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京剧趣谈
谈起京剧你想到了什么?
脸谱
京剧演员:梅兰芳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时期空前繁荣。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果你细细欣赏京剧,还会发现其中的许多奥秘。默读课文,说说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京剧,并和同学交流。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马鞭
阅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舞台上出现马鞭的原因是什么?
马鞭
真马
马鞭
舞台上使用马鞭有什么好处呢?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马鞭
京剧中马鞭的颜色是比较多的,有白色、黑色、红色等,马鞭的颜色一般表示马的颜色,比如白马鞭代表的卢白马,黑马鞭代表乌骓马,红马鞭代表赤兔马。同时,演员通过马鞭的挥动和身体的起伏,形象地表现出马匹的飞奔腾跃和人物在马背上的颠簸情况。
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的约定俗成
马鞭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过渡句
马鞭
阅读2-3自然段,说说还有文中哪些表演用了相同的方法?
表演场景 真实的道具 虚拟的道具
《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
鞋底
针线
宴席
酒壶酒杯
碗筷
《金玉奴》
碗筷
马鞭
通过前面三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京剧表演中善于运用虚拟的场景让人想象到真实画面,也就是“虚实相生”。
表演时的道具大多是“以小代大、以简代繁、以虚代实”既节省了空间和人力物力,又能给演员表演自由,还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拓展
亮相
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
亮相
双方正在打斗,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观众的视角有什么作用?
抓住观众的神态描写,侧面表现了舞台上打斗的激烈。
风吹不进,雨淋不进。形容包围或者封闭得十分严密
亮相
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睡着了
静态亮相
亮相
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这种静态亮相有什么妙处?
亮相
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动态亮相
像杂技
亮相
这种动态亮相有什么妙处?
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课堂整理
本文通过介绍京剧中“ ”和“ ”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剧的 之情和对 的强烈自豪感。
马鞭
亮相
喜爱
祖国传统文化
拓展
黄粱梦
拓展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净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 “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课堂整理
马鞭
真实的道具:马鞭、饭碗、筷子等
虚拟的道具:针线、酒壶、酒杯等
亮相
动态的亮相: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京剧趣谈
静态的亮相:此时无声胜有声
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