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理解《论语》中关于“仁 ”的章句,进而理解孔子所谈“仁 ”的深刻内涵。 2. 探究如何“依于仁 ”,从而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深意, 以砥砺自我人格。 3. 思考“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教学重点: 结合《论语》有关“仁 ”的章句,深入理解“仁 ”的内涵。 教学难点: 用辩证思维探究“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深意。
教学过程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一 环节一:理解“仁 ”的深刻内涵。
导语
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孔子思想的核心,你会想到那个字呢? 是“仁 ”!“仁 ”是儒家人学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一部《论语》, “仁 ”字出现 109 次,可见“仁 ”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但是 大家读《论语》,又觉得孔子对“仁 ”的解说让人迷惑,因为孔子对不同的弟子 在不同的时间回答的“仁 ”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对同一个弟子关于“仁 ”的提问, 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樊迟曾经三次问仁,孔子分别是这样说的: PPT3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雍也》) (“难事做在人前, 获报退居人后, 可算是仁了 。 ”) “爱人。 ”(《颜渊》)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废也。 ”(《子路》) “平常独居当能恭, 执行有事当能敬, 待人要能忠 。 这几项, 就使去夷狄之 邦, 也不可弃去不行呀 。 ” 这三答各异,一方面体现出孔子因人因时因事之不同而指导不同的教育观, 另一反面也反映出“仁是众德所合构而成的,是众德的总称。 ”(陈大齐) PPT4 “仁”作为儒学核心理念,结合时代需要演化为“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 “仁爱”(理想的人际关系)、“仁政”(完善的政治统治)思想,形成了完备的“仁
1
学 ”体系。 一、仁之至: 自爱 我们知道了儒家仁学的主题是人,主旨是爱人。那么,爱的起点是什么? PPT5 子曰: 自爱, 仁之至也; 自敬, 知之至也。 (1973年甘肃省金塔县肩水 金关遗址出土的汉简《论语》) 为什么“ 自爱 ”是“仁之至 ”(即最高的仁)呢?因为“为仁由己 ”,不“ 由 人 ”。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上,己是仁爱的主体,人是仁爱的对象。相应地,己是 仁爱的施与者,人是仁爱的享受者。己才是具有支配性或决定性意义的仁或仁爱 的主体。“ 自爱 ”先于“爱人 ”,既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的逻辑思路:先“修己 ” 后“安人 ”;又蕴含了推己及人的伦理原则:“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为 仁由己 ”,“ 自爱 ”是正确处理人己关系的起点,是纯粹的良心,高尚的德性。 能“ 自爱 ”,才能“泛爱众 ”。 “爱人 ”是仁的核心,彰显出儒家伦理人性化、生命化和他者性的基本倾向 与主体气质。 二、仁之本:孝悌 请翻译下面的章句,思考:如何理解孝悌是“仁之本 ”? PPT6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翻译】务:专力也。本:犹根也。 有子说: “若其人是一个孝悌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 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 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悌该是仁道的根本吧? ” 【教师解说】 F 亲也。(《说文解字》) 善事父母者。(《说文解字》) 善 兄 弟也。(《说文解字》) 圣贤施教,以孝为本。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经》) (《礼记·大传》云:“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 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别之礼义,人道竭矣。 ” ) “孝” 思想起源于夏商西周时期,但并未占主流地位。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对 西周以来的“孝”观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开创了儒家系统的“孝” 思想。孔子学说最 核心的就是“仁” ,认为“仁” 的根本要求是“ 爱人” 。而“爱人”之情首先是亲情之爱, 即“孝” 。“孝”是“仁之本。 孔子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孝是每个人的天性,《论语·学而》:“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里的道指的是仁,仁是古 代智者的最高追求。在孔子看来,仁与孝是本与道的关系,孝顺父母,顺从兄长 就是仁的根本,根本建立了,君子做人治国的原则也就有了。
