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1.2 离子反应
第三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
【分析反应】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
甲 MgCl2、Na2SO4、KOH 乙 K2CO3、Ba(OH)2、NaCl
丙 K2SO4、CuCl2、NaCl 丁 HCl、KCl、Na2CO3
请分析每位同学进行化学反应的实质离子?分析反应后体系中剩余离子种类?
素养要求
1.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题目限定条件,建立正确解答离子共存问题的思 维模型。
2.知道除杂的原理及方法。
3.掌握离子推断题的解析方法。
1
离 子 共 存
1.离子共存的本质
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四个要点”
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是一色、二性、三反应。
(1)一色——溶液颜色
几种常见离子的颜色:
离子 Cu2+ Fe3+ Fe2+ MnO4- Cr2O72- Cr3+
溶液颜色 蓝色 棕黄色 浅绿色 紫红色 橙红色 灰绿色
提示:
“透明溶液”还是“无色透明溶液”,CuSO4溶液为蓝色透明溶液,NaCl为无色透明溶液。
(2)二性——溶液的酸碱性①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酸根离子(如CO32-、SO32-、S2-、CH3COO-等)不能大量存在。
②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如NH4+、Al3+、Fe3+等)不能大量存在
(3)反应——四种反应类型①复分解反应:如Ba2+与SO42-,NH4+与OH-,H+与CH3COO-等。
a、因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或气体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H+ 弱酸阴离子( 、S2-、HS-等)
OH- 、HS-等
b、因生成沉淀(或微溶性物质)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Ba2+、Ca2+ 、
Ag+ 、
H+
S2- Zn2+、 等
Ba2+、Ca2+、 、Ag+等
OH- Mg2+、 、Zn2+等
Fe2+、Pb2+、Cu2+、Ag+
Mg2+、Pb2+、Zn2+、Cu2+、Fe2+
Cu2+、Fe2+、Fe3+、Al3+
【例1】.在无色、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D
典例分析
“三看法”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1)看题目要求
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能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
(2)看隐含条件
①无色透明溶液:
不可能含有Cu2+、Fe3+、Fe2+、MnO4- 等有颜色的离子;也不可能含有相互反应而使溶液变浑浊的离子。
思想建模
②酸性环境:“强酸性溶液”“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常温下pH<7的溶液”等,一定含有大量的H+。
③碱性环境:“强碱性溶液”“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常温下pH>7的溶液”等,一定含有大量的OH-。
(3)看是否反应
①能否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Mg2+与OH-,Ca2+与CO32-、SO42-都不能大量共存。
②能否生成弱电解质。
如在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H+不能大量存在。
③能否生成挥发性物质。如H+与 HCO3-、C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2
离子反应在物质分离与提纯中的应用
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他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
这些泥水可饮用吗?
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
情景再现
[情境素材]
粗盐通过简单的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后得到的盐中仍然会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等。利用化学方法可以将这些可溶性杂质进一步去除。
资料卡片
硫酸盐
CaCl2
MgCl2
SO42-
Mg2+
Ca2+
OH- Cl- SO42 - CO32-
H+ 溶、挥 溶 溶、挥
Na+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微 不
Ba2+ 溶 溶 不 不
Mg2+ 不 溶 溶 微
Na2SO4
杂质 加入的试剂 化学方程式
Na2SO4
MgCl2
CaCl2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BaCl2
BaCl2 + Na2SO4 = BaSO4 ↓+ 2NaCl
NaOH
Na2CO3
MgCl2 + 2NaOH = Mg(OH) 2 ↓+ 2NaCl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NaCl
Na2SO4
MgCl2
CaCl2
过量BaCl2
过滤
滤液:
NaCl、MgCl2、
CaCl2、BaCl2
滤渣:BaSO4
过量NaOH过滤
滤液:
NaCl、CaCl2、
BaCl2、NaOH
滤渣:Mg(OH)2
过量Na2CO3过滤
滤液:NaCl、Na2CO3、NaOH
滤渣:CaCO3、BaCO3
过量
稀HCl
NaCl、HCl
蒸发
NaCl
方法一:
杂质 加入的试剂 化学方程式
Na2SO4
MgCl2
CaCl2及BaCl2
Na2CO3及NaOH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BaCl2
BaCl2 + Na2SO4 = BaSO4 ↓+ 2NaCl
NaOH
Na2CO3
MgCl2 + 2NaOH = Mg(OH) 2 ↓+ 2NaCl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BaCl2 + Na2CO3 = BaCO3 ↓+ 2NaCl
