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8 18:01:38

文档简介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一、选答案。(每空2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而且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声音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质四处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如下图,用力敲击音叉的时候,铁架台上吊着的小球(  )。
A.不会动 B.被振的更远 C.仍然轻轻振动
3.如下图:这是小提琴上的四根琴弦,它们长短相等,松紧度相同,用相同的力度拨动琴弦的时候,(  )。
A.1号琴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B.4号琴弦发出的声音高
C.每根琴弦发出的声音一样高
4.剧烈运动的时候,亮亮的呼吸次数增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的时候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
B.剧烈运动的时候人体需要的二氧化碳量增加
C.因为剧烈运动的时候人的肺部因运动而振动
5.按照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分类,下列各组不是同一类的一组是(  )。
A.番茄、青椒、白菜、苹果
B.鸡蛋、红薯、面粉、玉米
C.牛肉、龙虾、河蟹、鸡蛋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6.我们每天都要食用食物来维持生命活动,因为食物能够为我们提供能量。(  )
7.预防流行性感冒,出行时佩戴口罩。(  )
8.我们听到的大自然中的声音都是悦耳的。(  )
9.敲鼓的时候,我们敲击的速度越快,鼓声越高。(  )
10.在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中加入不同量的水,敲击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不变。(  )
三、看图分析。(10分)
11.观察下面图表,探究人类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情况。
(1)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中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哪些有变化。
(2)变化量比较
①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相比较哪种气体含量减少了 ②说明了什么问题 ③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相比较哪种气体含量增加了 ④说明了什么问题及我的猜想:
四、连线。(6分)
12.
五、综合训练。(8分)
13.亮亮暑假去姥姥家,发现姥姥家的屋檐下挂着一个风铃,这个风铃使用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管子制成。
(1)当风吹来的时候,这些管子互相碰撞的时候会发出   不同的声音。
(2)长管子发出的声音   ,短管子发出的声音   。
(3)亮亮认为风吹动管子,管子互相碰撞的时候,管子在   才会发出声音。   速度慢,   速度快。
(4)亮亮认为用长短相同,   不同的钢管制作出的风铃也可以发出   不同的声音。
六、实践与探究。(6分)
14.模拟鼓膜。
如图:在玻璃杯口蒙上一层橡皮薄膜,模拟“鼓膜”,上面撒上一些纸屑,敲击音叉。
(1)我观察到的现象:   
(2)解释其中的原理。
①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音叉   产生的,它会引起周围空气的   ,把声音传播到“鼓膜”。
②“鼓膜”的   引起了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A。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大,小球会被振得更远。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细的琴弦振动速度快,发出的声音高,粗的琴弦振动速度慢,发出的声音低。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消耗大量氧气,所以会通过加速呼吸来补充消耗的氧气,故选A。
5.【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多种多样,可以按植物类和动物类进行分类,A选项番茄、青椒、白菜、苹果都属于植物类;C选项牛肉、龙虾、河蟹、鸡蛋都属于动物类;B选项鸡蛋属于动物类,红薯、面粉、玉米属于植物类。故选B。
6.【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和活动提供能量。人体的生存和活动,如维持体温、保持心脏跳动、运动、学习、劳动等,都需要消耗能量。题目说法正确。
7.【答案】正确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流感病毒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性传播、交叉感染等方式来实现。所以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题目说法正确。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当中到处充满声音,有的声音很悦耳,有的声音很刺耳,大自然中的很多声音都我们会觉得比较刺耳。题目说法错误。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敲鼓的时候,我们敲击的速度越快,鼓声越高。题目说法正确。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在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中加入不同量的水,水位高低不同,敲击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不同。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1)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变化,氮气和其他气体无变化。
(2)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说明人体呼吸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氮气不变。这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主要场所是肺。
12.【答案】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递,被耳廓收集并经外耳道向鼓膜。声波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将声音信号转换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听觉。
13.【答案】(1)高低
(2)高;高
(3)振动;长管子;短管子
(4)粗细;高低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当风吹来的时候,这些管子互相碰撞的时候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
2.长管子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因为长管子振动慢,频率低),短管子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因为短管子振动快,频率高)。
3.亮亮认为风吹动管子,管子互相碰撞的时候,管子在振动才会发出声音。长管子振动速度慢,短管子振动速度快。
4.亮亮认为用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制作出的风铃也可以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因为粗钢管振动慢,频率低,则音调低。细钢管振动快,频率高,则音调高)。
14.【答案】(1)纸屑来回跳动
(2)振动;振动;振动;纸屑的跳动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在模拟鼓膜实验中,我们会观察到纸屑来回跳动。
(2)①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音叉振动产生的,它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播到鼓膜,鼓膜的振动引起了纸屑的跳动。
1 / 1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一、选答案。(每空2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而且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声音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质四处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A。
2.如下图,用力敲击音叉的时候,铁架台上吊着的小球(  )。
A.不会动 B.被振的更远 C.仍然轻轻振动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大,小球会被振得更远。故选B.
