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理解《论语》中关于“诗 ”的章句,进而理解儒家的“诗教 ”传统。 2. 理解孔子对《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的评价,从而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及美 学原则, 以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孔子对《诗经》 “思无邪 ”的评价,深入理解儒家“温柔敦厚 ”的美学观。 教学难点: 用分类、联系、整合、例证的方法探究专题“《论语》中的‘诗 ’”。
教学过程
时间 教 学 环节一:理解孔子以《诗》教的相关背景。 学习了《论语》中的“学 ”,大家知道孔门弟子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吗?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 这句话中的“文 ”指先代典籍。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 生:先代典籍、道德行事、忠诚、守信。 那么,先代典籍具体指什么? 周代人是特别重视《诗》 的教与学的。《诗》是结合着歌唱、音乐、舞蹈、 表演等多种形式,流行于春秋贵族阶层的,《诗》是外交场合的交流语言,也是 道德教化、政治教化, 以及提升智慧、培养人格的主要教材。《诗》与礼、乐结 合,借助艺术形式的诠释,就成了礼仪教化的理想载体, 旨在培养出美善合一的 理想人格。“诗教 ”也因此逐渐成为社会伦理道德和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春秋 后期,礼崩乐坏,周代雅乐制度渐废。孔子欲恢复周代礼乐制度,于是删《诗》 《书》,定礼乐,晚而赞《易》、修《春秋》,至此,孔门之教得以确立。
1
环 节 一 子曰:"吾自卫反鲁, 然后乐正, 《雅》《颂》各得其所。 " (《子罕》)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是这样注释的,“鲁哀公十一年冬(公元前 484 年), 孔子自卫反鲁。是时周礼在鲁,然诗乐亦颇残阙失次。孔子周流四方,参互考订, 以知其说。晚知道终不行,故归而正之。 ”朱熹的注释有两个知识点需要了解, 其一是诗乐在鲁国有留存,但是有缺失,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参互考订,找到了 很多补阙内容;其二是孔子到晚年发现自己的治国理念难以推行,最后回到鲁国, 开始了自已教化民众,修订诗乐的工作。 “乐正 ”,根据钱穆先生在其《论语新解》的注释,“乐正 ”有两种解释, “一是正其乐章,一是正其乐音。两义可兼采 ”,所谓正其乐章,意思就是规范 了不同乐章的用处,如“如《鹿鸣》奏于乡饮酒、乡射、燕礼。《清庙》奏于祀 文王、大尝禘 dì 、天子养老、两君相见之类 ”。而正其乐音的意思则是对于音律 存在错乱之处进行修正。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 “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 和颂乐各自安排到了合适的位置。 ” 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合《韶》 《武》 《雅》 《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以备王道, 成六艺 ……孔子以《诗》 、 《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意思是:三百零 五篇诗孔子都能将演奏歌唱, 以求合于《韶》《武》 《雅》 《颂》这些乐曲的音 调。先王的礼乐制度从此才恢复旧观而得以称述,王道完备了,礼乐射御书数这 六种技艺也最终形成。 ……孔子用《诗》 、《书》 、礼、乐作为教材教育弟子, 就学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其中精通礼、乐、射、御、数、术这六种技艺的有七 十二人。) 孔门言教,首倡《诗》教。《论语》一书中“诗 ”的概念共出现了 14 次,其 中大部分是特指周代诗歌的选本《诗经》 的。故宋人叶适云: “ 自文字以来,诗 最先立教。 ”(叶适《黄文叔诗说序》 )近人马一浮《诗教绪论》亦曰: “六艺 之教,莫先于《诗》。 ”
时 间 教学环节二 环节二:以诗为教,理解“兴观群怨 ”的内涵。。 孔子为什么以《诗》作为儒家文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呢? 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注释】①兴:本义为“起 ”,这里是奋起、鼓舞之意。《诗》本性情之作, 吟咏之间,易于感动人、影响人,所以能鼓舞人好善恶恶的情操。②立: 自立。 礼以恭敬逊让为本,所以学礼可使行为合宜,卓然立身于世。③成:养成、完成。 乐之声律和谐,歌舞怡人,使人变化气质,所以能养成美好的人格。 【译文】孔子说: “鼓舞善心,激发道德意识在于学《诗》 ;端正行为,使 人卓然自立就要学礼;陶冶人的性情,养成完美人格在于学乐。 ” 【教师解说】 《诗》、礼、乐都有助于我们道德修养的提升。礼以恭敬逊让为本,所以学 礼可使行为合宜,卓然立身于世。乐之声律和谐,歌舞怡人,使人变化气质,所 以能养成美好的人格。 《诗》 因为是从人情、人性出发,所以能让读者在吟咏的时候受到感发,激 起向善求美的意念,从而让人情、人性纯正。因此,孔子强调“兴于《诗》 ”。
2