2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注释是,以孝悌为(是)仁之本。第二种注释是, 孝悌是行仁之本。(朱熹《论语集注》注释说:“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 仁 ’犹曰‘行仁 ’。 ”) 1. 由孝达仁 移孝于忠 孝成为一切高尚道德的内在根据,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奉行孝道成为建立各 种美德的起点;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扩充发展,进而实现孝的目标,同 时进达仁德的境界。 孔子的孝强调子女对于父辈的尊敬,在亲亲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尊尊、长长的 重要性。在以家为本位的宗法社会里,家与天下合二为一,为政者便以父子关系 来比附君臣关系,臣子要像对父母尽孝那样对君主尽忠, “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 ”君臣父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分,才能营造一个安定、和谐、 有序的社会,君主才能实现有效统治。在家尽力事亲是孝,在国努力事君是忠。 2.孝先于学 以孝为政 PPT7 【类篇联系】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 " (《学而》 【译文】孔子说: “子弟在家的时候孝敬父母,出外的时候顺从兄长,谨慎 而有信用,广泛的亲近百姓,亲近仁者。在道德实践的空隙,则应该提高知识修 养。 【理解】对于弟子的教育,孔子认为应当从伦理教育人手,在家孝顺父母, 敬重兄长:其次,学习待人接物,做到严谨守信;这些根基打好后,再进行文化 知识的传授。 孔子指出了一个人人格成长的正确过程: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 学文 ”七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七事具备,方以为人。 季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 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为政》)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这是季康子的问题。“使 ”,使之做到的意 思。“ 以 ”,连词,而的意思。“劝 ”,加勉义、努力义。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 “如何可使民众敬其上、忠其上,并肯加倍努力呀? ” (钱穆) ※夫子答:你对他们能庄重,他们自会敬你。你让他们都能孝其老,慈其幼, 他们自会忠于你。你拔用他们中间的善人,并教导他们中间不能的人,他们自会 互相劝勉,加倍努力了。(上对下为临。庄,恭庄严肃义。善指德,能指才。) ※此乃人心美德相互间之感应。在上庄,斯在下者感以敬,此乃一礼之两面, 亦即一德之所化。孔子论政,主德化,主礼治。先尽其在我,而在彼者自至。 小结: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 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 三、仁之纲:忠恕 PPT8
3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 曾子曰: "唯。 "子出, 门人问曰: "何 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 '恕' 乎!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 " (《卫灵公》)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 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 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雍也》) 【译文】 ①参:曾参。 ②一以贯之:即“ 以一贯之” 的倒装。贯:贯串、贯通。 ③ 唯:是。表恭敬的应诺词。 ④门人:指同学。一说曾参的学生。 孔子说:“ 曾参啊,我所谓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 ”曾子说: “是。 ”孔子出门之后,在座同学都来问曾参: “老师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曾子说: “老师的道,就是‘忠 ’、‘恕 ’两方面啊。 ” ※钱穆:尽己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心之以及人谓之恕。忠恕之道即仁道, 其道实一本之于我心,而可贯穿之于万人之心,乃至万世下人之心者。(因仁者 至高之德,而忠恕则是学者当下之工夫,人人可以尽力。) 《中庸》:“忠恕违道不远。 ” 求一字能于当下可行者,为什么是“恕 ”,而不是“仁 ”?因为仁是心之 所向,不以行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消极,但当下便是,推此心而仁 道在其中。故可终身行之。 博施:广泛地施行恩惠。 何:多么。朱熹《集注》解释为“何止 ”,亦通。 【译文】子贡说: “如果能广施恩惠而帮助民众,怎么样?这可以说是仁吗? ” 孔子说:“那是多么仁啊!那一定是圣人所为了! 即使尧舜想做到这一点也怕 感到力量不足啊!所谓的仁,就是自己有所成就,也同时使别人有所成就:在 自己通达的同时,也使别人通达。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 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 “忠恕 ”之道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顾及别人的思想感受,把他人与自 己放在平等地位上进行思考和对待,尊重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体现了孔子仁学 的民主性精华和推己及人、修己安人的君子之道。 PPT9 三、仁之体:礼 据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中共出现“礼 ”74 次。 