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中国历史川教版下册【课件+教案】 第九学习主题 第5课 明清小说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中国历史川教版下册【课件+教案】 第九学习主题 第5课 明清小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18 22:44:56

文档简介

第19课 明清小说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明清重要小说的名称及作者,了解其内容;理解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明清小说繁荣原因和四大名著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仔细看图,找出体现时代特征的细节以解读插图,学习从插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壮大使小说繁荣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道理;通过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惩戒邪恶,伸张正义的情感;通过四大名著在世界上的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四大名著
二、难点:1、为什么商品经济的发展会推动小说的繁荣;2、四大名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诸葛亮、武松、孙悟空、贾宝玉等人物你们知道吗?你们从何处知道的?引导学生阅读“导言”导入新课的学习。
自由发言。
悬念。
二、明朝小说
1、你们可知道小说为什么会在明朝时代兴起吗?回答后归纳
2、明代三大奇书是指哪三部书?分别来说说明代的三大奇书。
阅读、思考、积极发言。
3、《三国演义》:请一生来介绍《三国演义》,然后落实知识点:作者、长篇历史小说。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及插图。
介绍其书的影响:传到日本后,掀起热潮、成为经商宝典;兵书战例;今天《水煮三国》…
4、《水浒传》:请一生来介绍《水浒传》,然后落实知识点:作者、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英雄传奇小说。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及插图。
介绍其书的影响:传到日本后,掀起热潮、有诸多仿写的;今天《水煮水浒》、《黑话水浒》…
5、《西游记》:请一生来介绍《西游记》,然后落实知识点:作者、以唐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故事演绎而成的长篇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及插图。介绍其书的影响: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今天《水煮西游》、《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阅读、观察、积极发言、感悟。
三、清朝小说
1、《红楼梦》:请一生来介绍《红楼梦》,然后落实知识点:作者、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及插图。
3、介绍其书的影响:在当时,“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现存,“红学会”…
4、指导学生“读读”,谈含义。介绍红楼梦里的人名研究
阅读、观察、积极发言、感悟。
四、小结与巩固:  P114-115学习测评。
小结、练习。
教学反思:
设计制作:陈代富
课件48张PPT。明代小说《红楼梦》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
第5课 明清小说设计制作:陈代富 同学们知道这几部电视连续剧改编所依据的我国古典名著吗?请你一一说出来。导入(1) 同学们知道这几部电视连续剧改编所依据的我国古典名著吗?请你一一说出来。导入(1) 同学们知道这几部电视连续剧改编所依据的我国古典名著吗?请你一一说出来。导入(1) 同学们知道这几部电视连续剧改编所依据的我国古典名著吗?请你一一说出来。导入(1)《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诗、宋词之后,明清小说蔚为文学大观。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则是这时小说大观园中怒放的奇葩。本课就集中学习这些享誉世界的我国古典名著。导入(2)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书影桃园结义(插图)辕门射戟(插图)风仪亭(插图) 《三国演义》,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他根据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流行的有关传说,将其融会贯通,再往艺术加工创作而成。后经清初毛宗岗修改,成为现今流行的120回本。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和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过程,尤重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惊心动魄的军事斗争;其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文字生动,在我国乃至世界长期流传,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罗贯中隐居著书处
(河南省鹤壁市)罗贯中隐居地碑亭
(河南省鹤壁市)《三国演义》罗贯中隐居地——许沟(风景)
(河南省鹤壁市) 罗贯中(1310—1385年),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山东东平人;另一说浙江杭州或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他一生著有长篇小说《三国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和杂剧《风云会》等。其中尤以《三国演义》广为流传,深得人们的喜爱。《三国演义》京剧《群英会》的主要人物
(反映的内容为赤壁之战)曹操诸葛亮周瑜蒋干黄盖《三国演义》《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反映的内容为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智的故事)《三国演义》《古城会》中的关羽(反映的内容是刘、关、张失散后在古城团聚的故事)《三国演义》有关《三国演义》的邮票《三国演义》刘备招亲威震逍遥津横槊赋诗《三国演义》《水浒传》《水浒传》封面林冲发配沧州(插图)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在宋代《宣和遗事》及流行的各种话本、故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水浒传》描写的内容为北宋年间以山东梁山为基地的宋江农民起义。书中揭露了北宋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腐朽,描写了梁山众英雄好汉见义勇为的反抗斗争精神,文字生动,情节曲折,尤其是在人物刻划上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脍炙人口。《水浒传》在我国流传极广,深受人们的喜爱。 施耐庵纪念馆座落于大丰市白驹镇,是为纪念古典文学巨匠、《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依清代“施氏宗祠”原样而建成的。