以《诗》为逻辑起点,可以完成个人道德的整体提升,并达到成人成德之目标。 【重点章句】 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译文】孔子说:“ 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习《诗》呢?读《诗》,可以激 发人的感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 时政。近可用于事奉父母,远可用于事奉君主。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 【教师解说】 兴:孔安国注为“ 引譬连类 ”,指的是通过某一个别的、形象的譬喻,使人 们通过联想的作用,领会到同这一譬喻相关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关于社会人生的 道理。 朱熹注为“感发志意 ”,孔子强调艺术诉之于人们的社会性情感,唤起个体 向善的自觉,也就是孔子强调艺术对于个体心理的感染作用,把启发高扬个体的 社会性情感( “仁 ”)看作是艺术的本质。“ 引譬连类 ”与“感发志意 ”两者相 互联系与相互制约之中构成了“诗可以兴 ”的理论。 “兴者兴起,即激发感动义。盖学于诗,则知观于天地万物,闾巷琐细,莫 非可以兴起人之高尚情志 ”(钱穆《论语新解》 )。亦即诗歌能感发人之意志, 使不仁者有觉,进而有仁,此即马一浮“于此感发兴起,乃可识仁 ”之义(马一 浮《诗教绪论》 )。 印证之例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洵兮 ’何谓也? ”子曰:“绘 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 ” (《八佾》) 【解说】子夏,名叫卜商(子夏是字)。在孔子弟子当中是文学第一,对《诗 经》非常的熟。《诗经》虽然讲的都是生活的一些平凡的事情,可是里头寓意非 常的深刻,而且往往是意在言外。所以子夏读诗,反复吟咏,反复参究。“巧笑 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根据汉儒马融的批注说,“倩,笑貌。盼,动 貌。绚,文也 ”。“倩 ”是讲她笑容的那个样子,巧笑是笑得非常的美丽。这个 盼是她的动貌,这个动特别是指她的眼睛,美目就是美丽的双目、双眼,在那里 动的时候也非常的好看。“绚 ”也是指美的样子,五彩的那个样子,叫绚丽多彩。 大概是这位夫人她本身就是天生丽质,再加上一些化妆,就更显得绚丽多姿,非 常的美丽,是说这样的一桩事情。原来孔子是以绘画的事来作比喻,来解释这首 诗。子夏又由这首诗就悟出礼,所以称为“礼后乎 ”,礼要在后。子夏悟出了“忠 信之人可以学礼 ”。没有了忠信,那么学不到礼,所以称为“礼后 ”。礼是以忠 信为根本的,所以儒家讲“主忠信 ”。 ☆子贡 曰:“贫而无陷,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欤? ”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 【解说】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 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求道, 富有还能崇尚礼义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好 比象牙经过切磋,正如美玉经过琢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高兴了,说: 端木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 了,你能从我的已经讲过的话中个,领会 到我还没有说出的内涵来。 子贡经商, 由穷而富,穷过也富过,所以有这体会, 问这样的问题。
3
观:教材注释——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汉书·艺文志》说: “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 以微言相感, 当揖让之 时, 必称诗以喻其志, 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 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 ”,主要是“观 ”人们的道德精神心理状态。因为 “诗言志 ”,所以观诗,也可以“观志 ”。“志 ”可以是个人的情志抱负,也可 以是一国一邦的风俗民情。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简《孔子诗论》第三简云: “邦风 其纳物也,溥观人俗焉, 大敛材焉,其言文,其声善。 ” 《诗》是礼乐文化的产物。“诗可以观 ”反映出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丰富、立体、深刻、细微地揭示了人们的精神情感心理状态,是用诗时代的理论 表达。 印证之例
☆子曰:“《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八佾》) 【翻译】先生说: “关雎那一章诗,有欢乐,但不流于放荡。有悲哀,但不 陷于伤损。 ” 【解说】朱熹《论语集注》 :“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 而害于和者也 ” 。“淫 ”在这是过度、过分的意思,“伤 ”是哀痛过度的样子。 快乐过分了,就失掉了中正,这叫淫。哀痛过度,也会伤了中和,失之于中庸。 《关雎》这首诗所表达是一种快乐时不放纵,哀愁时也不痛苦的状态。 钱穆:此章孔子举关雎之诗以指点人心哀乐之正。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就是孔子的审美标准。就是说,艺术包含的情 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有限度的感情。这样的感情符合“礼 ”的规范,就是审美 的情感。郑声的情感过分强烈,超过了一定的限度( “淫 ”),就不符合“礼 ” 的规范,所以不是审美的情感。(选自《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P47) ☆颜渊问为邦。子 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 乐则韶武。放郑 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 (《卫灵公》) ☆子曰:“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 口之覆邦家者 ”(《阳 货》) 群:教材注释——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孔子充分肯定人的社会性,他认为真正的“群 ”应当建立在人们的互爱互助 的基础上,君子“群而不党 ”,“群 ”是以普遍性的“仁 ”为基础的。