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0张PPT)
2024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件
专题二 语段综合Ⅱ(语言运用)
真题小试
一、(2023·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4分)
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之一。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作为流体,大气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之中,它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被称为风( ) 风拂过了沧海桑田,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踪迹,它曾把细柳装扮成碧玉,让海棠“绿肥红瘦”,也曾无情地打在雪夜回家之人的身上。__________,风既没那么自由自在,也不敢肆意妄为,而是经常被神魔们操控着。
1.(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B
A.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B.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C.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界中一种天气现象
D.风是一种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
[解析]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是前后矛盾,“一种”是只有一种现象,“之一” 是多种现象中的一种。A项,成分残缺,缺少谓语;C项,语序不当;D项,前后矛盾。
2.(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D
A. B., C.! D.。
[解析] 此句是陈述句,且表意结束,故使用句号。
3.(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
A.不过在小说《西游记》中 B.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
C.所以在小说《西游记》中 D.以小说《西游记》为例
[解析] 联系下文“既没”“也不敢”可知,本句表示转折关系,故选A。
二、(2023·甘肃武威)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5分)
______________可以说,没有诗词韵律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而缺乏音乐性的诗歌也必将在艺术上大为逊色。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结合,使历代文化得以闪烁璀璨的光辉。
1.(3分)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①好诗的诞生又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②音乐对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③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与诗歌总是紧密并存的。
④对诗歌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③句先点明观点,②④句先说音乐对诗歌的作用,①句再说诗歌对音乐的影响,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④①。
2.(2分)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 删除“通过”或者“使”。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滥用介词结构,导致句子缺主语,应该删除“通过”或者“使”。
考情速递
链接 课标 1.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
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2.发现并积累不同语境下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词句和段落,能根据自己的表达
需要和习惯选择使用。
3.能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准确地表情达意。
4.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
5.学习整理典型的语法、修辞应用实例。
扫描 教材 掌握初中六册教材“补白”中相关的语法知识,包括七上(比喻、比拟)、七
下(排比、)、八上(夸张)的修辞知识,七下的短语知识(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八上的句子成分、句子的
主干、句子的语气,八下的语序要合理、句子结构要完整、句式不要杂
糅、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九上单句和复句、递进复句和承接复句、并列
复句和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和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恰当使用
关联词语等。
续表
考点攻关
考点一 病句辨析与修改
“辨析与修改”,要求我们:既能判断常见的病句类型,又能针对病句进行恰当
的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
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考向1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句】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解析】主谓搭配不当。“掌声”不能“集中到旗杆上”,因此可将“和掌声”删去。
2.动宾搭配不当
【例句】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高效产生医用质子束流,提高用
质子疗法清除肿瘤的效率和范围。
【解析】“提高”与“范围”搭配不当,可删去“和范围”。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收成最好的一年。
【解析】主语中心语“收成”与宾语中心语“一年”,搭配不当,可改为“今年是几
年来麦子的收成最好的一年”。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句】十年间,中国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卫生管理、公共卫
生、医疗科研等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了当地医疗水平。
【解析】修饰语(定语)“数万名”和中心语“专业人才队伍”不搭配。可将“队伍”
