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州区一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1~7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8~1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48分)
1. 下列振动是简谐运动的是( )
A. 手拍乒乓球运动
B. 摇摆树枝
C. 粗糙水平面上,一端固定的轻弹簧和小球固定,小球在水平面上来回运动
D. 将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钢球,阻力可忽略,钢球在竖直方向上来回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手拍乒乓球的运动中,乒乓球在不与手和地面接触时,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不满足,不是简谐运动,故A错误
B.摇摆的树枝往往是受到风的作用,不满足,不是简谐运动,故B错误;
C.粗糙水平面上,一端固定的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的往复运动,受到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不满足,不是简谐运动,故C错误;
D.轻质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钢球,上端固定组成的振动系统,钢球以受力平衡处为平衡位置上下做简谐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 在盛沙的漏斗下方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假设漏斗中细沙匀速流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沙堆的剖面应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不考虑空气阻力,漏斗在从最左端向最右端运动和从最右端向最左端运动时,漏斗到达最底端运动速度最快,细沙漏到地面上的最少;两端漏斗运动的最慢,细沙漏到地面上的较多。
故选B。
3.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θ<5°),其周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仅把摆球的质量增加一倍,其周期变小
B. 摆球的振幅变小时,周期也变小
C. 此摆由O→B运动的时间为
D. 摆球在B→O过程中,动能向势能转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根据
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与振幅无关,A B错误;
C.由平衡位置O运动到左端最大位移处需要的时间是四分之一周期,摆由O→B运动的时间为,C正确;
D.摆球由最大位置B向平衡位置O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摆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即摆球在B→O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D错误。
故选C。
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实线为甲的振动图像,虚线为乙的振动图像,其中甲的振动方程x = 3asin(5π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的振幅是3
B. 它的频率是5π
C. t = 0时,甲乙的相位差是
D. t = 0时,甲乙的相位差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甲的振动方程可知它的振幅是3a,故A错误;
B.根据振动图像可看出简谐运动的周期均为T = 0.4s,则它的频率是0.25Hz,故B错误;
CD.已知甲的振动方程x = 3asin(5πt),根据图像可知乙的振动方程,则t = 0时,甲乙的相位差是,故C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5. 如图所示,大小相等,质量不一定相等的A、B、C三只小球排列在光滑水平面上,碰撞前A、B、C三只小球的动量(以为单位)分别是8、、,在三只小球沿一直线共发生了两次碰撞的过程中,A、B两球受到的冲量(以为单位)分别为、1,则C球对B球的冲量及C球碰后动量的大小分别为( )
A. ,3 B. ,3 C. 10,4 D. ,4
【答案】B
【解析】
【详解】以A、B、C三个球为系统,总动量守恒,系统动量的变化量为零,根据动量定理
三个小球相互作用的力为内力,可知三个球冲量的矢量和为零,即
所以
即C球受到的冲量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也相等,则知C球对B球的冲量与B球对C球的冲量大小相等,所以C球对B球的冲量大小为
对C,根据动量定理得
得
故选B
6. 战绳作为一项超燃脂的运动,十分受人欢迎。一次战绳练习中,某运动达人晃动绳的一端使其上下振动(可视为简谐振动)形成横波。图甲、图乙分别是同一绳上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传播方向为P到Q。波长大于1m、小于3m,P、Q两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列波的波长可能为 B. P、Q两质点振动方向始终相反
C. 该列波波速可能为 D. 从至,Q质点运动的路程为3.4m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由题意可知
(其中n=0、1、2……)
由于波长大于1m、小于3m,则n只能取1、2,当n=1时有
得
当n=2时有
得
且当波长为时,波速
由于P、Q两距离并不是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故P、Q两点的振动方向并不是始终相反,故AB错误,C正确;
D.由于
且由于0时刻Q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则此时间内Q运动的路程
故D错误。
故选C。
7.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质量相同,现用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A、B,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A、B运动的v﹣t图象如图,其中物体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图线平行。由图中信息可得( )
A. F1对物体A做功大于F2对物体B做功
B. F1对物体A做功等于F2对物体B做功
C. F1对物体A的冲量大于F2对物体B的冲量
D. F1对物体A的冲量等于F2对物体B的冲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B.撤除拉力后两物体的速度图像平行,故加速度大小相等。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两个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根据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二者的总位移相等,所以摩擦力做的总功相等,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WF+Wf=0
即
WF=-Wf
所以拉力FA对物体A做的功等于拉力FB对物体B做的功。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动量定理,对整个过程研究得
I1﹣ft1=0,I2﹣ft2=0
可得
I1=ft1,I2=ft2
由图看出,t1<t2,则有F1的冲量I1小于F2的冲量I2,故CD错误。
故选B。
8. 一质点做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是x=2sin(50πt+)cm,则( )
A. 在0至0.02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B. 在0.02s时,质点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
C. 在0.025s时,质点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均沿x轴正方向
D. 在0.04s时,回复力最大,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