当实行“仁 ” 成为了个体自觉的心理欲求,在情感心理上就会把个体陶冶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 任感、与人和谐相处、自觉践行“仁 ”的人。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 ”(《季 氏》),“言 ”就是指人际交流。 印证之例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 ”(《子路》)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 庭, 曰:‘ 学《诗》乎? ’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 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学礼乎? ”对曰:“‘未也。 ’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 曰:“ 问一得三,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季氏》)
4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 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 (《阳货》) 【解说】孔子认为学习《诗》 ,能懂得如何对待各种社会伦理关系,达到人 与我的协调。 怨:教材注释——指讽刺时政。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 中写道: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 所作也 ”,可见《诗经》 中的诗篇多忧心愤慨之作。先秦时期,社会生产力极力低 下,再加上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挥霍和压榨剥削, 以及当时严重的洪水、干旱等自 然灾害的威胁,人们要想获得足够的物质资料维持生存,就必须从事十分艰辛的 农业生产和农事劳动,所以《诗经》这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的现实主义 作品在反映农事劳动题材的诗篇中忧患反抗意识表现得十分强烈。 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wéi)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式:作语助词。 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一说通“黴 ”。 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微:非。 微君:如果不是 你们。故:原因,缘故。 中露:露中,在露水中。倒文以协韵。 微君之躬: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 躬:身体。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解说】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 ” (《诗经选》),乃最 切诗旨。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 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 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首《式微》即是深刻的反应了社会现实的诗歌。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礼乐文化是春秋社会生活的核心, 《礼记·孔子闲居》 中孔子提出了著名的 “五至 ”的理论:“志之所至, 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 乐亦 至焉。乐之所至, 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 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意思是: “既有 爱民之心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奋就 会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既 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就会有哀民不幸之心至于百姓。哀与乐是相生相成。这种 道理,瞪大眼睛来看,你无法看得到;支楞起耳朵来听,你无法听得到 ;但君王 的这种思想却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就叫做‘五至 ’。 ”) 钱穆先生所言, “诗尚比兴,多就眼前事物,比类而相通,感发而兴起。故 学于诗,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 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可以渐跻于化境, 岂止多识其名而已。孔子教 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广大其心,导达其仁。诗教本于性情,不徒务 于多识 ”。孔子何以谓“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能取譬则 可以由浅入深,推己及人,以己所欲所不欲谅恕他人之所欲所不欲,则仁在其中。
5