删掉。
5.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句】大红蛱蝶以成虫越冬,虽然到了深秋或初冬,只要天气晴朗、温度高,
它们也会出来活动。
【解析】关联词“虽然……也……”搭配不当,可将“虽然”改为“即使”。
6.动词和倍数词搭配不当
【例句】如果要实现《巴黎协定》中提出的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限制在1.5℃的
目标,各国必须在2030年前减少一倍的碳排放。
【解析】倍数只能用于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减少”与“一倍”
搭配不当,可改为用分数、百分比表示。
7.两面对一面
【例句】把训练的“黄金期”,变成战斗力增长的“跃升期”,关键在于我们的训
练理念、训练模式能否有所变化、有所突破。
【解析】“能否”是两面性的,“把训练的‘黄金期’,变成战斗力增长的‘跃升期’”是
一面性的,两者搭配不当。可删去“能否”,或在句首加上“能否”,使句子前后一致。
1.检查主干: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三者之间能否两两搭配得当。
2.检查枝叶:看定语、状语、补语是否与中心语搭配得当。
3.看两面词:句中出现“能否”“是否”“好坏”等两面词,看前后是否对应。
4.看倍数词:倍数词与“减少”“缩小”“下降”等词不能连用。
5.看关联词:句中出现关联词语,看是否成对搭配使用。如果关联词语成对出现,
就要看关联词语的前后是否搭配,看是否与形意相近的关联词语混淆。
定点突破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为进一步加大居民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居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近日,人大代表之家举办了“法律援助进社区”主题宣讲活动。
[答案] 动宾搭配不当,“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与“提高”不搭配。可将“提高”改为“增强”。
2.村道两旁,茂盛地站立着高大的梧桐树。
[答案] 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茂盛”不能修饰“站立”。可将“茂盛”改为“静静”。
3.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在清晨锻炼。
[答案] 关联词搭配不当。可改为“不管……都”。
4.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减少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答案] 动词和倍数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减少了一半”。
5.今天,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因为英雄精神永远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榜样。
[答案] 主宾搭配不当。删掉“精神”。
6.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答案] 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是“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而“能否”包含无法阻止的那一面,因此可将“能否”删除。
7.许多当地儿童来欣赏我的画作,他们纯真的笑声至今仍会浮现在我眼前。
[答案] 主谓搭配不当,主语“纯真的笑声”与谓语“浮现”不搭配。可将“笑声”改为“笑脸”。
修改病句的原则:
1.病因要查清。在修改病句之前,先要查清句子出现了什么错误,只有确定病因,
才能对症下药。
2.修改尽量少。修改病句时,可使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尽量少动、小改。
3.原意须保留。在修改病句时,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修改后句子的表达形式可以
略有不同,但句意不能有改变。
考向2 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句】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解析】两个分句都是动词+宾语的结构,使得句子没有主语,因此可以删掉
“看到”或者“使”。
2.缺谓语
【例句】奉节及其周边区县地处三峡腹地,既是山区,又是库区,在自然、地
理、气候乃至历史文化等方面鲜明特色。
【解析】缺少谓语,可在“鲜明特色”前加“具有”。
3.缺宾语或宾语中心语
【例句】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
吃饺子,放鞭炮。
【解析】“描绘”一词没有可对应的宾语,因此可在句末加上“的情景”。
(二)成分赘余
1.重复多余
【例句】虽然拿到2枚亚运会金牌,但让姜冉馨在心中耿耿于怀的是10米气手
枪个人决赛仅获得第五名。
【解析】“耿耿于怀”和“在心中”语意上有重复。可删去“在心中”。
2.约数多余
【例句】比雷埃夫斯港年货物吞吐量增至至少500万标箱以上,跃升为欧洲第
四大集装箱港口、地中海领先集装箱大港。
【解析】“500万标箱以上”是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至少”和“以上”只可
取其一。
1.看主干:找出主、谓、宾,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残缺。
2.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开头的句子容易缺少主语。典型病例:由于/通过/经过/根
据/自从/随着/对/对于/关于……,使/让/令……。
3.看同义词:句中出现同义词时,检查是否重复累赘,特别注意文言词语和成语。如
“舍弟”,是谦称自己的弟弟,“我的舍弟”就属重复;“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笑,
“忍俊不禁地笑了”就属重复。我们可以有意梳理和积累一些这样的词语。典型病例:
(到处)漫山遍野、浑身(遍体鳞伤)、(众多)莘莘学子、(心里)由衷,等等。
4.看数量词: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这类词。“大约
(超过、将近)”不与“左右(上下、多)”连用。
定点突破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答案]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或“使”。
2.濠沟以内区域是聚落中心,文化遗存丰富,众多高等级建筑遗迹。
[答案] 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可在“众多高等级建筑遗迹”前加上“分布着”。
3.截至2023年7月底,我国5G基站总量已达到305.5万个,大约占移动基站总数的
26.9%左右。
[答案] 约数多余。应删去“大约”或“左右”。
4.在图书展销和合作洽谈的同时,中国展团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交流,获得当地读者广泛好评。
[答案] 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在“交流”后加上“活动”。