3.如下图:这是小提琴上的四根琴弦,它们长短相等,松紧度相同,用相同的力度拨动琴弦的时候,(  )。
A.1号琴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B.4号琴弦发出的声音高
C.每根琴弦发出的声音一样高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细的琴弦振动速度快,发出的声音高,粗的琴弦振动速度慢,发出的声音低。故选B。
4.剧烈运动的时候,亮亮的呼吸次数增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的时候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
B.剧烈运动的时候人体需要的二氧化碳量增加
C.因为剧烈运动的时候人的肺部因运动而振动
【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消耗大量氧气,所以会通过加速呼吸来补充消耗的氧气,故选A。
5.按照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分类,下列各组不是同一类的一组是(  )。
A.番茄、青椒、白菜、苹果
B.鸡蛋、红薯、面粉、玉米
C.牛肉、龙虾、河蟹、鸡蛋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多种多样,可以按植物类和动物类进行分类,A选项番茄、青椒、白菜、苹果都属于植物类;C选项牛肉、龙虾、河蟹、鸡蛋都属于动物类;B选项鸡蛋属于动物类,红薯、面粉、玉米属于植物类。故选B。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6.我们每天都要食用食物来维持生命活动,因为食物能够为我们提供能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和活动提供能量。人体的生存和活动,如维持体温、保持心脏跳动、运动、学习、劳动等,都需要消耗能量。题目说法正确。
7.预防流行性感冒,出行时佩戴口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流感病毒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性传播、交叉感染等方式来实现。所以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题目说法正确。
8.我们听到的大自然中的声音都是悦耳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当中到处充满声音,有的声音很悦耳,有的声音很刺耳,大自然中的很多声音都我们会觉得比较刺耳。题目说法错误。
9.敲鼓的时候,我们敲击的速度越快,鼓声越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敲鼓的时候,我们敲击的速度越快,鼓声越高。题目说法正确。
10.在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中加入不同量的水,敲击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不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在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中加入不同量的水,水位高低不同,敲击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不同。题目说法错误。
三、看图分析。(10分)
11.观察下面图表,探究人类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情况。
(1)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中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哪些有变化。
(2)变化量比较
①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相比较哪种气体含量减少了 ②说明了什么问题 ③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相比较哪种气体含量增加了 ④说明了什么问题及我的猜想:
【答案】(1)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变化,氮气和其他气体无变化。
(2)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说明人体呼吸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氮气不变。这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主要场所是肺。
四、连线。(6分)
12.
【答案】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递,被耳廓收集并经外耳道向鼓膜。声波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将声音信号转换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听觉。
五、综合训练。(8分)
13.亮亮暑假去姥姥家,发现姥姥家的屋檐下挂着一个风铃,这个风铃使用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管子制成。
(1)当风吹来的时候,这些管子互相碰撞的时候会发出   不同的声音。
(2)长管子发出的声音   ,短管子发出的声音   。
(3)亮亮认为风吹动管子,管子互相碰撞的时候,管子在   才会发出声音。   速度慢,   速度快。
(4)亮亮认为用长短相同,   不同的钢管制作出的风铃也可以发出   不同的声音。
【答案】(1)高低
(2)高;高
(3)振动;长管子;短管子
(4)粗细;高低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当风吹来的时候,这些管子互相碰撞的时候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
2.长管子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因为长管子振动慢,频率低),短管子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因为短管子振动快,频率高)。
3.亮亮认为风吹动管子,管子互相碰撞的时候,管子在振动才会发出声音。长管子振动速度慢,短管子振动速度快。
4.亮亮认为用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制作出的风铃也可以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因为粗钢管振动慢,频率低,则音调低。细钢管振动快,频率高,则音调高)。
六、实践与探究。(6分)
14.模拟鼓膜。
如图:在玻璃杯口蒙上一层橡皮薄膜,模拟“鼓膜”,上面撒上一些纸屑,敲击音叉。
(1)我观察到的现象:   
(2)解释其中的原理。
①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音叉   产生的,它会引起周围空气的   ,把声音传播到“鼓膜”。
②“鼓膜”的   引起了   。
【答案】(1)纸屑来回跳动
(2)振动;振动;振动;纸屑的跳动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在模拟鼓膜实验中,我们会观察到纸屑来回跳动。
(2)①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音叉振动产生的,它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播到鼓膜,鼓膜的振动引起了纸屑的跳动。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