施耐庵雕像施耐庵纪念馆 施耐庵,名耳,又名子安,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祖籍江苏苏州,后移居江苏兴化,亦有记载说他为浙江杭州人,元至顺年间进士,卒于明洪武初年,享年75岁。其所著《水浒传》一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且描绘栩栩如生,在我国广为流传,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水浒传》京剧《野猪林》中的鲁智深(反映林冲在发配途中被鲁智深相救的故事)《水浒传》京剧《林冲夜奔》中的林冲(反映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水浒传》京剧《黑旋风李逵》的李逵《水浒传》《水浒传》邮票《水浒传》《西游记》 《西游记》,长篇章回小说,一百回,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代吴承恩。小说依托唐僧玄奘西行取经的史事,广泛吸收民间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以浪漫主义笔法创造而成。书中以幻想方式反映社会,歌颂了唐僧与孙悟空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创作上,《西游记》以丰富想象、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扣人心弦,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流传,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西游记》书影 吴承恩墓位于江苏淮安城东南的马甸乡二堡村,在大运河东堤东的南干渠东边。吴承恩墓 吴承恩(约1500—156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他自幼“敏而多慧,博尽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途中屡遭挫折,晚年专心著述,有《射阳先生存稿》问世,其所著长篇章回小说《西游记》脍灸人口,成为我国老幼皆知的文学巨著。《西游记》玉帝传旨将孙悟空绑上降妖柱(连环画)孙悟空大战巨灵神(连环画)《西游记》孙悟空与二郎神大战(连环画)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武器(连环画)《西游记》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剧照《西游记》《西游记》邮票《西游记》红楼梦《红楼梦》封面林黛玉进贾府(连环画)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长篇章回小说,120回,为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前80回为曹雪芹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作。小说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揭露了封建集团的腐朽,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与压迫以及其内部的种种矛盾,同时,亦歌颂了贵族家庭的一些成员及奴婢们的反抗精神,鞭挞了封建礼教。该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人物刻划栩栩如生,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中国古典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对中国和世界文学艺术产生深远影响。贾宝玉和姐妹们(连环画)宝玉与黛玉(连环画)贾府中的丫环(连环画)贾宝玉在大观园(连环画)黛玉葬花(连环画)《红楼梦》
邮票曹雪芹像 曹雪芹(1716—1764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溪,满州正白旗人,清代小说家。他的家庭自曾祖父起连续三代任江宁织造,尤其祖父曹寅更为康熙帝所重用,视为亲信。雍正初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被抄,承受重大打击,曹雪芹亦为贵族优裕生活降至“举家食粥酒难赊”的地步。他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交加,未及五十岁而卒。正是这一地位、生活的巨大变迁和落差,激发他历经十年,增删五次,最后创作了《红楼梦》。书中不乏曹雪芹自身家族和个人的背景写照,以及渗透了他对人生的深刻体验。《红楼梦》一书和曹雪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红学。曹雪芹故居(位于北京市崇文门外蒜市)曹雪芹晚年故居(北京香山正白旗村,现为曹雪芹纪念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何人肯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敦诚赠曹雪芹诗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我知道的明清小说“三言”书影 “三言”指《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明末冯梦龙编著。“三言”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亦反映了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对人们的迫害与人们的抗争;著名的篇目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位于福建宁德)冯梦龙雕像学习活动“二拍”书影 “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明末凌濛初编著。其中一些篇表现出了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揭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学习活动《聊斋志异》书影 《聊斋志异》,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短篇小说集,491篇,作者清代蒲松龄。小说为作者采集民间的奇异传闻,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创作而成,其内容多为狐、鬼与人间交往乃至真诚相爱的故事;每篇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想象力奇特,所写狐、鬼人物栩栩如生、富于感染力,其中许多都是优秀佳作,如揭露、批判当时封建统治黑暗的《促织》、《席方平》等;歌颂纯洁友情、爱情的《陆判》、《婴宁》、《娇娜》等。学习活动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博人。他自幼热衷科举,但甚不如意,直到71岁才得了贡生,因而做了40年的私塾教师,得以广泛接触下层人民。蒲松龄一生著述甚多,有诗文集和《日用俗字》、《农桑经》等通俗读物,以及一些俚曲、曲艺作品,而最为优秀、著名的则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初稿大约成书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后来又不断修订增补,实际上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该书把我国古代文言文短篇小说推至高峰。蒲松龄学习活动蒲松龄故居(位于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学习活动蒲松龄墓(位于淄川区蒲家庄东南约500米处)学习活动学习测评史海拾贝《三国演义》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