5.古树名木是珍贵的物种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科研和经济价值,可以堪称研究历史、探索自然奥秘的“活化石”。
[答案] 重复多余。“堪”就是“可以”的意思,删掉“可以”。
考向3 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句】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
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解析】“所有”和“中国”两个定语的语序不当,“中国”应放在“所有”之前。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句】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解析】“成功”和“在东风着陆场”两个状语的语序不当,应调换位置。
3.关联词语序不当
【例句】不仅网络热词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寄寓了人们的社
会情感。
【解析】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在主语后面;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在主语前面。
应将“网络热词”移至“不仅”之前。
4.并列短语语序不当
【例句】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七号”,我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
从无到有,不断刷新纪录。
【解析】可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改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
弱到强”。
1.多项定语的排列次序:表领属性或时间、处所的→数量词→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2.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
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副词(表范围或频率)→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表对
象的介宾短语。例如: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电视台(地
点)又(副词)诚挚地(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3.注意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在主语后面;主语不同时,关联
词在主语前面。
4.注意带动词的并列短语:当“与”“和”“并”“且”等表示并列的标志词以及顿号连接动
词时,要看前后的顺序是否恰当。
定点突破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在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答案]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根据多项定语的排序规则可知,“历时三年”应放在“开展的”后面,并在其后加“的”。
2.“双减”政策的推广与实施,撬动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也让学校找到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
[答案] 语序不当。应将“推广与实施”改为“实施与推广”。
3.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超过4300万册件,并以近百万册件的速度每年增长。
[答案]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每年”放在“以近百万册件的速度”之前。
4.不但花海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打卡,也吸引了大批蜂农到这里“追花逐蜜”。
[答案] 关联词语序不当。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将“不但”移到“花海”后。
5.江西省博物馆开展和策划的文博体验活动,让参与者真切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答案] 动词性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应改为“策划和开展”。
考向4 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同时用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句子)
【例句】桥式起重机之所以被称为“天车”,是因为它是一种桥架在高架轨道上
运行的起重设备的原因。
【解析】“是因为……”与“……的原因”两种句式杂糅,可删掉“的原因”。
2.偷换主语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换了主语再说)
【例句】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优质
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解析】“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的主语是“这家工厂”,“三次被授予优质产
品称号”的主语不是“这家工厂”,而是“这家工厂的产品”。
1.看主干:提取句子主、谓、宾,看句子的结构是否混乱。
2.掌握常见句式杂糅的表现形式:①表原因: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
由……造成的);是由于……所导致(是由于……;由……所导致)。②表目的或
意愿:是为了/本着……为目的(是为了……/本着……;以……为目的);旨在
以……为目的(旨在……;以……为目的);本着……为原则(本着……;以……
为原则)。③表范围: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④表对象: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以……为中心)。⑤表成分:成分是……配制而成
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成分由……组成(成分有……;由……组
成)。⑥其他:从……为出发点(从……出发;以……为出发点)。
定点突破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2023年,中国将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工程规划主要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组成。
[答案] 句式杂糅。“包括……”与“由……组成”两种句式杂糅,可删掉“组成”。
