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小石潭记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 小石潭记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0 13:0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三·六”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下)
编号: 班级: 姓名:
第26课 小石潭记
主备: 审核: 时间:2015年 月 日
【明确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写景的写法,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3、品读课义,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熟读课文,明确字、词读音。
差互( ) 为坻( ) 篁竹( ) 佁然( )
清冽( ) 俶尔( ) 为嵁( ) 悄怆( )
幽邃( ) 寂寥(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⑴佁然不动
⑵青树翠蔓
⑶俶尔远逝
⑷为嵁
⑸水尤清冽
⑹隶而从者
4、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语的含义。
⑴潭西南而望
⑵心乐之
⑶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⑷凄神寒骨
⑸斗折蛇行
⑹似与游者相乐
⑺日光下澈
5、辨析下列多义词。
⑴河: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
⑵清:水尤清洌__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_
⑶差:参差披拂__________________ 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
⑷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 隶而从者_________________
6、词语的古今异义。
⑴日光下澈,景而石上 古: 今: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古: 今:
⑶乃记之而去 古: 今:
⑷隶而从者,雀氏二小生 古: 今:
【合作探究】
(一)朗读训练(在范读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之间互读互听)
了解古文的断句,读准字音,掌握重音和节奏,把握语感和初步了解感情基调。
(二)译读课文,疏通课文文言词句。
1、自译。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独立疏通课文大意,并记下重点词句和疑难问题。
2、小组互译课文。交流自译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再互相解说课文大意,互相纠正。
3、老师进行巡视,了解学生译读情况,然后小组展示。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写景的写法,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3、品读课义,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自主预习】
⑴小石潭的特点是什么?
⑵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⑶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2)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当堂反馈】
1、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_,第三段探寻小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写发现小石潭的过程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借景抒情,抒发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凄清幽寂的环境,意在表达__________的感情。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通过本文的学习,谈谈你对古人写山水游记有了怎样的认识?
【课后检测】
1、根据提示默写《小石潭记》中的句子。
⑴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⑵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⑶写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句子:
⑷和“皆若空游无所依”相照应的句子:
⑸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
⑹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
2、翻译句子:
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