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六”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下)
编号: 班级: 姓名:
第14课 大雁归来
主备: 审核: 时间:2015年 月 日
【明确目标】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的好处,体会本文浓郁的抒彩。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 缄( )默 窥( )探 狩( )猎
雾霭( ) 半蹼鹬( ) ( ) 香蒲( ) 环颈雉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
迁徙:
缄默:
窥探:
雾霭:
狩猎:
喧嚷:
凋零:
顾忌:
目空一切:
3、了解作者和文体。
【合作探究】
1、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大雁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2、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3、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
4、为什么说大雁单调的数字也能激发“爱鸟者”的伤感?
5、作者利奥波德每逢周末就到农场度假,他用心观察研究大雁,多情地感受大雁,对这样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
【当堂反馈】
有人说本文语言是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请选择文中体现这一特点的语句或语段进行赏析。
1、“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2、“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3、“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4、“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5、“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6、“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拓展提升】
1、仿写: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为保护野生动物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全人类一起珍爱、保护野生动物。
3、鸿雁传情古诗吟。
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_______________,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课后检测】
精读王宗仁的《静悄悄的昆仑山》,完成各题。
静悄悄的昆仑山
昆仑山下,部队营院一角的枯草丛中,亮亮地袒露看一个野兔窝。额角上有块白印记的兔妈妈,带着三个儿女旁若无人地生活着。日出而起,日落而归。炎阳爆燥的中午,它们到太阳晒不到的不冻泉边散步。大雪扫山的傍晚,它们躲开口喧闹到雪水河里爽饮。偶尔也会看到老兔独自离开营院,随心所欲地走在通往荒原的山径上,走走停停,停停又走走。它是在默默体味着它们一家拥有一座山的快乐吗?
在距离野兔那块自由天地的不远处,驻着一个汽车连队。百十个兵在军号声中过着整齐划一的生活。起床、早操、出车、开会、熄灯。兵和动物,相安无事。
时间在昆仑山静悄悄地流逝了半年。这天,一只灰鸽子不知从何处突然飞到军营里。它站在战士们当年搭地窝子的残墙上,尾巴一撅一撅地急叫着,似乎在呼唤什么。灰鸽子肯定是长途跋涉而来,要不它为什么灰头土脸地显得那么疲惫?一噢,它是没有地方栖身,无家可归呀!昆仑山从古至今树木不落根,鸟儿筑巢少依托。
一连好些天,每到傍晚,外出的灰鸽子就飞回军营,悄没声地站在残墙土过夜,光天赤身,风雨不避。静静的军营生活因为添了一只鸟儿而变得快乐,兵们自然也多了一份情趣。但同时也让他们的心不安起来,无遮无掩的墙头毕竟不是灰鸽子的久呆之地!一天深夜,陡地飘落起大雪,次日清晨,兵们看到披着一身雪被的灰鸽子变成一个雪桩,呆立不动,他们实在心疼却又不知如何使它温暖?
兵们发现灰鸽子从残墙上消失,是在半个月后,那天清晨班长马安良早早起床,照例端着一小碗虫米,给灰鸽子送到残墙下。他惊喜万状地看到灰鸽子从兔窝里悠悠哉哉地走出来,抖抖翅膀飞上了墙头。奇了,怪了!难道昨晚它钻进兔窝过夜吗?
细心的马班长,不声不响地观察了野兔与灰鸽子共栖一窝的和谐情形:兔们住在里端,灰鸽子栖身洞口。兔的满足是显而易见的,它既大度地让了步,又有了遮风挡寒的墙,何乐而不为!至于灰鸽子,能在走投无路时免费得到一个家,这已是求之不得的了,即使做出点牺牲也心安理得。
兵们在紧张的军事化生活之余,绝对不会忘记住在军营一隅的伙伴。早送它们出门,晚迎它们归家,还会时不时地给它们送上一顿美味的晚餐。
军号照样喷亮,队伍照样整齐。高原军营生活就这么简单,没有额外的负担,只有平静的氛围。静静的昆仑山,静静的军营,静静的野兔和灰鸽!
这天清晨,我看见高天下,一对翅膀在晨曦中闪亮,那是兵的黎明在飞翔。我祝愿:昆仑山永远静下去,昆仑军营永远美下去! ( 2007 年7 月《 光明日报》 有删节)
1、文章“静悄悄的昆仑山”的“静”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2、文章写部队营院一角的一窝野兔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引出对灰鸽有什么作用?
3、文章结尾“我祝愿:昆仑山永远静下去,昆仑军营永远美下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愿?
4、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