2.动物园的选址和建设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国家相关法规出发,既要有利于动物生存,也要保证游客安全。
[答案] 句式杂糅。“根据……出发”应当改为“根据……”或“从……出发”。
3.人口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现实的生活和内心的感受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
[答案] 偷换主语。可在“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前加上“,这”。
4.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答案] 句式杂糅。可删去“的结果”,或将“源于”改为“是”。
5.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答案] 偷换主语。可以改为“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这种情况是可以预期的”。
考向5 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句】几年前我就断定我市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可能顺利通过验收,因为当
时我市实施了一系列创卫攻坚战。
【解析】前后自相矛盾,“断定”表肯定,“可能”表不肯定,应删去“可能”。
2. 分类不当(概念混乱)
【例句】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解析】“报纸、电视、网络”都属于“媒体”,四者不能并列。可以改为“全国各
地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参与了报道”。
3.否定不当
【例句1】没有谁不能不被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
【解析】三重否定,句子的意思成了“谁都没被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语意反
了,应改成“没有谁不被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
【例句2】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出现事故。
【解析】“以免”本身就有否定之意,句中不能再用否定词。应删去“不”。
4.主客颠倒
【例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解析】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1.注意前后语气和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如“全”“都”“基本”),辨别是否前后矛盾。
2.注意名词并列时,是否具有包含(从属)关系或者交叉关系。
3.注意多个否定词和含有否定意味的词(如“禁止”“防止”“杜绝”“避免”“缺乏”“忌”
“切忌”“预防”等),辨别是否否定不当。
定点突破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癸卯年春节期间,《流浪地球2》这部堪称中国科幻电影代表作的贺岁片,上映15天,总票房就已经突破33亿元左右。
[答案] 自相矛盾。“突破”和“左右”前后矛盾,可删去“左右”。
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答案] 自相矛盾。该句同时使用了“突然”和“渐渐地”两个副词,自相矛盾,删除其中一个即可。
3.赣州这几年的巨大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了解的。
[答案] 主客颠倒。可改为“广大市民对于赣州这几年的巨大变化是非常了解的”。
4.在校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理财观,切忌不要盲目消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珍惜信用,拒绝不良校园贷。
[答案] 否定不当。“切忌”含有否定意味,加上“不要”,将意思表达反了。可删去“切忌”或“不要”。
5.中考期间,一些爱心送考车为考生准备了考试所需的文具、风油精等提神药物。
[答案] 分类不当(概念混乱)。“文具”不属“提神药物”。应删去“提神药物”,或将“、”改为“及”。
考向6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句】我原打算介绍李佳明向王浩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
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解析】“已经离开学校”的“他”是“李佳明”还是“王浩”?指代不明,应将“他”改
为“李佳明”或“王浩”。
2.存在歧义
【例句】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
厚兴趣。
【解析】存在歧义,“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三个欧洲
国家通信公司”,也可以理解为“三个技术人员”。可将“三个”放到“技术人员”前。
1.注意代词:看句子中的代词指代的对象是否明确。
2.注意数量词:数量词放在名词性定语前,常常会发生歧义。
3.注意联系语境:看句子是否有两种理解。
定点突破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几个幼儿园的幼教老师利用周末的美好时光进行亲子研学,体验中国传统民俗工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答案] 存在歧义。可将“几个幼儿园的幼教老师”改为“幼儿园的几个幼教老师”。
2.为了让患病的弟弟早日康复,哥哥带上他的两个孩子踏上漫漫求医路。
[答案] 指代不明。可将“他的两个孩子”改为“自己的两个孩子”。
3.某中学为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专门开设展台,展出了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
[答案] 存在歧义。“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可以理解为“十多个学生”,也可以理解为“十多个飞机模型”。可将“十多个”放到“飞机模型”前。
4.今天老师又在班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答案] 指代不明。可将“自己”改为“我”。
5.昨天晚上打电话来的是前几天才认识的李雷的哥哥。
[答案] 存在歧义。“前几天才认识的”是“李雷”还是“李雷的哥哥”,存在歧义。①若“前几天才认识的”是“李雷”,句子可改为“前几天才认识的李雷,他的哥哥昨天晚上打电话来了”。②若“前几天才认识的”是“李雷的哥哥”,句子可改为“昨天晚上打电话来的是李雷的哥哥,前几天才认识的”。
考点二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
名称 符 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句号 。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 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 尾。 停止射击!