【答案】BC
【解析】
【详解】由振动方程可知,振幅,,初相位,即时,位于正最大位置;
A.在0至0.02s内,前0.01s,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后0.01s,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A错误;
B.在0.02s时,质点在负最大位移处,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B正确;
C.在0.025s时,质点从负的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均沿x轴正方向,C正确;
D.在0.04s时,质点回到正最大位置,回复力最大,速度为零,无方向,D错误。
故选BC。
9. 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2cm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cm的质点,此时平衡位置在x=6cm的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 )
A. 这列波的波长λ=4m
B. 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象
C.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3m/s
D. 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为向下
【答案】BD
【解析】
【详解】AC.由甲图可知,波长为
由图乙可知,周期为
所以波速为
故AC错误;
B.由图乙可知,t=0时刻,质点经过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根据“上下坡”法,图甲中Q点也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故乙图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像,故B正确;
D.波源的起振方向与介质中任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根据题意在t=0时刻x=6cm处的质点刚要开始振动,且振动方向向下,所以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故D正确。
故选BD。
10. 质量分别为和的两个小球A和,原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同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当A追上时两球发生正碰,则碰撞结束之后两小球A、的速度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碰后两小球A、的速度同向时,A球的速度必定比B小,故A错误;
BC.因为
能够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故BC正确;
D.因为
不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BC。
11.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1、2发生正碰,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位移一时间图像(x—t图像).已知m1=0.1kg,由此可判断
A. 碰前小球2保持静止
B. 碰后小球1和小球2都向右运动
C. 两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D. 小球2的质量m2=0.2kg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x-t图像可知,碰前小球2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处于静止状态,A正确;
B.碰后小球2的速度为正方向,说明向右运动,小球1的速度为负方向,说明向左运动,B错误;
CD.由图读出,碰前小球1速度为v1=4 m/s,碰后小球2和小球1的速度分别为v′2 =2m/s,v′1=-2m/s,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1= m1v′1+m2v′2
解得
m2=0.3kg
由于碰撞前后满足
m1v12=m1v′12+m2v′22
故为弹性碰撞,D错误, C正确。
故选A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
二.实验题(共15分)
12. 某同学在家中就地取材组装了几套“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其中最合理的是图(a)中的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字母);该同学在固定摆线的过程中,将摆线在铁架台的水平杆上缠绕若干圈后用铁夹夹住,其剖面如图(b);接着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用毫米刻度尺测铁夹下端到小球上端的摆线长度、用秒表测单摆次全振动的时间。若单摆摆动过程中,摆角小于,忽略空气阻力,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_________ (用等表示),该测量中,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答案】 ①. D ②. ③. 小于
【解析】
【详解】[1]单摆要求悬挂点固定,摆长长度不变,同时为了减小空气阻力产生的影响,应用密度较大的铁球,故D正确。
故选D。
[2]根据题意可得,单摆周期和摆长分别为
由单摆周期公式可得
解得重力加速度为
[3]由于测量的是铁夹下端到小球上端的摆线长度,所以摆长测量值偏小,由重力加速度公式可知,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
13. 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光电门等组成。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接通光电计时器;
④把滑块2静止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⑤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⑥释放滑块1,滑块1通过光电门1后与左侧固定弹簧(未画出)的滑块2碰撞,碰后滑块2和滑块1依次通过光电门2,两滑块通过光电门2后依次被制动;
⑦读出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滑块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
⑧测出挡光片的宽度,测得滑块1的质量为,滑块2(包括弹簧)的质量为。
(2)数据处理与实验结论:
①实验中气垫导轨的作用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m/s;碰撞后滑块1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m/s;滑块2的速度为__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碰撞之前,两物体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
碰撞之后,两物体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
由此可知两物体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______。
【答案】 ①. 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②. 保证两个滑块的碰撞是一维的 ③. 0.50 ④. 0.10 ⑤. 0.60 ⑥. 0.15 ⑦. 0.15 ⑧. 守恒
【解析】
【详解】(2)①[1]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2]保证两个滑块的碰撞是一维的。
②[3]滑块1碰撞之前的速度为
[4]滑块1碰撞之后的速度为
[5]滑块2碰撞之后的速度为
③[6]相碰之前,两物体的总动量为
[7]相碰之后,两物体的总动量为
[8]所以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3个小题,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5分,共37分)
14.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2=(t1+0.2) s时刻的波形图.
