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卷(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卷(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8 21:1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卷(二)(教科版)
一、填空题(20分)
1.阳光照耀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它的__________。
2.制作一个潜望镜时,需要用到两面平面镜。两个镜片的放置方向是__________。
3.光遇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发生__________现象。反射光也是__________传播的。
4.__________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把太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
5.将筷子倾斜放入水中,筷子好像弯了,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现象。
6.皮影戏是利用__________原理制作而成的。
7.光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__________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__________。
二、选择题(21分)
8.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 B.月亮 C.太阳
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他用( )道理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10.阳光照在玻璃窗上,( )穿过了玻璃窗。
A.全部阳光 B.大部分阳光 C.少部分阳光
11.当一束光垂直射入一杯水中,以下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
A.折射 B.反射 C.改变传播方向
12.彩虹通常出现在( )。
A.湿润的空气中 B.干燥的空气中 C.下雨看不到太阳的空中
13.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 )。
A.直射 B.折射 C.反射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望镜在科研军事等方面应用广泛
B.潜望镜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保护观察者的安全
C.潜望镜能改变光的路线,利用的是折射原理
三、判断题(14分)
15.根据光的来源,可以把光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
16.将筷子垂直插入水中,筷子的形状看起来没有变化。( )
17.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在物体的另一面形成影子。( )
18.我们站在岸边看水中的鱼,要比实际位置偏高。( )
19.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
20.“镜中花”和“水中月”都是反射引起的现象。( )
21.平面镜的安装角度不影响潜望镜的观测效果。( )
四、连线题(10分)
22.将下列现象与原理连起来。
台灯灯罩
电影银幕 反射
黑板做得粗糙 折射
铅笔斜插入水 直线传播
汽车灯射出的光柱
五、简答题(8分)
23.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斜射进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你怎样解释此现象?
24.说一说生活中反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不便和危害,怎样减轻这种危害?
六、综合题(13分)
25.(1)请在下图1的潜望镜中画出光线图。
(2)怎样设计一个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的潜望镜?请在下图2基础上继续设计,并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路径。
镜子的反射。
用镜子往黑板上反射阳光
26.左右移动黑板上的光斑:
(1)怎么移动镜子,黑板上的光斑会左右移动?
(2)你发现其中怎样的规律?
27.上下移动黑板上的光斑:
(1)怎么移动镜子,黑板上的光斑会上下移动?
(2)你发现其中怎样的规律?
28.说说往黑板上反射光的时候,将镜子换成木板、白纸行不行,为什么?
七、实验题(14分)
29.“光照射烟雾”的探索。
(1)在水槽中,点燃线香后发出的烟雾是不断变化的,烟雾的分布是 (填“均匀”或“不均匀”)。
(2)在水槽中放入线香不点燃,用激光笔照射,激光笔发出的光 (填“不容易”或“很清晰地”)观察到;点燃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激光笔发出的光束 (填“不容易”或“很清晰地”)观察到。
(3)“光照射烟雾”的实验证明了:光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 物体的阻碍。
小明和同伴正在进行光的研究,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0.小明将激光笔的“单色光”照向一面镜子(如图1),此时主要会发生 现象。将图1中的平面镜换成三棱镜(如图2),此时主要会发生 现象。
31.将图2激光笔的单色光换成太阳光或一束白光,太阳光或白光经过三棱镜后,此时在纸屏上可见到 。
32.上面实验都说明光的传播路线是 改变的。
33.为了研究“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小明准备制作一个彩色轮。下列制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①准备硬纸板、彩色笔、小木棍、剪刀;②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③圆纸片中间扎一个小孔,将小木棍插入圆纸片中间的小孔中;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彩色轮发生的变化;④用硬纸板剪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形纸片,把圆纸片分成三个等大的扇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温暖
【详解】太阳是一颗恒星,能够发光、发热。很早以来,人们一直都在研究 如何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以便从中获得更多的热能。阳光照耀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它的温暖。
2.平行
【详解】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光由潜望镜镜筒的上端沿直线传播到第一块平面镜上,再由第一块平面镜反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最后,光由第二块平面镜反射到人的眼睛里。
3. 反射 直线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4.棱镜(三棱镜)
【详解】太阳光从空气中进入三棱镜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光线通过三棱镜后,光的传播方向会改变,太阳光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发生光的色散现象。
5.折射
【详解】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将筷子倾斜放入水中,筷子好像弯了,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6.影子的形成
【详解】投影指的是用一组光线将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平面上去,称为“投影”。皮影戏是有灯光照射下在影布上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是利用影子的形成原理制作而成的。
7. 直线 四面八方 30万千米
【详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光的传播的速度很快,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
8.B
【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萤火虫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故选B。
9.A
【详解】小孔成像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他用的也是小孔成像道理,物像与物体相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因此出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故A选项正确。
10.B
【详解】玻璃是透明的,因此,阳光照在玻璃窗上,绝大部分阳光会穿过玻璃窗,射进屋内。故B选项正确。
11.A
【详解】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
故选A。
12.A
【详解】彩虹是下雨时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而形成的。彩虹通常出现在湿润的空气中,且时间一般不会太长,这是因为晴天后空气中小水珠减少。
13.C
【详解】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颜色深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颜色浅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14.C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A、潜望镜在科研、军事等方面应用广泛,该说法是正确的;
B、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因此,潜望镜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保护观察者的安全,该说法是正确的;
C、潜望镜能改变光路,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该说法是错误的。C符合题意。
15.√
【详解】人们把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根据来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人为制造发光的是人造光源,自然界中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自然光源。题干表述正确。
16.√
【详解】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是当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会改变。因此,一支筷子只有倾斜插入水中后,才能看到折射现象。筷子垂直插入水中不会发生折射现象,筷子的形状看起来没有变化。
17.√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18.√
【分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由于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位置升高了,所以看到的水中的鱼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9.√
【详解】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20.√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镜中花”和“水中月”都是光的反射现象。题干表述正确。
21.×
【详解】潜望镜是通过管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 45度角,影像通过两次折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影像。平面镜的安装角度和弯管与直管连接方向都直接影响潜望镜的观测效果。题干表述错误。
22.