名称 符 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叹号 !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 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 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 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
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 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 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 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
过十多处。
续表
名称 符 号 用法说明 举例
顿号 、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 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
边形。
分号 ;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 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
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 间。 注意事项:一、勤洗手;二、勤洗衣
服;三、勤晒被褥。
续表
名称 符 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冒号 :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 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 宣布、指出、透露、例如、 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 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续表
名称 符 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冒号 :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 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
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 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
0日。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地点:
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主办单位:
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 以总结上文。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
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
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
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续表
名称 符 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引号 “ ” ‘ ’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 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
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 的内容。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作“有
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
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 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为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 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 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
意思?”
续表
名称 符 号 用法说明 举例
括号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 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句内 括号),括注紧贴在被注释 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 (句外括号),括注放在句 末标点之后。句内括号内部 可以有逗号或分号,但不能 有句号,即使是一个完整的 句子,也不能用句号。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
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
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
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
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续表
名称 符 号 用法说明 举例
破折 号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 分。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
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
分——中央大厅。
续表
名称 符 号 用法说明 举例
破折 号 —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
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 面。 “呜——”火车开动了。
4.标示插入语。 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
的勾当!
省略 号 …… 1.用于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
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
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
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续表
名称 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省略 号 ……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话 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
有……完成……任务。”
书名 号 《 》 〈 〉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 刊物名等。 (1)《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
续表
定点突破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孔子曾说过:“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居于下位还无
所忧愁的人没有长远的思虑,安身处世总想安逸的人往往志向不大。所以说,人无远
虑,必有近忧。如果我们只是安逸地待在象牙塔中,甘做牢笼中的金丝雀,不知忧,不懂
虑,那么又何来远大志向、光明未来□
A
A.; 。” B.; ”。 C., 。” D., ”。