“兴 ”是“观 ”“群 ”“怨 ”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 ”的社会功用 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在“兴 ”之审美提挈下, “观 ”重世俗人心、社会生活状态的丰富多样性而非简单化、镜子式的反映;“群 ” 唤起并沟通人的共同情感,强化了文艺独特的审美感染作用;而“怨 ”不仅是“刺 上 ”“化下 ”的现实批判,更是“一有嗟叹,即有咏歌 ”的文艺抒情性本质的表 彰。 【总结】 《毛诗》序云:“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 【译文】 《毛诗》序说: “《诗》可以矫正政治的得失、感动天地鬼神。古代的君王 正是以《诗》诗来矫正夫妻关系,培养孝敬的行为,敦厚人伦的纲常,纯美教育 的风气,改变不良的风俗。 ” 《诗经》能教化民风民俗,敦厚人伦秩序,有利道德修养。《诗》教实质为 仁教,是借《诗》触发对仁的觉悟,以自觉完善君子人格。
时 间 教学环节三 环节三:理解“思无邪 ”蕴含的中庸思想 《礼记·经解》 :“孔子曰: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观其风俗,则知其所 以教。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何谓温柔敦厚?温柔者,颜色温和 而内心润泽;敦厚者, 内心宽大诚实之义。何谓温柔敦厚之人?即仁德之君子。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雍也》) 孔子认为,学习《诗》,有利于修成儒家所推崇的道德礼义中的中庸之道。 诗礼乐的教育,可以使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事物和谐统一,这就是“ 中庸 ” 原则的实现。 【学习任务三】 结合下面的章句,谈谈你对 “思无邪 ”的认识。 1.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 (《为政》) 2. 子曰:“《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八佾》) 3.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 【教师解说】 1.“思 ”字有两种解释:一是语助辞,没有实际意义;一是指思想内容。《论 语今读》中的注文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 注释中又说: “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 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 ”所以“思无邪 ”就是真情流露、毫 不作假的意思。 2. 孔子“思无邪 ”的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 中和 ”之美。“无 邪 ”就是“归于正 ”,就是符合“正 ”,即“ 中正 ”,也就是“ 中和 ”。孔 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认为哀乐是人性之本,只有 哀乐有节,戒“淫 ”和“伤 ”。 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 外观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符合音乐的中和之美,也就是符合儒家传统雅乐的
6
美学特征。
时间 教学环节四 环节四:总结《论语》用“诗 ”、评“诗 ”的旨归。 1.学《诗》 以言谈交际。 2.学《诗》 以扩充识见。 3.学《诗》 以识人论世。 4.学《诗》 以修身达仁。 5.学《诗》 以从政治民。 6.学《诗》 以别成会悟。 7.学《诗》 以兴观群怨。 “兴观群怨 ”说紧扣美善兼济、审美与教化合一的原则展开,蕴含着朴素的 辩证法和强烈的实践品格,成为司马迁“发愤著书 ”说、韩愈“不平则鸣 ”说、 欧阳修“穷而后工 ”说、梁启超“熏浸刺提 ”说等后世思想学说的历史与逻辑起 点,共同锻铸起中华民族自强弘毅融旧开新的文化传统。
时间 教学环节六 环节五:布置作业。 1. 下面的两首诗被称为《诗经》讽刺文学中的“双璧 ”。但在表现主旨上又各不 相同,各有侧重,请指出二者的区别。 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① !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②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③死? 【注释】①止:举止。②俟:等待。③遄:马上 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①女,莫我肯顾。逝②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 乐土,爰③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 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 郊,谁之永号④ 【注释】①贯:养。②逝:发誓。③爰:才。④号:哭泣。 【赏析】 这是一首古今公认的控诉剥削者的诗歌,但对控诉的具体对象稍有分歧。《毛 诗序》 曰: “《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 而畏人,若大鼠也。 ” 【思考】 《相鼠》侧重于 。 《硕鼠》侧重于 。 2. 在下面横线上完成填空,以使上下文意思畅达,并解说理由。(100 字左右)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 诗 以 , 导 之 习 礼 以 , 讽 之 读 书 以 。
7
《相鼠》《硕鼠》 比较鉴赏参考答案 《相鼠》是讽刺贪官污吏、达官贵人不守礼法不知廉耻。 《硕鼠》是揭露奴隶主贪婪凶狠和剥削本质,奴隶对奴隶主的憎恨和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