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8 18:01:50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1.当温度在   ℃以下时,水才会结冰。
【答案】0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是物理变化,是一个凝固过程。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是一个凝固过程。
2.凉白开是把水烧到   ℃,再把它晾凉。
【答案】100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凉开水又名凉白开、冻滚水,是指水经过沸腾之后,然后让其自然放凉。水到100℃会沸腾。
3.泡茶的时候把茶叶加到无色、无味的水里后,过一会儿水变色了,这说明茶叶中的物质   在水里了。
【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 泡茶时,茶分子会运动到水中,所以过一会儿,水中会呈现出茶色并可闻到茶香,这是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泡茶时使用的水的温度越高,水中茶色就越容易变浓,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紧的压在一起,撤去压力后会发现它们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4.用洗洁精洗碗的时候,用   水洗的效果更好。
【答案】温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洗洁精需要使用温水,才能达到更好的去油污的效果。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的,水溶解物质的能力是   的。
【答案】不同;有限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常温下,50毫升水,食盐大约是16-18克,小苏打大约是6-8克。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6.打气筒能把气球“吹”得很大,是因为把   打进了气球。
【答案】空气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气球可以被吹大,说明我们将空气吹进了气球,打气筒能把气球“吹”大,也证明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7.空气是   色的,虽然空气很轻,但是有一定的   。
【答案】无;质量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实验可知,空气虽然很轻,但有一定的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8.搅拌、切碎肥皂等方法可以加快肥皂在水中的溶解。(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速溶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搅拌,切成小块,放进热水等都可以的。
9.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水被皮肤吸收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式,液态气态和固态,水会被蒸发,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水被蒸发了。
10.(2019三上·江山期末)观察液体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采用“尝”的方法。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解答】未知液体,不可以用尝的方式,有安全隐患。
【分析】未知液体有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
11.(2021三上·衢江期末)水能流动,沙子也能流动,所以它们都是液体。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
【解析】【分析】考查物体的分类, 沙子是固体,虽然沙子像液体一样会流动,但沙子是固体,不是液体。
1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这种说法正确。
13.真空包装利用的是空气压缩的原理。(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真空包装是利用空气压缩的原理。这种说法错误。真空包装是抽取空气,形成真空的原理。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4.(2020五下·图们期末)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  )。
A.春天 B.夏天 C.冬天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车胎内气体在夏天受热膨胀,容易爆胎。
15.玻璃瓶中有满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里还剩下(  )空气。
A.半瓶 B.一瓶 C.没有了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不但可以被压缩,还可以被扩张。一瓶空气被抽出半瓶后,剩下的半瓶空气会扩张,最后占据整个瓶子,所以剩下的还是一瓶空气,只不过空气比原来稀薄了。
16.佳佳同学吃“碎冰冰”时,发现袋子外面有一些小水珠。小水珠可能是(  )
A.冰变成的
B.袋子里渗出来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转化,佳佳同学吃“碎冰冰”时,发现袋子外面有一些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
17.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C.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
【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A、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熄,会使火焰引燃灯内酒精,引起失火,A不正确。
B、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止着火,B正确;
C、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选项说法正确。
18.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来降温,这样做(  )
A.是不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
B.是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
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能够降低气温,是因为夏天气温较高,水蒸发较快,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19.吃火锅时虽然没有继续往锅里放盐,但是汤的味道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  )
A.汤里的水分蒸发了 B.汤上面淡下面咸 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盐的质量是不变的,但是水蒸发的越来越少,因此火锅中的味道是越来越咸的。
四、连线题。(5分)
20.将常见温度与对应数值用线连起来。
氧气
牛奶 液体
橡皮 气体
醋 固体
铁块
【答案】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存在状态。橡皮、铁块是固体,牛奶、醋是液体,氧气是气体。
五、分析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21.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
高 温度 温度计 蒸发 过滤 热水
(1)要想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
(2)试管内的水结成冰后,冰的高度比结冰前水的高度要   ,说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热水和冷水,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一份同样多的食盐。   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此实验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   有关。
(4)利用   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利用   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
【答案】(1)温度计
(2)高
(3)热水;温度
(4)蒸发;过滤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所以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蒸发和过滤可以用来分离物质。
(1)要想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2)试管内的水结成冰后,冰的高度比结冰前水的高度要高,说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热水和冷水,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一份同样多的食盐。热水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此实验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利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
1 / 1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1.当温度在   ℃以下时,水才会结冰。
