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五环四互”教学模式历史导学案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13-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学习目标】
1. 记住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
2.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3. 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学法指导】
课本标记法、温故知新法等
【自学互助】(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10分钟完成)
1、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民族 (温故而知新)
2、 时, 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 时,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 的指南仪器。 时,制成了 ,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4、火药是我国古代 发明的。 末年,开始用于军事上。
5、 、 、 、 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
6、司马光是我国 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 》叙述了 的历史。
7、元朝剧作家最优秀的是 ,代表作有悲剧《 》。
8、大画家张择端的《 》,描绘了北宋 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10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10分钟)
★1、司马光一生完成的最重要的史书是什么?这部史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
2、我的问题 :
【检测互评】(10分钟)
1、单项选择题
(1)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2) 《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比现行公历确定早( )
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600年
(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 应是( )
A、《史记》 B、《宋书》 C、《二十四史》 D、《资治通鉴》
(4) 在《资治通鉴》中,肯定没有记载哪一历史人物(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5)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
A、诗歌 B、散文 C、诗 D、戏曲
(6)在词中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情,一直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宋代词人是( )www
A、李清照 B、关汉卿 C、马致远 D、辛弃疾
(7)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 )
A、李清照 B、马致远 C、关汉卿 D、汤显祖
(8)有一幅著名的风俗画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生活丰富等现象,这幅画的作者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9)作品被当时人誉为“神品”的元朝最著名书画家是( )
A、黄庭坚 B、蔡襄 C、赵孟頫 D、米芾
(10)下列人物不属于“宋四家”的是( )
A、苏轼 B、黄庭坚 C、蔡襄 D、欧阳询
(11)小林看到一本人物传记中写到“他是北宋杰出的词人,扩展了词的内容,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对后世影响很大,同时他还是著名的散文家和书法家……”文中的“他”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陆游
2、阅读材料,请回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回答问题:
(1) 上面词句是谁的作品
(2) 上面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
【总结提升】(5分钟)
1、“四大发明”:
2、宋词代表人物:
3、元曲代表人物及作品:
4、宋四家: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学习目标】
1. 熟记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知道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 理解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并认清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3. 从概念上理解何为“八股文”并正确分析理解“八股取士”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目的,分析归纳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文”概念的理解,对社会的影响。
【学法指导】
课本标记法、温故知新法等
【自学互助】(10分钟)
1、 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 》,是一部 通史巨著。叙述了从 到 的历史。(温故而知新)
2、明朝的建立: 年,朱元璋在 (今南京)建立了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3、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①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 ,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在中央:废除 ,撤销 ,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 负责。②设立特务机构: ,③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4、靖难之役:明太祖分封的藩王实力膨胀,建文帝下令削藩。燕王 打着“靖难”的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
5、明成祖强化君权:①1421年,迁都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②继续执行削藩政策;③增设特务机构: 。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 的疑惑。10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0分钟)
1、 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2、我的问题 :
【检测互评】(10分钟)
1、单项选择题
(1)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辅臣,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的皇帝是( )
A、元世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明太祖
(3)内阁制度形成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 ( )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燕王朱棣打着“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靖难”的含义是( )
A、最大的困难 B、平定祸难 C、灾难的核心 D、克服困难
2、看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什么时期形成?
(2)顾炎武的话说明明朝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3)指出明代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
【总结提升】(5分钟)
1、加强君权的两位皇帝:
2、两个特务机构: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学习目标】
1. 记住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
2. 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 能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探究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学法指导】
课本标记法、温故知新法等
【自学互助】(10分钟)
1、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明成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温故而知新)
2、郑和下西洋(郑和被称为“世界远航第一人”)(1)条件: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目的:为了加强同 的联系, 派遣郑和下西洋。(3)概括时间:从_______年到_________年,郑和下西洋。出发点:_____________。范围:到过亚非各国_____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3、戚继光抗倭:明朝政府派遣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在
九战九捷。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4、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10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0分钟)
★1、郑和远航取得巨大的成功,结合教材94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一下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
2我的问题 :
【检测互评】(10分钟)
1、单项选择题
(1) 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2) 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与最远到达的地点分别是﹙ ﹚
A、福州 印度半岛 B、刘家港 印度洋上的波斯湾
C、福州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促进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D、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4)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中能体现我国对外友好交往传统的是:( )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5)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6)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
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阅读材料,请回答
最大的海船 长44丈,宽18丈
船数多 每次出海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人数多 每次出海2.7万~2.8万多人
设备先进 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
远航次数多 前后7次
到达范围广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时间早 1405~1433年,比欧洲航海家的首次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1) 这个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所起积极作用是什么?
