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8 15:4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90 分钟 总分:120分 书写等级: 质量等级:
Ⅰ.基础过关
一、小小书法家,美观写词语。 (20分)
huáng yīng tiān yá jīng yíng bāo guǒ zhú lán
hé ǎi zī liào kāng kǎi gòng xiàn làn yòng
zhuàng guān yǒu xiàn kuàng wù kū jié huǐ huài
wú sī shè xiǎng lì rú jī dì mù dǔ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6分)
九曲(qū qǔ) 山郭(guō guǒ) 菜畦(q ǐ q í) 记载(zǎi zài)
排闼(dà tà) 遨游(áo ào) 薄薄(báo bó) 铁锹(qiū qiāo)
璀璨(cuī cuǐ) 提供(gōng gòng) 咸淡(xán xián) 肆虐(lüè nüè)
逮住(dài dǎi) 闺女(guī gūn) 盘踞(jù jū) 归宿(sǔ sù)
三、按要求写词语。 (10 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恩赐( ) 慷慨( ) 天际( ) 遨游( )
和蔼( ) 擎起( ) 毁坏( ) 精心( )
2.将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 )的宇宙 ( )的摇篮 ( )的威胁 ( )的波光
( )地开采 ( )地提供 ( )地保护 ( )地顶住
3.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
( )太空 ( )眼帘 ( )威胁 ( )化学品
( )设想 ( )感叹 ( )子孙 ( )资源
四、指出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填序号。(4分)
A.打比方 B.举例子 C.作比较 D.列数字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
2.地球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 )
3.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4.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 )
五、按要求选择正确答案。(12 分)
1.关于倡议书,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要在内容的最后写上署名和日期。
B.写倡议书时叙述提倡议的背景、申述理由、提出具体建议。
C.可以写倡议的标题及称呼接受倡议的对象,也可以不写。
2.下面对《书湖阴先生壁》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清幽,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人写景,从院内写到院外,既是对主人的赞叹,也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C.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风光、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D.诗歌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的无奈。
3.“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其中的“ ”不属于“五谷丰登”中的“五谷”。 “五音不全”中的“五音”不包括“ ”。 ( )
A.粱 发 B.菽 角 C.黍 徵 D.稷 商
4.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 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A.“至少”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
B.“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说明40万亿千米以内没有,但这距离以外一定存在。
C.“至少”一词表示目前的最大程度,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很难超过40 万亿千米的距离,说明人类航天技术水平有限。
六、回顾课本知识,把握文章主要观点。(14 分)
1.《只有一个地球》从 引入,然后从 、 、 三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我们 。
2.《青山不老》一文中老人创造的奇迹: 年时间,绿化了 条沟,造了 条防风林带, 亩林网。
3.《三黑和土地》一文的体裁是 ,诗中三黑把土地看作 ,表达了农民对 和对 。
4.五行: 五音:
五谷: 五彩:
5.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 , ”寄托了诗人及淘金者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 ”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Ⅱ.阅读升级
七、课内阅读我最棒,抓关键词句体会中心。(16分)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2.“再生”的意思是( )(2分)
A.死而复生。
B.机体的某一部分丧失或受到损伤后,重新生长。
C.对某种废品进行加工,使其恢复原有性能。
3.选文中的再生资源包括 、 、 。(4分)
4.导致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 。(2分)
5.应该用( )的语气读画“ ”的句子。(多选)(2分)
A.强调 B.伤感 C.感叹 D.气愤 E.可惜
6.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灾难 (2分)
7.从“本来”“长期”“一系列”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分)
八、课外拓展我能行,把握文章主要观点。(18分)
绿色的保卫者
①植物是绿色的保卫者,保护着人类的健康。
②绿色植物有着最大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同时又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人们曾经计算过,每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出0.73吨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调节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不断更新空气。松树的针叶和松脂容易被氧化而放出臭氧来;如果臭氧浓度过大时,树木还能吸收臭氧,净化空气。稀薄的臭氧不仅不臭,反而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无怪人们漫步松林中,就会感到空气清新,精神舒畅了。而有些疗养院还专门设在松林中哩。
③绿色植物也是天然的除尘器。繁茂厚实的草地,根牢牢地抓住地表,减少尘土飞扬。 同时,比占地面积大20倍的叶子,又会自动地接收、吸收和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减轻空气污染。广阔的林带能减低风速,阻挡尘粒,迫使其降落。树叶的褶皱和绒毛,分泌的油脂,还能够吸附大量的飘尘。据研究,松树、柏树、洋槐、臭椿、女贞、泡桐、重阳
木、悬铃木等都是较好的防尘树种。每公顷云杉林每年可吸附32吨灰尘,松林可吸附36吨灰尘,水青冈林可吸附68吨灰尘。蒙尘的树林只要一经雨淋,就更加郁郁苍苍,重新恢复了除尘的能力。
④绿色植物还是个巨大的消声器。成群的树林有吸收和阻挡声音的本领。由于树木对声波有散射的作用,当声波通过时,树叶摆动,会使声波减弱或迅速消失。而叶子表面的气孔和绒毛,仿佛多孔的吸音纤维板那样,把声音吸收掉了。
⑤绿色植物还可以调节气温。夏天,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大,大量吸水,大量蒸发,既湿润了空气,也降低了温度,绿化区比无林空地的气温要低7℃~8℃。冬天,草地环境的气温,要高于水泥地面环境的气温。
⑥绿色植物的好处说不完。让我们更好地来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吧。
1.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2.这篇短文说明的事物是( ),事项是( )。(2分)
A.植物 B.绿色植物
C.绿色植物的特点 D.绿色植物对人类的作用
3.短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题目有什么好处 (2分)
4.请你读一读第②~⑤自然段,从中各找出一个词语,概括绿色植物的四个作用。(4分)
5.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第⑤自然段中的画线句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4分)
6.读下面一组句子,你觉得哪一句好 为什么 (2分)
树叶的褶皱和绒毛,分泌的油脂,还能够吸附飘尘。
树叶的褶皱和绒毛,分泌的油脂,还能够吸附大量的飘尘。
7.请用文中语句回答,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分)
Ⅲ.习作赢家
九、美丽的环境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还可以带给人类清新的空气、美的享受。可是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请你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写一份倡议书。(20分)
要求:①要写出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
②先写清现象,再分析其原因,然后提出解决的办法。
③注意倡议书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