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习题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背景:
勾股定理是在学生学习完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之后进行的。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解释了直角三角形三遍之间的数量关系。他在数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知识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熟练准确的运用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
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及方程思想解决问题
三、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目标
知道勾股定理的由来,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运用
2.过程性目标
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
学生已经学过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简单多边形的相关性质,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2.不利因素
本节内容思维量较大,对思维的严谨、归纳推理等能力有较高要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学生对知识掌握差异性比较大,分化严重。
五、教法学法
教法分析: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确定本节课采取三层异动的教学方法。由浅到深,有特殊到一般提问,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分析:依据本节课的特点,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未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地探究发现,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让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认知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 知识点复习:
学法指导:学生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并思考用到了哪些知识,以达到复习知识点的目的。
1.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A=∠B-∠C B.∠A∶∠B∶∠C=1∶1∶2
C.a∶b∶c=1∶2∶2 D.b2=a2-c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是_______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是
如图,山坡上两株树木之间的水平距离AB是4米,则这两株树之间的垂直距离BC是 米,坡面距离AC是 米。
(二)展示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准确的运用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
2.评价目标:第3集团军(各组5、6、7、8号)完成A组题,跟进B组题;第2集团军(各组2、3、4号)完成A、B组题,跟进C组题;第1集团(各组1号)军完成A、B、C组题。老师检查方式:课上抽判,课下全批。
(三)三层异动习题训练
◆A组题
学法指导:1.会所有题思路 2.第一集团军只完成6题步骤的书写;第二集团军完成6题和变式三步骤的书写;第三集团军完成所有题步骤的书写。老师集中指导第三集团军。
5.如图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00 cm,正方形A的面积为36 cm,B的面积为25 cm,C的边长为5 cm,则正方形D的面积为 ( )
A.14 cm B.4 cm C.18 cm D.3 cm
6.如图所示,已知△ABC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E,…,依此类推,则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
7.已知△ABC中,AB=13 cm,BC=10 cm,BC边上的中线AD=12 cm,求证AB=AC.
变式练习1: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是10,底边长是1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 。
变式练习2:已知: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6cm,AD是BC边上的高
⑴求等边△ABC的高AD。
⑵求S△ABC。
8.某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A号、B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P,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A号轮船每小时航行16海里,B号轮船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0.5小时后相距10海里.如果知道A号轮船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B号轮船沿哪个方向航行吗?
◆B组题
学法指导:第一、二集团军完成 第三集团军跟进。老师集中指导第二集团军
9.如图所示,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 ( )
A.2 B. 3 C.4 D.5
变式练习:折叠矩形纸片,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在绕点D折叠,使点A落在BD的E处,折痕DG,若AB=2,BC=1,则AG的长是
10.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计算一下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B=90°。
变式练习1:
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变式练习2:
如图,,,,,.求四边形的面积
◆C组题
学法指导:第一、二集团军完成 第三集团军跟进。老师集中指导第一集团军。
11. 探究题
(1)如图(1)所示,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试说明S1=S2+S3.
(2)如图(2)所示,分别以Rt△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那么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3)如图(3)所示,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请你确定S1,S2,S3之间的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
A
B
)12.最短路径问题
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
在圆柱下底面上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从点A爬到点B ,
蚂蚁沿着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π的值取3)
(
D
ˊ
A
B
C
D
A
ˊ
B
ˊ
C
ˊ
)
一只蚂蚁如果沿长方体的表面从A点
爬到B’点,那么沿哪条路最近,最短的路
程是
已知长方体的长2cm、宽为1cm、高为4cm.21·cn·jy·com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练习题谈谈你的收获和困惑。
老师重点从数学思想方法上进行引导和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