【总结提升】(5分钟)
一个航海家:
一个民族英雄: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学习目标】
1.记住清朝的建立及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2.会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
3. 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学法指导】
课本标记法、温故知新法等
【自学互助】(10分钟)
1、1405—1433年, 前后 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温故而知新)
2、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616年, 统一女真族,建立金国,史称后金。 1636年, 改女真族为满洲,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他就是________。 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3、君主集权的强化:①为加强君主专制, 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
国 的进一步强化。②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朝大兴 ,文字狱最严重的三个皇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10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0分钟)
1、 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哪些?
2、我的问题 :
【检测互评】(10分钟)
1、单项选择题
(1) 努尔哈赤的事迹包括( )
①统一女真各部 ②改女真为满洲 ③建立后金 ④设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 关于军机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B、负责裁决军国大事
C、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D、标志着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3)下列关于文字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文字狱是从清朝开始出现的
B、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C、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D、清朝的文字狱规模大,次数多
(4) 清朝统治者一再大兴文字狱的主要目的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选拔官吏
C、稳定社会秩序 D、加强思想控制
(5) 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是在( )
A、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B、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C、乾隆、嘉庆二朝 D、雍正、乾隆、嘉庆三朝
(6) 下列对应关系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大事,正确的是( )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 ②明朝——八股取士 ③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清朝——“文字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 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社会秩序的动荡 B、边疆防御的巩固
C、地方权力的膨胀 D、专制皇权的强化
2、阅读材料,请回答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1)“军机大臣”是从哪个皇帝开始设置的?
(2)“军机处”的设置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3)你如何看待军机处的设置这一事件?
【总结提升】(5分钟)
清朝建立的时间及人物:
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
文字狱的危害: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学习目标】
1.记住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学习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
【学习重难点】
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难点: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学法指导】 课本标记法、温故知新法等
【自学互助】(10分钟)
1、明朝后期, 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1661年, 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相继打败盘踞在 和 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初, 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 。
2、1683年, 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3、1684年,清朝设置 ,隶属福建省。意义:它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4、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 ,在 和 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地点。
5、为保卫祖国疆土, 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侵略军头目 被击毙,打败了沙俄侵略者。
6、.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 进行谈判,签订了 边界条约 ,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 ,都是中国的领土。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10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0分钟)
★1、《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的问题 :
【检测互评】(10分钟)
1、单项选择题
(1)明朝后期,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2)1684年,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 )
A、福建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台湾省
(3)1685年和1686年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击败沙俄侵略军的是( )
A、康熙帝 B、乾隆帝 C、顺治帝 D、雍正帝
(4)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①葡萄牙殖民者侵占台湾 ②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后被清军赶出
③沙俄欺压土尔扈特部 ④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5)《尼布楚条约》主要解决中俄( )边界问题。
A、东北部 B、北部 C、西部 D、东部
(6)下列关于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他曾经积极反清复明
B、是他最早开发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C、他于1662年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D、他将台湾收复后又交给了清政府
(7)下列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
① 岳飞 ② 文天祥 ③ 戚继光 ④ 郑成功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8)下列对于《尼布楚条约》叙述错误的是( )
A、双方经过平等协商
B、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C、这是中英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D、条约签订于1689年
2、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二“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1)材料一出自哪位历史人物?此后,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理的?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何时签订的?