(1)在t1到t2的时间内,如果M通过的路程为1 m,求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的大小;
(2)若波速为55 m/s,求质点在t1时刻的振动方向.
【答案】(1) 沿x轴正方向传播 ; 25 m/s (2) 向下振动
【解析】
【详解】解:①波的图像可以看出质点的振幅为,如果M通过的路程为,则经历的时间与周期的比值为,说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②从波的图像可以看出,波长为,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传播的距离为
波传播的速度为:,波速不可能等于,说明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质点M向下振动
15. 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表示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固定的光滑半球形容器内壁在竖直平面内A、A′点之间来回滑动。A、A′点与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且都为θ,均小于10°,图乙表示滑块对器壁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且图中t=0为滑块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g=10m/s2,试根据力学规律和题图中所给的信息,求:
(1)容器的半径;
(2)小滑块的质量及滑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答案】(1)01m;(2)0.05kg;5×10-4J
【解析】
【详解】(1)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由图乙得小滑块做简谐振动的周期
T=0.2π
根据
T=2π
解得
R=0.1m
(2)在最高点A,有
Fmin=mgcosθ=0.495N
在最低点B,有
Fmax=m+mg=0.510N
从A到B,滑块机械能守恒,有
mgR(1-cosθ)=mv2
解得
m=0.05kg
在B点的动能最大
Ekmax=5×10-4J
16. 如图所示,长度为L = 2m的水平传送带AB左边的水平面地面上固定一斜面MN,右边的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半径R = 0.5m的光滑半圆弧轨道CDE,现在水平传送带A点左侧放置质量m = 1kg的物块,另一个相同物块从M处沿斜面滑下,到达底部时与物块碰后粘在一起滑行,越过逆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后,继续向前运动,已知MN的长度s = 41.25m,斜面倾角为37°,水平面NA的长度为d = 0.5m,BC的长度为2d,小物块与斜面、传送带及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0.5,g取10m/s2。
(1)求M块滑到底端与物块碰前的速度大小;
(2)求两物块碰后粘合体的速度大小;
(3)粘合体是否能运动到半圆弧轨道的E点,若不能,最后静止在何处?
(4)若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粘合体从最高点E抛出后恰好落到B点处,求传送带的速度。
【答案】(1);(2);(3)不能,最后停在B点;(4)
【解析】
【详解】(1)设物块到达A点的速度为vAO,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
设两物块碰后的速度为vA,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2)设粘合体在光滑半圆弧轨道CDE上升的高度为h,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
h = 0.5m
即粘合体从C滑上光滑半圆轨道CDE运动到D点速度减为0,再从D点运动到停止,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s路 = 1m
所以粘合体最后停在B点。
(3)设粘合体到达E点的速度为vE,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
解得
粘合体从B运动到E,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由于vB < vA,粘合体在传送带上做减速运动,若小物块从A点一直减速到B点,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叙州区一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1~7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8~1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48分)
1. 下列振动是简谐运动的是( )
A. 手拍乒乓球运动
B. 摇摆的树枝
C. 粗糙水平面上,一端固定的轻弹簧和小球固定,小球在水平面上来回运动
D. 将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钢球,阻力可忽略,钢球在竖直方向上来回运动
2. 在盛沙的漏斗下方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假设漏斗中细沙匀速流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沙堆的剖面应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3.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θ<5°),其周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仅把摆球的质量增加一倍,其周期变小
B. 摆球的振幅变小时,周期也变小
C. 此摆由O→B运动的时间为
D. 摆球在B→O过程中,动能向势能转化
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实线为甲的振动图像,虚线为乙的振动图像,其中甲的振动方程x = 3asin(5π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的振幅是3
B. 它的频率是5π
C. t = 0时,甲乙的相位差是
D. t = 0时,甲乙的相位差是
5. 如图所示,大小相等,质量不一定相等的A、B、C三只小球排列在光滑水平面上,碰撞前A、B、C三只小球的动量(以为单位)分别是8、、,在三只小球沿一直线共发生了两次碰撞的过程中,A、B两球受到的冲量(以为单位)分别为、1,则C球对B球的冲量及C球碰后动量的大小分别为( )
A. ,3 B. ,3 C. 10,4 D. ,4
6. 战绳作为一项超燃脂运动,十分受人欢迎。一次战绳练习中,某运动达人晃动绳的一端使其上下振动(可视为简谐振动)形成横波。图甲、图乙分别是同一绳上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传播方向为P到Q。波长大于1m、小于3m,P、Q两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列波的波长可能为 B. P、Q两质点振动方向始终相反
C. 该列波的波速可能为 D. 从至,Q质点运动的路程为3.4m
7.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质量相同,现用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A、B,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A、B运动的v﹣t图象如图,其中物体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图线平行。由图中信息可得( )
A. F1对物体A做功大于F2对物体B做功