[解析] 第一处前后句是并列关系,因此用分号;第二处的引文是完整引用,句号应该在引号里面;第三处“何来远大志向、光明未来”是一个问句,用问号。
考点三 句子排序
句子的排序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逻
辑思维能力。
考查类型主要有两种:①组句成段式。组句成段就是将一段文字打乱顺序,让
考生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按正确的顺序将其组成一段话。②嵌入式。从语段中抽
出几个句子,要求考生排出正确的语序进行复原。
解答句子排序题,可采用如下方法:
1.确定文体
(1)说明性语段:明确说明对象及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议论性语段:明确中心观点,从“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这一逻
辑角度切入解题。
(3)记叙、描述性语段:把握语段线索,在线索的基础上确定语段顺序。
2.确定首句
(1)从选项判断
①“压倒性”选项:四项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从同句开始,答案可锁定在这些选
项中。②“势均力敌”选项:四项中两项以某一句开头,剩余两项以另一句开头,将
两句分别代入原句分析,可找出首句。
(2)从句子内容判断
①适合作首句的句子:援引观点或引出对象的语句;陈述事件主体或作背景铺
垫的语句;设问句。
②不适合作首句的句子:a.含有指示代词的句子。b.含有关联词的后半部分的
句子。c.含总结词的句子,如:总之、概括来说、总而言之。d.具体解释说明的句子。
【注意】判断首句的方法虽为答题提供了方便,但是在判断过程中,仍需要连
句成段,代入验证所选答案是否正确,不可完全依赖选项确定答案。
3.分组排除
(1)分组。寻找带有明显连缀特征的句子分组,如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
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确定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2)判断。按照语段思路和层次,将无法分开的句子进行“单元”整合。
(3)对比。对比剩余选项,将无法确定顺序的句子代入语段,联系上下文确
定顺序。
4.代入检验
根据确定的答案顺序整体阅读一遍,确认语句是否连贯、逻辑是否严密。
定点突破
1.(2022·江西)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D
①但包括诗词、书法、绘画在内的传统文艺,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
②身为一名建筑师,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
③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
④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笔下的诗词。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解析] 这是一段叙述性文字。首先通过选项判断首句是②句或③句。②句点明陈述的对象及身份特点,引出陈述内容。而③句中的“也”字显然是承接上文“诗词、书法、绘画”的话题,不可能放在句首,故②句放在开头。①句的“但……影响更为深远”和②句形成转折关系,所以①句在②句之后。接着④句强调“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来自于诗词。③句“我也常常”承接④句内容。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考古人员沿着狭窄的墓道进入墓室,只见墓顶上有一幅生动传神的壁画。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青龙,壁画上还画了白虎、
朱雀、玄武等图案,这正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四个神兽形象。它们法力无边,青龙白
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四神兽与灵芝、云纹等共同组成一个大气磅礴、灵动
飞扬的画面。考古专家将其命名为《四神云气图》。
B
①巨龙张口吐舌,舌尖卷着一头怪兽,前两足一足踏云气,一足踏兽
②壁画从墓室顶部的西端起,向东延伸有3米多
③整个龙体弯曲逶迤,巨大粗犷,在周围云气纹图案的衬托下宛若“飞龙在天”
④壁画中间的显要位置是一条龙,约占整个顶壁面积的一半以上
⑤后两足一足接朱雀尾,一足长花朵
A.②④③①⑤ B.②④①⑤③ C.④②①③⑤ D.④③①②⑤
[解析] 这是一个说明性语段,按照考古人员的观察顺序介绍了壁画。②句介绍壁画的整体规模,是首句;④句介绍中间最显要的位置,是第二句;①句中的“巨龙”紧承④句中的“一条龙”,是第三句;⑤句中的“后两足”紧承①句中的“前两足”,是第四句;③句为末句。所以正确的语序为②④①⑤③。
考点四 句子选用(含仿用、变换)
考向1 句子选用
句子的选用是根据语境,选用逻辑最合理、衔接最恰当的句子。此类题型考查思
维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检测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一)前后衔接类
语句的衔接,指的是在语段中,抽出句子,或隐去原句,让我们根据对文意的
整体把握和感知,找出最适合语境的一项。它实际上考查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
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前后衔接类的句子选用题,可采用如下步骤:
1.审清题目,整体把握整个语段所表达的中心。
2.比较各选项的异同,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持一致性:陈述的对象与材料要一致;观点或话题与材料要统一,观点或
话题必须统领后面的材料;句式要统一;情感表达要一致;语气表达要一致。
②遵守照应性:要做到前有交代,后有照应,句与句之间不矛盾、不脱节。
③表达合理性:表达要符合事理,前面说了两面,后面也要承接两面;表达要
符合语境,选项语意重点要符合整体语境的需要,合乎逻辑;句意要连贯,语气表
达不跳脱。
3.可根据空缺处的位置判断选填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①空在段首,要点明语段阐述的对象,有总起或概括作用。
②空在段中,要承上启下。
③空在段尾,一般要解释、补充或者总结语段,点明中心,收束全文。
4.代入验证,确定答案。
定点突破
1.(2021·江西)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称对方母亲用“令堂”,称对
方的弟弟、妹妹用“令弟”“令妹”等。________原来这个“令”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
B
A.大概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吧?
B.为什么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
C.其实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D.所以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间的衔接,可根据前后句间的句意转换及关键词的搭配原则加以分析。根据后面分句“原来这个……的意思”的释疑,可知前句应是一个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再根据“原来”一词,可知前后句应含有因果关系。据此,可知B项恰当。
(二)情感倾向类
情感倾向,指的是在表达中遵照情感、情调的一致性,在情感的褒贬上、语体
风格上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如果是叙述,注意叙述口吻和人称的一致。如果是描写,
注意意境基调的一致,如有的清新明丽,有的荒凉衰败,有的雄奇壮丽,有的幽静
雅致。如果是议论,注意褒贬的一致。如果是抒情,注意喜怒哀乐的一致。
定点突破
2.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能表达出野蔷薇努力开花的意愿的一项是( )
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这棵野蔷薇虽然开得乱七八糟,没有一朵
成形的,挂在枝头上的全部是小小的白花,但它仍然努力开着,春天一来,它似乎
就叫了起来:________
D
A.我在,我也会开花。 B.我在,我要开花啦。
C.我在,我会开花的。 D.我在!我也会开花!
