30Ω电阻换成20
C.将滑动变阻器换为“20Ω 1A” D.串联一个10Ω定值电阻
【答案】(1)2143
(2)电压表示数为2V
(3)A
(4)A;C;D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每次闭合开关前,为了避免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要求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只改变电阻,再记下对应的电流,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电压表保持不变的示数即可;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流与电阻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图像形状。
(4)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根据欧姆定律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记录电流表示数,即②①④③;
(2)由表中数据知,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之积为:U=IR=0.4A×5Ω=0.2A×10Ω=0.1A×20Ω=2V。
则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电压表示数2V不变;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组数据中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相等,那么得到: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选A;
(4)A.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得到:;

故电源电压最大为:U总≈2.67V;
仅将电源电压调至2.5V,故A符合题意;
B.该同学又用30Ω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仅将要实验的30Ω电阻换成2Ω,不符合实验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3V-2V=1V。此时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5倍,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0.5×30Ω=15Ω,
仅将滑动变阻器换为“20Ω 1A“,故C符合题意;
D.根据C中的分析可知,此时需要变阻器的阻值变为15Ω,那么还需串联电阻的阻值R'=15Ω-10Ω=5Ω<10Ω,因此串联一个10Ω的电阻可以,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34.(2023八下·海曙期末)据史料记载,欧姆曾用如图甲电路来研究电流的影响因素,该电路中温差电源的电压与温差成正比。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偏转,转动手柄,使小磁针回到原位置,记录手柄转过角度。改变电源温差,利用同一铁丝多次实验得出表1数据;控制电源温差不变,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铁丝多次实验得出表2。已知:手柄转过角度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粗细相同的铁丝电阻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表1
实验组别 1 2 3 4
电源温差(摄氏度) 20 40 60 80
手柄转过角度(度) 50 100 150 200
表2
实验组别 1 2 3 4
铁丝长度(英寸) 2 4 6 10
手柄转过角度(度) 305 281.5 259 224
(1)分析图甲和图乙,图甲虚线框内的结构相当于图乙中   (选填“电流表”“电压表”或“滑动变阻器”);
(2)分析表1中数据,欧姆获得的实验证据是   ,从而得出当电阻相同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3)某同学对表2中数据分析后发现:并不能得出通过铁丝的电流与铁丝电阻成反比,请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
【答案】(1)电流表
(2)手柄转过角度与电源温差的比值相等或电源温差增大手柄转过角度随之成倍增大
(3)电路中铜丝、水银也会分走一部分电压,没有控制铁丝两端电压相同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虚线部分的作用,然后再与乙图进行比较即可;
(2)手柄转过角度可以反映电流的大小,而电源温差可以反映电源电压大小,因此二者的变化关系就反映了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关系;
(3)在电路中,铜丝和水银都存在电阻,因此它们也会分去部分电压,从而使铁丝两端的电压发生改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甲图虚线框的手柄是用来反映电流大小的装置,和图乙中的电流表作用相同。
(2)分析表1数据可知:手柄转过角度与电源温差的比值相等或电源温差增大手柄转过角度随之成倍增大,进而得出当电阻相同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某同学对表2中数据分析后发现:并不能得出通过铁丝的电流与铁丝电阻成反比,这其中可能的原因为:电路中铜丝、水银也会分走一部分电压,没有控制铁丝两端电压相同。
四、解答题(第36题第3小题1分,其他均2分,共11分)
35.(2023八下·黄岩期末)图甲为加湿器装置示意图,R0是电磁铁线圈的电阻,R1是探测空气湿度的湿敏电阻,置于加湿器表面,其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某一数值时,衔铁被吸引下来,加湿装置电路断开;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到某一数值时,衔铁被拉回,加湿装置电路闭合并开始工作。已知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0为6V且保持不变。
(1)若房间湿度增大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2)当空气湿度降至30%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A,衔铁被拉回,加湿装置开始工作,求电磁铁线圈的电阻阻值是多少?
(3)若要在室内湿度降低至40%时,加湿器就开始工作,对该控制电路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可多选)。
A.串联一个电阻
B.减少控制电路电压
C.将衔铁适当远离电磁铁
【答案】(1)电流变大。房间湿度增大时,湿敏电阻阻值变小,Ro不变,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I=U/R.控制电路的电压不变,故电流变大;
(2)解:当空气湿度为30%时,查图可得,
湿敏电阻R1=150Ω,R总 =U/I=6V/0.03A=200Ω,R0=200Ω-150Ω=50Ω;
(3)A;B;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当房间湿度增大时,根据图乙确定湿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根据R总=R0+R1分析总电阻的变化,根据分析总电流的变化即可;
(2)首先根据乙图确定空气湿度为30%时湿敏电阻的阻值,根据计算总电阻,根据R0=R总-R1计算电磁铁的线圈电阻。
(3)电磁铁吸合时需要的电磁力大小不变,可从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和杠杆平衡条件等角度分析改进措施。
【解答】(3)根据图乙可知,当空气湿度降低至40%时,湿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电磁铁吸合时需要的电磁力不变,即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不变,那么电路的总电阻不变。根据R总=R1+R0可知,此时要增大电路里的电阻,即可串联一个电阻,故A正确;
当总电阻减小时,如果总电流不变,根据U=IR可知,此时可以减小控制电路的电压,故B正确;
根据图片可知,弹簧和支架,电磁铁构成一个杠杆。湿敏电阻阻值减小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则电磁铁的吸引力增大。为了保证吸引效果相同,此时可以将衔铁适当远离电磁铁就行,故C正确。
故选ABC。
36.(2023八下·吴兴期末)小科设计的“火灾报警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所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磁铁(线圈阻值R0=18Ω)、电源U=6V、开关等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电铃、导线等组成。小科的设计思想:当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接通,电铃报警。
已知该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之间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光强”表示光强弱的程度,符号为E,单位为cd。)
光强E/cd 1.0 2.0 3.0 4.0 5.0 6.0
光敏电阻R/Ω 36.0 18.0 12.0 9.0 7.2 6.0
(1)分析上表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关系式为R=   。
(2)闭合开关S,如果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5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则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需要在多少cd以上?
(3)按小科的设计,当室内烟雾增大时,光照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时,衔铁与   (“上方”或“下方” )的M、N接触,电铃工作报警。
【答案】(1)R=
(2)解:R总= =24Ω
R= R总- R0 =24Ω-18Ω=6Ω
查表得E最小=6.0 cd
或解:U0=I R0=0.25×18Ω=4.5V
UR=6V-4.5V=1.5V
R= =6Ω
查表得E最小=6.0 cd
(3)上方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将表格中每组对应的光强和光敏电阻阻值相乘,根据乘积大小确定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
(2)①首先根据 计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R= R总- R0 计算光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表格确定光照强度;
②首先根据 U0=IR0 欧姆定律计算出R0两端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UR=U-U0计算出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接下来根据 计算光敏电阻的阻值,根据表格确定光照强度。
(3)根据图像确定光照减弱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从而确定控制电路部分电流变化,弄清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确定衔铁的位置变化即可。
【解答】(1)将表格中对应的光强和光敏电阻相乘,乘积都是36,那么二者应该成反比关系,因此变化关系式为: 。
(2)当室内烟雾增大时,光照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减小,则电磁铁的磁场减弱,衔铁不能被吸下来,在上方与M、N接触,此时电铃报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