稀HCl
2HCl + Na2CO3 = H2O +CO2 ↑+ 2NaCl
HCl + NaOH = NaCl + H2O
NaCl
Na2SO4
MgCl2
CaCl2
过量BaCl2
过滤
滤液:
NaCl、Na2SO4、
CaCl2、NaOH
滤渣:BaSO4、CaCO3
过量NaOH过滤
滤液:
NaCl、Na2SO4、
Na2CO3、NaOH
滤渣:Mg(OH)2
过Na2CO3过滤
滤液:NaCl、BaCl2、NaOH
滤渣:CaCO3
过量
稀HCl
NaCl、HCl、BaCl2
方法二:
1.物质提纯的一般思路
混合物组成分析→沉淀剂的选择→合理安排加入沉淀剂的顺序→考虑过量沉淀剂如何除去→确定实验步骤及实验操作。
探究归纳
2.溶液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原则
①不 增
②不 减
③易分离
④易复原
指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应尽可能减少被分离与提纯的物质的损失
被提纯的物质容易被分离
指分离物或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复原
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可以是:
② BaCl2 NaOH Na2CO3 HCl
① BaCl2 Na2CO3 NaOH HCl
③ NaOH BaCl2 Na2CO3 HCl
过滤
过滤
过滤
1. Na2CO3必须加在BaCl2之后。
2. HCl在过滤后才加。
3. 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过量的盐酸。
注意:
【例2】(2022·广东,4)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2+、Mg2+和SO42- ,所用试剂包括BaCl2以及
A.Na2CO3、NaOH、HCl B.Na2CO3、HCl、KOH
C.K2CO3、HNO3、NaOH D.Na2CO3、NaOH、HNO3
A
典例分析
3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1.常见五种离子的检验方法
阴离子 试剂 实验现象(依据)
Cl- AgNO3溶液和稀HNO3 产生 沉淀:AgCl
SO42- 稀盐酸和BaCl2溶液 加稀盐酸 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 沉淀
CO32- CaCl2溶液和稀盐酸 加CaCl2溶液产生 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 ,产生无色 气体
白色
无明显
白色
白色
溶解
无味
红
蓝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的气体。
变蓝
解析离子推断题的“四项原则”
(1)肯定性原则:
据现象推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2)互斥性原则:
如溶液中含有Ba2+,则不存在
(3)进出性原则:
要注意所加试剂引入什么离子,是否造成干扰。
(4)守恒原则(电中性原则):
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B
典例分析
【题后点拨】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在判断混合体系中某些离子存在与否时,有的离子并未通过实验验证,但可运用溶液中电荷守恒理论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如本题可以根据电荷守恒判断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
应用
离子共存
除杂
离子检验
学
生
反
思
归
纳
3
课 堂 检 测
1.(2022·西安一中高一期中)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A.1∶1 B.2∶3 C.3∶4 D.5∶2
A
3.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D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分析某矿石的主要成分,粉碎后将其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后用所得滤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无白色沉淀,说明矿石中一定不
含Ca2+
B.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矿石中含有
C.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矿石中一定含
有Mg2+
D.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矿石
中一定含有Cl-
B
5.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
①Ba(NO3)2 ②KCl ③NaOH ④CuSO4 ⑤Na2SO4,如果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 )
A. ①⑤③④② B.④③⑤②① C.④③①⑤② D.③④①⑤②
C
6 为了将混有Na2SO4、NaHCO3的NaCl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溶液,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操作①盛放药品可选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操作为什么不用Ba(NO3)2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已除尽?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何不先过滤后加Na2CO3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坩埚
除过量的Ba2+
可减少过滤次数
(5)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严密,在操作③时加入的Na2CO3溶液煮沸并不能除去,因此在操作④之后应加入适量盐酸,然后再加热煮沸,除去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