[解析] 根据题干“最能表达出野蔷薇努力开花的意愿”的要求,可知语段表现的情感应该是热烈激动的,D项连用两个感叹号,表达了强烈的情感,符合所给语段的语境和题目的要求。
考向2 句子仿用
句子的仿用,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
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句子的仿用,应遵照仿句与例句的“统一性”原则。
(1)话题内容统一:分析是要沿用原话题还是变换话题,仿句和例句要在表
述对象、中心主旨上保持一致。
(2)句式结构统一: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
句、感叹句;同时还要了解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
假设、总分等。
(3)修辞手法统一: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4)格调统一:感情一致,风格一致,色彩一致。
定点突破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
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________,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
B
A.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黑夜里的一座灯塔 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B.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黑夜里的一座灯塔
C.黑夜里的一座灯塔 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D.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黑夜里的一座灯塔 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选用(仿用)。审读题干可知,横线处的内容要分别与横线后的句子形成对应关系,如“冬日里的一束阳光”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灯塔可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
考向3 句子变换
句子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
另一种句式的过程。其基本要求是变换后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语言要通顺,逻辑
要正确。解答这一类题目,关键在于了解各个句式的特点,紧扣句意进行分析。
常考句子变换类型
变换类型 句子变换及示例
陈述句与 反问句 (1)陈述句变反问句
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
词。
②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能”等反问语气词。
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吗、呢”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示例:(2011·江西)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
瘦肉精。→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谁没有监管和查处瘦肉精的责
任呢?
变换类型 句子变换及示例
陈述句与 反问句 (2)反问句变陈述句
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②将反问句中的“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去掉。
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吗、呢”等去掉,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示例1: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示例2:(2016·江西)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
之花?→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续表
变换类型 句子变换及示例
主动句和 被动句 (1)主动句变被动句:受动者是主语,被放到了强调的位置。主动句
包括一般主动句和“把”字句两种。
①一般主动句变被动句。
示例:赫留金抓住了小狗的后腿。→小狗的后腿被赫留金抓住了。
②“把”字句变被动句。
示例:(2016·江西)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
土,瘠薄而细密。→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
土,瘠薄而细密。
续表
变换类型 句子变换及示例
主动句和 被动句 (2)被动句变主动句:施动者是主语,放在前面,被强调。
示例: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中。→在鹿
特丹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五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肯定句与 一般否定 句、双重 否定句 (1)肯定句与一般否定句:
①一般情况下,先找谓语动词和宾语前的形容词。
②改反义词。a.在谓语动词前加否定词,如示例中将“是”变为“不是”;b.
将原有形容词改成它的反义词,如示例中将“坏”变为“好”。
示例:黄风怪是一个坏妖精。→黄风怪不是一个好妖精。
续表
变换类型 句子变换及示例
肯定句与 一般否定 句、双重 否定句 (2)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
在表示判断或要求的词语前加上两个否定词(双重否定表肯定)。
需要注意一些固定的双重否定词的对应转换,如“全”“都”应变为“无不”
“没有不”,“一定”“必须”应变为“不得不”“不能不”等。
示例:(2016·江西)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
厚的爱。→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续表
变换类型 句子变换及示例
含有关联 词的句子 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变换关键在于明确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要使变
换后不改变原意,就需了解不同的分句关系所对应的固定关联词搭配,
如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或“尽管……还……”,选择关系
可以用“不是……就是……”或“是……还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
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为……”,等等。
示例:(2016·江西)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
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
固定的社会制度。(原意发生变化,错误变式)
续表
定点突破
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不同的一项是(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
D
A.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除了你,还会有谁呢?
B.只有你,才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除了你,没有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D.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会是你吗?
[解析] 语段赞美“母爱”,通过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母亲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D项是一般疑问,语气不肯定,与画线句表意不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