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伽师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考生须知: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a2O、Fe2O3、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2、SiO2、NO2属于酸性氧化物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漂白粉、水玻璃、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
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硅导电,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⑥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 D. 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NO2属于其他氧化物,故①错误;
③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故③错误;
⑤铝在浓硫酸中的钝化属于化学变化,故⑤错误;
故答案为B。
2. 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保护膜:2Fe+6H2O(g)=2Fe(OH)3+3H2
B.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42—+Ba2+=BaSO4↓
C.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D. 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H++OH-=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故A错误;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H++2OH-+SO42-+Ba2+=BaSO4↓+2H2O,故B错误;C.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Ca2++CO2↑+H2O+2CH3COO-,故C错误;D.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其离子反应为H++OH-═H2O,故D正确;故选D。
3. 下列关于分散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分散系的稳定性比较:溶液>浊液>胶体
B. 由于胶体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在电场中将定向移动
C.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和盐酸,过滤可将两者分离
D.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有9种组合方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溶液均一稳定,胶体具有介稳定性,浊液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分散系的稳定性比较:溶液>胶体>浊液,故A错误;
B.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胶体本身不带电,故B错误;
C.胶体和溶液都能通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根据排列可知组合成的分散系分别有(前是分散质,后者是分散剂):气-气、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固-固、液-气、固-液、固-气共九种,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A. HCO3-→ CO32- B. MnO2→ Mn2+
C. I-→ I2 D. FeO → Fe3O4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可以加入NaOH,发生反应HCO3-+OH-=CO32-+H2O,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过程中Mn从+7价降低到+2价,需要加入还原剂,B正确。C、I从-1价升高到0价,需要加入氧化剂,C错误。D、Fe从+2价升高到+3价,需要加入氧化剂,D错误。正确答案B。
5.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CO2 B. Cu C. Ca(OH)2 D. 氨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CO2在水溶液中生成的碳酸可以导电,并非CO2溶于水后本身可以导电,且液态二氧化碳也不能导电,故CO2为非电解质,A正确;
B.非电解质为化合物,Cu为单质故其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Ca(OH)2溶于水可电离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其为电解质,C错误;
D.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答案选A。
6. 分类法是我们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空气和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混合物 B. NaCl和CaO都属于化合物
C. 和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D. 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多种微粒,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只有H2O一种微粒,属于纯净物,A错误;
B.NaCl和Ca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NaCl和CaO属于化合物,B正确;
C.Mn2O7能够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C错误;
D.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H2O和H2O2都是含有H、O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不是单质,因此二者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7. 同学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NaCl固体中没有离子
B. 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
C. 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D. 图2中NaCl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了大量的的离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氯化钠是电解质,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只不过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故A错误;
B.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氯化钠是电解质,但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故B正确;
C.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水电离出的离子 ,故C错误;
D.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电流作用下电离出的离子 ,故D错误;
故选:B。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2SO4·10H2O是混合物
B.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Na2SO4·10H2O是单一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所以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B正确;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不一定是混合物,可能是化合物,同时混合物也可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就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
D.含有氧元素化合物有可能是氧化物,含氧酸或者含氧酸盐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 NaCl和H2SO4 B. NaOH和HCl C. Na2CO3和H2SO4 D. AgNO3和NaCl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NaCl和H2SO4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生产,则不能发生反应,故A选;
B.NaOH和HCl相互交换成分有水生成,则反应能发生,故B不选;
C.Na2CO3和H2SO4相互交换成分有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则反应能发生,故C不选;
D.AgNO3和NaCl相互交换成分有AgCl沉淀生成,则反应能发生,故D不选;
故选A。
10. 下列过程的原理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 B. 铜器表面出现铜绿 C. 焰色试验 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食物腐败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为化学变化,A错误;
B.铜器表面出现铜绿,物质种类发生变化,为化学变化,B错误;
C.焰色试验是电子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C正确;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物质种类发生变化,为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选C。
11.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 NaOH溶液:Na+、K+、、
B. 0.1 mol/L NaCl溶液:K+、Mg2+、、MnO
C. 0.1 mol/L K2CO3溶液:Na+、Ba2+、Cl 、OH