春秋时代的许多道德观念,几乎都是由礼加以统摄。把所有的人伦道德, 皆 归纳于礼的范围之中。以礼为一切道德的一贯之道。礼是一切道德的依归。 东汉经学家刘熙在《释名》中说: “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 ”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 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颜渊》) 【解说】仁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对内(内圣) ,复礼对外(外王) ,这是儒 家最高理想,也是孔子毕生追求。一旦做到这一点,天下都会称赞他具有了仁的 品格。达成仁的境界要靠自身的努力,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不合礼的不看,不合 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不看、不听,就是要克制自己,
4
不被礼崩乐坏的现实同化;不说、不做,就是要用礼的准绳严格要求自己,起到 榜样示范作用——在内涵上与克己复礼对应,具有一致性。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偷》) 《八佾》共 26 则章句,在整本《论语》之中,这是主题相对集中的一篇,主 要谈儒家的礼乐思想。其中,近半数表达了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状况的不 满。礼“辨异 ”,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乐“统同 ”,即抒 发感情,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而“仁 ”又是礼乐制度的基础,一个 人如果内心不仁爱、善良,他会怎样对待礼仪制度,怎样对待音乐呢? ☆子曰: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八偷》) 【翻译】孔子说:周朝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礼仪制度,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啊! 我遵从周朝的礼仪制度。 孔子所说的“礼 ”不是一般的礼仪,而是“周礼 ”,是西周周公以来确立的 典章制度。孔子对“礼 ”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民化,二是实质化。 “礼的意义在古代很广泛,起初当指各个氏族在社会生活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习俗。……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这种‘历来的习俗 ’被制度化,在中国就叫作礼。…… 周朝统治者已将礼奉为立国之本。 ……周人把礼看作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纲纪。 ”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转引自《十家论孔》第 272 页) 根据《尚书大传》记载,相传周公在周成王六年(前 1058 年)“制礼作乐 ”, 将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整理、改造和规范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 规矩、仪节。 实际上就是以血缘为基础, 以等级为秩序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 既强调等级、秩序,又不失宽厚、人道。 而周公长子伯禽赴鲁时,得到天子赏赐的“祝、宗、 卜、史,备物、典册。 ” 晋国韩宣子也到鲁访问,曰:‘周礼尽在鲁矣。 ’” 古圣人周公制礼作乐,是为要“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王国维)。 《礼记·丧服小记》说:“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PPT10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礼论》) “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 ”——摘自《后汉书荀爽传》 ,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年。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 之正也。 ”(《礼记 乐记》) “礼 ”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婚姻制度(区别通婚姓氏、维持血缘关系等)、 丧服制度(厘清亲族远近上下、维护血缘纽带等)、乡饮酒、士相见等行为准则 (调节人际关系)、朝觐、聘问等君臣之礼(维护尊卑等级和合作关系)等等。 “礼 ”,实际上是一部软性法规,它把家、族乃至国家中各色人等的关系规定得 清清楚楚,让他们各守本分,所以“夫礼,禁乱之所由生。 ” 周公将传统巫术活动转化性地创造为人际世间一整套的宗教—政治—伦理体 制,使礼制下的社会生活具有神圣性,是为“ 由巫到礼 ”。孔子为这套礼制转化 性地创造出内在人性根源,开创了“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的修齐治平的“ 内圣外
5
