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8 17: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进艾青诗歌——《艾青诗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现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能深情地朗诵诗歌。
2.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体味诗人深沉的感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艾青现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能深情地朗诵诗歌。
2.解析难点:诗歌中蕴含深沉的感情,对诗歌爱国情怀的体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诗歌朗读音频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01
读名言入诗题
1.读名言
师:请齐读这段话:
明确:
诗词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底色,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魅力,更能让人净化心灵,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静下心来找回继续前行的动力。 ——好雨
师:诗词对我们心灵的意义可谓重要。今天,我们要走进的就是诗集《艾青诗选》,这节课,我们先初步了解这部诗歌的内容与形式。
2.识作者
师:要学习诗歌,首先得了解诗人。我们来看作者简介,请几位同学来读。
明确:
作者简介:艾青,浙江金华人。原名蒋海澄(蒋正涵)。出生于地主家庭,但由于他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算命先生就说他克父克母,因此他被送到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抚养。他的养母是大堰河。艾青5岁的时候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次年留学法国。
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他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思念。这首诗很快就轰动了整个诗坛,成为了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
1937年,辗转各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
1949年,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
在文革期间遭到批判,1976年10月重新获得写作的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的勋章。
01
识意象 析情感
1.看目录,知意象
师:请大家仔细研究诗集的目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秘密。(对于不理解的诗题,可以先略过。)
预设:
(1)分了四个阶段,三四十年代的诗歌最多;
(2)诗歌题目许多都是意象,太阳、土地意象最多;
(3)七十年代诗歌最少,意象与之前不同。“光”的意象是一直都出现的;
……
师:我们可以把这些意象归类,大家觉得怎么分合适呢?
学生分类。
明确:
意象群一:土地、北方、北国、旷野、乡村……
意象群二:太阳、黎明、光、春、月光……
意象群三:镜子、伞、鱼化石……
师:其中第一、二组意象主要出现在诗人三四十年代的诗歌中,这时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也代表了艾青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在选集中,这一段的诗歌是最多的。同时,这两组意象又以土地、太阳为艾青诗歌的核心意象。
第三组意象主要出现在艾青七十年代的诗歌中,此时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
2.看背景,猜情感
师:意象是含有感情的物象,我们先来看看艾青三四十年代诗歌的核心意象土地、太阳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结合诗人人生及写作背景猜一猜。
明确:
写作背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大地。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预设:
土地:对祖国深沉的爱;
太阳:对光明的向往、讴歌。
3.读诗歌,析情感
(1)一二组意象理解:
师:结合诗歌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测。
指导学生朗读《我爱这土地》(第111页)
师:谁来说说情感。
预设:“土地”意象,表达对被蹂躏的祖国深沉地爱;
“黎明”意象,表达对自由、光明的向往。
师:增加点难度。
指导学生朗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后四节。(第75页)
预设:对祖国苦痛与灾难的忧伤,对下层人民困苦的悲悯。
师:换一个意象。
指导学生朗读《太阳的话》(第263页)
预设:对光明的讴歌、赞美、向往。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来小结一下。齐读:
明确:
诗人用这两组意象表达了对苦难祖国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的忧伤,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师:正如王家新在写给《艾青诗选》的序言中所说:
明确:
我们读到的诗人,是一位哀歌的诗人,又是一位赞歌的诗人。土地与太阳,苦难与渴望、光明与阴影、寒冷与燃烧构成了他诗歌叙事的基本范畴,他由此深入到现实的血肉和一个民族深重的苦难之中,同时又一再从人们心中唤起了含泪的爱和希望……
——王家新《哀歌兼赞歌》
(2)第三组意象理解:
师:那诗人的第三组意象又想表达什么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诗人七十年诗歌的前三首,思考一下。可小组讨论。
预设:
《鱼化石》思考生命本质: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伞》歌颂奉献精神。
《镜子》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行为方式反映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赞扬了敢于直言的勇士的品格,刻画了不敢面对现实的种种丑恶现象。
师:此时的诗人,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这时,诗人更注重诗歌的理性美。当然,歌颂光明仍然是诗人的主旋律。
三、识风格 悟情感
师:我们刚才朗读了艾青的好几首代表作,你能感觉到艾青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吗?大家可以打开课本,与我们学过的《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对比。
预设:
语言散文化、口语化;诗行长短错落;诗节自由随意。
师:由此看出,艾青诗歌非常自由,属于自由诗。
明确:
自由体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情感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
——艾青
师:形式为内容服务,自由为情感的抒发服务。诗人选择自由体,更能抒发自己磅礴激荡的情感。
让我们选择一首朗读,来感受艾青诗歌的自由,感受艾青诗歌自由中情感的丰沛。(学生配乐朗诵《大堰河——我的保姆》后四节)
四、总结归纳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艾青诗歌基本的内容与形式。谁来小结。
预设:
内容:以太阳、土地为核心意象,抒发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光明的向往、讴歌。
形式:自由体。
师:今天,我们的了解还很简单,但可以为我们阅读《艾青诗选》提供一些帮助。希望同学们结合艾青诗歌的特点去阅读《艾青诗选》,对艾青诗歌有更多的理解,为我们后期的专题研讨做好准备。
01
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里面包括了五首现代诗歌,在学习本单元时,我特意让学生探究,并与他们一起总结了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意图之一就在于为学生阅读《艾青诗选》提供“支架”。学习完第一单元之后,学生开始自由阅读《艾青诗选》,这节课的设计就建立在学生自主阅读了《艾青诗选》的部分诗歌之后,旨在让学生了解艾青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架起一座通向诗歌内的桥梁。
课上下来,发现还是有些拖沓,尤其是了解形式这一环节,散。用君老师的话说,聚焦不够。
是不是可以将这节课分为两节课来上,第一节,老老实实教内容,教意象,教情感。第二节课,认识艾青诗歌的风格,将诗中有画、铺排、呼告、对话放进去,让学生对其诗风有比较完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