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举一反三
典例精讲
考点梳理
思维导图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
考点串讲PPT
目
录
CONTENTS
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
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思维导图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考点01
类型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其他物质的变化 其他物质的变化
判断依据 1 伴随现象 常伴随发光、放热、 、 等现象 物质 发生变化,
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
实例
联系 ①在物理变化中, 化学变化;②在化学变化中, 便随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泼水成冰、水果榨汁、汽油挥发、蜡烛受热熔化、碘升华及溶液的结晶等
爆炸、铁生锈、木炭燃烧、食物腐烂等
生成
没有生成
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状态、形状、大小
颜色改变
生成气体、产生沉淀
不一定发生
一定
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考点梳理
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
古代诗词歌赋百花齐放、绚丽多彩。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白玉为堂金作马 B.暗香浮动月黄昏
C.蜡炬成灰泪始干 D.日照香炉生紫烟
C
【典例02】(2023山东聊城中考)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
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的天然循环 B. 海水“晒盐”
C. 垃圾焚烧发电 D. 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D
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典例精讲
【典例03】(2023山东济南中考)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
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火箭发射
C. 钢铁冶炼 D. 冰块融化
D
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举一反三
【演练03】(2023湖南衡阳中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古人对世界的认
识与思考。下列诗句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己是悬崖百丈冰 B. 白玉为堂金作马
C. 沉舟侧畔千帆过 D. 山寺桃花始盛开
D
【演练01】(20232023天津中考)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星火燎原 C. 积土成山 D. 沙里淘金
B
【演练02】(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
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铜雕锈蚀 B.枯木腐朽 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
C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考点02
类型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 性质 物质的 、 、 、熔沸点、硬度、 、溶解性、导热性、挥发性等 、 、金属性、 、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毒性等
实例
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
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酒精易挥发等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考点梳理
化学变化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可燃性
助燃性
氧化性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区 别
举 例
联 系 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考点梳理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表示物质具备某种能力
变化是过程,
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难、易、能、可、会”
木炭能燃烧
氧气不易溶于水
“变成/生成了、在”
木炭燃烧/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云南中考)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无味 B. 难溶于水 C. 密度略小于空气 D. 不支持燃烧
D
【典例02】(2023陕西中考)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
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典例03】(2023年湖北宜昌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
的是 ( )
A. 金刚石裁玻璃 B. 金属铜作导线
C. 石墨作铅笔芯 D. 稀硫酸除铁锈
D
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2四川成都中考)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
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
B. 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 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
D. 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B
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举一反三
【演练02】(2023陕西中考)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演练03】(2023江苏扬州中考)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剂 B. 铝有导热性,可用于制电线
C.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润滑剂 D. 盐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A
C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考点03
考点0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考点梳理
步骤 要求
提出问题 从日常生活或化学学习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或假设) 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或假设
制定计划 在老师的指导下或与小组同学讨论制定实验计划
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收集证据 查阅资料收集证据,并与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
对实验结果进行加工与整理,找出预设实验现象与实际实验现象的差距,分析预设实验结论与实际实验结论的区别
反思与评价 对实验探究的结果进行有效性的评价,对该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与老师或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完成实验报告
进行实验
作出猜想
解释与结论
表达与交流
典例精讲
考点0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典例0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真题)下列化学实验的记录和相关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 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4,证明该雨水为酸雨C. 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C
典例精讲
考点0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典例02】(2023湖南邵阳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
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①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
B. ②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C. ③既可探究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质量比约为1∶2
D
典例精讲
考点0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典例0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真题)下列化学实验的记录和相关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 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4,证明该雨水为酸雨C. 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C
考点0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广东中考)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验证MnO2的催化作用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D
考点0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举一反三
【演练02】(2023湖南邵阳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①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
B. ②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C. ③既可探究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D
【演练03】(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适量水样于试管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观察
