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8 15:4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秋季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31题每小题1分,32-35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研碎胆矾 B.蔗糖溶解
C.氢气燃烧 D.对干冷玻璃片哈气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量取液体
C.过滤 D.倾倒液体
3.我们要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处理垃圾时,投入相应分类垃圾桶 B.种植蔬菜时,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外出露营时,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欢度节日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5.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B.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锶离子Sr2-
C.①和②两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③所示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6.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CO2;②Mg2+;③2Fe3+;④;⑤2O;⑥O2;⑦2OH-;⑧2CO
A.表示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有②④ B.表示分子的个数的是⑤⑧
C.表示一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个数的是①⑥ D.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⑦
7.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之间间隔变小
C.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8.下列物质分类中正确的是
A.单质:液氧、水银、红磷
B.化合物:高锰酸钾、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溶液
C.氧化物:水、氧化铁、氯酸钾
D.混合物:空气、海水、冰水共存物
9.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的实验先与后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B.制取氧气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
C.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为节约能源应先移去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使用氢气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再点燃
10.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6
B.1个维生素C分子含有20个原子
C.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11.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硫元素化合价:
C.空气中气体含量: D.氮元素质量分数:
1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B.图示中有四种分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1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科学思维: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科学探究实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它们的氧气含量高低
D.科学态度与责任: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果小于1/5,直接修改实验数据
14.下列关于“不一定”和“一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原子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目的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蜡烛燃烧产物有水 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实验设计
A.A B.B C.C D.D
1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水的电解
B.②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③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④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17.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用规范的化学用语作答。
(1)用作航标灯的氖气 。
(2)两个氮原子 。
(3)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 。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5)写出二氧化锰的化学式并标出锰元素的化合价 。
18.自来水厂净化过程的主要流程如图:
(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步骤ab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常用的是活性炭
C.步骤d为蒸馏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2)“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其化学式为KA1(SO4)n·12H2O,n的值为 。
(3)小刚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死病菌微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4)化学实验室中水的用途很多。如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可以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以及生成的白烟,请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19.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铁 氮 氧 碳 氢
元素符号 Fe N O C H
(1)写出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一种有害气体 (填化学式)。
(2)常用作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气体单质是 (填名称)。
(3)A、B、C、D、E均为目前所学过的常见物质(它们都由上表中的元素组成)。其中A、B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E均为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图中“→”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
①E物质是 。
②图中A→C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③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可能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C→D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可以通过B→C的转化实验验证水的组成
d.D若为黑色固体且含有金属元素,则D可以是四氧化三铁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20.新型冠状肺炎在我国发生后,我省推出防治新冠肺炎的中医药“湖北方剂”成效明显。传统中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16H18O9。请你计算:
(1)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2)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100g绿原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装置A制取氧气时,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 (“a”或“b”)口进入F中。
(4)已知:在常温下,块状金属固体锌和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得氢气。该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采用 (填字母标号)作装置组合。
22.先进的催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化工技术开发和进步的动力,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取A、B两支试管,各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仅向B试管中加入0.2g淀粉,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中产生的气体是 。
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 B中又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固体质量为 g 反应前后淀粉的质量和 。均没有改变,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拓展】
(2)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 5%的H2O2溶液的体积 催化剂 待测数据
1 20mL 淀粉0.5g a
2 20mL b
(3)表中的“待测数据”是指 ;
(4)若a>b,则可得出 的催化效果较好。
试卷第6页,共7页
1.C
【详解】A、研碎胆矾只是胆矾形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氢气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水,是化学变化,正确。
D、对干冷玻璃片哈气过程中,水蒸气液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C。
2.A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A
【详解】A、处理垃圾时,投入相应分类垃圾桶,提高资源的使用率,选项正确;
B、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会导致残留的农药和化肥污染水体,选项错误;
C、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加大树木的砍伐量,会降低植物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的能力,会加重空气的污染,选项错误;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的能力,会加重空气的污染,选项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烟,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雾,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是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8;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38,故选项说法错误;
B、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锶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r2+,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①和②分别是锶原子、氦原子,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两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两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③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③所示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化合价标在元素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④表示物质中元素化合价。②表示的是离子所带电荷数。错误;
B、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⑧表示分子个数。⑤表示的是原子个数。错误;
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以上数字“2”中,①⑥表示分子中某个原子的个数。正确;
