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四地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75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
越南北部的民居蛮有趣的。他们的民居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通常只有一个门面,后面跟着2-3个房间,然后往上造2-3层。所以,如果单独的一幢楼房,远看象一艘船。它的特点是正面装饰漂亮,两侧没有窗子。读下图回答1-2小题。
1.越南民居建筑的特点充分考虑了
A.最高气温时的降温消暑 B.冬天减少寒冷的北风的蹂躏
C.避免被洪水淹没 D.有效降低地震的破坏程度
2.6月22日该房子
A.正午没有影子 B.日出时影子朝向东北方
C.正午影子朝向正南方 D.正午时影子面积最大
汽车遮阳板可以减轻正前方或侧前方刺眼的阳光对司机视线的干扰。一般的家用轿车的遮阳板被折叠安装在司机的头顶位置,司机可以根据阳光照射角度,合理使用遮阳板来保障行车安全。图1为“汽车遮阳板工作图”,图2为“某地(31.3°N,120.5°E)一位地理老师每天驱车上班的路线图”。据此完成3-4小题。
3.2021年6月1日5时30分,该地理老师在上班途经某路段时,阳光刚好从街道的正前方射入眼睛,格外刺眼,不得不打开遮阳板。该路段可能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4.如果不考虑天气及其他人为因素,下一次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遇到上述情况,最有可能的是
A.5月2日 B.7月13日 C.10月2日 D.12月1日
图3为某区域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5-6小题。
图3
5.图中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B.洪(冲)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6.a居民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居民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正确的是
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
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
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
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小题。
图4
7.宫室遗址分布在
①河流右岸 ②河流左岸 ③被堆积的河岸 ④被侵蚀的河岸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①便于观测水情 ②利于取水灌溉 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右图示意柴达木盆地东缘地质构造与地貌。早期,随着板块挤压,现今乌兰盆地地区由北向南流动的河流开始形成,并向东流入现今共和盆地的低洼地带。之后因鄂拉山的隆升,水系逐渐分离。据此完成9-10小题。
9.形成图中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外力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岩浆活动
10.图中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茶卡盐湖、鄂拉山、宗务隆山、柯柯盐湖
B.宗务隆山、茶卡盐湖、柯柯盐湖、鄂拉山
C.宗务隆山、茶卡盐湖、鄂拉山、柯柯盐湖
D.茶卡盐湖、宗务隆山、柯柯盐湖、鄂拉山
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华南地区通常会出现雨量大且集中的降水过程,这个时期正值端午龙舟竞渡之时,因此便有了“龙舟水”之称。右图为某年5月22日14时部分区域天气图。据此完成11-13小题。
11.形成“龙舟水”的主要原因是
A.冷暖气团相遇,气流抬升
B.暖湿气流北上,遇山爬升
C.热带气旋到来,辐合上升
D.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
12.广州(23.5°N,113°E)在“龙舟水”发生时期
A.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B.昼夜长短差异变大
C.日出方位逐渐偏南 D.日落时刻越来越早
13.图示区域③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哈马丹风被称为“非洲魔鬼”。每年的一段时期,强烈的哈马丹风会吹向几内亚湾沿岸,给这里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右图示意哈马丹风的风向。据此完成14-16小题。
14.哈马丹风的发源地是
A.地中海 B.几内亚湾
C.撒哈拉大沙漠 D.阿拉伯半岛
15.哈马丹风盛行的时期是
A.3月-5月 B.6月-8月 C.9月-11月 D.11月-次年3月
16.哈马丹风对几内亚湾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A.吹向岸风,导致渔场的形成 B.带来风暴潮,阻碍海洋运输
C.空气干燥,大气能见度下降 D.带来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
二、非选择题(三小题,共52分)
17.北京市(40°N,116°E)某高中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一组同学用标杆测量正午太阳高度(如下图);另一组同学探究传统文化中的地球运动知识。据此完成下列题目。(12分)
实践活动一
(1)(4分)实践活动当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公式计算,当日北京地区(40°N)正午太阳高度的理论数值应为_________。
(2)该同学实践测量过程中,是否有错误的地方,请帮助其修改完善。(4分)
实践活动二
古诗中有一句“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晷指日晷,漏指漏壶,都是古代计时仪器。其中,日晷是利用日影计时,某同学绘制了日晷计时示意图(如右图)。
(3)用地理术语解释翻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这句诗,并推断此诗句描写的节气。(4分)
18.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2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百帕)分布(图a)和该日北京气温变化(图b)。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绘制甲地气流运动示意图,判断甲地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8分)
(2)据图分析北京气温变化的原因。(6分)
(3)简述此次天气过程对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20分)
那木拉错(拉姆拉错)又名琼果杰神湖,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曲科杰丛山之中。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其中主要山峰有南迦巴瓦峰。下列左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墨脱县某段山路景观图。
(1)指出那木拉错所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说明那木拉错的形成过程。(6分)
(2)从地质作用力角度分析墨脱县境内山高谷深的原因。(6分)
(3)分析地形条件对墨脱县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交通线路选址布局的影响(8分)三明市四地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
A 2.C 3.B 4.B 5.A 6.B 7.D 8.B 9.B 10.C
11.A 12.B 13.D 14.C 15.D 16.C
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52分):
17(12分)(1)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50° (4分)
(2)时间应为北京时间12:16 地点应选择平地 (4分)
(3)白昼已经达到最长,此日之后夜渐长 夏至 (4分)
18(20分)(1)下图:绘出等压线,标出中间为高压、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向下的垂直气流。(或分别画出水平和垂直示意图)天气特征:晴朗。原因: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画图3分,共8分)
(2)此时段北京经历了冷锋天气过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夜间,地面辐射减弱(地面降温),气温下降;日出后(白天)有降雪,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降低。(6分)
(3)雨雪增加土壤水分,缓解春季旱情;低温冻死害虫;大风、降雪可能破坏农业设施(暴雪压塌大棚等设施)等。(6分,从大风、降雪、低温等方面,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9(20分)(1)背斜谷。形成过程:该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和断层作用,多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形成地势低洼的谷地(背斜谷),同时来自周边地区的降水和冰雪融水不断汇入谷地,积水成湖。(6分)
(2)该县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抬升,形成高大的山体;该县年降水丰富,高山冰川广布,地势落差大,流水、冰川向下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幽深峡谷。(6分)
(3)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该县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修建交通线的成本高且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山区主要选择成本低及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公路。对交通线路选址布局的影响:该县境内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陡坡多,为了降低公路线的坡度,公路线主要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河谷地带,往往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迂回前进。(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