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将建筑垃圾中的铁分离出来,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铁( )的性质。
A.容易生锈 B.铁块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 C.铁容易被磁铁吸引
2.日常生活中,不是应用压缩空气原理的是( )。
A.压缩空气枪 B.足球 C.实心球
3.自然界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上各个地方的温度不同 B.地面有高有底
C.地面太平坦了
4.为了增加土壤肥力,人们常用( )的办法。
A.种植绿肥 B.施农家肥 C.收集落叶沤肥
5.储存、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的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6.下面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
A.足球 B.充气城堡 C.吹风机
7.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 )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
A.100 B.1000 C.10000
8.(本题2分)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 B. C.
9.固体和液体共同的特点是( )。
A.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B.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C.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10.下列生物中( )生活在土壤里。
A.蚯蚓 B.青蛙 C.鱼
11.小亚将注射器吸入空气,然后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针筒口,用力压活塞时( )。
A.活塞可以被压下去 B.活塞不可以被压下去 C.无法确定
12.家庭中有很多节水措施,下列不属于节水行为的是( )。
A.刷牙时开着水龙头 B.用大桶收集废水 C.使用节水马桶
13.将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吹不大,下列方法中,可以让瓶中的气球吹大的是( )。
A.在塑料瓶底部或侧面戳个洞
B.在气球上戳个洞
C.更用力吹
14.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 )。
A.可以流动 B.有质量 C.能被压缩
15.杯中糖块溶解得最快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6.相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 (填“轻”或“重”),所以空气受热后会 (填“上升”或“下降”)。
17. 将食物传送到胃。
18.科学家 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19.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透明的,占据一定的 ,有一定 的气体。
20.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资源和 资源,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21.土壤由表层往里可分为 、 、 三层。
2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 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
23.固体与液体分离有三种方法 、 、 。
24.在研究土壤成分时,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发现纸巾湿了,说明土壤中含有 ;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上块四周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
25.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 和 ,但不能改变 。
26.海洋水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 。
27.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 等废气。
28. 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29.自然界的地下水有淡水也有咸水。 ( )
30. 10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同样多的白糖和食盐。( )
31.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宣传环保等方法来保护土壤。( )
32.沙子能像水一样流动,所以是液体。( )
33.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的吞食和排泄破坏了土壤的肥力。( )
四、连线题(共9分)
34.将下列植物与适合其生长的土壤类型用线连起来。
仙人掌 沙质土 水稻
荷花 壤土 花生
蚕豆 黏质土 月季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35.腐殖质是什么?
36.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什么?
37.我们该从哪些方面保护水资源 请写两条保护水资源的广告词。
38.请你说一说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至少答出5点)
39.在日常生活中水有哪些用途?并说一说节约用水的小方法。
日常生活中水的用途主要有:
节约用水的小妙招:
六、综合题(共9分)
40.小华对自己平静状态下和运动三分钟后呼吸和心跳次数做了记录,如下所示。
平静状态下 运动三分钟后
每分钟呼吸次数 23 34
每分钟心跳次数 73 96
(1)观察上表,我们发现:运动三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比平静状态下 (填“少”或“多”)、呼出、吸入气体的量也会比平静状态下 (填“少”或“多”)这是因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大量 。
(2)小华发现在运动三分钟后,平时爱运动的同学恢复到平静状态所花的时间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学少,请解释这一现象。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根据混合物的不同特征可以将混合物分离,从建筑垃圾中想分离出铁来,根据铁容易被吸引的特征,因此可以用磁铁来吸引铁。
2.C
【详解】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压缩空气,即被外力压缩的空气,打气筒、足球、压缩空气枪等都利用了压缩空气;实心球无法打气,更没有被压缩的空气。
3.A
【详解】空气的流动形成风,自然界里的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面上各个地方温度不同,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4.ABC
【解析】略
5.B
【详解】食物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会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一系列消化器官。储存、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的是胃,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消化器官,要求学生掌握储存、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的是胃。
6.C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足球、充气城堡都利用了空气可以压缩的原理;吹风机利用了空气流动形成风的原理。
7.B
【详解】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科学家迄今为止已从土壤中发现了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亿万年来土壤动物分解着生物的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
8.B
【详解】在使用量筒、量杯测量的活动中注意:读数要平视。俯视会多读、仰视会少读。使用量筒读数时,要注意视线与量筒内液面凹面相平。俯视和仰视都不准确。故B符合题意。
9.C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固体和液体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10.A
【详解】生物创造土壤: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地衣类、苔藓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功不可没;土壤养育生物:各种陆地植物生长在土壤上,蜱螨类、多类真菌以及蚯蚓、土鳖等以土土壤为家;生物改造土壤:植物的枯枝落叶形成的腐殖质使土壤变得肥沃。分析选项中,蚯蚓生活在土壤里,青蛙、鱼不能生活在土壤里。