D、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以上数字“2”中,②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③⑦表示离子个数。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液化气能压缩进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不正确;
D、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8.A
【详解】A、液氧是液态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是由K、Mn、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过氧化氢溶液是由过氧化氢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铁是由Fe、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氯酸钾是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海水是由水、氯化钠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A、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预热,后集中加热,操作正确;
B、制取氧气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操作正确;
C、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水中拿出,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然后移去酒精灯,操作错误;
D、使用氢气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再点燃,防止氢气不纯造成爆炸,操作正确;
故选:C。
10.A
【详解】A、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共计20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D
【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O、Si、Al,错误;
B、钾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K2S中硫元素显-2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S属于单质,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显+4价。硫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依次是SO2、S、K2S,错误;
C、空气组成按体积计算:氮气(N )占比78%,氧气(O )占比21%,稀有气体占比0.94%,二氧化碳(CO )占比0.03%,水蒸气和杂质占比0.03%。空气中气体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N2、O2、CO2,错误;
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将化学式变形得、NaNO2、NaNO3,分子相同,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小,在该化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则氮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N3、NaNO2、NaNO3,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开。故说法不正确。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图示中共有三种分子,故说法不正确。
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故说法正确。
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3.C
【详解】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是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说法错误;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是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B说法错误;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在空气中木条会正常燃烧,但放在呼出的气体中就会很快的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从而能比较出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高低,故C说法正确;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果小于五分之一,应该进行误差分析,查找原因后继续实验,而不是直接修改实验数据,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说法正确;
B、原子不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例如普通氢原子中没有中子,说法错误;
C、由分子构成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则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只含一种分子,说法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lO3,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
故选B。
15.B
【详解】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会弥补所消耗氧气的体积,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
B、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故选项正确;
C、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唯一性,该实验中有两个变量,两个烧杯中液体的溶质质量分数必须相同,故选项错误;
D、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唯一性,该实验中有两个变量,液体的种类必须控制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6.B
【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图中为质量比。故A错误;
B、刚开始加热的时候高锰酸钾还没有分解,所以此时没有氧气产生。反应一段时间之后高锰酸钾开始分解,氧气的量逐渐增多。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之后,氧气的质量不在增加。故B正确;
C、因为红磷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压强刚开始的时候会增大。反应完成温度降低的过程中,由于红磷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使得集气瓶中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小于原压强。故C错误;
D、二氧化锰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的速率,但是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故D错误。
故选B。
17.(1)Ne
(2)2N
(3)Fe3+
(4)CO2
(5)
【详解】(1)氖气由氖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e;
(2)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表示为:Fe3+;
(4)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CO2;
(5)二氧化锰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锰元素显+4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18.(1)CD
(2)2
(3) 硬 煮沸
(4)
【详解】(1)A、步骤a是沉降,可使悬浮的杂质沉降、步骤b是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故步骤a、b可除去难溶性杂质,故A正确;
B、X试剂常用的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
C、步骤d为加入药品消毒,除去细菌和病毒等,故C错误;
D、净化后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D。
(2)化合物KAl(SO4)n中,K为+1价、Al为+3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3)+(-2)×n=0,解得n=2。
(3)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取样,分别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若泡沫多浮渣少,则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死病菌微生物。
(4)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为。
19.(1)CO(合理即可)
(2)氮气
(3) 氢气 cd
【详解】(1)由上述元素可知,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也是一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化学式是:CO;
(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用作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气体单质是氮气;
(3)A、B、C、D、E均为目前所学过的常见物质,都表中的元素组成,A、B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E均为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D是二氧化碳,E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气体C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①E物质是氢气;
②图中A→C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③a、通过推导可知,C是氧气,所以C可能具有助燃性,故错误;
b、C→D的反应可以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c、B→C的反应可以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验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d、C是氧气,可以通过铁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正确;
故选cd。
20.(1)354
(2)4:3
(3)100g绿原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
【详解】(1)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16×9=354。故填:354。
(2)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6×9)=4:3。故填:4:3。
(3)详见答案。
21.(1)酒精灯
(2)
(3)b
(4)BE##BD
【详解】(1)根据仪器形状可知,仪器①为酒精灯。
(2)若用A装置来制氧气,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则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若将F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气体密度比水小,应该短进长出,测量时气体应从b口进入F中。
(4)在常温下,块状金属固体锌和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得氢气,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B,该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采用BE/BD作装置组合。
22.(1) 氧气##O2 0.2 化学性质
(2)二氧化锰0.5g
(3)生成25mL气体所需时间
(4)二氧化锰##MnO2
【详解】(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由结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淀粉的质量不变,故固体质量为0.2g;
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B中又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化学反应前后,淀粉的化学性质不变;
(2)该实验的目的是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故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其它因素相同,故填:二氧化锰0.5g;
(3)该实验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故表中的“待测数据”是指生成25mL气体所需时间;
(4)若a>b,说明相同条件下,使用淀粉作催化剂时,收集25mL气体所需时间比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所需时间长,即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好。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