王 ”之道,即“释礼归仁 ”,这个“ 内圣外王 ”恰恰正是远古巫君以自己通神的 魔法(magic)来统领部族特征的全面理性化。周、孔使中国传统从人文和人性两 个方面在相当早的时代获得了一条实用理性之途。(李泽厚) PPT11 小结: 《论语》 中“礼 ”所阐释的道德要求真实质朴,是从真情挚感中对个人行为 举止进行规范,将抽象的道德伦理具象为日常的行为举止方式。“礼 ”中所包含 的道德意蕴,是个人道德精神、 内心情感与外在行为的统一,所谓德之所依,情 之所现,礼的坚守需要道德的辅助和情感的自省。 仁与礼的关系——依仁成礼, 以礼成仁。(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 心,才能自觉遵守礼;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 PPT12 礼乐的价值 礼乐是一体,指向着人的意义世界,通贯着人的全部存在的精神性和社会性: 一方面是个人身心修养,但同时更为重要的,也是一个族群、一个国家、一个时 代之“生命共同体 ”的教治得失、化育成败。这样的礼乐绝不是为了“让人看 ” 和“让人听 ”的礼乐,它有一种勃勃生气和内在力量,此即道德的精神感召与唤 醒; 同时,这种道德主体的自觉过程寻求社会形式(社群组织水平及社会结构化 程度) 的高度契合相应,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礼记·乐记》 ),追求公 共生活的适度和谐与最大福祉,这也是礼乐人文教化的最高境界。 牟宗三将仁概况为“开辟价值之源,挺立道德主体 ”,他认为“仁这个观念 提出来,就使礼乐真实化,使它有生命,有客观的有效性 ”。 (牟宗三. 中国哲学 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二 环节二:总结 PPT13 【中国大百科全书】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仁 ”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 ”定义为“爱 人 ”,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 矣 ”,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 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 ”,指人心,即人皆有 之的“恻隐之心 ”,仁爱之心;其“义 ”,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 孟子曰:“仁,人心也。 ”《论语》所说的仁,是中国文化由外向内的反省、 自觉,及由此反省、 自觉而发生的对“人 ”、对“ 己 ”的要求与努力的大标志。 《论语》一书在构建、塑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起到了首要的作用,经过两千 多年的沉淀和固化,每个中国人的基因编码里必然有着《论语》的精髓和灵魂。 孔子的思想就是以“仁 ”为总纲,仁者的伟大就在于自觉地将求仁、为仁和 成仁当作一个乐知乐行的过程,贯穿到君子人格塑造的人生观、学以致其道的为 己之学的学习观、以友辅仁朋友信之的友谊观、仁者崇礼尚德的道德观、尽善尽 美的音乐教化观之中,表现出伟大的“仁者安仁 ”和“知者利仁 ”的崇高理想和 高尚的人生境界。
6
一个族群的文化传统是族群整体在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与沉淀 (积淀), 因此是这个族群“理性的凝聚 ”(李泽厚语)。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三 环节三:布置作业。 PPT14 1. 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说明孔子对弟子们的回答分别给予 “士 ”“士君子 ”“明 君子 ”不同评价的理由。 子路入,子曰:“ 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 仁者使人爱己。 ”子曰:“可谓士矣。 ” 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 者爱人。 ”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 颜渊入,子曰:“ 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 ”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 者自爱。 ”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 (节选自《荀子·子道》)
2. 阅读下面的章句,思考:明白了“仁 ”的内涵,你是否也想践行仁之道?你会 不会因“仁 ”的难以企及就望而却步呢?实现“仁 ”真的很难吗?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 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 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 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 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 之矣,我未之见也。 ”(《里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 吾往也。 ”(《子罕》) ☆子曰:“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 ”(《雍也》) 3. 翻译下面的章句后,思考:什么是德?为什么是“依于仁 ”?“游于艺 ”的“游 ” 有什么深意?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述而》)
7
4. 微写作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仁 ”是孔子对自己和弟子的要求,也应该成为 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我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 ”呢?孔子在《论语》 中已 经把答案告诉我们了。仔细揣摩孔子关于“仁 ”的实现方法的解说,结合你的阅 读理解和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180 字左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