D. 0.1 mol/L H2SO4溶液:K+、Fe2+、、HS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和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选;
B.在0.1 mol/L NaCl溶液中,K+、Mg2+、、MnO能大量共存,B项选;
C.Ba2+和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2+和不能大量共存,C项不选;
D.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HSO将氧化为,D项不选;
答案选B。
12. 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2OHˉ=SO+H2O
B. 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 + Fe=3Fe2+
C.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 +H2↑
D. 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澄清石灰水混合:2HCO+Ca2++2OHˉ=CaCO3↓+CO+2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氢氧化钠和少量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A正确;
B.氯化铁氧化铁粉生成氯化亚铁,本身也被还原为氯化亚铁,故B正确;
C.钠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水,故C正确;
D.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澄清石灰水混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Ca2++OHˉ=CaCO3↓+2H2O,故D错误;
故选D。
13. 下列化学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氧气 B.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制CO2
C. 实验室用锌片和稀硫酸制氢气 D.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不属于离子反应,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中有离子参加,属于离子反应,但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中Zn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中有离子参加,属于离子反应,故C正确;D、该反应中有离子参加,属于离子反应,但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
14.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K+
B.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H+、Al3+、Cl-、NO
C. 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 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H++SO+Ba2++OH-=BaSO4↓+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含MnO的溶液呈紫红色,且氯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与高锰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显碱性,H+、Al3+与OH-反应而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
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C正确;
D.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 +Ba2++2OH-=BaSO4↓+2H2O,故D错误;
答案选C。
二、填空题,共58分。
15. 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铁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2) ①. Fe ②. 3d64s2
(3) ①. 离子键和共价键 ②.
(4)2NaHCO3Na2CO3+CO2↑+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8电子结构可知,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
【小问2详解】
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发生置换反应,Fe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则还原产物为Fe。铁的第四周期第Ⅷ族元素,原子序数是26,因此铁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小问3详解】
KClO4由钾离子与高氯酸根离子构成,高氯酸根离子中Cl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因此含有离子键、共价键;K原子质子数为19,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8、1,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小问4详解】
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16. 把 Cl2 通入浓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3Cl2 +8NH3=6NH4Cl +N2
(1)用双线桥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
(3)写出 NH4Cl 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在其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为___________。
(4)若反应中有 3.4 克氨发生氧化反应,则反应中有生成氮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Cl2 ②. N2 ③. 3:2
(3) ①. NH4Cl=+Cl- ②. <1nm
(4)2.8g
【解析】
【小问1详解】
3Cl2+8NH3=6NH4Cl +N2,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得到1个电子,N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0,失去3个电子,用双线桥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
【小问2详解】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故Cl2为氧化剂;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NH3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N2;反应中氧化剂Cl2的系数为3,还原剂NH3的系数为8,但只有2个NH3中的N化合价升高,因此还原剂只有2个NH3,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比例为3:2;
【小问3详解】
NH4Cl在溶液中的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是NH4Cl=+Cl-;NH4Cl溶液属于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为<1nm;
【小问4详解】
发生氧化反应的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第(2)问的分析可知,只有2个NH3为还原剂,因此生成N2的物质的量为×0.2mol=0.1mol,质量为0.1mol×28g/mol=2.8g。
17. 硫和氮是两种重要的元素,它们的氧化物又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1)汽车尾气含有NO、CO等多种污染物,是城市污染源。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原因___。
②治理尾气方法是加装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污染的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工业上产生的NO2可用NH3在一定条件下消除污染。
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在标准状况下,消耗NO233.6L,则此反应的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___g。
(3)工业上为了减少燃煤过程中SO2的排放,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其产物可作建筑材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 ①. N2+O22NO ②. 2NO +2CON2+ 2CO2 ③. 6NO2 +8NH37N2+ 12H2O ④. 7 ⑤. 2CaO+2SO2+O22CaSO4
【解析】
【分析】(1)①汽车尾气含有NO的原因是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生成;
②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污染两种气体为N2和CO2;
(2)①NO2可用NH3在一定条件下消除污染,生成N2和H2O;
②根据反应作答;
(3) 减少燃煤过程中SO2的排放,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生成CaSO4可作建筑材料。
【详解】(1)①汽车尾气含有NO的原因是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生成,反应为:N2+O22NO,故答案为:N2+O22NO;
②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污染的两种气体为N2和CO2,反应为:2NO +2CON2+ 2CO2,故答案为:2NO +2CON2+ 2CO2;
(2)①NO2可用NH3在一定条件下消除污染,生成N2和H2O,反应为:6NO2 +8NH37N2+ 12H2O,故答案为:6NO2 +8NH37N2+ 12H2O;
②在标准状况下,消耗33.6L NO2的物质的量为,根据上面反应,当有6mol NO2参与反应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mol,且都是氮气, 1.5mol NO2参与反应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多的质量为,故答案为:7;