【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月食、皮影戏都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医生戴额镜检查病人的耳朵、台灯的灯罩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浅一点、插入水中的铅笔看上去弯折了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详解】台灯灯罩是光的反射。
电影银幕是光的反射。
黑板做得粗糙是光的反射。
铅笔斜插入水是光的折射。
汽车灯射出的光柱是光的直线传播。
【点睛】要求学生重点区分光的反射、光的直射以及光的直线传播。
2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它们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详解】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斜射进水中,看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4.很多建筑广泛使用玻璃幕墙,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危害,尽可能使用表面粗糙,不易反光的材料以减轻这种危害。
【详解】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阳光照射强烈时,某些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等反射的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白亮污染,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危害,尽可能使用表面粗糙,不易反光的材料以减轻这种危害。
25.(1)图1的潜望镜中光线图
(2)利用两块平面镜两次改变光路,可以制成不回头就能看见身后物体的潜望镜。
【分析】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
【详解】(1)图1的潜望镜中光线图
(2)利用两块平面镜两次改变光路,可以制成不回头就能看见身后物体的潜望镜。
26.(1)左右旋转镜子。
(2)镜子向左旋转,黑板上的光斑向左移动;镜子向右旋转,黑板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27.(1)上下旋转镜子。
(2)镜子向上旋转,黑板上的光斑向上移动;镜子向下旋转,黑板上的光斑向下移动。 28.不行。因为平面镜反射最强烈,能把绝大部分光反射;木板、白纸不能将绝大部分反射到黑板上,形成光斑。
【分析】光碰到物体表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平面镜反光能力强,属于镜面反射,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中的虚像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
26.(1)用镜子往黑板上反射阳光,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左右旋转镜子,黑板上的光斑会左右移动。
(2)根据光斑的移动和镜子的旋转,当镜子向左旋转,黑板上的光斑向左移动;当镜子向右旋转,黑板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27.(1)同理,上下移动黑板上的光斑时,需要上下旋转镜子。
(2)根据光斑的上下移动和镜子的旋转方向,可以发现镜子向上旋转,黑板上的光斑向上移动;镜子向下旋转,黑板上的光斑向下移动。
28.往黑板上反射光的时候,将镜子换成木板、白纸,是不行的。因为平面镜反射最强烈,能把绝大部分光反射;木板、白纸不能将绝大部分反射到黑板上,形不成光斑。
29. 不均匀的 不容易 很清晰地 不透光
【详解】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
(1)在“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实验中,在水槽中,点燃线香后发出的烟雾是不断变化的,烟雾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2)在水槽中放入线香不点燃,用激光笔照射,激光笔发出的光不容易观察到;点燃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烟雾会对光产生散射作用,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很清晰地观察到。
(3)在“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实验中,随着水槽中烟气浓度的增加,我们会发现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越来越大,透过烟气的光越来越弱。当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时,用激光笔照射烟气,发现烟气中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能清晰地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该实验证明了:光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不透光物体的阻碍。
30.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31.彩色光带 32.可以 33.C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30.如图1所示,当小明将激光笔的“单色光”照向一面镜子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若将图1中的平面镜换成三棱镜,再用激光笔的“单色光”照射,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光的传播路线也会改变。
31.若将图2激光笔的单色光换成太阳光或一束白光,因为太阳光和白光都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混合而成,太阳光或白光经过三棱镜后,此时在纸屏上可见到彩色光带。
32.根据上面实验都说明光的传播路线是可以改变的。
33.在研究“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的实验时,准备制作一个彩色轮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准备硬纸板、彩色笔、小木棍、剪刀;④用硬纸板剪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形纸片,把圆纸片分成三个等大的扇形;②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③圆纸片中间扎一个小孔,将小木棍插入圆纸片中间的小孔中;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彩色轮发生的变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