B. F1对物体A做功等于F2对物体B做功
C. F1对物体A的冲量大于F2对物体B的冲量
D. F1对物体A的冲量等于F2对物体B的冲量
8. 一质点做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是x=2sin(50πt+)cm,则( )
A. 在0至0.02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B. 在0.02s时,质点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
C. 在0.025s时,质点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均沿x轴正方向
D. 在0.04s时,回复力最大,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
9. 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2cm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cm的质点,此时平衡位置在x=6cm的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 )
A. 这列波的波长λ=4m
B. 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象
C.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3m/s
D. 这列波波源起振方向为向下
10. 质量分别为和的两个小球A和,原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同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当A追上时两球发生正碰,则碰撞结束之后两小球A、的速度可能是( )
A. B.
C. D.
11.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1、2发生正碰,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位移一时间图像(x—t图像).已知m1=0.1kg,由此可判断
A. 碰前小球2保持静止
B. 碰后小球1和小球2都向右运动
C. 两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D. 小球2的质量m2=0.2kg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
二.实验题(共15分)
12. 某同学在家中就地取材组装了几套“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其中最合理的是图(a)中的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字母);该同学在固定摆线的过程中,将摆线在铁架台的水平杆上缠绕若干圈后用铁夹夹住,其剖面如图(b);接着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用毫米刻度尺测铁夹下端到小球上端的摆线长度、用秒表测单摆次全振动的时间。若单摆摆动过程中,摆角小于,忽略空气阻力,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_________ (用等表示),该测量中,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13. 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光电门等组成。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接通光电计时器;
④把滑块2静止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⑤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⑥释放滑块1,滑块1通过光电门1后与左侧固定弹簧(未画出)的滑块2碰撞,碰后滑块2和滑块1依次通过光电门2,两滑块通过光电门2后依次被制动;
⑦读出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滑块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
⑧测出挡光片宽度,测得滑块1的质量为,滑块2(包括弹簧)的质量为。
(2)数据处理与实验结论:
①实验中气垫导轨的作用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m/s;碰撞后滑块1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m/s;滑块2的速度为__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碰撞之前,两物体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
碰撞之后,两物体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
由此可知两物体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______。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3个小题,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5分,共37分)
14.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2=(t1+0.2) s时刻的波形图.
(1)在t1到t2的时间内,如果M通过的路程为1 m,求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的大小;
(2)若波速为55 m/s,求质点在t1时刻的振动方向.
15. 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表示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固定的光滑半球形容器内壁在竖直平面内A、A′点之间来回滑动。A、A′点与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且都为θ,均小于10°,图乙表示滑块对器壁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且图中t=0为滑块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g=10m/s2,试根据力学规律和题图中所给的信息,求:
(1)容器的半径;
(2)小滑块的质量及滑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16. 如图所示,长度为L = 2m的水平传送带AB左边的水平面地面上固定一斜面MN,右边的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半径R = 0.5m的光滑半圆弧轨道CDE,现在水平传送带A点左侧放置质量m = 1kg的物块,另一个相同物块从M处沿斜面滑下,到达底部时与物块碰后粘在一起滑行,越过逆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后,继续向前运动,已知MN的长度s = 41.25m,斜面倾角为37°,水平面NA的长度为d = 0.5m,BC的长度为2d,小物块与斜面、传送带及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0.5,g取10m/s2。
(1)求M块滑到底端与物块碰前的速度大小;
(2)求两物块碰后粘合体的速度大小;
(3)粘合体是否能运动到半圆弧轨道的E点,若不能,最后静止在何处?
(4)若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粘合体从最高点E抛出后恰好落到B点处,求传送带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