(3) 减少燃煤过程中SO2的排放,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生成CaSO4可作建筑材料,反应为:2CaO+2SO2+O22CaSO4,故答案为:2CaO+2SO2+O22CaSO4。
18. 下图中的每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M分解生成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l:1,其中A和C为无色气体。
(1)物质M是__________(写名称),C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M与盐酸反应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碳酸氢铵 ②. NH3 ③. H++=CO2↑+H2O ④. 3Cu+8H++2=3Cu2++2NO↑+4H2O ⑤. C+4HNO3(浓)CO2↑+4NO2↑+2H2O ⑥. 3NO2+H2O=2HNO3+NO
【解析】
【分析】M为化合物,与NaOH反应生成C,C为气体,则C为NH3,即M为铵盐,C与D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E,应为氨气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即D为O2,E为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即F为NO2,G能与木炭、铜发生反应,且G是由F生成,则G为HNO3,木炭与硝酸反应生成CO2、NO2、H2O,即A为CO2,因为M受热分解生成A、B、C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则M为NH4HCO3。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M为碳酸氢铵,C为NH3;
(2)NH4HCO3与盐酸的反应:+H+=CO2↑+H2O;
(3)反应②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3Cu2++2NO↑+4H2O;
(4)木炭与硝酸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新疆伽师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考生须知: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a2O、Fe2O3、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2、SiO2、NO2属于酸性氧化物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漂白粉、水玻璃、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
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硅导电,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⑥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 D. ④⑤⑥
2. 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保护膜:2Fe+6H2O(g)=2Fe(OH)3+3H2
B.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42—+Ba2+=BaSO4↓
C.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D. 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H++OH-=H2O
3.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散系稳定性比较:溶液>浊液>胶体
B. 由于胶体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在电场中将定向移动
C.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和盐酸,过滤可将两者分离
D.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有9种组合方式
4.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A. HCO3-→ CO32- B. MnO2→ Mn2+
C. I-→ I2 D. FeO → Fe3O4
5.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CO2 B. Cu C. Ca(OH)2 D. 氨水
6. 分类法是我们学习与生活重要工具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空气和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混合物 B. NaCl和CaO都属于化合物
C. 和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D. 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7. 同学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NaCl固体中没有离子
B. 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
C. 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D. 图2中NaCl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了大量的的离子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2SO4·10H2O是混合物
B.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9.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 NaCl和H2SO4 B. NaOH和HCl C. Na2CO3和H2SO4 D. AgNO3和NaCl
10. 下列过程的原理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 B. 铜器表面出现铜绿 C. 焰色试验 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11.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 NaOH溶液:Na+、K+、、
B. 0.1 mol/L NaCl溶液:K+、Mg2+、、MnO
C. 0.1 mol/L K2CO3溶液:Na+、Ba2+、Cl 、OH
D. 0.1 mol/L H2SO4溶液:K+、Fe2+、、HSO
12. 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2OHˉ=SO+H2O
B. 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 + Fe=3Fe2+
C.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 +H2↑
D 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澄清石灰水混合:2HCO+Ca2++2OHˉ=CaCO3↓+CO+2H2O
13. 下列化学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氧气 B.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制CO2
C. 实验室用锌片和稀硫酸制氢气 D.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14.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K+
B.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H+、Al3+、Cl-、NO
C. 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 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H++SO+Ba2++OH-=BaSO4↓+H2O
二、填空题,共58分。
15. 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铁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6. 把 Cl2 通入浓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3Cl2 +8NH3=6NH4Cl +N2
(1)用双线桥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
(3)写出 NH4Cl 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在其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为___________。
(4)若反应中有 3.4 克氨发生氧化反应,则反应中有生成氮气质量为___________。
17. 硫和氮是两种重要的元素,它们的氧化物又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1)汽车尾气含有NO、CO等多种污染物,是城市的污染源。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原因___。
②治理尾气方法是加装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污染的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工业上产生的NO2可用NH3在一定条件下消除污染。
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在标准状况下,消耗NO233.6L,则此反应的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___g。
(3)工业上为了减少燃煤过程中SO2的排放,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其产物可作建筑材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8. 下图中的每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M分解生成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l:1,其中A和C为无色气体。
(1)物质M是__________(写名称),C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M与盐酸反应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