2.凉白开是把水烧到   ℃,再把它晾凉。
3.泡茶的时候把茶叶加到无色、无味的水里后,过一会儿水变色了,这说明茶叶中的物质   在水里了。
4.用洗洁精洗碗的时候,用   水洗的效果更好。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的,水溶解物质的能力是   的。
6.打气筒能把气球“吹”得很大,是因为把   打进了气球。
7.空气是   色的,虽然空气很轻,但是有一定的   。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8.搅拌、切碎肥皂等方法可以加快肥皂在水中的溶解。(  )
9.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水被皮肤吸收了。(  )
10.(2019三上·江山期末)观察液体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采用“尝”的方法。
11.(2021三上·衢江期末)水能流动,沙子也能流动,所以它们都是液体。 (  )
1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
13.真空包装利用的是空气压缩的原理。(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4.(2020五下·图们期末)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  )。
A.春天 B.夏天 C.冬天
15.玻璃瓶中有满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里还剩下(  )空气。
A.半瓶 B.一瓶 C.没有了
16.佳佳同学吃“碎冰冰”时,发现袋子外面有一些小水珠。小水珠可能是(  )
A.冰变成的
B.袋子里渗出来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17.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C.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
18.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来降温,这样做(  )
A.是不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
B.是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
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
19.吃火锅时虽然没有继续往锅里放盐,但是汤的味道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  )
A.汤里的水分蒸发了 B.汤上面淡下面咸 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四、连线题。(5分)
20.将常见温度与对应数值用线连起来。
氧气
牛奶 液体
橡皮 气体
醋 固体
铁块
五、分析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21.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
高 温度 温度计 蒸发 过滤 热水
(1)要想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
(2)试管内的水结成冰后,冰的高度比结冰前水的高度要   ,说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热水和冷水,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一份同样多的食盐。   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此实验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   有关。
(4)利用   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利用   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0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是物理变化,是一个凝固过程。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是一个凝固过程。
2.【答案】100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凉开水又名凉白开、冻滚水,是指水经过沸腾之后,然后让其自然放凉。水到100℃会沸腾。
3.【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 泡茶时,茶分子会运动到水中,所以过一会儿,水中会呈现出茶色并可闻到茶香,这是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泡茶时使用的水的温度越高,水中茶色就越容易变浓,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紧的压在一起,撤去压力后会发现它们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4.【答案】温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洗洁精需要使用温水,才能达到更好的去油污的效果。
5.【答案】不同;有限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常温下,50毫升水,食盐大约是16-18克,小苏打大约是6-8克。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6.【答案】空气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气球可以被吹大,说明我们将空气吹进了气球,打气筒能把气球“吹”大,也证明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7.【答案】无;质量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实验可知,空气虽然很轻,但有一定的质量。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速溶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搅拌,切成小块,放进热水等都可以的。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式,液态气态和固态,水会被蒸发,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水被蒸发了。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解答】未知液体,不可以用尝的方式,有安全隐患。
【分析】未知液体有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
【解析】【分析】考查物体的分类, 沙子是固体,虽然沙子像液体一样会流动,但沙子是固体,不是液体。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这种说法正确。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真空包装是利用空气压缩的原理。这种说法错误。真空包装是抽取空气,形成真空的原理。
14.【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车胎内气体在夏天受热膨胀,容易爆胎。
15.【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不但可以被压缩,还可以被扩张。一瓶空气被抽出半瓶后,剩下的半瓶空气会扩张,最后占据整个瓶子,所以剩下的还是一瓶空气,只不过空气比原来稀薄了。
16.【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转化,佳佳同学吃“碎冰冰”时,发现袋子外面有一些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
17.【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A、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熄,会使火焰引燃灯内酒精,引起失火,A不正确。
B、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止着火,B正确;
C、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选项说法正确。
18.【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能够降低气温,是因为夏天气温较高,水蒸发较快,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19.【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盐的质量是不变的,但是水蒸发的越来越少,因此火锅中的味道是越来越咸的。
20.【答案】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存在状态。橡皮、铁块是固体,牛奶、醋是液体,氧气是气体。
21.【答案】(1)温度计
(2)高
(3)热水;温度
(4)蒸发;过滤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所以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蒸发和过滤可以用来分离物质。
(1)要想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2)试管内的水结成冰后,冰的高度比结冰前水的高度要高,说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热水和冷水,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一份同样多的食盐。热水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此实验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利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