B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 取1.5gNaCl固体于烧杯中,加入50.0mL水,搅拌
C 鉴别化肥(NH4)2SO4和NH4Cl 取样,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向盛有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用导管对准其中一块白磷通入O2
A
考点0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举一反三
实验室规则和仪器的用途
考点04
考点04 实验室规则
考点梳理
三原则 处 理 原 则
“三不原则”
“少量原则”
“处理原则”
不能 药品;
不能凑到容器口 药品的气味 ; 不能 味道。
用手接触
闻
尝任何药品
液体取 ;
固体 的底部。
1~2 mL
只需盖满试管
不放回原瓶;
不乱扔;
不带出实验室;
放到指定的容器。
考点04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用途
考点梳理
仪器用途 仪 器 名 称 及 注 意 事 项
存放药品 的仪器
反应容器 1、可以直接加热的: ;
2、间接加热: 。
(加热时垫上石棉网,使仪器受热均匀,防止炸裂))。
加持仪器
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烧杯、锥形瓶、烧瓶
广口瓶(固体)、
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
集气瓶(气体)
管夹、铁架台、坩埚钳
考点04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用途
考点梳理
仪器用途 仪 器 名 称 及 注 意 事 项
取用仪器
加热仪器
计量仪器
其它仪器
镊子(取块状药品)、
药匙(取粉末状或小颗粒药品)
胶头滴管(吸和滴加少量液体,不伸入容器内、不平放、倒放或放实验台上)
酒精灯:1、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用外焰;
2、禁止酒精灯引燃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打翻失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玻璃棒(用于引流、搅拌或转移液体)、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典例01】(2022四川乐山中考)下表是初中化学实验室部分常用仪器,其对应
用途有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仪器
用途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加热液态物质 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
典例精讲
考点04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用途
【典例02】(2023江苏扬州真题)实验室量取40.0mLNaCl溶液时,可供选
用的仪器如图所示,应选择的仪器及原因均正确的是( ) A. 50mL烧杯,因为烧杯放置于桌面时更稳定,不易翻倒 B. 50mL烧杯,因为烧杯的杯口较大,便于加入溶液 C. 50mL量筒,因为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更精准 D. 50mL量筒,因为量筒操作时便于手握
典例精讲
考点04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用途
C
典例精讲
考点04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用途
【典例03】(2022安徽)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
质的去除”两个实验,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玻璃棒 B. 酒精灯
C. 漏斗 D. 试管
A
【演练01】(2022重庆A中考)“中和反应”实验中使用胶头滴管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酚酞试液 B. 取用稀盐酸
C. 搅拌溶液 D. 用完放置
考点04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用途
举一反三
C
【演练02】(2022四川泸州)在“做实验”中“学化学”离不开仪器。废铜回收利用,可先高温灼烧,再加酸溶解。高温灼烧选用的仪器是( )
A. 锥形瓶 B. 烧杯 C. 集气瓶 D. 坩埚
D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
考点05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固体药品取用(存放于广口瓶中)
考点梳理
类型 块状或颗粒状药品 粉末状药品
取用仪器 用 。 用 。
取 用 步 骤
定量取用 镊子
药匙或纸槽
一横
二放
三慢竖(防止打破试管底)
一横
二放
三快竖
注:1、用托盘天平称量,可精确到0.1g)
2、左物右码(两托盘个放一张称量纸),砝码先大后小。
3、参照物理学的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液体药品取用(存放于细口瓶中)
考点梳理
类型 大量取用 少量取用 定量取用
取用仪器 直接用倾倒法。 用 。 用 。
取用 步骤
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和量筒
1、瓶塞倒放
2、手握标签
3、试剂瓶口
紧挨容器口
4、缓慢倾倒
取:①空气中捏紧胶头;
②伸入液体中松开吸入
滴:
竖直悬于容器口正上方
取:先倾倒至将近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
读: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
仰视
正确读数
读数<实际值
读数>实际值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加热
考点梳理
正确的使用 常见的错误操作 酒精灯的火焰
容易引起失火; 万一洒出酒精引起火灾,用 。 熄灭酒精灯应用 。
1、加热仪器——酒精灯
用湿抹布扑盖
灯帽盖灭
外焰温度最高,
焰心温度最低,
加热用外焰。
用火柴点燃,
灯内酒精不超过
2/3,不少于1/3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加热
考点梳理
正确使用 正确操作注意事项 后果
1、试管外壁干燥
2、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3、夹持时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且固定在距试管口约 处 4、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
5、加热时试管倾斜与水平面呈45°
6、试管口不准对人
7、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2、给液体药品加热
受热不均,试管炸裂
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防止试管炸裂
增大受热面积
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防止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加热
考点梳理
正确使用 正确操作注意事项 后果
1、试管外壁干燥
2、固体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3、夹持时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且固定在距试管口约 处 4、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
5、加热时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
6、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3、给固体药品加热
受热不均,试管炸裂
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防止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正确使用 正确操作注意事项
装置组装顺序:从下至上,从左到右(拆卸则相反)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微热法):把导管的一端放入___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______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考点梳理
水
气泡
1、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 润、转
2、连接玻璃管和橡胶管 -- 润
3、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 慢、转(按压后果:压破容器)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洗涤
正确使用 正确操作注意事项
(1)原则:半试管水,少量多次,同一水平振荡;如果试管内壁附
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 刷洗,试管刷转动和上
下移动,不可用力过猛。
(2)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
也不 。
(3)放置:洗干净后倒扣在试管架上 。
不聚成水滴
不成股流下
考点梳理
试管刷
典例精讲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
【典例01】(2023年江西中考)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
正确的是 ( )
A.添加酒精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C
典例精讲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
【典例02】(2023广东真题)】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
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
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室吃零食 B. 在实验室追打闹
C. 穿实验服和护目镜 D. 将药品带出实验室
C
典例精讲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
【典例03】(2023天津真题)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液体的倾倒 D. 氧气的验满
B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福建中考)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 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C. 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D. 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
A
【演练02】(2023年北京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D
考点05 中学实验基本操作
举一反三
【演练03】(2023黑龙江龙东中考)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闻气体气味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C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汇报人 / 稻小壳 >