11.A
【详解】空气容易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将注射器吸进空气,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针筒口,用力压活塞,观察到活塞可以被压下去,空气的体积变化是由大变小,说明空气容易被压缩。
12.A
【详解】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如用大桶收集废水、使用节水马桶、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刷牙时开着水龙头是浪费水的表现。
13.A
【详解】空气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把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气球不能被吹大,因为瓶内有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若在塑料瓶底部或侧面戳个洞后再吹,气球能被吹大,这是因为瓶中的气体通过洞口被排除瓶外。
14.A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空气具有流动性,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这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
15.C
【详解】同时具备搅拌、高温、小块等条件的糖块溶解得最快,所以选C。
16. 轻 上升
【详解】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能升空的原理制成的。
17.食道
【解析】略
18.伽利略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质量,伽利略最先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19. 空间 质量
【详解】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有重量、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气体等。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0. 矿物 化学 动力
【解析】略
21. 表层土 下层土 岩石层
【详解】土壤由表层往里可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岩石层三层。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壤的主要成分有:空气,水分,腐殖质。我们挖取土壤样本时,需要挖取土壤表层的土。
22. 气泡 空气
【详解】略
23. 沉淀 过滤 蒸发
【详解】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三种方法是沉淀、过滤和蒸发,沉淀和过滤用来分离不相溶的物体,蒸发用来分离溶解的物体。
24. 水分 空气
【详解】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分、空气、沙、黏土和腐殖质。在研究土壤成分时,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发现纸巾湿了,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土块四周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25. 形状 大小 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液体、固体、气体三种类型。固体有一定的质量、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有固定的质量和体积;气体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26.又苦又咸
【解析】略
27.二氧化碳
【详解】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8.大肠
【解析】略
29.×
【解析】略
30.×
【详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的量是不一样的。水温在20℃时,100毫升水能溶解36克食盐,204克白糖,74克味精,9.6克小苏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1.√
【解析】略
32.×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固体要看它是否符合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沙子虽然能流动,但是细小的沙子颗粒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它是固体而不是液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3.×
【详解】土壤为生物提供养分和水分,同时也是为高等植物根系伸展、固持的介质,保证高等植物能直立生长而不倒伏。我们要保护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它们的吞食和排泄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34.
【详解】人们根据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黏粒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三种土壤类型的保水性、保肥性、透气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沙质土保水性差,透气性强,仙人掌、花生都适宜生长在沙质土中;黏质土保水、保肥性强,透气性差,适宜荷花、水稻的生长;壤土透气性好,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大部分植物都适合种植,比如蚕豆、月季等。
35.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统称为腐殖质。
【解析】略
36.①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纸蛇转动起来。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
【解析】略
37.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退耕还林还草;控制人口数量。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
【解析】略
38.饭前洗手,荤素搭配,不暴饮暴食;讲究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进食时保持良好心情,注意食品卫生等。
【详解】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平衡膳食,合理搭配,不挑食,荦素结合,多吃水果,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每天刷牙等。
39.日常生活中水的用途主要有:日常生活饮用、清洗、浇灌农作物、净化环境。
节约用水的小妙招:(1)刷碗时用一个大盆装着水,不要让干净水白白流走。(2)洗手、洗脸、刷牙时不要长时间流水,不洗时关上水笼头。(3)水重复使用:淘米--洗菜--拖地--冲便池。(4)手洗衣服:先把水装在洗衣盆里,洗衣时要关上水笼头。(5)洗车:用抹布擦洗比用水龙头冲洗能节约很多水。
【详解】水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它的用途有如下几点:日常生活饮用、清洗、浇灌农作物、净化环境、为海上运输提供条件、发电。这些都是水的用途,如果没有水,我们根本就活不下去。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如刷碗时用一个大盆装着水,不要让干净水白白流走;洗手、洗脸、刷牙时不要长时间流水,不洗时关上水笼头;水重复使用:淘米--洗菜--拖地--冲便池;手洗衣服:先把水装在洗衣盆里,洗衣时要关上水笼头;洗车:用抹布擦洗比用水龙头冲洗能节约很多水。
40. 多 多 氧气 爱运动的同学肺活量大,每次吸入的氧气量更多,所以平时爱运动的同学恢复到平静状态所花的时间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学少。
【详解】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人的呼吸实际上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除二氧化碳。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1)观察上表,我们发现:运动三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比平静状态下多。呼出、吸入气体的量也会比平静状态下多,这是因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
(2)小华发现,平时爱运动的同学恢复到平静状态所花的时间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学少,说明爱运动的同学肺活量大,每次吸入的氧气量更多,平时爱运动的同学恢复到平静状态所花的时间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学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