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解析训练:6 聚焦细胞分裂、遗传、变异三者的联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解析训练:6 聚焦细胞分裂、遗传、变异三者的联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9 08:3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解析训练
6 聚焦细胞分裂、遗传、变异三者的联系
强化1 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解 疑 释 惑
1.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
遗传定律的本质如下图所示:
2.变异类型与细胞分裂的关系
(1)细胞分裂与基因突变
任何方式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在生物体内或体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都可导致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差错,从而发生基因突变。
(2)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
①减数分裂Ⅰ后期,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基因重组。
②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时期),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方 法 规 律
结合分裂图像判定变异类型及配子种类
(1)图示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有可能是极体。
①若个体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造成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②若个体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造成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最可能的是互换,也有可能是基因突变。
(2)判断原因后,可通过还原联会时期的图解,推测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
①若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因为该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配子基因型为AB、AB、AB、aB(aB、aB、aB、AB)。
②若个体基因型为AaBB,且该细胞只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配子基因型为AB、AB、AB、aB(显性突变)或aB、aB、aB、AB(隐性突变)。
③若个体基因型为AaBb,且该细胞只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配子基因型为Ab、Ab、AB、aB(显性突变)或ab、ab、aB、AB(隐性突变)。
④若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且该细胞只发生互换,产生配子基因型为AB、aB、aB、AB(Ab、ab、aB、AB)。
(3)细胞分裂与染色体变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常发生于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有丝分裂前期。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
a.个别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多体或缺体):减数分裂Ⅰ个别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分裂Ⅱ个别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b.多倍体:由于纺锤体形成异常,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方 法 规 律
染色体异常分离导致配子异常的分析
如果减数分裂Ⅰ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如果减数分裂Ⅱ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如图所示:
典 题 固 法
题型1 结合细胞学基础考查遗传规律的本质
1.某研究所将拟南芥的三个抗盐基因SOS1、SOS2、SOS3导入玉米体内,成功筛选出整合的耐盐植株(三个基因都表达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图甲、乙、丙表示三个基因随机整合的情况,让三株转基因植株自交,对后代高耐盐性状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个抗盐基因在整合过程中随机整合到1条或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B.三个抗盐基因在甲株自交中遵循分离定律,在乙和丙株自交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让三株转基因植株自交,其中甲株自交后代获得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比例最大
D.让三株转基因植株自交,其中丙株自交后代获得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比例最大
题型2 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细胞分裂的关系
2.(2022·湖北卷)为了分析某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病因,对该患儿及其父母的21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A1~A4)进行PCR扩增,经凝胶电泳后,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该患儿致病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考虑同源染色体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Ⅰ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B.考虑同源染色体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Ⅱ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C.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Ⅰ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D.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Ⅱ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题型3 结合细胞学基础考查变异类型的判断
3.(2020·天津卷)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
C.染色体变异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强化2 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解 疑 释 惑
遗传和变异密切相关,两者又是进化的基础,变异类型可通过配子等方式遗传。考题往往设置变异情境,进行相关遗传规律分析,或设计遗传实验判断变异类型等。
1.设计实验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
(1)类型
①显性突变:如a→A,该突变一旦发生当代即可表现出相应性状。
②隐性突变:如A→a,在突变个体当代不表现出新性状,隐性基因纯合时才表现出来,且突变性状一旦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来,即可稳定遗传。
(2)判定方法
方法 观察与结论
选取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突变体/型)与原始亲本进行杂交(植物可自交) 若子代只表现原有的性状,则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突变是隐性突变
若子代既表现突变性状又表现出原有的性状,则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突变是显性突变
选择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野生型)杂交 通过观察后代变异性状的比例来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
2.设计实验判断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详见微专题5)
3.判断外源基因插入位置(详见微专题5)
典 题 固 法
题型1 生物变异与遗传规律综合考查
1.(2022·汕头一模)中国是用桑蚕丝织绸最早的国家,自古即以“丝国”闻名于世。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与雌蚕相比,雄蚕产丝多且质量高。科学家利用诱变技术使其孵出来的都是雄蚕,部分育种过程如下:①应用电离辐射,得到两种Z染色体上具有显性基因(A、B)的雄蚕品系P1和P2,如图1所示。②利用γ射线诱变得到雌蚕品系P3,使Z染色体的一个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该片段上带有a和b基因,如图2所示。③选择合适的亲本杂交。回答以下问题:
图1 图2
(1)以上育种过程涉及的变异类型有                             。
(2)A为红体色基因,a为体色正常基因,B为痕迹翅基因,b为正常翅基因。A或B在雄蚕受精卵中有2个会使胚胎致死,而在雌蚕受精卵有1个显性基因且没有其等位基因就会使胚胎致死,其他情况均正常。
①P1和P3杂交后代中红体色的概率为    ,P2与野生型雌蚕杂交后代的雌雄比为    。
②为了选育出雄蚕,选择P2和P3杂交得F1,从F1中筛选出体色正常、痕迹翅的雌蚕与P1杂交得F2,从F2中筛选出    的雄蚕与野生型雌蚕杂交得F3,F3全为雄蚕,雌蚕在胚胎期死亡。在大量的实验中,F3中有少数雌蚕存活下来,可能的原因是                              。
题型2 利用“假说—演绎法”判断变异类型
2.(2022·汕头质监)果蝇的正常翅和卷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表示)。将卷翅雌性果蝇与正常翅雄性果蝇交配,F1表现为卷翅∶正常翅=1∶1,将F1中的卷翅个体相互交配,F2表现为卷翅∶正常翅=2∶1。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卷翅为    性性状。卷翅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卷翅和正常翅的现象称为    。
(2)F2表现为卷翅∶正常翅=2∶1的原因是            。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卷翅基因应位于    染色体上,原因是                                。
(3)研究发现,一些卷翅果蝇体内还存在一个显性突变基因B(表现为星状眼,等位基因为b),该基因纯合致死,与卷翅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这样的果蝇品系称为平衡致死品系。
①平衡致死品系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的基因型是    。
②该品系可用于检测出常染色体上未知基因突变的类型,确定突变基因与可见性状的关系及其所在的染色体,技术路线如下图。在F1挑选卷翅雄果蝇与该品系的雌果蝇作单对交配,子代分开饲养,之后各自在F2中选取卷翅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若有些杂交组合在F3的表型及比例为              ,说明该染色体发生了隐性突变。
强化3 细胞分裂、遗传、变异的综合分析
典 题 固 法
题型1 基于细胞分裂的遗传规律相关分析与计算
1.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在蚕卵孵化过程中,用X射线处理,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回答问题:
野生型 突变Ⅰ 突变Ⅱ
(1)突变Ⅰ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突变Ⅱ个体减数分裂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2)家蚕野生性状(B)对突变性状(b)为显性,B、b均位于Z染色体上,已知基因b为致死基因。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的致死类型,选择杂合野生型雄家蚕与突变型雌家蚕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后代中                             , 说明基因b使雌配子致死;
②若后代中                             , 说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③若后代中                          , 说明基因b纯合使雄性个体致死。
题型2 减数分裂异常导致遗传病分析
2.ph染色体是指受电离辐射等影响,人类22号和9号染色体易位形成的新染色体(如图),导致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引起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变异与四分体时期的互换属于同一种变异类型
B. 这类白血病患者的异常染色体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C. 这类患者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会出现联会异常,不可能生育出正常后代
D. 电离辐射也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具有定向改变的特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