【总结提升】(5分钟)
学习本课你应记住:
两个侵略国: 和
两个侵略头目: 和
一位民族英雄:
一个条约: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学习目标】
1. 记住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等史实。
2. 会归纳清朝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
3. 懂得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难点:识记或理解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部落名称等
【学法指导】 课本标记法、温故知新法等
【自学互助】(10分钟)
1、郑成功收复台湾:①明朝后期, 侵占台湾。②1662年, 率军打败荷兰
殖民者, 回到祖国怀抱。(温故而知新)
2、 帝赐予五世达赖以“ ”封号 ,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 ”封号, 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 ___,代表中央政府同___ ___、__ 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 与 ,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_ _____下令调兵讨伐,最终平定了叛乱。
4、清朝设置__ ____,管辖包括_____________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5、土尔扈特是___ ___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_____ _____下游游牧,后来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______ ___的领导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下,历经险阻终于回归祖国。后来______皇帝给予了妥善安置。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10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0分钟)
★1、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2、 我的问题 :
【检测互评】(10分钟)
1、单项选择题
(1)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3)金瓶掣签制度开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属于( )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契丹族
(5)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代土尔扈特部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的故事。土尔扈特部
回归的主要原因( )
A、沙俄残酷的民族压迫
B、清朝国力强盛
C、清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D、土尔扈特人强烈的民族意识
(6)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
A、设置西域都护府
B、设置宣政院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7)下列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
①文天祥 ②郑成功 ③戚继光 ④渥巴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71年初,渥巴锡跨上战马,举起鲜艳的彩条旗,率领17万部众,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前进……(他们)战胜严寒、酷暑和疫病的重重困挠,战胜沙俄追兵的围追堵截,牺牲了一半人,最终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
材料二:他(郑成功)率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经过激烈的战斗,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第二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3)渥巴锡和郑成功有什么相同之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或品格?
【总结提升】(5分钟)
学习本课你应记住:
为巩固祖国作出贡献的三位皇帝:
1、 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2、 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3、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学习目标】
1. 记住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会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
【学法指导】课本标记法、温故知新法等
【自学互助】(10分钟)
1、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_____ ___,西北达____ ____,北接____ ___,
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____ __和 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 及其附属岛屿 、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温故而知新)
2、棉纺织业在_ __ __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明代丝织业中心是__ _____,_ ____的丝织业后来居上。____ 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3、明清时期,_________和____ 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
中期以后,纺织业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方式,机户是早期的
,机工是早期 , 他们之间这种____ _ _与___ _ __
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了。
4、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第一:清朝统治者推行“ ”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第二:由于 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第三: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 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
5、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禁海政策→开放四个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10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0分钟)
★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2、我的问题 :
【检测互评】(10分钟)
(1)明代时,丝织业中心是 ( )
A、松江 B、苏州 C、南京 D、北京
(2)明朝时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广州 B、佛山 C、景德镇 D、泉州。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 ( )
A、南京 B、扬州 C、苏州 D、上海
(4)我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最早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中期 D、清朝初期
(5)“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哪种性质的生产关系 ( )
A、奴隶制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6)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A、漳州 B、宁波 C、云台 D、广州
(7)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中西方人种差异
D、中国文人的偏见
(8)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 )
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了怎样的政策?
(3)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汉唐、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总结提升】(5分钟)
学习本课你应记住:
闭关锁国的原因
闭关锁国的意义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21、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学习目标】
1.记住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会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 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学习重难点】
重点:李时珍《本草纲目》,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难点:对科技成就体现的时代特点的分析和理解。
【学法指导】课本标记法、温故知新法等
【自学互助】(10分钟)
1、清朝闭关锁国的危害: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 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看不到 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 和 交流, 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温故而知新)
2、明长城东起 ,西到 ,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3、 经过27年的研究,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 学巨著《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4、 的代表作《 》,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 。描写了北宋末年 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 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6、清朝 创作的《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7、明清戏剧: 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 》
8、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它以 、 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而成。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10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0分钟)
★1、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你能说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吗?
2、我的问题 :
【检测互评】(10分钟)
1、连线题
①李时珍 A《天工开物》 a药物学著作
②徐光启 B《农政全书》 b农业百科全书
③宋应星 C《本草纲目》 c工艺百科全书
2、填空题
作品 作者 特点和意义
《三国演义》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我国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
《 》 吴承恩 一部长篇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 红楼梦 》 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 李时珍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一部 巨著。
《 》 宋应星 被誉为“ ”,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3、选择题
(1)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自(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3)宋元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以下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应当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4)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徐光启——《农政全书》
C、贾思勰——《天工开物》
D、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古典小说(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封神榜》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笼络)矣。”“
明·顾炎武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第 1页 共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