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国历史川教版上册【课件+教案】第7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课 思想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中国历史川教版上册【课件+教案】第7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课 思想文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19 18:27:19

文档简介

第22课 思想文化
设计制作:陈代富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
掌 握
《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范例教学
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
挖掘教材比较概括
魏源、严复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共同的(精神、意识、品质、文化素养等),但具体表现又有所区别(学科领域、时代)
讨论探索
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魏源、严复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思想意识
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难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讨论回答问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 年代]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2、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期间:-E.五四运动期间:《京报》等)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这些报刊都是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其实,比这些报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阅读全课-阅读标记,-交流-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魏源和严复——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早,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调到前面作为范例进行探究)
1、怎样学习有关魏源的历史知识?(通过设问,启发学生从生活时代、代表作[或创造发明]、主要内容、成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解:
A.生活时代:-B.代表作:-C.著书目的:-D.主要观点-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良好品质[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强烈的创新意识[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
2、有关严复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A.生活时代:戊戌变法时期B.代表作:译著《天演论》C.主要内容:“物进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
教师小结、过渡:向西方学习,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基本走向;爱国主义则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以这些思想为支撑,科学家们在各自领域内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
类 别
姓名
代表作
文 学
A
a
B
b
C
c
D
d
艺术
美术
E
e
音乐
F
f
G
g
1、你知道五四运动到1949年间中国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吗?(宏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2、请你根据下表,找出字母所示的内容。(先找到标明之,后组织“接龙回答”)
教师总结: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锻造出来的。这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五四以来,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成了中国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学生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起来。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